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树快快长

发布时间:2020-03-01 21:35: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树快快长》教学反思

肥城市河西小学傅燕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到了,看着日益返青的树苗,心中不禁感慨教室里的孩子们对这个节日的陌生。为了点燃孩子植树造林的欲望,也为了帮助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我别出心裁,以这个节日为契机,打乱课本题目的顺序提前上了《小树快快长》一课。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欣赏身边美的事物,美的树木,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在欣赏中发现美。树的结构主要由树干和树冠两大部分组成,树的外形形状各异,可以概括为近似的半圆形、三角形、扇形、锥形等几何形和不规则形。本课抓住这些特点要求巧妙运用各种挂历纸、彩色纸等材料制作立体的树。

在导入阶段我采用了创设情景与问题设计相结合的方法。

1、情景导入:一只小鸟哭得很伤心,这是为什么呢?(课件出示:砍伐的森林、哭泣的小鸟“我的家在哪里?” )以此激发孩子的同情心,产生共鸣。“你想怎样帮它呢?”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感觉这一块这样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一年级的孩子,活在童话的世界里,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看着砍伐的大树、哭泣的小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为小鸟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他们是多么迫切的想让小鸟高兴起来啊!从而导入本课:做一棵立体的小树。情景教学的运用,使整个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在这里我注重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设置了生动、形象、有趣的情景激起了学生的情感,用“情”去拨动儿童的“心弦”使他们用“心”去学习,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创设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植树造林!你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 植树节的来历吗?

想法是好的,问题也十分切题,可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两个问题设置有些偏高特别是第二个问题,孩子们更是一头雾水。出现失误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课前没布置学生回家收集了解植树节的有关资料,对课前功课没做足准备;

二、设置问题没认真考虑孩子的认知水平。

因此在课后我及时对教学设计做了调整并且在别的班级重新授课,以鲜明的图画切入课堂,提问学生图画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在“几个小朋友在高高兴兴地植树”的答案得到肯定后,学生表现出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如果让你也来植树的话,你想为小鸟建一个怎样的“家”?”孩子们的答案更是丰富多彩。抓住孩子们对植树的兴趣,让孩子们初步在脑海中形成自己喜欢的树木的形象!

在讲解新课阶段我是我是这样进行的:

1、欣赏自然界中各种形态的树木(课件展示)

在欣赏感知中我充分运用图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树林,既看到蓬勃生长的树林又见到高大挺拔的树干、郁郁葱葱的树冠,引导学生尽情领略春夏秋冬四季多姿多彩的丛林美景,在欣赏中感知树的结构特点及其形态、色彩的美。这样设计充分丰富了学生的感官认识,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引导学生认识树的组成结构:树冠、树干。前边的欣赏做得比较充分这里的教学很自然的就得出了结论。

3、概括树冠的几种典型形状:“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等。在这一块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开始我对学生这样讲“树冠的形状千姿百态,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几何形把他们概括出来”,讲到这里我发现孩子的眼神有些茫然。“老师,几何形是什么?”我一愣:几何形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噢!别忘了我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数学上他们才刚刚开始接触最基本的加减法,哪知道什么是几何形呢?失误!失误!小学低年级教学语言的运用应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课下经过反复推敲我觉着这个地方这样说才更好一些“小树长什么样子呢?”然后出示课件边展示边概括出树冠像什么形状,而不是什么几何形,这样孩子听起来就比较自然了。在其他班再上这节课时效果果然很好,适合孩子的才是有用的。

4、树干的制作。根据大纲要求本课是让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做一棵立体的树。“立体”这个说法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怎么给孩子提出作业要求呢?“用孩子的语言和孩子交流”,“树”、“立体”„„有了,“能不能让我们的小树站起来呢?” 站起来不就立体了吗?孩子们一听马上就明白了“老师我们可以把树干做成圆柱形”、“圆锥形也可以”„„听着孩子的回答我会心地笑了,虽然他们把“圆柱体”说成了“圆柱形” ,“圆锥体”说成了“圆锥形”,但在他们心里就是“圆柱体”“圆锥体”的形象。稍加修正我

给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示范演示又结合课本作业赏析让学生想出更多可行的方法,注重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5、树冠、树干的巧妙搭配。在这里我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的欣赏,及制作方法的探讨大胆想象,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尝试,或卷或折、撕、拧,或粘贴、插接等、让孩子的表现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当然孩子的表现水平是参差不平的,对于孩子创新的表现我都及时的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表现差些的通过语言点拨及恰当示范也都达到了理想效果。不过在这里我感觉有时教师不能主观地把自己的一些见解强加给孩子,这样做学生不但丢了自己起初的一些想法,老师的意见反而使他们有些不知所措。

在最后的作业赏评阶段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栽”在一块“土地”上取名“爱心小树林”,我再出示转哭为笑的小鸟,播放鸟语花香的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声中发表自己的感想“小鸟会对我们说些什么?”“你想对小鸟说些什么?”“小树林能带给我们什么?”„„这里这样设计也是回扣前面设置的情景,让孩子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回答十分到位。

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低年级教学应结合孩子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使教学语言尽量生动形象符合孩子的表述方式,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更加直观的接受教学信息。在图片中提取信息比在文字中提取信息对于孩子而言更容易接受而且记忆牢固,也更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乐趣,碰发更多的创作火花。同时身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更应充满激情,教师的感官细胞会在不经意间带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们产生对课堂的向心力,从而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的作品展现给他们喜欢的老师。就让我们带着学识和激情走进课堂,为孩子创设奇妙的情境,用我们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孩子。

小树快快长美术教案

《小树快快长》教学反思

小树快快长大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小树快快长

一年级美术下册《小树快快长》教案分析[优秀]

小苗快快长教案

《小苗快快长》教学设计

三上信息技术小树苗快快长

艺术活动:小草快快长

小学作文:小树长高了

小树快快长
《小树快快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