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二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8:17: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二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朗读描写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主角的小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接受知识的灌溉,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勤发现,大胆想象的能力。 设计理念:

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让老师的读感染学生去读。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得到心灵的启迪,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 猜谜语比赛:耳朵长,尾巴短,兴吃菜,不吃饭。(兔子)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猴子)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松鼠)„„

2. 是啊,这么多的小动物聚集在一起,谁能猜它们要干什么?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小动物,朗读几个描写小动物的小故事。

二、朗读推荐。

(一)阅读小童话《假面舞会》 1. 老师深情并茂的朗读故事。

2.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什么地方有趣?

(二)走进“童话森林”

1. 过渡:听完《假面舞会》这个故事,让我们继续走进小动物的童话城堡。

2.学 生借助拼音,自读小童话《快乐小屋》和《下一个就是我》。想一想:这两个故事的主角是谁?你最喜欢哪个故事? 3.把你喜欢的故事读给同学听。

三、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动物的几个小故事,对一些小动物有了更多的了解,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希望课后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去获得更多的知识。

2、介绍其他描写动物的文学作品:《笨笨猪》杨红樱 著 《小猪唏喜呼噜》孙幼军 著

2.口语交际课《我该怎么办》

教学过程:

一、三言两语说图意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这不,有一个小男孩就遇到了一件难办的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遇上了什么事?(课件出示)

师:小男孩遇上了什么事? 生:小男孩找不到妈妈了。

生:小男孩和妈妈走散了,他不知道妈妈上哪儿去了。

师:这两个同学观察得很认真,一下子就说出了小男孩遇到了什么事,如果能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也说出来,那就更清楚。再仔细看看图,谁能来完整地说说?

生:有一天,小男孩和妈妈到公园玩,不小心和妈妈走散了,他不知道妈妈到哪儿去。 师:他说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说得很清楚,很完整。 师:他把什么说清楚了,你能说具体些吗?

生:他能说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还有发生了什么事。 师:你听得真仔细呀!谁也想说?

生:夏天的一个中午,小男孩和妈妈到公园玩,走着走着,小男孩看到有个阿姨在卖冰棒,他马上跑过去,等他再回去找妈妈,不知道妈妈上哪儿去了。

师:你真棒!不仅能把话说清楚,还说得很具体。

二、各抒己见议办法

师:小男孩找不到妈妈,他心里该有多着急呀,他想:“妈妈上哪儿去了,我该怎么办呢?”(板书)这就是我们这节口语交际课的话题:我该怎么办。大家都来帮他想想办法,好吗?(课件出示)

师: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现在,请同学们想想有什么好办法,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说的时候要把话清楚,让人听明白。小组内的同学要认真听,评一评谁说得好,谁想的办法好。

生:小组讨论。

师:大家在小组里都能畅所欲言,做得真好。下面,谁先来说?同学在汇报时,大家要认真听,听听他是否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生:站在原地等。(板书“原地等”) 师:谁来评一评他说得怎么样?

生:他的声音很响亮,如果能把话说完整,那就更好了。 师:那要怎么说呢?

生:他可以这样说:“我认为小男孩可以站在原地等妈妈。”

师:你真会评。老师相信你这一提醒,他一定能说得更好。你再来说说,好吗? 生:我觉得小男孩可以站在原地等妈妈。

师:有进步!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好办法?

生:小男孩不要害怕,他可以去找警察叔叔帮忙。(板书:找警察) 生:我认为他可以借电话打给他妈妈。(板书:打电话)

生:小男孩可以用公园里的广播找妈妈,妈妈听到广播后就知道到哪儿找他了。(板书:用广播)

生:我觉得小男孩可以自己走回家,再打电话给他妈妈。 生:我的看法是小男孩可以在公园门口等他的妈妈。

生:我想小男孩可以自己去找,他跟妈妈在哪儿走散,就到那儿找。如果这样不行,再找公园里的保安帮忙。

生:如果他妈妈有骑车,他可以站在车旁等妈妈,或打电话给他。 师:同学们真会想办法,刚才这些同学说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们说得很清楚。

师:那么,这么多的办法,你觉得哪一种比较合适?为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1:我觉得可以用公园里的广播,妈妈听到广播就会去接他。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吗?有不同看法的同学你可以直接站起来说,但要注意文明礼貌。你只要听到有人在说了,你就先坐下听他把话说完你再说。

生2:如果公园里没有广播,那怎么办?

师:是啊,如果公园里有广播那就太好了,如果没有广播,那我们就得想别的办法,有别的办法吗?

生1:他可以去找警察。 师:为什么?

生1:因为警察叔叔最爱帮助有困难的人,所以他一定可以帮小男孩找到妈妈。 生2:这里是公园又不是大街,小男孩要上哪儿找警察呢?

师:是啊,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公园里找不到警察叔叔,那怎么办? 生1:我觉得小男孩应该在原地等妈妈。因为妈妈一定会去找他

生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如果他等到天黑了,妈妈还没来接他,那怎么办? 生1:小男孩是妈妈的宝贝儿子,妈妈没有找到他是不可能离开公园的。所以他只要在原地等他妈妈。

生2:他和妈妈走散了,妈妈怎么会知道他在哪里等他呢?

生1:你想一下,他妈妈是大人了,他只要顺着他们原来走过的路找,准能找到。 师:让我们为他们精彩的的辩论鼓掌。如果他妈妈顺着原来走过的路去找,那么站在原地等还是比较合适的。可是,如果他妈妈没有顺着原路去找,那有其他办法吗?

生1:我觉得打电话这个办法最好。

生2:如果妈妈没带手机或手机没电那怎么办?

生3:可以打给他的爸爸呀!

生4:如果小男孩一时紧张,记不起他爸爸的电话号码,或者记错了,那该怎么办? 生3:那我这个办法就不行了。

生:你别灰心,你可以去试一试,如果不行还可以想别的办法,还有什么好办法? 生1:他自己走回家。自己独立解决,不用麻烦别人这多好。

生2:从图上可以看出小男孩只有五六岁,那么小,如果在回家的路上又迷路了,那不是更糟了吗?

生1:那可以再想其他的办法。

师:是啊,一种办法不行可以再想其它办法。刚才,同学们说得真精彩。看来,哪一种办法最合适,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定,以后如果同学们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开动脑筋想办法,然后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板书:开动脑筋,灵活运用)

三、创设情境促互动

师: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哪些难办的事,是怎么办的?先想一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里交流,(比如可以讨论,可以模拟记者采访,可以表演等)然后推选代表来汇报。(课件出示)

师:大家积极参与的精神,老师很欣赏!下面,哪组先来汇报? 师:你们小组想用什么方式来汇报?

生:我想直接说说我们遇到的难办的事。那就是考试时,有的同学老是要抄别人的答案,如果你不让他抄,他过后就不理你,甚至还说一些难听的话。可是如果让他抄,不就是害了他吗?是让他抄还是不让他抄呢?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为了他好,还是不要让他抄。过后,再跟他解释。

师:你觉得自己说得怎么样?(很好)

师:老师很喜欢有自信心的孩子。你们觉得他说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能把难办的事和怎么办的说清楚。

生:我觉得他们做得对,如果他们能帮助那个同学把不懂的问题弄懂,那就更好了。 师:你们真会帮助同学。哪一小组的同学再来汇报?想用什么方式来汇报? 生:我们想用表演的方式来汇报。我们要给大家演的是:陌生人敲门。 陌生人:请问有人在家吗? 生:请问你找谁?

陌生人:你好,小朋友,你爸爸在家吗? 生:叔叔,我爸不在。 陌生人:他什么时候回来呢?

生:我不清楚,要不,我帮你打个电话问问吧! 陌生人:好的,谢谢!

生:对不起,叔叔,我爸的电话打不通。 陌生人:没关系。

生:要不,你把你的电话号码告诉我,我爸回来,我叫他给您打电话,行吗? 陌生人:小朋友太谢谢你了,我的电话是3315666。 生:好,我记下了。叔叔再见! 陌生人:小朋友,再见!

师:你们俩觉得对方表现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表现得非常好。

生:谢谢你的夸奖,我觉得你也说得不错。

师:你们都懂得欣赏别人,真不错!他们哪里做得特别好? 生:他们很有礼貌,而且很认真听对方说话。 生:我觉得他把话说得很清楚。

生:我觉得他很聪明,懂得保护自己,不随便让陌生人进屋。我很佩服他。 师:同学们真会评!哪个小组是用记者采访的方式来交流的?

以下是模拟记者采访,一个同学当记者,小组内的其他同学接受采访。略

四、拓展延伸说开去

在生活中,假如你遇到比这更大的困难,你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回去利用课外时间想一想,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课型 实践感受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书籍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2、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

的爱书,护书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①收集名人格言;②准备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③准备读书感受一条。

教学过程 格言导入 激发兴趣

1 引导学生交流格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为理智和心灵插上翅膀—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2、揭示本课目的,板书课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学生交流名人格言

2、参与全班交流。

自由交流 感悟方法

1、组织学生小组、全班交流读书感受。

2、评选读书之星老师给读书之星颁奖。

3、教师小结:好书的确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朋友,多读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所以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

1、小组自由交流读书感受: ①书籍给了我知识;

②书籍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③书籍使我树立远大的理想。。

2、推派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检测体验

培养习惯

1、出示检测:

①上课时,小红看起课外书来;放学后,作业没做,又着迷地看起课外书来。 ②小兰只爱看《卡通画册》,对别的书没兴趣。

③小云一天看好几本书,每本只看插图就好了。

2、组织交流。

3、小结:

1、学生参与检测,并说明理由: ①小红看书时间不对。

②小兰应该培养多种兴趣,读各种各样的书。

③小云要认真阅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2、参与全班交流 课后延伸

巩固升华 布置课后作业:我们中队将开展与好书交朋友的活动,希望大家认真读书,一个月后,比一比谁读的书多,收获大。 回家或利用课余时间订计划阅读课外书籍,准备参与活动。

4.默读要有速度 (课型 活动感受型)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及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2、有速度的看一些浅显的课外书籍,并有一定的速度,扩大阅读面。

课前准备

1、一则有关名人快速阅读的故事

2、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故事激趣 导入新课

1、导语:小朋友,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你们一定阅读了很多课外书籍,能告诉老师你们都读了那些课外书吗?

2、组织交流,评比阅读之星。

1、小组派学生上台说说书籍的名称或故事的大概情节。

2、评比阅读之星。 出示训练 感悟方法

1、回忆什么叫默读?默读要做到什么要求?

2、出示一句、段话:限定时间内读完,并说出主要意思。看谁读的快,读的有质量。①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啦、沙啦地响。(5秒)

②李老师让我们把那只母兔单独放在一个大笼子里。下午,我发现那只母兔老是扯自己身上的毛,就跑去告诉李老师。李老师叫我拿些软草和棉絮给兔子垫窝,免得小兔生下来着凉。(30秒)

3、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默读情况

1、学生自由回答。 ①用眼睛快速地“读”文章,是不出声的读。要求是“一不”“两提高”“三到”。

②方法:

“一圈”(圈出好词) “二划”(划出好句好段)

2、学生根据默读要求自由默读句、段,教师巡回指导。 ①天下雨了打得船蓬沙啦地响。②李老师教我们养母兔。

3、全班交流默读效果。

出示故事 对比评价

1、组织阅读一篇文章《一瓶墨汁》要求在10分钟内读完并说出文章的主要意思。

2、组织讨论:怎么读得既快又好

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用心读,用脑想,有速度。

4、评选默读之星,给默读之星颁奖。

1、学生阅读文章,小组交流文章内容及方法评出小组代表。

在小河边,小普不小心砚台掉进河里,小伟看见后帮助小普解决了墨汁和砚台。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①专心读书②一句句地读。

3、评选默读之星。

实践体验

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回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运用学到的方法,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看的多,了解的最多。如果能把自己了解的记下来,就更好了。

学生回家实践,并请家长帮忙限时看书,不断提高速度。并把每次看书情况记下来。

5.摘录笔记法 (课型 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

1、提高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2、使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用摘录笔记法。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每人准备摘录本。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迁移, 导入新课

1、小朋友,我们读书时为什么要动笔?

2、我们读书时,不光要动笔,还要学会做笔记。今天学习摘录笔记法。 先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

动笔可以加深印象,增强记忆,帮助我们积累。 尝试学习, 明确要求:

1、请你阅读自读课本《搭船的鸟》,划出好的词好的句,并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划?

2、弄清好词好句的基本要求: ①描写的词语、句子。 ②比喻等句子。 ③含义深刻的句子。 ④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1、学生自读,划出好词好句。

①词语:沙啦、彩色、美丽、漂亮、静悄悄、翠绿。 ②句子: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啦、沙啦地响。 ③段:描写翠鸟的一段话。

2、同桌讨论,班级交流

3、熟记好词句的基本要求 出示训练, 感悟方法。

1、提出摘录笔记法的要求:

①给自己摘录内容进行分类:景物、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名言名句。 ②比喻等句子。 ③含义深刻的句子。 ④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出示训练,选自读《春天来了》训练时说说你划到了哪些好词好句

2、总结书本笔记的方法。

1、学生试读,完成报时

2、说说你摘了哪些好词好句。

3、小组漫谈读书体会 实践体验,

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作书本笔记。

2、组织检查和辅导。

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1、学生阅读

2、小组交流阅读情况。

3、建立书本笔记本。

6.词典是读书的工具 (课型 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使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查词典,知道词典是不开口的老师。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本词典。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小朋友,我们读书时遇到不懂怎么办?(查字典)那该怎么查?

2、对呀,那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那就要用到词典,它也是不开口的老师,我们阅读时离不开它 先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

用音序、部首查字法查字。 尝试学习,

明确方法

1、出示句子,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大年初一,我早早地起了床,换上了新棉袄,兴高采烈地地来到长辈前,给他们拜年,祝他们健康长寿,屋子里充满着欢声笑语,一派新春景象。

2、点拨查词典的基本方法:

①先按用查字典的方法,查第一个字。 ②按第二个的拼音顺序查到词语。 ③在这词语解释中找到合适的解释。

2、从中发现了什么?

如果是多音字要注意不同音在不同地方 1学生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兴高采烈、欢声笑语、派、2自己学会查词典 ①先查“兴”、“欢”。 ②再查兴高采烈、欢声笑语。 ③找到解释:

兴高采烈:兴致高,精神足。欢声笑语:欢乐的笑声和话语。 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1、出示训练,选自读《狐假虎威》训练时说说你划到了哪些不理解的词,查到了它的意思。

2、交流查词典的情况

3、总结查词典的方法。

1、学生试读,自查词典

2、说说你划了哪些词?

3、小组漫谈查词典的方法和结果。茂密、狡猾、违抗、狐假虎威。

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遇到不懂的地方学会查词典

2、组织检查和辅导。

3、评选查词典能手。

1、学生阅读,找不理解的词语,自查词典。

2、小组交流查词典情况。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学生看自读课本《词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

-4-

7.议读法 (课型 活动实践型)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边读边议的能力及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2、看一些浅显的课外书籍,并能边读边议,扩大阅读面。

课前准备

1准备一篇阅读材料。

2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故事激趣 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一定阅读了很多课外书籍,能告诉老师你们都读哪些课外书吗?

2、评选阅读之星

3、小结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阅读方法:议读法。

1、小组派学生上台说说书籍的名称或故事的大概情节。

2、评比阅读之星。

3、明确议读法的概念:在阅读过程中,抓住主要问题提出见解,与人讨论,求得正确答案。

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1、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采用议读法

2、点拨议读法的基本方法: ①选阅读文章,找出不懂的地方。 ②把不懂的地方概括成问题。

③把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商议,以求得正确的答案。

3、出示一篇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根据方法进行阅读议论

4、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1、学生自由讨论。

2、学生根据要求自由默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①老虎为什么会没有牙齿?

②狐狸用什么方法把老虎的牙齿拔掉?

3、小组交流。①老虎吃了狐狸送来的糖,还听信狐狸的话不刷牙,牙齿全蛀了,全给狐狸拔掉了,所以没有牙。②狐狸用给老虎送糖和骗老虎不刷牙,让老虎的牙全蛀了,才把老虎的牙全拔掉了。

4、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说说议读的经过。

实践体验,巩固方法。

1、请小朋友读《聪明的小蚂蚁》一文,你有哪些问题?运用议读法进行阅读?

2、交流议读的好处和注意点。

好处:

3、给议读好的学生发奖。

1、学生自读,划出问题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3、用学到的方法说说议读有什么好处?又该注意些什么?①帮助我们很快理解内容,解决疑难。②培养我们质疑问难的习惯。注意①问题要找准。

②问题的概括得明确,让人明白你问题的要求。 课外拓展

巩固延伸 布置作业:回家阅读或在课文预习中使用。回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运用学到的方法阅读,如果能把自己了解的记下来,就更好了。

8.读报的学问 (课型 实践体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报纸的有关知识,掌握读报的基本方法。

2、看懂一些浅显的儿童报纸,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份《中国儿童报》

教学过程

猜谜激趣 导入新课

1、出示谜面:

有位好朋友,天天上门来, 纵谈天下事,从不把口开。

2、引导交流:小朋友,你们喜欢读报吗?说说你是怎么读报的。

3、小结板题:“读报的学问”

1、学生猜谜:报纸

2、全班交流读报方法。 认识报纸 感悟方法

1、组织观看报纸,看看有哪几部分组成?

2、指导学生小组内交流读报的方法,进行归纳。

①浏览标题。②精读重点内容。③略读一般内容。④剪贴、摘抄。

1、学生看报自由回答。 ①报头②版头③版面

2、学生小组内交流读报的方法。

3、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说说读报的方法。

实践训练,掌握方法

1、开展小组读报比赛,提出要求: ①按学到的方法进行各自读报; ②小组交流读报心得; ③漫谈方法感悟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3、评选优胜小组。

1、学生读报,进行小组交流。进行方法拓展。

小组读报法①定期交流。②读报测验。③剪报、摘报展示。④评报活动。 剪报、摘报方法①挑选内容。②安排分类③剪辑或摘抄。④归类装订。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1、开展摘报实践。

2、组织展示,评选优秀摘报本

1、学生进行摘报。

2、进行摘报展示。 实践体验

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回去开始进行剪报、摘报活动,发放剪报、摘报情况记载表, 日期、剪报、摘报内容、类别。自己制订计划认真读报,做好剪报或摘报工作并作好记载。

9.寓言阅读 (课型 实践体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寓言阅读方法。

2、通过教学,使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阅读《伊索寓言》

2、准备一则自己喜爱的寓言并练习讲述。

教学过程

录像激趣 导入新课

1、播放录像寓言《井底之蛙》组织交流。

2、组织学生说说读过寓言。

3、小结引入新课:寓言是寄寓哲理的故事,借用某种自然物或人的活动现象,来说明表现某种人或社会现象的道理的作品。今天我们就要学习阅读这类作品的方法。

1、学生讲述寓言大概内容及说明的道理。

讲述了一只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2、学生交流读过的寓言。你们读过哪些寓言吗?说说到现在为止,你都学了那些寓言?能说说这些读物你都明白讲了什么吗?

出示范例 感悟方法

1、出示文章《井蛙和海鳖》说说井蛙和海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从中知道了什么?

2、

2、指导学生小组内交流,组织在全班交流阅读方法。

3、①读一读:读懂故事内容;

②议一议:故事中不理解的问题;

③想一想:想清楚故事说明的道理。

1、学生自由朗读。 井蛙和海鳖之间发生了一段对话,使青蛙知道大海的辽阔。说明天外有天的道理。

2、学生小组内交流,说说读了课题你是怎样读寓言的?

3、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说说方法。 体验尝试,巩固方法

1、出示练习的文章,《聪明的小蚂蚁》用学到的方法读懂这篇寓言。

2、全班交流,演一演体会方法。

3、给优秀小组颁奖。

1、学生自读,进行小组交流。 ①读一读:小蚂蚁用智慧战胜了大象。

②议一议:小蚂蚁为什么能战胜大象?因为大象很骄傲,不知道各有长处,小蚂蚁运用自己的长处,战胜了大象。

③想一想:说明了不同的人和物都有不同的长处,只要取长补短,就能获得胜利。

2、组织表演,体会方法。

3、参与表演。

4、评选优秀小组。 实践体验

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继续阅读《伊索寓言》准备参与“寓言大赛场”

回去读一读《伊索寓言》,在读书笔记上写下你的理解。

10.读书要动脑 (课型 实践体会)

教学目标

1、学会从课题入手,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培养质疑能力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感受阅读乐趣。

课前准备

1、投影片。《丑小鸭》故事

2、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教学过程

访谈激趣,导入新课

1、访谈:小朋友,你们会怎样阅读吗?

2、小结:我们学会了不少阅读方法,今天就来学习怎样读懂文章。板:读书要动脑

学生发言说阅读方法。 ①朗读、默读。 ②复述,讲述;

③边读边想,理解内容。

④记摘录笔记 出示范例

想想题意

1、出示课题《“闪光的金子”》

先读题目,想想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指导学生方法。 ①读一读。

②想一想:题目讲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指导学生练一练;出示一组题目: 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②《猴子种果树》

③《会走路的树》

④《问银河》

1、学生读题回答。

可能讲一个先进人物的先进事例,像闪光的金子。 提问:题目为什么加引号? “闪光的金子”比喻什么? 为什么用“闪光的金子“做题目?

2、学生小组内交流,说说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①是我想走进自然的理想。为什么想变成大大的荷叶?②猴子不懂种树。为什么种果树不成功? ③会走路的树是鹿。 ④孩子在银河。

动脑体验

理解内容

1、出示练习的儿歌,《保护小树苗》第二自然段。说说你如何读懂这段话。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①读一读,看看有三句话 ②分读说说每句话写了什么: ③有什么问题:

1、自读小组交流说说读懂的方法:①这段有三句话 ② 小敏和小江看到小树苗被雨袭击很着急。 他们冲出院子冒雨支撑小树苗。

很快支撑好了小树苗,他们俩被雨淋湿了。③他们心里为什么着急?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边读边想。 实践体验

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回去读一读一篇文章,用上在课堂里学到的方法,说一说你的理解,讲给你的父母听一听你的收获,让他们也来夸夸你。回去实践,并写下你懂得的意思,记在你的读书笔记本上。

11.体会感情读故事 (课型 实践体会)

教学目标

1、了解读懂故事情节方法,领悟故事主题。

2、初步认识故事语言特色,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1、一则有故事的幻灯

2、了解学生的故事积累情况。

3、学生讲故事录像

教学过程

访谈激趣,导入新课

1、放讲故事录像片。导语:小朋友,你们喜欢读故事吗?说说到现在为止,你都会讲了那些故事?讲了几次?你对其中的那些人物印象最深 ?

2、能说说讲故事的好处?

1、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2、学生试着说说讲故事中的好处。 ①懂得做人道理,提高思想品质。 ②学会阅读故事的本领。 ③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出示范例 体会方法

1、出示故事《奇怪的镜子》

2、指导学生小组内交流。

3、组织故事比赛,交流讲故事方法。 ①读一读,了解故事内容 ②分读把握故事情节: ③试一试,记住故事内容。 ④体会故事感情,加上动作表情。

1、学生准备。

2、学生小组讲故事,说说读故事的方法。 故事情节:

①小鱼发现“镜子”-想搬-碎 ②小鱼找青蛙-帮抬-衔-碎 ③河蚌-想搬-夹-碎 ④螃蟹-想搬-钳-碎

⑤虾公公说月亮映在水面上-笑

3、小组推荐代表全班讲故事。

体验尝试,感悟情感

1、出示《田忌赛马》故事,用刚才方法读懂它的。再想一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巩固方法。

3、给体会之星,朗读之星颁奖。

4、教师总结:读书只有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才能领悟到文章的真谛,才是真正的会读书。

1、小组讲故事说说故事的道理。

第一次:

第二次 田忌

齐威王

田忌

齐威王 ① 上

上 ② 中

中 ③ 下

下 田忌失败了

田忌三局两胜

2、全班比赛,总结方法。

实践体验

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用学到的方法毛故事,参加人全班故事会。

回去读一本故事书,用上在课堂里学到的方法,写好情节表,把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一听你的感受,让他们也来夸夸你。

12.读书需动笔 (课型 实践训练型)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读书要动笔,在实践中体会动笔的好处,初步掌握读书动笔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平时读书的情况,准备语文补充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复习迁移 导入新课

1、谁先来说说默读不出声的方法?它的要求是什么?

2、书需动笔 就是读书时还要用笔圈圈划划。用眼睛快速地“读”文章,是不出声的读。要求是“一不”“两提高”“三到”。 体会总结

明确要求 师生共同总结读书的体会,提出读书动笔的要求: “一圈”(圈出好词)“二划”(划出好句好段)

1. 各组讨论,总结动笔的体会。 2. 推举代表发言。 3. 熟记动笔的要求。 出示训练 感悟方法

⒈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第三册,>训练,请你圈出好字词,划出好句好段.⒉总结读书需动笔体会.

1、学生试读.

2、圈出好词,划出好句好段.

3、交流.

4、学生感知读书动笔的方法.

5、加强训练,边读边圈划.实践体验 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按读书需动笔的要求进行.2.组织检查和辅导.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1、学生阅读

2、小组交流阅读情况..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小朋友回家自选看一本书,到下一节课在小组交流.有时间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习惯.

13.自学古诗(课型 实践型)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阅读古诗,提高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和兴趣;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正确、自主阅读古诗的习惯。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古诗阅读情况,准备古诗多媒体。.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读过哪些古诗吗?把你学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2、揭题:自学古诗。

1、学生背古诗。

2、学生尝试讲古诗意思 指导方法喜获新知

1出示古诗:《登鹳雀楼》

2.师组织学生运用电脑进行自学:先读好诗,然后找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词句解释、相关录像资料,认真理解内容,品味诗篇。 ⑴学生读诗文。

⑵理解诗句:太阳挨着山头落下,黄河水滚滚向大海流去。你想望到更远的地方,那就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⑶体会语境:配乐朗读,体会意境。

3、总结自学古诗方法:

1、学生读题目

2、学生自学古诗。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进行小组交流及全班交流。学生表演朗读。

4、交流自学体会:

读古诗、找资料、想诗意、品意境、吟古诗。 实践体验

1、组织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己选择电脑上的其他古诗进行自学。

2、组织自学后的交流。

1、学生自己选择古诗自学。.2、小组交流自学古诗的成果。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学生回家自选古诗进行自学,到下一节课在小组交流.自学古诗,背诵古诗

14.读不出声 (课型 实践训练型)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了解默读的要求和方法,在实践中体会默读的好处;初步掌握提高默读速度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默读的兴趣,培养默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读书三到情况,准备默读训练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⒈请谁先说说你怎样提高读书的速度?(看书比一比)

⒉默读:就是用眼睛快速地“读”文章,是不出声的读。 ⒈先看书比赛,后交流读书体会。⒉初步了解默读。懂得默读的好处:加快速度,集中注意力,加深理解,用处,不影响别人。

体会总结明确要求 师生共同总结读书体会,提出默读的要求:“一不”[不出声]、“两提高”[提高速度、效率]“三到”[眼、心、手到] ⒈各组讨论,总结读书体会,推举代表发言。⒉熟记默读的要求。 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⒈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第三册⒉《梧桐树》报时训练说说梧桐树为什么是我们的朋友? ⒉总结读书体会,讲述提高效率的方法。 ⒈学生试读,读完报时。⒊漫谈读书体会。 ⒋学生感知提高效率的方法;明确目的,边读边想,以词句为单位,加强训练,多读多想 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⒈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按默读要求进行。

⒉组织检查和辅导。

⒊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⒈学生阅读。

⒉小组交流阅读情况。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学生回家自选看一本书,到下一节课在小组交流。 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专心读书的习惯。

15.字典是读书的工具 (课型 实践训练型)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在实践中体会字典是不开口的老师。初步掌握在查字典理解词义的方法,提高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培养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本新华字典.教学过程

比赛激趣,导入活动

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音序查字典.谁来说说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今天老师再教大家另外一种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

3、下面我们来开展查字典比赛.

4、小朋友,想想字典有什么用? 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补充。

听老师讲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先找出这个字的部首,数一数部首的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找到部首的页数,再数一数剩下的笔画数,在该笔画数中找到这个字的页数 学着部首查字典。 字典是读书的工具。 出示训练 感悟方法

1、出示训练,小黑板上的词语或句子.嘹亮的歌儿,到吭高歌等词语或句子.训练 说说加点词的意思.

2、总结方法,在读书时我们遇到不理解的不字、词可查字典来认识,来理解.

1、学生试查.

2、讨论说说词语的意义.

3、学生感知方法。

4、学生自选一篇课文,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来理解.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2、组织检查辅导.

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1、学生阅读.

2、小组交流阅读情况.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学生自选一本书,到下节课在小组交流.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

16.划读法 (课型 实践学习法)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划读,加深理解内容,拓宽阅读面。

2、掌握划读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 理解学生华读的情况,准备华读的内容 教学过程

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1、谁来说说读书需动笔的好处

2、划读是什么意思?

能圈出好词,划出好句;找到不懂的地方。

划读就是在读书时按要求划出重要和精彩的词、句和不懂的地方,并读一读体会它的意思。 实践训练

明确好处

1、师共同总结读书的体会,提出划读法的要求。用“—”划出生字,用“?”表示不懂的地方;用“★”表示好词句。

⑴用不同符号划出生字、不懂的地方和精彩的句、词, ⑵通过读和讨论来加深理解意思。

1、学生自读并用划读法读书。

2、各组讨论,总结划读法的体会。推举代表发言

3、初步弄清划读的要求。 出示训练 感悟方法

1、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第三册《蚂蚁》训练是说说蚂蚁是怎样的?它们是怎样搬运粮食的?

2、总结划读法。

1、学生试用划读法

2、说说你划到了哪些字、词、句?

3、读读划出的地方,体会意思。 实践体验,培养方法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按划读要求进行。

2、组织检查和辅导

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1、学生阅读

2、小组交流阅读情况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学生回家自选看一本书,列下一节可课在小组交流 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

17.正确清楚说图意 (课型 实践训练型)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看图方法,在实践中正确清楚说图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能力,并提醒学生注意文明礼貌。 课前准备 准备〈〈买文具〉〉的长幻灯片。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想要漂亮的文具吗?

2、张小雨来到文具商店买文具,(看图)

3、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问题。

1、学生看图把握主要内容:张小雨去小店买东西。看幻灯,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问题。 指导观察,引导想象

1、组织学生根据问题看图讲内容:

⑴张小雨来到百货商店买文具,他是怎样与售货员阿姨对话的? ⑵阿姨又会怎样说?

⑶张小雨付钱时又会怎样说? ⑷阿姨又会怎样说?

2、交流说图后的体会,总结看图的方法:看图中人物,自己提问,然后回答,连句成文。

1、学生对照问题,自己回答,并连起来说一说: ⑴先向售货员阿姨说明自己需要买什么东西

⑵请小朋友随便挑,向小朋友介绍文具的品种、相关的知识。 ⑶谢谢阿姨,给你钱!再见! ⑷小朋友走好,再见!

2、学生交流说图的体会 实践体验,指导说话

1、请来分角色表演?

2、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1、同座位练说

2、推举代表上台练说

3、同座位再次练说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小朋友自选一幅图,到下节课在小组交流 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

18.书要自己读 (课型 实践训练型)

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要自己读,只有自己读,才能理解内容,积累好词好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说写能力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本课外书 教学过程

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总结书要自己读的体会;

1、自己读,才能理解意思。

2、自己读,才能积累好词好句。

3、自己读,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说写能力。

1、各组讨论;书为什么要自己读?

2、代表发言。

3、书要自己读的好处。 出示训练 感悟方法

1、讨论:本学期学了不少读书的方法该怎么自己读?

读书要三到;读书要动笔;读书要划出不懂的地方和精彩的地方。先把书读通,请字典和老师帮忙,再把书读懂,

2.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朝霞与日出〉〉请你自己读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教师小结。

1、学生试读。读通文章

2、圈出好词、好句、好段。

3、交流。 ①通过自己读我知道朝霞很漂亮。 ②我知道了日出时的景象。 ③我知道了彩霞在不断地变幻。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小朋友回家自选看一本书,到下节课交流。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19..课内外结合读(课型 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课内外结合读的方法,在实践中体会课内外结合读的好处,激发学生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陈毅爷爷写的的诗。 教学过程 复习迁移 导入新课

1. 小朋友,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诗题目叫〈〈青松〉〉,谁来背? 2. 这首诗赞美了什么?

3.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陈毅爷爷写的另外几首诗 。 1. 指导学生背诵。 2. 这首诗赞美了青松毫不畏惧。 3. 坚强高洁的品质。 出示训练 感悟好处

1.谁来说说你搜集到的诗? 〈〈红梅〉〉〈〈秋菊〉〉 2. 你理解这二首诗的意思?

3. 这两首诗与〈〈青松〉〉有什么相同之处? 4. 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有什么好处? 5. 总结课内外结合读的好处。 1. 学生小组交流。 2. 让学生交流搜集的方法和好处。丰富语言,提高积累。 3. 指名说说意思。

都是赞美了红梅、秋菊毫不畏惧坚强高洁的品质。 实践体验 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课内外结合读。 2.组织检查和辅导。

3.小结上课情况。 1. 学生阅读。2. 小组交流阅读情况。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小朋友回家搜集李白写的诗,到下节课交流。

20.故事会 课型 实践训练型

教学目标 1. 通过讲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2. 初步掌握编故事的方法。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讲故事的情况,布置每人准备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活动 1. 小朋友喜欢童话故事吗? 2. 你看过听过哪些童话故事?

3.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推选好的参加全班交流。 4. 全班交流。 1.学生小组交流。

2.让学生交流搜集的方法和好处,丰富语言,提高积累。 提高要求

比赛成果 1. 请小朋友看一个童话故事〈〈小猴过生日〉〉

2. 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小猴接受了

的礼物,没有接受

的礼物。为什么? 3. 森林里还会有谁送来怎样的礼物?仿照〈〈小候过生日〉〉自己编一个童话(原文中的动物不能出现)

4. 教师小结 边听录音,边思考问题 指名学生回答

2、小组讨论

3、推举代表讲故事

实践体验

1、组织学生课外阅读,了解些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2、学生交流 学生阅读摘录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你把编的童话故事讲给朋友或父母听 有时间的话可讲给老师听,老师给学生打好等第。

二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二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二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二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二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二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二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二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二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二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