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三大改造教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3 15:05:06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三大改造教案

第5课 三大改造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学习重、难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及实质 【学习过程】

活动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这些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三大改造中对农业改造的原因: 。 2.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_______ __________。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_________________ 。

成果:_______年底占全国农民总数96.3%约1.18亿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 4.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_________________ 。

成果:________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__________ 政策:____________成果:________。

6.三大改造中存在哪些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______制转变为______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______阶段。

活动二:通过和同学讨论,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

探究一: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分别采取了措施?什么时候改造进入高潮?

探究二:三大改造什么时候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缺点? 活动三:延伸拓展

一位老人在去世前将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让他们每人把一根筷子折断。三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做到了。然后,老人把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让三个儿子再试试。这次,三个儿子都未能折断。从上面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故事中的寓意和土改后农民经营方式的改变有没有相同之处? 【达标训练】 A组

1.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

A.互助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制

1 / 5 2.我国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原因(

A.封建土地制度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我国按苏联模式发展社会主义 C.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D.片面强调公有化的作用 3.新中国对资本家占用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是因为( ) A.国家经济实力不足 B.考虑国际影响 C.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宪法,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D.民族资产阶级对国家无所贡献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

A.1949年10月 B.1953年初 C.1956年底 D.1957年 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发展生产力 B.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 C.变革阶级关系 D.切断通向资本主义途径 6.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一项是(

) A.农业改造

B.手工业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镇压反革命

7.“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

(l) 为了改变材料二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此计划完成后取得了哪些成就?(举出三例即可)

(2) 建国后,材料一中所反映的从事面粉行业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怎样转化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成分的?

2 / 5 【学习反思】

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及意义。

2、把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及危害,分析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

3、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历经曲折,但主流是前进的。知道模范人物的事迹,从这些人物身上学习怎样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其历史作用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

二、自主学习

(一)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的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达成共识。

1、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①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②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③八大的意义?

2、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①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②1958年“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此后,党中央又发动了哪些错误的运动?③结合第28页插图《浮夸风》及动脑筋题思考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严重失误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这些严重失误又产生了什么危害?④ 国家什么时候调整国民经济?结果怎样?

3、阅读课文最后一个子目思考:中共八大后的十年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那些成就?这一时期涌现出哪些模范人物?

(二)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这些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1.中共八大

时间:____年。指出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 5 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______________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总路线 时间:______________年。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反映了广大群众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__________。 3.“左”的错误

表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运动;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_______和“________”

后果:1958年到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4.建设成就的模范人物

建设成就:______________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的全部自给。

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两弹元勋、县委书记________、雷锋。

三、合作探究

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作答,大家互相排忧解难。

根据第28页“动脑筋”回答:当时的报纸上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对不对?他们说得对吗? 3老师的问题

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是千千万万先进人物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那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呢?

四、延伸拓展

结合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谈谈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五、达标训练 A组

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 ) 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大跃进时期 D.十年*时期

2.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3.“前年卖粮用筐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下,明年火车还嫌小!”这是江西井冈山农民的一首民歌。这首民歌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4 / 5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改革开放

4.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初森里覆盖率仅A.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B.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

C.无计划的盲目垦荒 D.“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哪一事件后?(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6.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 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创作的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

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探究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中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 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的哪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怎样的改造方式?

(2)材料一中反映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得如何?如何评价?

(3)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情况出现于什么时期?它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现现象?

(4)当时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这种现象?它导致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七、当堂反思:

学习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5 / 5

推荐第2篇:第五课 三大改造教案

《三大改造》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下)

学习目标

1、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2、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板书)

学习目标投影——

(二)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21——23页,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6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

2、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远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三)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 点拨,检测。

1、思考题(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三大改造的实质。点名回答,教师总结。(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2、思考题(2)引导: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必有性是什么?它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点名回答。(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它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3、思考题(3)要求学生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赎买政策。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4、思考题(4)点名回答,教师总结。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缺点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五) 巩固,练习。

1、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掌握应该识记的基本史实,没理解的内容举手提问,时间为三分钟)。

2、完成课堂训练题。

3、完成《自学指导用书》本课练习

附:板书设计

教后感:

推荐第3篇:三大改造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看书有益。”但 是,仔细一推敲,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如果我们对每一本书都感到兴趣,那“开卷有益”也就未必有益了。

现在的同学可能都喜欢看武侠、言情只类的小说、书刊,有时会达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看迷了书,便会走火入魔,那他们上课一心只想着书,没心思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还有些人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中的人物,有时还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这不是看书害了自己吗?这只是“开卷未必有益”中包含的第一层:开卷不一定有益。还有第二层。

其二就是,我们看书,要有选择。那些不健康、对我们没有多大帮助的书,就不要看。要看书,就看一些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对我们学习、生活中都有帮助的书。这样的书就是好书,只有看好书,就不会毁了自己。有人把书比作了朋友,看好书,就是交好朋友,才会进步;则看不好的书,当然是交不好的人作朋友,那样你就会退步。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所以,只有看好书才会对你有益。 因此,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 我真心的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有选择的看书。而不要因为看错了一本书,将自己引入歧途,毁了自己的一生。

我认为开卷未必有益。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修养身心,但“开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置人于死地。不是吗?20年代的德国,不少人因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受其不良影响而论为希特勒的殉葬品。“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一点也不假,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学迷上了武侠或言情小说,整天看那些庸谷怪诞的书籍,而把功课“丢”在一边,导致学习成绩一直往下降,最后造 成竹篮打水一场空。试想,“开”这样的书“卷”,能说是“有益”的吗?“一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因此,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

有位哲人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时,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见书就读的人,而是会读书的人。有的人看书不认真思考,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随便翻翻,有的人去读不适合自己的书,有的人甚至抱着猎奇的态度去读书,试问,这样的“开卷”,又何益之有?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作为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自然有它的积极意义,但若作为“开卷”就“有益”的断语,却是不妥当的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今这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学问越来越深,你不努力跟着跑,便后落伍,并越落越远。因而为跟上时代的步伐,你就要不断地学习。

尽管古人说书“浩如烟海”,而我觉得书的世界是 “天涯若比邻。”这话绝对不是唯心的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却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

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在这里阅览。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界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世界,可结交各色各样的朋友。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

其实读书不一定要认真地读,只要随便翻阅,积少成多,时间一长,脑子里也自然有了一个知识的宝库。试想想这不是开卷的好处吗?

倘要骗人,这个方法很可以冒充博雅。现在有一些人,和我闲谈之后,常说我书是看得很多了。其实我也没专心看多少书,只是随手翻翻而已,只是经常翻翻,就多少知道一些了吗!

想做真正的“开卷有益”,还必须自己有这个爱好,嗜好读书。我想,嗜好读书,应该像爱锻炼一样,天天练,日日练。生病的时候练,刮风下雪也在练,烈日炎炎更在练,把锻炼当作一种爱好。凡嗜书者,他们在每一页书里都能感到浓厚的趣味。

要做到“开卷有益”,还必须选好适合自己的书,让自己在喜欢的书中自由地生存、畅游。++更加丰富多彩

“开卷有益”。这话自从宋太宗赵光义说过以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千年以来,它为无数人所接受,口耳相传,奉为至理名言。父母对子女、长者对晚辈常常要借此教导或督促他们“好好读书”,认为只要读书就会获得知识,得到好处。因此,人们常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但开卷就百分之百有益吗?

近年来我们的书刊市场上出了许多好书,但也出了不少坏书。你到大大小小的书店书摊书市去走走看看,随处都能找到几本坏书。什么《马屁精》啦,什么《损人大全》啦,什么《面子学》啦,等等,这类教人学坏的书,对青少年读者只有毒害和腐蚀作用,而无任何益处。至于那些宣扬各种消极颓废、玩世不恭的思想、人生哲学的书,表现黄色腐朽的生活方式的书,那就更是开卷有害的了。

讲开卷有益的人,绝大多数是出于好心。他们讲开卷有益,本意是倡导人们读好书。但是,现在的世道很复杂,确有为数不少的人为了某种目的,把坏书当作好书向世人特别是青少年推销。他们也说开卷有益,却实实在在对读者有害。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有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爱好读书,但他们往往缺乏施肥辨别能力。有的同学读书不加选择,良莠不分,要么是刀光剑影的武侠,要么是花前月下的言情,更为有甚者沉迷于反动的、腐蚀身心健康的黄色书刊,“开卷”则废寝忘食,爱不释手,不但荒废学业,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走上邪路。他们看书可谓“破万卷”,可却没能“下笔如有神”。

菲尔丁说过:“不好的书,就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背叛你。”别林斯基也曾这样告诫我们:“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多得更无知。”对于那些表现低级、庸俗趣味的“卷”,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免疫力。

我以为,我们的大众媒体,知名专家,青少年导师们,也有责任和义务经常提醒他们读书一定要多读好书,至少要读无害的书,而绝不能去读坏书。叫他们明白开卷未必都有益。

由此看来,开卷并非都有益,读“益卷”方能有益,方能领悟到“下笔如有神”的喜悦。

现在的书店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竞争激烈。一些不法书商为了赚钱,丧尽天良,夹杂一些不健康的书,甚至是黄色书刊销售。我们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不强,看到这类的书经不起诱惑,甚至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看迷了书,便会走火入魔,上课一心只想着书,没有心思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还有些人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中的人物,滑向犯罪的深渊。这不是看书害了自己吗?开卷未必有益。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yě)性情,修养身心,但‚开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开卷未必有益辩论词

乙方A:我们说“开卷未必有益”,并不是说不要读书,而是采取正确的读书方法。你方只说“开卷有益”,可知书有好书,也有坏书,甚至有“毒书”,怎么能够不加选择地打开就看呢?况且,那些《乌龙院》《爆笑西游》《冬至之雪》之类的所谓漫画书,看上去特别对我们小学生的胃口。你想,眼睛盯着一动不动,内容不健康,视力又下降,怎么行?更不必说那些关于情杀、算命和恶意调侃历史人物的有不良倾向的书,对我们这些孩子影响极坏,实在是不开卷为妙。乙方B:对方的观点我们还是不能接受。原因有两点:一是现在的书店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竞争激烈。一些不法书商为了赚钱,丧尽天良,夹杂一些不健康的书,甚至是黄色书刊销售。二是我们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不强,看到这类的书经不起诱惑,甚至还会废寝忘食,手不释卷。一旦迷上,便会走火入魔,上课也没有心思,成绩会一落千丈。有的甚至模仿书中的人物,因此走上犯罪道路。这不证实我方的观点:“开卷未必有益”,甚至有害了吗?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赵括从小读书,张口爱谈军事。长大了后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了长平后完全该变了廉颇的作站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王军箭射身亡。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只空谈教条,不解决实际问题是万万不行的! 再说了,我们现在还是学生,那些好书,坏书分不清楚。有时候使我们的心理变得不健康了,我们也不知道。现在我们没有自控能力,又充满着好奇心,不免会走上歧途,所以开卷未必有益。开卷未必有益,多看书确实有好处,但是万一看到对青少年不宜的书刊,不仅没有益处,反而还有害处。如果你看了书又不去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看了也没有益处。如果片面理解“开卷有益”,认为一切书皆读,而不作取舍、不问内容,读了就有益。其实不对!不讲有的被坏书引人歧途,就是漫无边际地读好书,也会使人滥用精力、收效很少。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已所需要的读物。”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有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爱好读书,但他们往往缺乏施肥辨别能力。有的同学读书不加选择,良莠不分,要么是刀光剑影的武侠,要么是花前月下的言情,更为有甚者沉迷于反动的、腐蚀身心健康的黄色书刊,“开卷”则废寝忘食,爱不释手,不但荒废学业,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走上邪路。他们看书可谓“破万卷”,可却没能“下笔如有神”。看什么书也很重要,看不健康的书,吸收不好的。就像《蜡笔小新》这本漫画书,我认为这本是给成年人看的休闲读物,而现在看这本书的都是毫无判断是非能力的儿童,学了里面一些不良的语言和习惯。所以,我觉得开卷是否有益是不能一锤定音的当然“开卷未必有益”这一说法并不是说多读书无益,而是说多读那些不健康的书籍便会对身心造成影响,没有好处。当你越读地多那些不健康的书,你的中毒就会越来越深,从而导致你沦落,跌落万丈深渊,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推荐第4篇:三大改造

新中国的三大改造

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但在经济上,我国经济仍然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随着土地改革的成功,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于是,我国决定进行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改革后的中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中农化”。在老解放区,由于种种原因又出现了土地买卖和两级分化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极大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与进步,于是从1951年12月开始,党和政府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全国范围内,在农村开展互助活动,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希望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土改之后的农村,集体化的农业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是由于国家领导人的冒进,在政策上加速合作社的发展,于是在合作化运动高潮形势的推动下,各地不顾实际条件是否成熟都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侵犯了富裕中农的实际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同时,由于实行集体经济的原因,农村中又出现投机取巧、积极性不足的情况,又极力影响了农村的发展。

而对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也是实行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生产合作社,目的是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解放生产力,发挥他们固有的生产经营灵活、产品多种多样、能够适应人民不同需要和市场千变万化的需要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规模细小、资金短缺、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及封建保守、行会观念、生产盲目、自发倾向等弱点,改变旧中国小生产被压迫、受剥削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同样,由于党和政府领导人的冒进,1955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合作化高潮,由于对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估计偏高,头脑发热,急于求成,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显得过快、过急,给以后的工作留下了一些后遗症。虽然,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修正,但也极大地限制了手工业的发展。

而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采取“赎买赎卖”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将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工业,同时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至此我国建立其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彻底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上前进了一步。

但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极力打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对其采用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甚至采取强制买卖的政策,通过采取股份制及公私合营的政策,将私企、民企以及外资企业转移到政府手中。而对于企业主的政策,则是采取极为严厉的政策,将其控制在政府手里。这对于当时国家的发展、经济的进步都有极为不好的影响。 新中国的三大改造,本意上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中国经济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从政治上的社会主义到经济上的社会主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由于政府的冒进,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以至于在之后的大跃进中,这些缺点全部变现出来,不顾客观规律,极力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而影响了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推荐第5篇: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能力训练:

1、选择:

(1)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

(3)、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租赁 B、借用C、赎买 D、没收

(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D、恢复国民经济

(6)、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

A、互助组B、供销合作社C、生产合作社D、公私合营

2、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形式有哪些?

(3)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推荐第6篇:三大改造资料

人不愉快的是,即使从当时看,三大改造运动对生产力造成的破坏和对民生产生的不利影响都实实在在的有那么一些。而且无论你怎么“推敲”也很难否定这些事实。例如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出现的农民大批宰杀牲畜包括耕畜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山西、热河(当时的一个省)、广东、四川等地都出现过。私营企业公私合营后,出现了产品或多或少、质量下降、服务态度恶劣的问题,如当时党内一些领导人批评的那样:“云南的火腿没有了”,“北京东来顺涮羊肉不好吃了”,“商店8小时后不开门了”

推荐第7篇:5、三大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

课标要求: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目标:掌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导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马上就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了吗?

什么是社会主义?

二、出示学习目标。提前板书,指名朗读

三、学生自学教材,勾画知识点,之后汇报

1、三大改造是对哪三方面的改造?

2、对农业改造的原因、起止时间、形式、目的

3、对手工业改造起止时间、过程、特点

4、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不足。

四、合作交流

1、农业合作社与手工业合作社的生产资料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2、公私合营具体是怎样实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有何变化?

3、怎样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

五、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2、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3、多媒体出示选择题,完成练习卷。

六、小结:学生完成

七、课后反思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课标要求: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学习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学习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国是从什么时候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道路

二、学生自学教材,填写知识清单。

三、学生汇报知识清单。播放多媒体课件

1、中共八大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2、探索中总路线的提出背景、内容、评价、失误表现、失误标志、对失

误的评价、失误造成的影响,如何进行经济调整

3、讨论:失误的原因和我们应吸取怎样教训。

4、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四、完成练一练和多媒体问题

推荐第8篇:第五课三大改造

第五课三大改造

【课标要求】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学习目标】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方法】收集并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级)

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农业

背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组成_________合作社,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改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_________年起,实施__________,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_________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 ③ 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C级) (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形式有哪些?

(3)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B级) 用框架形式总结本课 【当堂检测】

(1)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

(3)、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租赁B、借用C、赎买D、没收 (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是() (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 B、建立国营经济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D、恢复国民经济(6)、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A、互助组B、供销合作社C、生产合作社D、公私合营

【学习反思】

推荐第9篇:第五课 三大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 (草案) 八年级历史编写人:张瑞红审核组长: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二、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三、学习过程:

㈠ 自主学习导学

1、首先阅读课文标题及两个大标题,明确对哪三大产业进行改造?

2、阅读第二段找出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原因、方式及结果。

3、阅读第

三、四段找出对资本主义工商改造形式政策及实行这种政策意义。

4、阅读理解三大改造意义,找出完成时间及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二)、合作交流

对以上问题小组之间进行探讨并互相帮助对方不会问题小组选派代表收集共性问题交给老师,最后巩固记忆。

1 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①你认为三大改造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

③理解什么是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三、拓展延伸

如何评价三大改造?

四、系统总结

学生根据自己本节课学习内容用框架形式总结本节问题

原因:形式:结果:

资本主义工商业 形式:意义 政策:结果:

五.当堂检测选择题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D人民公社成立

2、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伟大创举事件是( )A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A 1956年B 1954年

C 1955年D 1956 年

4、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于()

A.1952年底B.1954年初 C.1955年底D.1956年底

5、“三大改造”中,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形式主要是()

A、公私合营B、赎买

C、建立生产合作社D、全行业公私合营

6、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 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

需要

7、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9、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理B、没收官僚资本

C、实行赎买政策

D、实行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

10、下列事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企业B.土地改革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D.工商业公私合营

11、解放前,上海水泥厂的最高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7年 ,还是原有的设备,该厂的产量却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产量变化的关键原因是()

A、市场需求增大了B、该厂的工人人数增加了 C、政治环境变了D、实行了公私合营 六.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掌握了

推荐第10篇:第五课三大改造

第五课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分析:为什么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讨论:对农业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

3.讲讲“鸡毛上天”的故事

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的高潮,----年农业、手工业改造完成

二、公私合营

1.讨论:什么是公私合营?

2.-----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出现了-----高潮

3.-----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说说当时全国公私合营的情况

5.到-----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6.讨论: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第六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一、良好开端与失误

1.-------年,中共八大召开

2.简述中共八大内容和意义

3.----年,党提出了“-------、-------、------”总路线

4.讨论:如何评价总路线?

5.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失误有哪些?严重失误和主要标志是什么?

6.介绍大跃进、人民公社代运动的有关情况

7.探究: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失误原因有哪些?有哪些经验教训?

8、分析20世纪60年代我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我国是怎样度过这个难关的?

9、讨论:课本动脑筋

二、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在全面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涌现出了哪些英雄模范人物?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第11篇:第五课 三大改造

第五课 三大改造

by初二六班王忠晟

1、到国家基本完成了对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转变为的任务。

2、土改后,当时的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还有诸多问题难以解决,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建立、参加。

3推动了体手工业者参加了。

4、从国家对逐步发展企业的

5、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即按全行业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政策实现了,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6、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初步建立起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7、在农业改造中,土地等生产资料的

8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高潮。

答案:

1、1956年底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2、农业生产合作社

3、农业合作化手工业1956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4、1954年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5、赎买政策公私合营和平过渡

6、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所有权

8、1955合作化1956年初公私合营

第12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接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一系列指示,对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工作和生活作了充分保障,使民族工商业者在不太勉强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也存在着过急过快和过粗的问题。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顺利地开展和完成了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第13篇:《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讲授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资源:课本相关插图、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破题导入

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二、自主先学,知识梳理

见《伴你学》P23“导学目标”和“知识梳理”,学生自主预习课本内容,梳理教材线索(组内可讨论、交流)

三、教材挖掘,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23页。

一位老人在去世前将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让他们每人把一根筷子折断。三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做到了。然后,老人把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让三个儿子再试试。这次,三个儿子都未能折断。从上面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故事中的寓意和土改后农民经营方式的改变有没有相同之处?

学生完成:农业如何改造?改造的形式?

(小组合作探究,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学生自学课本24—25页知识

看谁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4.思考题(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三大改造的实质。点名回答,教师总结。(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5.思考题(2)引导: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必有性是什么?它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点名回答。(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它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6.思考题(3)要求学生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赎买政策。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7.思考题(4)点名回答,教师总结。追问:三大改造有没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

课中反思:

讲完三大改造的意义后,告诉学生: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

这种提问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思辩中加深对历史知识、历史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四、拓展视野,情感升华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缺点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五、知识整合,练习反馈

1.知识整合(板书)

2.练习反馈:

见《伴你学》P24-25(注:待合格学生只做其中的选择、填空题)

课后反思:

总体来看,本节课有两个优点:

一是,上课是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课堂衔接较好。我在课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备课是我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思考什么样的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选择一些记忆方法比如联想法,或者把所学内容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二是,能够较好地做到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这节课中有许多历史名词,政策性很强,有些是专业术语,比较抽象又不好理解记忆。例如: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赎买政策等名词学生既难理解,又觉得枯燥。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最简洁的、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和描述,效果还不错。

分析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1.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如三大改造的实质),讲解过多,给人一种牵强的感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的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2.在教学中,创新意识不够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做到大胆实践,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在自己的创新能力。

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

A.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 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2.对工商业的改造反映了我国某一历史现象。它出现在( )

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3.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①②④③

4.1953~1956年,我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针对( )

①农业 ②工业 ③手工业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是在( )

A.1955年 B.1950年 C.1953年 D.1956年

6.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A.1950年 B.1954年 C.1956年底 D.1978年

7.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9.党的历史上的“过渡时期”是指( )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从鸦片战争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0.下列关于“三大改造”评价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在我国建立起来。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终结。④标志着我国过渡时期的结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我国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D.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12.被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 )。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对工业的改造

二.材料题

材料一: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已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已经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等。不帮助农民解决这三个问题,生产就不能发展。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材料二: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创始人乐显扬。同仁堂自创建至1954年公司合营,近300年一直是世代相传,故又称为乐家老铺。1954年,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带头申请公私合营,并成为同仁堂合营后的首任经理。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同仁堂”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⑴材料一中国家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与此同时国家还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总的来说结果如何?

⑵用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事实分析同仁堂享誉海内外的原因?

答案:

一、选择题1.A 2.A 3.C 4.A 5.A 6.C 7.D 8.A 9.B 10.C 11.C 12.A

二.材料题

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⑵①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②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③正是这种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使的“同仁堂”不断发展壮大。

第14篇:《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讲授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资源:课本相关插图、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破题导入

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二、自主先学,知识梳理

见《伴你学》P23“导学目标”和“知识梳理”,学生自主预习课本内容,梳理教材线索(组内可讨论、交流)

三、教材挖掘,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23页。

一位老人在去世前将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让他们每人把一根筷子折断。三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做到了。然后,老人把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让三个儿子再试试。这次,三个儿子都未能折断。从上面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故事中的寓意和土改后农民经营方式的改变有没有相同之处?

学生完成:农业如何改造?改造的形式?

(小组合作探究,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学生自学课本24—25页知识

看谁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

点?

4.思考题(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三大改造的实质。点名回答,教师总结。(三

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

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5.思考题(2)引导: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必有性是什么?它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点名回答。(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

了工业化建设需要。它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6.思考题(3)要求学生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

赎买政策。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7.思考题(4)点名回答,教师总结。追问:三大改造有没有缺点?这些缺点是

什么?

课中反思:

讲完三大改造的意义后,告诉学生: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这种提问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思辩中加深对历史知识、历史规律的

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四、拓展视野,情感升华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

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缺点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五、知识整合,练习反馈

1.知识整合(板书)

2.练习反馈:

见《伴你学》P24-25(注:待合格学生只做其中的选择、填空题)

课后反思:

总体来看,本节课有两个优点:

一是,上课是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课堂衔接较好。我在课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备课是我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思考什么样的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选择一些记忆方法比如联想法,或者把所学内容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二是,能够较好地做到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这节课中有许多历史名词,政策性很强,有些是专业术语,比较抽象又不好理解记忆。例如: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赎买政策等名词学生既难理解,又觉得枯燥。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最简洁的、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和描述,效果还不错。

分析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1.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如三大改造的实质),讲解过多,给人一种牵强的感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的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2.在教学中,创新意识不够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做到大胆实践,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在自己的创新能力。

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A.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2.对工商业的改造反映了我国某一历史现象。它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3.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①②④③

4.1953~1956年,我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针对()①农业②工业③手工业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是在()

A.1955年B.1950年C.1953年D.1956年

6.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A.1950年B.1954年C.1956年底D.1978年

7.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

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9.党的历史上的“过渡时期”是指()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从鸦片战争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0.下列关于“三大改造”评价正确的是()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在我国建立起来。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终结。④标志着我国过渡时期的结束。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我国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D.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12.被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

A.对农业的改造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对工业的改造

二.材料题

材料一: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已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已经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等。不帮助农民解决这三个问题,生产就不能发展。——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材料二: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创始人乐显扬。同仁堂自创建至1954年公司合营,近300年一直是世代相传,故又称为乐家老铺。1954年,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带头申请公私合营,并成为同仁堂合营后的首任经理。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同仁堂”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⑴材料一中国家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与此同时国家还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总的来说结果如何?

⑵用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事实分析同仁堂享誉海内外的原因?

答案:

一、选择题1.A2.A3.C4.A5.A6.C7.D8.A

9.B10.C11.C12.A

二.材料题

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⑵①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②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③正是这种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使的“同仁堂”不断发展壮大。

第15篇:第5课 《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首先阅读课文标题及两个大标题,明确对哪三大产业进行改造?

2、阅读理解三大改造意义,找出完成时间及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农业

背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组成_________合作社,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改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_________年起,实施__________,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_________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 ③ 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①你认为三大改造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 ③理解什么是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四、拓展延伸

分析三大改造的实质认识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五、能力训练:

1、选择:

(1)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 (3)、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租赁 B、借用C、赎买 D、没收 (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D、恢复国民经济(6)、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A、互助组B、供销合作社C、生产合作社D、公私合营

2、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形式有哪些?

(3)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六、通这节课我最大收获

我还需解决问题。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16篇:第5课 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主备:黄瑜琨审核: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学习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

学习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首先阅读课文标题及两个大标题,明确对哪三大产业进行改造?

2、阅读第二段找出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原因、方式及结果。

3、阅读第

三、四段找出对资本主义工商改造形式政策及实行这种政策意义。

4、阅读理解三大改造意义,找出完成时间及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农业

背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组成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_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改造方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1954年起,实施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赎买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③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能力训练:

1、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C)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C)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

3、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形式有哪些?

(3)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17篇:第5课三大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2、能力:综合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对比三大改造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3.价值观: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在过渡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二、重难点: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三、学法指导:让学生走进历史,讨论探究 自主合作。

四、学习过程:

1、自学:时间: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形式:阶段:含义:

对象:

公私合营时间:

特点:

1956年:三大改造的结果实质:

意义:

不足:

2、交流展示:

①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

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怎样的?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又是怎样改造的?

④三大改造的目的是什么?实质是怎样的?

3、拓展提升:

①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②如何评价三大改造?

4、小结:学习了这节课,有何感受?

5、堂堂清: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一项是( )。 A.农业改造B.手工业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镇压反革命 2.A.下列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村生产合作社) 。

B.在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C.到1957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

D.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二、问答题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为什么?

第18篇:三大改造的实质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农民已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资产阶级已处在消灭的过程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的历史已基本结束。通过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变革。

第19篇:第5课_《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教学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学习过程

预习案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首先阅读课文标题及两个大标题,明确对哪三大产业进行改造?

2、阅读第二段找出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原因、方式及结果。

3、阅读第

三、四段找出对资本主义工商改造形式政策及实行这种政策意义。

4、阅读理解三大改造意义,找出完成时间及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探究案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①你认为三大改造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

③理解什么是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训练案

六、能力训练:

1、选择:

(1)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

(3)、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租赁 B、借用C、赎买 D、没收

(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D、恢复国民经济

(6)、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

A、互助组B、供销合作社C、生产合作社D、公私合营

第20篇:第5课三大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

年级 初二历史主备宋诚审核

课型 新授备课07—03—12上课07—03—15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三大改造的含义、形式、政策和缺点

2、理解: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方法:阅读练习,讨论分析,总结归纳,巩固提高

课前预习

1、三大改造就是国家对、和的社会主义改造。

2、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走道路。

3年,全国掀起年,。4,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

5、从的,1956年,出现了的高潮。

6、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实行政策,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课堂学习

一、

预习展示,自学成果交流(10分钟)

二、了解学习目标(2分钟)

三、问题讨论,合作探究

根据自己所了解、掌握的知识,讨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你认为,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

2、在三大改造中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各采取了什么形式?

3、三大改造到何时完成,它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4、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也存在哪些不足?

5、你认为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四、

解疑释惑,总结归纳,构建知识结构(5分钟)

课堂检测

选择

1、三大改造的主要对象是

(1) 农业(2)轻工业(3)手工业(4)资本主义工商业 A(

1、

2、3)B(

1、

3、4)C(

1、

2、4)D(

2、

3、4)

2、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不包括

A分散的小农经济阻碍生产力发展 B 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 C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3、国家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A1949年B 1953年 C 1955年D 1956年

4、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

A已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B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D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在

A1949年10月B1953年 C 1956年底D 1976年10月

7、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D进行三大改造

8、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B 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出现

C绝大多数资本家参加生产合作社 D 各行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政策是

A赎买政策 B 没收归国有 C 公私合营D 建立生产合作社

10、下列有关三大改造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首先开始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B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C三大改造的重大创举是国家对农业的改造

D三大改造国家没收资本家的工厂将其改造为国营企业

问答:

1、什么是三大改造,何时开始,又是到何时基本完成,它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在改造中存有哪些问题?

教学后记:

三大改造教案
《三大改造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