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怎样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6: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怎样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澧县小渡口镇中学曹杰

语文的教学任务,一般的看法是:掌握语文工具,培养读、写、听、说的能力,这是无可争辩的。从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来看,语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又要重视语文素质的培养,在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素质、思维能力、语文情趣等方面有所提高,训练学生把知识转换为适应于新世纪社会的能力。那么如何进行语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呢?

一、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真正落实到课堂之中

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没有独立的过程,而是结合听、说、读、写,一点一滴逐步加深和提高的,重在感染、渗透,潜移默化。教师应将语文教学任务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到语文训练的全部活动中去,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一样,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如在词的教学上,我们就可以从词语具有的形象化特点入手。人们在交际、交流思想时,对大小、强弱、轻重、褒贬等不同的概念,通常就有一定的、相应的表达方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和抓住它的感情色彩,把它放到句甚至段、篇中去辨析,这个辨析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影响和教育的过程。如鲁迅先生《藤野先生》一文,开头第一句话;“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一词,《现代汉语词语》解释为“只,不过”的意思。放到句中即为“东京也不过是这样。”联系课文所描写的具体人物和事件,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到这个词的表达作用:鲁迅满怀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热请,飘洋过海去日本留学,但到东京看到的,却是清国留学生不务正业,终日赏花跳舞的情景,他极其失望,于是发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感叹 。“无非”一词的失望意味就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语文的情感教学是建立在对字、词、句、段的钻研分析把握之上的,各种情感的交织、汇总、升华,也只可能源于对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理解、掌握。在教学教程中,我们应对字、词、句、段等进行仔细推敲。如汉字的音、形、义其内涵就是很丰富的。而句段则有的能直接表现中心思想,有的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构思特点,因而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其对于表达思想内容的作用,甚至作为思想教育的突破口。另外从整体上去领会,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就能使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如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讲演》,我们应领会文章的情感基调是哪一种呢?是“愤”。其凛然的正气,悲愤的心境,形成了他演讲悲愤的基调,悲愤的语言,可谓色彩鲜明、爱憎强烈。教师在教学时则应进入角色,充当演员,以现身说法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使其产生强烈的爱与恨,其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发展性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不要象过去那样只停留在对阅读材料的识记和理解上,而要让他们对之进行积极主动的感知、思考、探究,有所领悟和发现,进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这样,才会有个性的张扬,才会有创造思维火花的迸溅。

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采取新颖有趣的方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可以通过讲述与文章有关的人物故事、成语故事等,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也可以从寓言、格言入手,让学生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进行阅读。还可以由幽默、笑话切入,给学生提示阅读的内容或阅读要达到的目标。还可以选取图画、录像、音乐等特殊媒体,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增强他们阅读的敏捷性,感悟文章的妙处。教师在整个阅读教学中要真正起到一个导师的作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从心底里产生一种“我要读”的内驱力,从而逐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以及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在写作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作文教学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也要重视作文教学,并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作文中大胆地写“我”,写我之所见、所闻、所思及喜怒哀乐,写我最想说、最想做的事,并有别于他人的见闻感想,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学生也才能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心底里真正喜欢作文。

语文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将创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他们自由作文,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弘扬个性。“作文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一篇小小的文章,往往能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性风格等,只有让他们大胆地在作文中张扬自己的个性,“以我手写我心” ,这样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欲望,自觉地把写作当作一项必备的技能,为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在语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普遍得到了重视,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无疑应成

为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面对这一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就要适时地调整教学观念,变一味地让学生记教学参考书上“思考与练习”的答案,词语解释,段落分析,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研究、探索,去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变无条件地接受教科书和老师的观点为有选择地接受,鼓励他们对现成的结论进行挑剔,不迷信古人,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教师。变注重学生思维的结果为注重学生思维的过程,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是有独特性,新颖性。要爱护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的火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获得创新的愉悦。

在平时的语文训练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学会排疑解难,透过现象看本质,探求新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引导他们学会举一反三,把握规律,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引导他们注意特殊用法,调动知识储备,产生顿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引导他们克服思维定势,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学会换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引导善于通过画面,把握意境,进行创造想象,培养思维的独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二、积极挖掘语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因此,课堂教学本身不应局限于有限的课本知识和教室时空,而成为封闭式的教学,限制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限制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教室外、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要积极创设教学环境,将生产和生活实际引进课堂,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小组或开设多种活动课程,为学生创造实际观察、参与实践和运用知识分子分析具体事物的场所,让所有学生都来参加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教师应告诉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他们寻找答案的方法,竭力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学习和实践是一种非常艰苦的脑力、体力劳动。它要求学生不断地克服外部困难和内心障碍,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因此,通过多种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而且可以加强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极大地改变他们意志力弱、自理能力差等现象,并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完善个性,健康发展。从而,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品质以及知、情、行、诸方面协调发展,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演讲稿

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藏语文有效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结合实例谈谈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养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怎样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怎样培养学生语文素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