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综述

发布时间:2020-03-03 21:15: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学院)综述

(2009年)

【学院概况】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学院)是江苏省高校中最早设置材料学相关本科专业和最早具有硕士点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学院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冶金工程2个一级学科,拥有材料学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等5个硕士点,材料工程、冶金工程等2个工程硕士领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冶金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拥有江苏省摩擦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光子制造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机械工业金属基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汽车零部件精密锻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汽车焊接冲压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师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现有教职工84人,院外兼职12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19人。1人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入选“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获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多位国内外院士、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学院的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截止2009年12月份,学院有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1523人。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2009年,学院组织举办了2期党校,共有200多名学生(教师1人)参加党校学习,90%以上学员顺利结业。新发展教工党员2人,转正1人;新发展学生党员112人,46名学生党员转正,截止2009年年底,共有学生党员218人,占学生总人数的14.49%。

2009年,材料学院青年教师发展协会获“江苏大学青年文明号”称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的《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推动创造力》获“党建创新创优奖”一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材料二系党支部的“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科学发展”活动和材料一系党支部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关心留级生,走近学习困难学生”活动分获“最佳党日活动”一等奖和三等奖,研2008级第一党支部的“缅怀导弹之父,发扬爱国情操,传承科研精神”和博士生党支部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术科研交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演讲比赛暨主题党日活动”获鼓励奖。举办举办师德报告会1场,制度建设专题报告会1场。

工会工作充分激发教职工活力,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取得历史性突破:获江苏大学第八届运动会集体第六名、三人篮球赛第一名、排球赛第五名。吴春霞获“祖国,我为你骄傲”——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教职工诗文朗诵比赛二等奖。

【本科教学与实验室建设】

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新增“光学材料与器件”方向,首次招收46名本科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通过江苏省的验收评估,

正式挂牌;省部共建项目300万元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全部落实,进入安装阶段,并通过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材料设计教程》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材料物理性能》获批省精品教材立项建设,《材料科学研究方法》和《金属基复合材料》获批学校“国家优秀教材培育项目”;“金属材料学教学团队”被学校遴选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培育项目。申报校教研教改项目12项,其中,程晓农、邵红红负责的《基于MSE素质教育的金属材料工程省品牌专业深化教学改革的研究》被推荐到江苏省并获准立项,其余获校重中之重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7项;申报校教学成果奖6项,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1奖项。学院教师共发表教研论文12篇。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1场。本科学位授予率达到89.929%,2007级学生CET-4通过率达到82.96% 。

【科研与学术交流】

2009年,学院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2项(学院获4项,与企业合作获2项),其中一等奖1项,已鉴定成果3项;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纵向科研经费761万元,横向课题到帐经费170万元。校级科技创新团队与院级科技创新团队均通过中期检查。

2009年,教师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61篇,EI收录70篇;撰写专著2部;申请专利42项,其中国际专利3项,发明专利授权17项。

2009年,建立江苏大学—奥克兰大学(新西兰)轻合金研究中

心;新增产学研基地4个: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启东建筑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镇江万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09年,承办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能束与特种能场制造’领域‘十二五’学科发展第五次战略研讨会”、“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先后举办国内外专家、教授报告会35次(海外6人),此外,还举办了专利申请报告1场。学院与跃进汽车集团、常柴集团、徐工集团、大亚集团等20多个国内企业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开发、技术转让等全方位合作。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

2009年,学院精心组织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工作。学院出台了《材料学院关于进一步规范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工作的管理办法》(材字[2009]01号),召开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并举办研究生培养专题报告会。加强研究生基地建设,新建立江苏省企业研究生站4个:常熟明辉焊接器材有限公司、江苏银环精密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联铝业有限公司、江苏中容电气有限公司。

2009年,招收博士生10人,硕士研究生85人,张松利的《物理场下反应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指导教师:赵玉涛)和张锡凤的《纳米金属铜与镍的形貌控制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指导教师:程晓农)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张志萍的《近零膨胀ZrO2-ZrW2O8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指导教师:程晓农)、曹凯的《有机凝胶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微细铁磁性金属纤维》

(指导教师:沈湘黔)和苏大为的《铝合金汽车轮毂低压铸造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指导教师:赵玉涛)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另外,获校级优秀博士论文5篇;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10个。

【师资队伍建设】

2009年,学院引进教职工6人,其中,博士5人,学科带头人1人。2009年,1人晋升教授,6人晋升副教授;3名教师出国进修,其中,1人作为访问学者到日本进修,1人到意大利参与科研合作,1人到德国攻读博士学位。

2009年,周明教授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入选“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荣获“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戴起勋获“江苏大学教学名师”。 张松利、吴春霞被学校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

【学生工作】

日常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制度健全。2009年学院完善了学生信息网络体系,完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院试点工作;形成了党员与新生宿舍结对指导制度。在“文明宿舍建设月”检查中,无一间不及格宿舍。全年考风考纪优良,考试违纪现象零发生。

学风建设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开展了2期学风建设月活动;加大了对转年级学生和学业警告学生的帮扶力度。赵文峰、吴丹妮、雷蕾、张伟被学校授予江苏大学三好标兵,赵文峰、吴丹妮、雷蕾获国家奖学金,赵文峰、董伟玲被评为江苏省三好学生,狄建科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研究生报考率达到42.9%,研究生录取率达到

28.9%。学业警告学生数量下降了30%。

就业指导对接畅通、服务到位。全年学院举办小型招聘会42次;年底总就业率96.63%;初次就业率本科生达到86.52%、研究生达到88.46%;合同就业率本科生为86.89%、研究生达到98.72%。

队伍建设教学相长、扎实推进。落实了辅导员、班主任考核机制。牵头组织辅导员沙龙1期,举办学院班主任工作论坛2期、学院学生干部培训班2期,承办江苏大学团校2期。发表思政论文5篇、获奖4篇;撰写工作案例4篇,参与思政品德课教学辅导员 2名。目前辅导员中心理咨询师1名,职业生涯规划师1名。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满意率达到85.5%、对班主任工作满意率为85.25%。

课外活动内容丰富、覆盖全面。召开江苏大学材料学院第一次团学代表大会;开展第二届“材料之星”成长、成才、成功主题教育;举办第二届“材华横溢”社区文化节和第二届“栋梁之材”科技学术节;举办学生素质培养专题辅导19场;举办文学报告5场。在本科生足球比赛和研究生篮球联赛、足球赛中均获冠军,研究生文体节总分第三,新生军训团体总分第二的好成绩,获校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暑期社会实践中,共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8支,其中2支被评为校级先进团队,王灿辉等59人被评为校级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张吉勇被评为江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在“星光杯”创业计划大赛、研究生论文大赛中学院获优秀组织奖。第八批大学生科技立项中学院共申报项目67项,获批立项37项。

撰稿人:孙

昊 审稿人:杨福庚

2011-10-10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学院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封皮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封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习报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综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