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8:59: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单元

电【教学目标】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

2、让电荷流动起来

第二课时

点亮小灯泡【教学目标】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教学过程】

一、引入: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电灯为什么会亮呢?

1 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

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

1、小灯泡的构造

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

三、让小灯泡发光

1、点亮小灯泡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 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

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

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

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四、安全教育

第三课时

简单电路【教学目标】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教学重点 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四、活动延伸: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第四课时、电路出故障了【教学目标】

1、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通道)。

2、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教学重点】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并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2、提供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并提出问题:小灯泡为什么不亮了?

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检查连接的方法,结合前面的学习,排除连接方法上的问题。

2、引出新的问题:为什么连接方法正确而小灯泡却不亮呢?引导学生来整理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

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1.小灯泡坏了;2.灯座松了,没有连上;

三、做个电路检测器:

1、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①检查法②替换法:

2、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3、做好电路检测器后,试试灵不灵。

4、拓展:还有其他方法查找电路中的故障吗?

3 第五课时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目标】

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教学重点】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二、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提问: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

2、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3、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得出结论:橡皮是绝缘体。

三、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性:

1、在材料盘中为学生提供20种供检测的材料,一张“我们的检测记录”表。

2、待所有的检测都完成后,各组整理分析检测的结果。

3、交流: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

四、讨论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措施和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第六课时、做个小开关【教学目标】

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教学难点】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教学过程】

一、观察手电筒:

1、观察组成手电筒的各种材料。

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

3、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二、做个小开关:

1、给每一组一个断开的电路,讨论怎样设计一个开关。

2、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

5、交流汇报:(1)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

4 问题?(2)解决了哪些问题?(3)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

三、延伸与拓展:

第七课时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教学目标】

1、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教学重点】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教学过程】

一、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活动:关于第一个接线盒的研究

1、发给每组一个接线盒,观察接线盒外面的四个接线头及对应的数字标号

2、打开盒盖,看到1号和3号接线头在盒子的里面是用导线连接在一起的。

3、盖上盒盖,讨论:如何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出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通路?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断路?

二、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活动:电池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1、发给每组两节电池、两个电池盒、一个小灯泡、一个灯座和四根导线,要求学生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2、启发思考:在不同的两种方法中,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适当讲解。

三、拓展活动:提供学生若干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设计电路。 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

一、油菜花开了【教学目标】

1、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2、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教学难点】花到形成果实的变化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出示开花的油菜植株。这是什么植物?同学们平

5 时认真地观察过花吗?让我们一起进入花的世界吧!板书课题:油菜花开了

二、探究过程

1、观察一棵油菜。(1)请同学们说说油菜长得怎么样?区分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2)油菜和凤仙花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3)请同学再说出几种绿色开花植物。

2、观察一朵油菜花。(1) 观察:用放大镜观察一朵油菜花。

(2)解剖:学习使用镊子解剖一朵油菜花。(3)小结: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油菜花有四片花瓣。

3、观察一棵油菜的花。(1) 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时开放的吗? (2) 数数一棵油菜上有几朵花?几个花蕾?(3) 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谢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

三、小结

四、布置课外活动作业:采集各种各样的花,下节课带来。

二、各种各样的花【教学目标】

1、在花的各部分构造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2、根据花的构造可以把花分成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有些花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 【教学难点】分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思考问题:其他的花和油菜花一样吗?

二、探究过程

1、花的专题观察。(1)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制定研究方案。 (2)交流:准备研究的内容;怎样研究;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 (4)研究的方法:数一数、统计、测量等。

2、“花的观察”报告会。

3、认识完全花与不完全花(1)观察比较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说说他们在构造上由哪些不同?(2)阅读课文,了解不完全花与完全花、雌花与雄花、单性花与两性花。(3)判断:观察南瓜的两种花有什么

6 不同,分别属于哪一类?观察其他的花,判断属于哪一类?

4、交流与小结(1)通过学习,知道了花的哪些秘密? (2)在生活中寻找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观察花的变化过程。

三、质疑拓展

三、花、果实和种子【教学目标】

1、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2、雄蕊和雌蕊在形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难点】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已经观察了油菜花,还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花,知道许多植物会开花、结果。开花与结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1)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观察雄蕊和雌蕊呢?放大镜。 (2)教师在展示台上演示观察过程,学生归纳研究方法。

思考:雄蕊和雌蕊的这些构造特点与它繁殖后代的功能有什么联系? (3)学生分组观察、轻声讨论。(4)全班交流汇报。(5)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展示蜜蜂传播花粉图和花的受精示意图或有关课件。

2、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1)发放油菜的果实。观察油菜的果实并按生长变化的顺序排列。(2)小心剥开一个快要成熟的油菜的果实,观察油菜种子是怎样排列的?数数果荚里有多少粒种子?(3)全班交流汇报。

三、总结拓展

四、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目标】

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教学难点】种子

7 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引入回忆: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你发现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种子怎样传播出去的?

二、探究过程

1、观察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分组观察)(1)观察成熟的油菜果荚。外壳有什么特点?(2)轻捏油菜果荚,你发现了什么?(3)油菜种子的结构特点:质量轻。(4)油菜果荚的结构特点:干裂。

2、其他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1)鬼针草种子的传播。回忆:上山时裤脚经常会粘上什么?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番茄种子的传播(3)观察随风飞行的蒲公英种子(4)教师演示:在水中漂浮的椰果。

3、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三、质疑讨论。

种子成熟后,不散播到远处,都掉落在植物近旁,会产生怎样的情况?

五、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

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教学难点】认识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植物妈妈利用哪几种方法将种子散播到了远处?讨论: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下可以萌发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首先要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2)介绍实验材料。(3)演示解剖方法。(4)分组研究。研究重点: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 (5)汇报交流。

2、观察发芽天数不同的蚕豆种子(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的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观察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外形。(3)汇报交流研究发现。

三、质疑、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

8 物在种子结构上不同,花和受精过程也不同吗

六、动物的卵【教学目标】

1、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2、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教学难点】经历一个饲养动物、观察孵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春天是一个繁殖的季节,许多动物是靠卵繁殖的。出示各种动物的卵。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动物的卵 (1)出示各种各样的卵: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小组观察鸡蛋、鲫鱼卵、蚕卵:有什么发现?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3)观察鸡蛋外形:(4)观察鸡蛋的内部

2、青蛙卵的孵化观察指导(1)你知道青蛙卵是怎么孵化成小青蛙的吗?(2)讨论观察方法。

3、小鸡的孵化(1)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鸡蛋,认识鸡蛋各部分的作用。(2)小鸡孵化的条件:种蛋、温度、湿度、通风等。(3)小鸡孵化的时间:大约3个星期。

三、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7、动物的繁殖活动【教学目标】

1、有的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有的直接产下小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很多动物的繁殖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有共同点,都要受精。 【教学难点】卵生和胎生的比较总结。【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回顾:卵的构造。卵生动物。

二、探究过程

1、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思考:植物繁殖与动物繁殖有什么共同点?(2)交流。(3)动物的哪些活动是在为繁殖做准备呢? (4)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靠产卵繁殖的?

2、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1) 胎生与胎生动物。思考:什么

9 叫胎生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2)哺乳。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3)交流。(4)小结:人也是胎生的。

3、总结动物产生新生命的几种方式。

三、质疑与讨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哪一种后代的成活率高?为什么? 第三单元

食 物

1、一天的食物【教学目标】

1、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2、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教学难点】会给多种的食物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引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于我们人的生长发育来说十分需要。我们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与食物有关,可是我们真的了解食物吗?

二、探究过程

1、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

以昨天为例:我们都吃些什么?学生汇报。(1)讨论活动:这么多食物我们该怎么来记录呢?(2)小组记录:要求学生对一天的食物按餐别进行记录。小组汇报,师记录(或统计表)。(3)思考:从这些汇报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你们有什么想法?

2、给食物分类。把小组内的记录卡片混合,看看可以分成几类食物,分别是什么。

按喜欢吃的分类;按味道分类;按生活习惯分类;按食物结构分类;

按食物来源分类;(4)举例说说荤食、素食还可以分为哪几种?

三、小结

2、食物中的营养【教学目标】

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教学难点】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身体成长、发育都需要哪些营养?我们能从种类丰富的食物中获得什么呢?

二、探究过程:

1、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1)分小组探讨交流(2)汇报交流A.蛋白质组:B.糖类组:C.脂肪组:D.维生素组:E.矿物质组:F.水组

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1)小组活动:先做补充记录,再重新分类并做好统计(2)展示交流(3)小结:我们吃的食物中,有的一种食物可能会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会具有所有的营养,因此我们应该均衡膳食。

3、找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1)分组活动(2)汇报交流

三、小结

第三课时、营养要均衡【教学目标】

1、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

2、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教学难点】学会合理配搭膳食营养,建立健康生活意识。【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均衡。

二、探究过程:

1、营养均衡的标准

(1)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上的均衡膳食“宝塔”图,它可以为我们选择食物、获取均衡营养提供参考。 (2)小组阅读探讨:“宝塔” 中为我们提供能量的是哪类食物?支持我们生长发育的是哪类食物?能使我们保持健康的是哪类食物?“宝塔”中不同种类食物食用量的多少,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3)全班交流

2、搭配膳食营养(1)小组活动。将我们“一天中的食物”记录(卡片)按照宝塔各层食物的分类进行摆放,与均衡膳食“宝塔”图对照,看看我们的食物搭配与食物均衡膳食“宝塔”有什么不同?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改进?(2)展示交流(3)探讨膳食搭配

三、课外延伸。请按自己的食谱进行实践,我们将评出“美食大师”。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目标】

1、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教学过程】

一、引入。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食物该怎样合理食用呢?就让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探讨吧!

二、探究过程

1、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出示一些食物的实物:说说哪些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2)举例说说生食和熟食。(3)小结: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营养。

2、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1)教师提供切开的生、熟马铃薯,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它们的变化。从生到熟,食物发生了变化。食物烧熟了,与生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2)汇报:马铃薯的营养会变化吗?(3)讨论:把马铃薯烧熟了吃有哪些益处?

三、小结:

5、面包发霉了【教学目标】

1、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2、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教学难点】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发霉的面包(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

(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学生讨论,小组尝试。(3)汇报交流:

2、面包发霉的条件(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3)全班交流

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1)分组准备对比实验。每天观察记录一次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检验我们的推测。

4、后续观察活动。根据你的实验方法,注意每天观察记录两块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下一次上课时带上你的观察研究成果。

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教学目标】

1、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2、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温度等条件。【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怎样能够使食物长时间保存而又不变质呢?面包发霉的实验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变质的食物(1)小组各一份新鲜的小鱼干和干面条。

讨论: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2)小组各一份腐败的小鱼和发馊的潮面。A.讨论:这条小鱼已经腐败了,可能带有很多细菌,我们怎么来观察这些腐败的物品?B.小组观察活动,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请记录下来。(3)汇报交流

2、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1)如果要储存一条新鲜的小鱼,可以用什么方法?(2)你还知道哪些储存食物的方法? (3)讨论: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储存食物?

(4)小结: 各种储存方法都是在避免或者减缓形成微生物生长的适宜环境,以此来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间。

三、后续活动:课后收集一些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思考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储存食物?

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目标】

1、观察食品的包装,可以获取这种食品的有关信息,便于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配料、保存方法等。【教学难点】会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配料,正确选择合适的食品。【教学过程】

一、引入无论是营养的搭配,还是食物的保存,都需要了解食物的相关信息,从哪里能够得到这些信息呢?(揭示课题)

二、探究过程

1、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1)观察活动:仔细观察包装袋上的介绍,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2)讨论:A.食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不同的包装呢?B.我们从食品包装袋上能获得哪些信

11 息呢?C.一般的包装袋上有哪几类信息呢?

2、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投影仪出示一份牛奶饼干的配料表。(1)看看食品的配料,你有什么想法?(2)找出表中你熟悉的配料名称,想想它们在食品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从食品包装上了解到的这些信息,对我们选择食品有什么意义?

3、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3)小结

三、课后拓展

第四单元 岩石和矿物

1、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目标

1、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岩石,能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岩石是地球的主要组成部分,到处可见。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

2、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研究岩石。

二、探究过程

1、开个石头展览会。你的岩石是从哪里找到的?请简单介绍你的寻找经历。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到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2、观察“我的岩石”(1)用眼睛可以观察岩石的什么?(2)用手怎样观察? (3)用鼻子闻气味?怎么闻?

3、“我的岩石”观察记录

4、“我的岩石”观察描述。学生汇报。学生根据他的描述,识别、寻找出相应的岩石。并对他的观察方法和观察结果进行补充或质疑。

三、给岩石分类

1、指导分类方法。

2、给岩石分类

3、汇报交流岩石分类结果。学生汇报交流分类结果,说明分类标准。

四、小结拓展。请大家阅读资料库《岩石的成因和分类》,了解不同类别岩石在地球运动中的形成原因。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学目标

1、学生利用感官的观察和借助工具的观察获得岩石构造的感性知识

2、知道岩石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教学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教学过程

一、引入。上节课我们给岩石开了个展览会,发现有的岩石用手摸上去觉得比较粗糙,有闻起来有点气味、还有的称了一下比较重。那么这些岩石有什么特点呢?

二、探究过程

1、进一步观察岩石。除了上节课我们采用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这些岩石?(1)学生交流反馈。(放大镜、互相撞击等)(2)师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还可从它们的构造和组成来观察。(3)岩石遇酸反应的实验(4)学生观察实验,并记录在岩石观察记录表中。(5)汇报交流观察结果,教师指导。

2、怎样识别它们(1)通过我们对岩石的进一步观察,知道了以上不同编号的岩石分别具有的特点,但是不知道它们是哪种岩石?(2)阅读资料并与以上的观察作比较。(3)汇报交流。(4)小结。

三、课外延伸 阅读单元资料库《岩石的成因和分类》

3、岩石的组成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提供的工具和自己的观察认识常见的几种矿石。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2、学生对研究身边的矿物有浓厚的兴趣。教学难点:能描述常见的矿物。教学过程:

一、引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花岗岩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颗粒组成的,那么这几种颗粒是什么样的?它们又是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来研究岩石的组成。

二、探究过程

1、研究花岗岩(1)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师巡回指导。(2)汇报交流。(3)教师提供云母、长石、石英矿物标本。(4)学生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们各有什么样的特点?(5)学生再次观察并进行汇报。

2、常见的矿物

(1)你对矿物知道什么?(2)学生阅读单元资料库《矿物特征卡》。

(3)交流汇报: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描述矿物?(4)学生制作矿物鉴定分析卡。(5)汇报交流,教师与学生共同修正。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什么?

4、观察、描述矿物

(一)

1、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颜色、条痕、

12 软硬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

2、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动。教学重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上节课我们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那我们会对矿物进行描述吗?今天这节一起来学习几种简单的方法。

二、提出问题,讨论观察和描述的方法(1)学生讨论(2)交流:透明度、颜色、形状、还有表面光滑和粗糙程度、硬度、反光度、轻重、厚度、气味„„(3)在这些方面里,哪些方面你觉得最能反映矿物的本质属性?(4)通过讨论交流确定:颜色、光泽、硬度等

三、观察和描述

1、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2、观察和描述矿物的软硬

(四)、总结

5、观察、描述矿物

(二)

1、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透明度和光泽、矿物晶体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鼓励孩子综合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研究。 教学重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观察矿物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来研究矿物透明度和光泽及描述特殊规则的矿物几何形状。

二、探究过程

1、观察矿物透明度和光泽(1)观察、描述纸的透明度(2)学习迁移,观察几种矿物的透明度,并记录表中。(3)观察矿物的光泽

2、观察、描述矿物的形状(1)投影图片:辉锑矿、石盐、石膏、石英、方解石(2)学生观察形状,并小组内描述。(3)交流描述这些矿物的形状。

三、课外延伸。试着收集和制作岩石矿物标本。

6、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1、综合运用观察矿物颜色和条痕、检测矿物硬度、观察矿物透明度和光泽、查找资料等方法,研究不知名的矿物,并写出特征卡片。 教学难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鉴别。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和描述岩石的一些方法,现在让我们来研究一块自己身边的矿物吧?

二、探究过程

1、它们是什么矿物①研究矿物的方法A、说一说,你学习了哪些观察和描述岩石、矿物的方法?

B、学生交流汇报。C、我们需要哪些工具帮助研究?②研究我们的矿物A、猜测:打开盒子,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矿物?

B、学生猜测C、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应该怎样做?

D、交流汇报③为矿物做份“简历”。

2、确定“身份”

①阅读单元资料库的《矿物特征卡》②对照《矿物特征卡》鉴别它们分别属于什么矿物。说说我们是根据它们的哪些性质做出判断的?

③交流反馈

3、猜猜它是“谁”请一学生描述矿物,其他人猜。

三、课外延伸做一个岩石展示盒

7、岩石、矿物和我们

1、让孩子经历调查研究活动,探究生活中、身边的岩石和矿物。引导孩子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难点:会整理自己调查研究活动的资料。 教学过程:

1、课前调查研究活动。调查人员:调查地点:调查结果

2、课堂进行资料整理活动。

3、科学讨论会开始。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岩石与矿物,请你介绍一块最感兴趣的岩石或矿物,请大家猜猜它的名称。

4、保护我们的岩石与矿物•你知道岩石与矿物是怎么开采出来的吗?•矿物开采完后,还有可能再产生出来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总结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01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材料)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教案

四年级科学教案

四年级科学教案

四年级科学教案

四年级科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