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陈岩

发布时间:2020-03-03 22:45: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浅谈我校习惯教育培养

船营区搜登站镇第二中学

陈岩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浅谈我校习惯教育培养

船营区搜登站镇第二中学陈岩

习惯教育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特别是中学生,习惯教育尤为重要。对学生习惯教育抓好了,学生成绩也会自然在我们教师汗水的滋润下,慢慢地提高。因为中学生正在成长的发展阶段,许多不良习惯还没有根深蒂固,较容易铲除。所以对于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习惯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结合我校实际谈一谈抓好习惯教育的实践和做法。

一、校规班规,规范习惯教育。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我校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习惯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习惯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校内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做、如何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对与不对。

二、德育网络,保障习惯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应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寻找提高全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规律。学校自身要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中学生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可以说 学校是习惯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习惯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习惯教育的熔炉。在习惯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和一”,形成习惯教育“三结合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学校各学科要渗透习惯教育,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要求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加强横向联系,彻底改变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教育的合力。

学校—家庭相结合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使家校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出身在农民家庭,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但由于自己的文化修养所限或由于生活习惯的不良影响,或由于周围环境不够适应孩子成长之故,或多或少给我们学生的生活习惯或学习习惯,从不同程度上受到特殊的影响。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进步得比较慢,甚至有的还会变坏。

学校—社会相结合是请有关领导、模范人物到学校做报告,开展帮教活动;抓好共建活动,聘请校外辅导员做法律知识讲座和交通安全教育,开展法制和安全教育,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校争做好学生,在家争做好孩子,在社会争做好公民。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参观、去实践、去体验,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如: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街道、敬老院,并参加公益劳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

三、以身作则,引领习惯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我校的全体教师都注重对学生的习惯教育,教师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起到表率。另外教师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功夫。现在,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可同学们却视而不见。 有人往垃圾箱里扔垃圾,也是很少一部分。我们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长了又会重犯,因为他们意识上还得不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组织班队会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行动上却难以改变。于是我们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我们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

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

四、积极培训,强化习惯教育。

我们可以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每天中午的校园广播、班队会对学生进行习惯教育的培训,对学生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法律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乐于帮助别人,自觉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培训,让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向困难低头,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开展评价,落实习惯教育。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学生习惯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习惯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因此,我们要在习惯教育的评价中树立典型,以奖励为主,平时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暗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周我们都要进行“流动红旗”的评比和发放,每期我们都要进行“优秀团员”、“三好学

生”的评比,树立典型;开展“争当升旗手”、“争当护旗手”、“争当安全小卫士”、“争当老师小助手”等活动,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起到激励作用。

“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 辛勤的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现在我校学生遵规守纪、讲文明、懂礼貌,学生学习、生活井然有序,良好的校风、学风已然形成。习惯教育的成功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人格,带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中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我们着力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陈岩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陈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