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乡村建设学院

发布时间:2020-03-02 22:02: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乡村建设学院

本文刊发于《新华月报》2015年10月号“乡村建设”专栏。本文根据温铁军教授于2013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平民教育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已经作者本人审阅。平民教育论坛每年举办一届,本届论坛由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和中国滋根乡村教育发展促进会主办。

“乡村建设”专栏是由新华月报与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及国内多家乡村建设实践机构友情合作出品。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

生态文明内含着教育的多样性和在地化

在国家强调生态文明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生态文明本是一种有别于、并且超越于近百年来世人追求的传统工业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

工业文明时代的教育,体现了工业资本对人的资本化进程。其实是要求把各种各样的资源都能够统一被工业化大生产所处置,因此它要求教育所传播的信息必须是标准化的、可集成的。因而,制式教育就是主要服务于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准化、集成化和大规模传输的教育模式。

生态文明因其根本内涵是多样性的可持续循环系统,因此,当我们从工业文明时代进步到生态文明时代,就要知道生态文明所要求的教育是什么?当然,符合生态文明的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在地化的。亦即,生态文明是体现自然多样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的文明形态。那么,从这个角度看,与百年乡村建设密切结合的平民教育在当代的创新,就主要应该是和在地化知识系统的知识生产和在地化的社会参与式教育相结合的。

中国当前已经把国际社会一般强调的城市化改为“新型城镇化”,这个新战略,本来应该和在地化的平民教育有一定的相关性。这样说的原因是其宏观背景,对此,参与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的人们务必加强学习:这是90年代末期东亚金融风暴造成中国生产过剩危机爆发以来,国家战略发生转变所导致的新的时代要求。

新世纪以来国家强调生态文明新战略,意味着对上个世纪的工业化战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恰是因为我们追求工业文明一百多年——从洋务运动以来开始学习西洋的工业化,我们差不多走了一百多年工业化的道路。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中国人意识到遭遇了工业生产过剩的问题,这个时候,国家势必会产生战略方向的转变。

于是,1999年中央领导人开始提出“以人为本”,2003年明确放弃单纯追求GDP的发展观,开始强调综合性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接着,还是因为生产过剩,中国人开始把过剩的生产能力转向内部建设,这是根本上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色——在这个新时期调整过程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国内三大差别(区域、城乡、贫富)“再平衡”战略。

也因为这些战略性提法的转变,也就有了转向生态文明推进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教育创新的客观需求。

所以,我们今天讲的教育创新,特别要讲平民教育相对于生态文明的适用性创新,因为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国家战略重大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创新的客观需求。

生态文明阶段需要的平民教育创新

在生态文明的社会,以及新型城镇化推进之中,都离不开改善治理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用了大量的篇章讲治理创新。需知,中国社会的下层是占人口60%左右的“小资”,小资主体是农民,政府对占人口大多数的下层社会要给以必要的扶持。而在下层社会之上形成了一个占人口规模约30%左右的中产阶级,西方称为中等收入群体,我国中产阶级主体是中资、民资。

现在的生态文明阶段需要平民教育创新,要讲在地化教育,要讲社区教育。

这是因为:不论是占人口60%的小资,还是占30%的中等收入群体,都是高度分散的个体化存在。只要分散,就是脆弱的。城市人分散在上百万个不同居民社区,农民则分布在300多万个自然村,那就需要从小孩开始构建与参与式社区发展有关的在地化教育。如果我们现在还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简单化地照搬工业化时代的制式教育,把统一的规范的教材用于这个社区教育系统,那不过是内在地延续着把小资群体变成可被工业资本来使用的劳动力。长此以往,生活在数百万个社区的下层群众和生活在城市社区的中产阶级,就都缺乏对本地乡土知识和社区共生文化的起码了解。这样的话,分散个体都缺乏对本地社区的了解,怎么能够对本地问题形成理性认识,并且支撑相对不同社会群体而言的地方良性治理体制呢?

主要归因于产业化教育造成的体制排异;再加上我们人口占比60%的下层社会和占比约为30%的中层社会,目前都不擅长于自主的知识生产和在地的知识传播,由此我国也就至今没有形成“在地教育”,更没有所谓社区化的参与式教育的支持体系。于是,社区内部的事物哪怕是鸡毛蒜皮也不得不用外部的宏大话语来表达。打个比方,咱社区里有些人私搭乱建,本来是由于社区没有形成业主自律和自我治理,也就是没有形成在地的“社会自组织”,来进行本社区业主的自我教育和业主参与式的社会管理。大家一说私搭乱建,那是因为什么呢?都说是因为国家制度不好!或者是随着西方媒体批判自由民主人权问题。甚至一说社区有人吐痰、有人养的狗便便没有及时清理掉,被谁不慎踩到了,也都是自由民主人权问题!一般群众使用的话语如同文化革命期间的上纲上线一样,往往是那种外面来的很大的政治概念被误用,因此就没有条件对本地的个别问题做本地化的处理。

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在工业化造成的制式教育体系之下,已经习惯了在这种制式教科书传输的宏大叙事的话语环境中生活。如果长期在这种制式教育统一传播的话语体系中生活,真讲点不同的,还害怕别人听不懂,那大家讲的就都是书本上的大话。

人们在社区生活中形成自我组织,在自我组织中间大家参与社区生态化可持续共生的经验得到传播,逐渐形成适用于本地的知识系统。这些本地的知识系统同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有在地化传播的价值。

如果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地的知识生产上,放在本地的知识传播上,相对来讲大家更关心的就会是我们生存其中的这个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话,社会结构也更有利于朝向多元化趋势演变,大多数人分享民主的参与方式随之自然天成,也就更有利于这个社会去按照生态文明的方式去重新构建。

以上分析,主要是说我们已经习惯了工业文明时代所需要的制式教育,内在地服务于规模化的、集成传播的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造成了很多外部概念未必都直接适用于本地的社区事务,那就让我们很难形成本地的话语,就造成今天这个知识系统更多地属于意识形态化的知识系统。如果生活在村里的百姓只会讲那些大的话语,其实只是政治宣传员;尽管这也许是必要的,但不能仅仅如此。

假如大家都忽略了知识的在地生产和在地传播,都不重视与本地实际密切结合的社区教育,不重视地方自主性的文化创新,那在这种意识形态话语的控制下,很可能会产生一种越来越紧张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精神状态也会越来越紧张。很多事之所以一触即发,社会上之所以弥漫着一股暴戾之气,很大程度上跟我们的社区教育没有体现生态文明新战略而创新不足有关。

教育产业化不能适应生态文明的要求

为什么说百年工业化时代它所需要的制式教育,以及这种教育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事实上推行的产业化(尽管有人不同意用这个概念),都不能适应近期我们国家向生态文明的战略转变?

第一,教育既然被公开说成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工具,那就变成了一种手段,成为一种帮助产业资本来占有人力投入形成剩余的工具,那么,制式教育要使本来自然性状的人成为人力资本的宿主,就得把人所具有的多样化的自然属性尽可能剥离,把人的思考能力规范在一个被称为现代化的科学体系、但实质上高度指标化的学科框架之内。

由于中国出现产业过剩,随之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制式高等教育产品过剩。为什么2012年690多万大学生毕业中至少40%找不到工作,加上之前累积下来的约40%不能就业的人群,现在大学所制造出来的所谓人力资本往往就派不上用场,所学非所用的人更有的是。

事实上,按照制式教育培养出来人才如果只是人力资本,那,早就过剩了。

这个是按照工业文明时代信息标准化大规模传输所要求的制式教育体系在今天所遭遇到的最大困难,某种程度上,就是90年代以来推进教育产业化的危机。这种危机代价极大,是如今国家不得不强力维稳、受人诟病的根源之一。只不过无人问责而已!

如果教育主管部门继续维持着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都是统一的教材,当然不符合千差万别的乡土社会需要。因为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需要平民教育的生态化创新。以及,国家生态文明新战略的多样性可持续的发展,本身就需要多样化教育。

中国至少县一级就是三千多个单位,还有三万多个城镇和300万个自然村,承载着三千万家中小企业,大部分是有在地化知识需求的。

请问:东西南北八面来风都不一样的中国这么一个国家,怎么可能要求都使用一样的制式教育?打个比方,农村经济管理,怎么可能要求只有一本教材,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沙壤土,自然条件导致的农业经济管理需求是不可能一样的呀?既然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管理方式都是千差万别的,那能不能把在地的知识系统作为本地教材,形成在地化的社区教育呢?过去我们有数千家办在县以下的农校、卫校、技校等,那时候连农村的中学都鼓励在本地知识创新。这些随着90年代的教育产业化大潮被一风吹了……

(单排)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指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估计要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可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或者能够消纳废物的生态系统,又称之为“适当的承载力”(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新型城镇化对应着在地的知识创新

产业资本集群叠加与城市带为主的高度城市化的社会都违反了人类生态文明所给定的那个标准,就是人均的生态足迹不得多于两公顷。而现在大多数所谓现代化国家大城市,世界上17个千万级规模以上的大城市全都不适宜人居,它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的统计结果,表明全都是不适人居的,北京、上海无疑也都在其中。

我们都知道,现在高污染的问题大部分都是集中在这些大城市,已经不是未来生态化发展应该走的路了。

那新型城镇化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呢?我们应该看欧洲的转型城镇。它特别强调生态化社会作为共识的“生态足迹”和“食物足迹”的限制。这会带来什么呢?会带来在地化的知识生产和在地化的教育需求。因此,我们现在的平民教育应该和转型城镇或者新型城镇化相结合。欧洲的转型城镇所蕴含的知识也是多样化的。

我们再看城镇化中的农业创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欧洲有很多地方是搞市民农业,它也带来了对平民教育新的需求。

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城乡统筹的,类似我们这些年主张的市民下乡、农民进城。市民下乡就会有新的知识需求,而这些需求又全部是在地化的,而不可能是全国统一的。这就不是工业化所要的知识全都是统一的。因为,城市里边所有可以标准化集成传输的知识都有了,市民下乡干嘛呢?下乡一定是有个性化的需求。所以,我们越是保留在地化的乡土知识,就越能满足市民下乡的个性化需求。

所谓在地化知识,是乡村生活保留的自然、人文、环境各种条件都有在地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如果能够转化成我们在地传播的知识,转化成在地化的社区教育,那这些多样化的知识就活了!比如说山野自然风光,比如说传统的木刻楞的那种房子,比如石头砌的老房子,市民下乡之后在山间建造的有利于城乡结合的民居。

我在欧洲见过一座石头砌筑的老房子,石头砌的拱门,是四星级宾馆。我们老以为在城市里边得是大理石贴面的那些豪华建筑才能得到四星级,但其实只要是有文化,那种在地的知识承载的建筑文化,那它同样能够变成四星级。我还见过一种木刻楞的房子也是旅馆,在它外边就是美丽的丘陵风光,所有的这些与众不同的东西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当地知识,形成了当地文化。当然,还有我国西北的窑洞只能与粗犷的黄土高原风光结合;而西南的吊脚楼也与鳞次栉比的山区梯田农业相得益彰,等等。这些多样化的复杂内涵,都不可能被一个世界统一的建筑标准体系来演变成工业化的标准信息。

在工业文明时代,当我们把信息全部变成标准化的时候这些本土的东西都被排斥了。那今后呢?在生态文明时代这些都会被开掘出来形成在地教育,这样,身为当地人,就有了学习在地才有的知识的需求,我在当地学习才有当地就业,比如像这样的旅馆、在这样自然风光的乡村旅游之中,谁能讲清楚本地自然气候和传统文化知识呢?这儿为什么是这个月开这个花、那个月开那个花,自然界这些东西可以干什么用?所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在地的社区教育获得的;虽然未必能符合那种变成全世界都能传播的统一信息的标准化制式教育,却是只有到这来才能欣赏、才能学会的知识。于是乎,要形成在地的知识体系,就有在地的知识创新以及教育创新。

美好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建设运动

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论文

建设美丽乡村

学院建设发言稿

上半年乡村建设工作情况

美好乡村建设演讲稿

乡村少年宫建设实施方案

乡村建设学院
《乡村建设学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乡村建设 建设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