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0-03-02 07:07: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The Importa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历史有近60多年,近些年来有了更快的发展。随着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思索的问题。在当今教育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己成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但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还是外语教学专家和学者们争论的话题。

“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的交际。也就是说跨文化交际不仅仅包括国际间的跨文化交际,还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以及处于统一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包括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背景等之间的交际,现在对跨文化交际的探讨基本只限于以英语为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使用者之间的交际。

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国内的学者和教师还主要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这个层面上,认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文化知识,对他们在交际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就畅通无阻。这样的观点是很片面的。首先,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其次,教学大纲无法也不可能将学生在现实交际中遇到的问题一一陈述。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策略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目的语和文化,缺乏对策略能力的培养。在当今世界,英语已成为一门国际语言,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媒介大多是英语,因而他们的英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各自的特点,不一定完全遵循以英语为本族语的文化规约。这样,当学生把课堂上了解到的知识视为准则,一旦面对着现实的交际对象,就往往缺乏现场应变能力,无法实现交际目的,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

1

The Importa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无声的语言》一书的问世标志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开始,越来越多的语言工作者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外语教学的同时,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目的在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缘何强调跨文化交际能

力的培养,应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谈起。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语言是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它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化的构成又离不开思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交互性是交际活动中的一个必需要素,使目的语言与文化得以在母语语境下存活,使学生有效地进行交流。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任何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差异是程度上的,不是本质上的。在跨文化交互中应当了解并尊重交互方式上的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增强文化交互技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交互在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运用能力和加速新旧知识融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由于不同文化在文化取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时间取向、社会规范等方面差异的存在,跨文化交际始终都是个大问题。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而能够使文化教学得以进行的第一要素就是构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纲.Brooks(1971) 提出对家庭餐桌,教室,操场,游戏,聚会,游行和假期的描述;对思想和行为的仔细观察,体现在谚语,俗语,绘画和照片的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遗憾和悲剧的描述;文化综合体的尝试。Hammerly(1982)提出早期、中期和高级三个阶段的文化教学,第一阶段主

2

The Importa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要介绍词汇的内涵意义,恰当的行为表现,第二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跨文化差异和习俗的理解,第三阶段随着目的语文化融合观点的发展,引导学生对目的语文化批判性的描述和认真的研究调查。顾嘉祖(2002)提出涵盖三方面(跨文化交际模式;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目的语的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的文化大纲,以上三方面内容可分别对应于外语教学的初、中、高级三个阶段,在外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文化教学应以“跨文化交际模式”为主,包括典型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模式和主要的社会语用规则;在外语教学的中级阶段,文化教学应以学习“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为主,包括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语体文化和外语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在国家阶段,文化教学应以了解“目的语的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主,涉及深层和隐蔽的文化,如外语民族的时间观、空间观和价值观等,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洞察力、文化理解力、乃至文化创造力(即能够实现在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

根据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现状,一种语言的掌握并不仅限于语言本身的学习,目的语的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构建文化教学大纲是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

二、论文研究的内容

通过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分析,将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是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然后是重点讲解对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在跨文化交际学习中的具体体现;提出文化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目标和原则,最后指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本文是由四部分组成:

1、简要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是人的文化观念和符号系统的不同,足以改变交际事件之间的沟通。它经常被用来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文化角度来看,它指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

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角度,如语

3

The Importa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言,食物,衣服,对时间的态度,工作习惯,社会行为的不同,可能会导致交际失败。

2、提出文化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

概念问题、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知识和应用之间的差距、文化知识和文化的理解之间的差距、耐心等。

3、跨文化教学的目标及原则

学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交际。人们要实现成功的交际, 除了要正确地使用一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外,还要使语言得体,即恰当的语言在恰当的场合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由于接受了不同的文化教育,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增强文化意识, 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认识到英语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 同时还包括对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够自觉地把文化知识的传授融入语言教学之中。

在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的学习还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实用性原则、适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英语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平等原则。

4、提高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跨文化交际,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学习外语的中国学生应做到以下两方面:在课堂上引入文化知识和在课外活动中引入文化知识。

在课堂上引入文化知识包括:在学习词汇中学习文化、在翻译中学习文化及在写作中学习文化。

在课外活动中引入文化知识则可通过这几个渠道:做演讲、上网、与外国人交流和换角色表演。

总的来说,本论文突破传统的分析角度,从一个心得观点出发剖析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对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的探

4

The Importa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讨,为英语的学习与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三、参考文献

[1] Samovar, L.Porter, R.& Stefani.L.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 2006 [2] Sapir, E.Language [M].New York: Harcourt Brace, 1921 [3] Seelye, H.Teaching culture: Strategies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ors [M].Skokie, IL: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1974 [4] Seelye, H.Teaching Culture: Strategies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Lincolnwood,Ill.: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1984 [5] Stern, H.H.I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 1999 [6] Stern, 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 1997 [7] Sweet, H.The Practical Study of Languages: A Guide for Teachers and Learners [M].London: Dent, 1899 [8] Tylor, E.B.Primitive Culture [M].New York: Harper Torch books, 1958 [9] Wardhaugh, R.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M].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2 [10] In J.C.Richards and R.Schmidt (Ed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C].London: Longman, 1983 [11] Chomsky, 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M].Cambridge, Ma.: M.I.T.Pre, 1965.[12] Fantini, A.E(Ed.).New Ways in Teaching Culture [C].New York: Teachers of English to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Inc., 1997.[13] Finocchiaro, R.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New York:Siman and Schuster, 1964.[14] Gudykunst, W.B.and Kim, Y.Y.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M].

5

The Importa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Boston: McGraw-Hill, 2003.[15] Hall, E.T.The Silent Language [M].New York: Doubleday, 1959.[16] Allen, E.D.and Valette, R.M.Claroom Technigues: Foreign Languages and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M].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7.[17] Articulation: The Ties that Bind[C].Middlebury, VT: Northeast Conference, 1985 [18] Bloomfield, L.Language [M].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33 [19] 鲍志坤.也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外语界》, 1997, (1) [20] 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21] 邓炎昌.“Language and Culture” Series[J].《英语学习》, 1981 [22] 顾嘉祖、陆昇(主编).《语言与文化》[C].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 [23] 胡文仲.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2, (4) [24] 胡文仲(主编).《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C].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25]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读》(英文版)[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6

交际法文献综述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综述

浅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浅谈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

数字化与英语教学文献综述

浅谈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文献综述)
《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