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邓小平理论

发布时间:2020-03-03 02:48: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邓小平理论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开始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提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 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的思想为核心的邓小平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 本质的经典论述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 的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离不开邓小平理论的影响和指导。

关键词: 社会主义进程邓小平理论

正 文:

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定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指导思想,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执政的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科学 发展、文化经济、持续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成的核心体系。 社会主义包括三个体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社会主义经 济体系。

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它对社会 主义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起指导作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既是社会思想体 系的实践,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必由之路。这三种形态是相互联系,不可 分割的。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 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马克思设想的 共产主义,而是依据中国国情确立的社会主义模式。这需要两个超越:超越前社会 主义,与苏联式社会主义划清界线,引进资本主义;超越资本主义,不照搬西方资 本主义,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我党提出的、作了新解释的“以人为本”、“全面小康”“和谐社会”。

概括起来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物质需求的有限满

足、精神自由的充分 享有、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人类寻求一条 可持续发展的路。我们可以向世界宣布:中国的发展,不只是为中国,也是为世界。 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不是世界的未来。而中国 式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则可成为人类的共同理想。

三、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简略来说,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 作出了我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科学论断,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

3.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 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4.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 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5.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 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 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 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8.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 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 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 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9.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 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四、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邓小平理论

第一, 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 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 的新境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精髓,是毛泽 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一九七 八年邓 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 话, 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 的重大历史关头, 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 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 书。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 内政治风 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的 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 认识问题,把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 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 言书。在走向新世纪的新 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 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 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 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

第二, 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 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 主义的本质,把对社 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 想解放 ,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我国社会主义在 改革 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 中遇到的一些困 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 全搞清楚。拨乱反正,全面改 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 放, 从计划 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二十年的历史性转变, 是 就逐渐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这个进程,还将在 今后的实践中继 续下去。

第三, 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 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 了新 的科学判断。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 学技术 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 活和世界面貌,任何 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 对待。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 势,确定我们党的路 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 承和发 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 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 的时代精神。

第四, 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 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 历史经 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逐 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 答了中国社会主义 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 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 导我们 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 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 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 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 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四小结: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 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把毕生心血都 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 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 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

机制(科本)11-4

仲崇涛

2012年12月5日

邓小平理论与行政管理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自考邓小平理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如何阐述企业文化与历史进程

《邓小平理论》复习题与答案

毛泽东与邓小平理论读书笔记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邓小平理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