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6:16: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5课:《三大改造》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知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及其实质。

2、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缺点。

3、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过程中,我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重点、难点】三大改造的形式、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学法指导】联系生活,合作探究,理解历史大事,学习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

【导学过程】

一、预习本课,完成下面的知识点,并标记在书上。

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的原因:我国农业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建设的需要。

2、形式:把个体农民、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3、目的:走的社会主义道路

4、实质: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

5、起止时间:

6、概况:年,河南合作化的,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起止时间:

2、形式:国家逐步发展企业的

3、政策: C三大改造的完成时间:

意义:实现了转变为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3、缺点:存在、等缺点

二、合作探究,小组活动,派代表发言,其他组可补充

1、三大改造指什么?起止时间是?各采取什么形式?

2、公私合营的含义是什么?我国哪些城市首批进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什么是赎买政策?这种政策的意义是什么?

读书25页动脑筋并分析回答问题

比较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运动有何不同之处?(提示:可以从所有制形式及意义等方面比较)

【课堂小结】

1949 年——1956年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达标检测】

【布置作业】

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

第5课_《三大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推荐)

第5课 三大改造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
《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