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方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21:58: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方案设计

————读经典、学做人

一、课程设计的现实背景与理论依据

(一)责任教育是新时代的需要

责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支托,是人成长中关键的核心因素。它决定了学生如何树立责任心,具备什么样的责任态度,将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去履行责任。因此,充分开发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就必然成为中学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现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引发了知识经济的出现。高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有机结合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知识教育,然而,不树立责任心就更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的动力。因此只有架起知识加责任的桥梁,才能抵达创新的彼岸。才能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创新意识、发展能力的一代新人。

我们现在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中国进入21世纪时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中学生将来成为21世纪的主人,除了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必须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对中学生进行责任感的教育与培养。责任感是全球人类所重视的良好道德品质。泰国人对责任感的重视程度居全球之冠,智利人相信孩子将来成功取决于责任与努力的统一。

人的一生是与人的责任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幼儿时期起,在家里按父母要求去做,进幼儿园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小学生和中学生上学学习,回家帮助家长做家务……就是训练一个人责任心的开始。它的训练起点,首先是在人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上。中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承担起了一种社会责任。学习是社会、国家与民族赋予他的一种历史责任,而承担起这一责任,就要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做起。习惯是人生之魂,是成人之本。从小培养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但要有始有终,而且要有恒心有自信;今天的事今天做,事事都要对人对己负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心的范围日益扩大,对责任心意义的认识也就更加深刻。

责任无论对人或对社会都是一种庄严的承诺,每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承担和兑现自己的承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尽责的人,不能兑现自己承诺的人,就谈不上对别人的守信诚实和在过错面前勇于承担责任;更谈不上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未来负责。作为中学生,他的任务就是学习,只有对自己的现在的学习负责,才能在将来负起责任。

其次,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现在的青少年中,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这种“四二一式”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过分保护,娇宠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十分普遍,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以“我”为中心,习惯于把责任都推给父母,推给他人,久而久之,势必淡化他对自己的学习责任,对家庭对社会所应负的责任更是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是今天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型人才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

(二)责任教育是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取决于责任感。北京师范大学的科研工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查阅了中国53位学者(包括科学家、发明家、理论家)和47位艺术家(包括诗人、文学家、画家)的传记,发现这些人尽管从事的工作和环境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有对国家和人民强烈的责任感。学生个体在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的整个过程中,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履行责任这种精神力量的推动下达到的。有了这种主人翁精神,就使学生的现在和将来有了牢靠的基础,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学校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把培养小学生责任感作为小学教育工作的很重要任务。

(三)综合实践活动是责任教育的有效途径

1997 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综合实践课无疑是学校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各类课程有机地融为一体,优化整合,促进学校课程结构的现代化,发挥出课程的最佳整体育人的功能,促使学生达到全面的发展。

从对学生学习形式情况调查来看,“课外活动真开心,还能学到本领,我愿意参加”占84.4%,可见学生特别喜欢在活动中得到培养,获得能力。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更多地开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做中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认为的那样:“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 尽管综合实践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对综合实践课开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高致使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流于形式而失去它质的内涵。同时,教育教学的方式的陈旧,严重地制约着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因而造成了开设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精心的组织与策划,缺乏有目的的系统训练,可谓有其形而无其质。可见,其开设的内容、活动的形式、具体的操作体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完善,其研究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我们把综合活动课程加以充实,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为目标,以学生的不同时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具有系列性的以“学会负责、学会做人”为中心的综合活动,达到培养学生人格的目的。

二、课题的选定和资源分析

关于责任,我们认为一个人的责任是指个人对社会应尽义务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相应行为表现。能自觉地承担起社会对他充当的角色所要求的责任和义务,并努力克服在履职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在此过程中伴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具体表现在对集体,对父母(家庭),对他人,对祖国,对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即作为国家公民应有的义务感。

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中学生,所以他所“充当的角色”是中学生,他所“要求的责任和义务” 主要是学习,通过学习来达到国家所要求的目标。

关于课程,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课程内容具有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所以,我们“学会负责、学会做人”的校本课程就是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根据当前我们学生的需要进行开发,他有一定的目标——培养学生成为“追求有能有责的中学生”。有课程内容——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基本学习掌握、特长的发展、生活中学习、与同伴合作),有课程计划——构建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成长性综合活动目标体系(确定的学习成长证书内容)。有评价手段——学生学习成长证书。

关于综合活动,我们指的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活动,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作为一种课程而出现,其目的是通过有意义的系列性的活动,把培养的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因此,“学会负责、学会做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形成负责任的态度和习惯的综合课程。

三、课程目标设计 (一)总目标

通过课题的实施构建“和谐、合作、负责、创新”的校风,“卓越、向上、自主、合作”的学风。

培养学生成为“追求有能有责的中学生”。 具体目标 :

1、构建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成长性综合活动目标体系。

2、形成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的符合各年级学生特点的责任教育校本课程。

3、制订一种比较客观,有利于学生自我成长的评价机制。 (二)研究目的

(1)制订各年级的学生学习成长重点实验项目。 (2)确定学生“学习成长证书”的内容。

(3)本年级学生在学习成长重点实验项目的情况调查分析(即前测、过程分析及后测)

四、课程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行动研究法 (二)研究步骤及阶段:

1、方案设计阶段(2012年9月),有关学生责任教育方面资料收集归类,学习讨论,分析研究,制订出实施本课题研究详略方案。 (1)确定研究的目标、方法、研究架构、实施程序与研究人员。 (2)拟定研究计划。

(3)组织研究人员学习相关理论。

2、方案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根据总课题确立各子课题组,制订出子课题实施方案,并按照各自的研究方案全面实施研究工作,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形成有系列的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中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1)提出学生“学习成长证书”初步框架。 (2)制定各年级学生学习成长证书并实施。 (3)实施初步结果的分析与调整。

3、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1月), 对课题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研究报告,邀请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

五、课程架构

(一)拟定学生学习能手证书基本框架

1、参加人员: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各学科教师。

2、研究方法:文献分析,问卷调查。

(1)文献分析:分析各学科各年级的课程标准及与中学生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制订出初步的学习行为达成目标,一般每一年级确定15---20个目标供备选。

(2)问卷调查:根据上述所确定15—20个目标制作成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一是进行前测,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状况,二是对备选实验目标进行筛选,确定各年级学习重点实验项目。 (二)实施学生学习成长证书

1、参加人员:各学科教师、家长。

2、研究方法:行为指导、评价分析

学校确定各年级研究主题,学生进行自我定标,教师根据学校主题及学生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课程案例并实施,学生根据目标在各场合进行自我实践,最后进行评价。

制定课程方案、再拟方案、修正研究主题、再评、评价检测、指导行为实践、再指导。

(1)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组成员确定研究主题:学校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出学生行为达成的目标。

(2)学生自我定标:学生根据本年级学习目标自我检视,然后确定在本周内想达成的目标。并把目标制作成小卡片贴于课桌前及自己房间内。

(3)收集资料拟定案例:教师根据目标查找相关资料,重点是学生中所存在的事例。每周各年级实验小组成员寻找事例,召开小型例会讨论确定课程方案。即集体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备课。

(4)指导学生行为实践:在校内,各学科教师均应进行指导和对过程的监督。学校把学生行为实践的要求用家校联系簿的形式告知家长。家长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学习行为的指导。

(5)评价检测: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具体指标,三星、二星、一星。

教师评价:先有个性化并简要地进行描述性肯定评价。再进行星级评定。 家长评价:进行星级评定,也可视情况适当进行语言描述。 综合评定:授予学习成长证书。

1、三者评定均为三星者。

2、在某方面成绩突出者。 (三)初步实验的分析。

1、参加人员: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各学科教师。

2、研究方法:分析与讨论

(1)各学科教师对重点训练项目在本学科学生达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出报告,提出改进意见。

(2)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成长证书获得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并撰写出报告,提出改进意见。

(3)各年级组长对本年级的实验情况进行分析。并撰写出报告,提出改进意见。

六、成果展示

论文、校本课程(资料包)、实验报告、优秀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方案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方案设计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方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