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好心理让孩子快乐成长

发布时间:2020-03-02 05:33: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好心理让孩子快乐成长

尊敬的家长你们好,很高兴有这机会和大家交流家庭教育的有关问题,今天我想从心理方面和大家谈谈怎样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心理。人类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二者都健康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但是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却是比较片面的。 首先,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孩子心理了解很少

我们大多数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的学习,不遗余力,给予孩子们物质上最大的需要。但是,父母们在为孩子们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对孩子的心理了解还不够。由于应试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的问题,造成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

因此,我们应该走出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的误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近几年,我国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满足了物质的需求后,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高,父母对子女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从怀上孩子后,父母就开始为肚子里的孩子准备良好的营养,希望能生出健康聪明的宝宝。孩子呱呱落地后,为了孩子能茁壮成长,父母们不惜金钱为孩子们准备各种各样的食物和营养品。除了在食物方面讲究外,父母们还十分重视孩子们的形象包装,给孩子们买各式各样好看的服装,有些孩子甚至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可以说为了孩子的物质需求,父母们都是尽职尽责的。但是家长们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却关心的不够,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不足。大部分家长认为:我供孩子吃,供孩子穿,孩子要什么,我都尽量满足他,他还能有什么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有些孩子脾气非常暴躁,这应该属于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父母们认为独生子女脾气坏一些也可以理解。他们不懂得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会极为不利。如果家长能够正视这个问题,及早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孩子就会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

家长经常为孩子买各种各样的辅导书籍,却好少为孩子购买心理健康读物。包括家长本身,也很少阅读关于心理健康的书籍,因此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显得十分茫然。 我们作为家长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对的,但不要忽视心理健康。据调查,有近30%的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家长们不重视,只把他当做性格方面的问题,那么这个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反之,家长能正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往好的方面靠近,心里充满越来越多的阳光。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呢?这就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1、家长要懂心理健康知识

要想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家长就应该懂得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很少受到心理学方面的训练,大部分家长对心理学方面的测试还不是太了解,要想每位家长都对心理测试有所了解也不大现实。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呢?不是的人的身体健康是有标准的,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标准对孩子心理健康进行衡量。 (1)情绪稳定而愉快

情绪稳定而愉快是衡量心理健康最核心的标准。一个孩子平常情绪都稳定,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一个孩子情绪经常忽冷忽热,忽高忽低,这往往是心理上存在问题的表现。一个孩子经常情绪愉快是这个孩子心理健康的反映。孩子的情绪愉快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形式有所差异。小学生往往表现为有说有笑,天真活泼。中学生情绪愉快表现在面部时有微笑。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愁眉苦脸,情绪低落,不爱讲话或讲话很少,这往往是孩子心情不愉快的表现。如果孩子经常闷闷不乐,这也许是孩子抑郁的表现,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2)具有较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目标活动时进行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抗挫折能力是重要的意志品质。抗挫折能力强的孩子,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强;抗挫折能力弱的孩子,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过度脆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现在的孩子,由于父母的过度宠爱,凡是都迁就,有的孩子受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垂头丧气,觉得生活没意思。现在时有报道,某个孩子由于某种原因采取自杀的方式来结束人生。这是因为这一代孩子缺乏生活的磨练,缺乏严峻困难的考验,他们在甜水里长大,锻炼意志的机会比较少,再加上我们的家庭教育不当,造成有些孩子抗挫折能力较差。 (3)人际关系适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的适应要求越来也高。因此,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人际关系是家庭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家长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对人诚恳、热情。培养孩子与人为善,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善于与人交往。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人际关系,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方法与艺术。这些方法要建立在对人尊重,对人热情,对人友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上,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与人交往是羞羞答答,难于表达尊敬的感情与想法,有的甚至是人际关系恐惧症,很难与人说话,这些都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问题。应该引起家长重视,努力引导孩子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 (4)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在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各个时期。各个时期的人,心理特点各有差异,但每个时期人的心理特点是相同的。例如,儿童天真活泼。幼稚可爱‘青年人朝气蓬勃,意气风发’老年人沉着、慈祥。一个人的心理特征是否与年龄符合,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行为表现是否相符合,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性情一直是比较外向,天真活泼,一旦发现孩子沉默寡言,心事重重的样子,孩子可能心理健康有了问题。

2、教育孩子要讲究艺术,尤其要多表扬少批评

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常用手段之一是表扬,正确使用表扬充分发挥表扬的心理艺术,将会受到教育子女的满意效果。关于表扬,我们从以下几点讨论: (1)应该重视做人反面的表扬。

孩子在生活与学习中,无论做人方面、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只要有了好的表现,就要进行表扬。从我国目前家庭教育情况来看,应该抓住对孩子做人方面良好行为的表扬,强化孩子做人方面的优良行为,陶冶孩子的情操,发展孩子良好个性,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我们现在有些家长,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旦孩子考试成绩好,就大大加以赞扬,给予物质奖励。有的孩子在助人为乐方面做出成绩,家长却往往视而不见。有的家长甚至说“学习好就代表着什么都好”这种说法忽视了孩子的做人方面的教育,而把成绩的好坏当做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有的家长,孩子一旦考不好,就很生气,不帮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甚至拿其他同学来对比:你看,某某考得比你好!这样的话一出来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久而久之,孩子还会患上“考前焦虑”这种心理病。 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强调物质奖励忽视精神奖励的情况比较普遍。有的家长单纯以物质奖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有一位家长对自己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说:“你这次考好了,考上重点中学,妈妈给你买电脑。”孩子考好了,他妈给他买电脑,孩子如愿以偿。结果后来的一个学期孩子就是玩电脑游戏,作业都不做,期末考试成绩很不好。他的妈妈意识到:买电脑来刺激孩子学习方法欠妥。这种滥用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学习的方法,常常受到不良效果。 (2)表扬程度要与成绩相当。

表扬程度要与成绩相当,要与进步程度相当。家长对待孩子的微小进步,也要基于肯定的目的,鼓励孩子继续前进。当然,小的进步用肯定的语气表扬即可,如果孩子进步比较大,除了可以用赞许的语气进行表扬,还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家长对孩子的进步要实事求是。如果家长对孩子微小进步评价过高,并给予很重的物质奖励,就容易使孩子自以为是,滋长骄傲自满情绪。

(3)表扬要考虑孩子个体需要的情况。

对孩子进行表扬时,无论是精神表扬还是物质表扬,都要针对孩子的需要进行,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表扬效果。一名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发挥超常,爸爸妈妈对她的成绩十分满意,妈妈买来衣服、营养品以资鼓励。但孩子对此并未表现出多大欢喜,因为她对那些东西兴趣不大。她倒喜欢买一套莎士比亚全集,如果她爸爸妈妈了解孩子的需要,给她买套莎士比亚全集,促进他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这种精神表扬是不是比物质表扬更有效果呢? (4)表扬要及时。

家长表扬孩子的目的,就是要对孩子良好的品德行为,给予肯定和赞许,并达到一定的强化作用。强化需及时,及时的强化,才能使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得到巩固发展。及时的进行表扬,家长将会有更多的惊喜。一位五年级学生,上完品德课后,回家自己洗袜子,妈妈下班后,看了非常高兴,对孩子说:“你现在会自己洗袜子,爸爸妈妈非常高兴,你长大了,一定可以自己料理更多的事情。”妈妈的表扬让孩子感到高兴,第二天,这位孩子不仅自己洗袜子,而且帮妈妈把菜洗好。从那以后,孩子在课余时间,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所以及时的表扬能立竿见影。

说完表扬。我们来说说批评。家长对孩子进行批评是为了抑制孩子不良行为、不良品德与不良学习态度。但批评会引起孩子的一些不良情绪,所以我们尽量少用批评,如果真的需要批评时,家长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批评要合理。

批评合理才能是孩子从心理上产生接受感,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批评首先要把孩子错误或过失搞清楚,在没弄清事实前对孩子进行批评,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遭到孩子的顶撞。有一次,我回家后,看到我儿子在看电视,就板着脸对他说:“你怎么一回家就看电视,这样能把作业做好吗?”孩子不服气地说:“您不了解情况别乱批评,我已经做了一部分作业了,刚看了十分钟你就说我一回家就看电视!”我正在气头上,又批评:“你就是经常没做完作业就看电视!”我们为此吵了起来,两个人都很不高兴。如果当时我先问问孩子作业做完了吗,并提醒他作业做完才可以看电视,就事论事,不把以前的事一并提起,这样批评的效果就会好一些。 (2)批评要与教育结合。

批评孩子是一定要与教育孩子结合起来。在教育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批评才能达到抑制孩子不良行为、不良品德、不良习惯的效果。我们有些家长批评孩子的方法不对,缺乏批评心理艺术,往往一见孩子做错了事情,张口就骂,伸手就打,甚至罚站。其实这都达不到批评所要达到的目的,只能暂时抑制孩子的不良行为与不良习惯。我们常听到有些妈妈说“这孩子真没记性,你刚说过他、骂过他,一阵时间过后,他又忘了,照犯不误”这是由于我们作家长的没有向孩子讲明不良行为的危害性,没有指出改正不良行为的方法,而只是简单化地说几句甚至骂几句,这样自然达不到是孩子改正错误的目的。

(3)批评要及时。和表扬一样,批评也要及时,只有及时对孩子记性批评,孩子才能及时改掉缺点,批评才有到达效果。 (4)批评要和风细雨。 家长批评孩子是要和风细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孩子能够接受,方能达到改正缺点、改正错误的目的。如果粗声粗气,瞪眼拍桌子对孩子进行批评,这种气氛本身就紧张,孩子往往为了应付批评避免挨骂挨打,会撒谎为自己的错误辩解,这样很难收到批评效果。 (5)不要当众批评孩子。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孩子越大,自尊心就越强。父母当众批评孩子容易使孩子自尊心受到损伤,并可能使孩子产生敌对情绪。孩子有缺点,家长要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善意的批评,并指出改进的措施,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 3.善于接纳孩子的情绪

成长中的孩子,他们经常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接纳孩子的情绪,我们该怎么做?

孩子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与人发生争吵,争吵完他情绪激动,引起心情不好等反应,此时,我们一般会带着怒气问他“你为什么和人吵架?”那么孩子正在气头上,这样的问话只会让他觉得委屈,甚至会激怒他,认为爸爸妈妈不理解他?我们作为父母的该怎么办呢?骂他几句?置之不理?这时,我们需要的不是质问,而是接纳理解,质问只会激起孩子心中的怒气,无法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处理问题上存在的错误,下次再遇上同样的事情,他还是用相同的方法处理。让我们来试试陈薇刚教授的内力提升四步走,具体做法是: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把孩子搂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孩子,我知道你受委屈了”“我知道你很生气”。孩子听了这话以后感到您对他的关心,先前与人争吵的那份怒气会少了一些。然后,倾听他的诉说。您再问他“是怎么回事?能说给我听听吗?”听完孩子的诉说,您要引导他进行认知“你当时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结果怎样?”当孩子把他处理这件事的方法说出来后,您就要帮助他提升认知“你觉得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怎样不同的结果?”孩子经过倾诉、思考、比较后,会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会得到提升。这样是不是比我们单纯给他讲道理还更有效呢? 4.家长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孩子的影响

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快乐成长的关键,而父母则是这种良好家庭环境的主要营造者,父母的心态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父母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热爱运动,孩子是快乐的;而一个整天吵架或冷战的家庭,孩子也跟着整天闷闷不乐。所以作为父母,首先要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而不是只顾给孩子买营养品,买名牌服装,送孩子进好的学校。每天回到家里,无论工作上有多么不顺心,我们都应该把工作的事忘在办公室里,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回家里。抱怨的话语尽量不让孩子听见。如果父母回家总是抱怨工作太烦,埋怨某个同事,那么,在孩子的心里种下的是抱怨的种子。相反,父母能和孩子分享工作的快乐,朋友间的温暖友情,那么乐观、友爱、积极这些美好品质将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工作压力,回家后我总是愁眉苦脸,我儿子就问我“妈妈,你今天很累吗?为什么你很不开心?”听完他的话,看到他有些闷闷不乐,我意识到我不该把这种不愉快的情绪带回家,不能给孩子造成情绪污染。后来我争取每次回到家里都面带笑容,忘记工作上的烦恼,尽量多和孩子说说开心的事,让孩子感受到和妈妈在一起是快乐的。

各位家长,以上是我的几点看法,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望家长们指出,我们一起学习交流,我们的愿望是一致的:让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谢谢大家

让孩子快乐成长

让孩子快乐成长

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让孩子快乐成长的

浅谈如何让孩子快乐成长

让孩子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音乐让孩子快乐的成长

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

好心理让孩子快乐成长
《好心理让孩子快乐成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