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二组

发布时间:2020-03-03 07:46: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休闲型旅游

一、休闲型旅游的定义

休闲型旅游,又可以称之为度假型旅游。休闲型旅游的最大特点是旅游目的的不明确性和旅游行为的随机性。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休闲型旅游尚处于萌芽阶段,较为不发达,同单一旅游目的地的联系也不够紧密,其客源多局限于新婚夫妇和老年人。因此,在当前,休闲型旅游对于旅游组织经营机构的意义要远大于对旅游目的地所在地的意义。

休闲旅游在旅游的同时,还能让心灵得到放松。它与其它旅游不同之处在于,一“动”—“静”,一“行”一“居”,一“累”一“闲”,它是旅游者占据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的经济收入,旅游地有了一定服务设施条件下而逐渐形成的,是旅游得以丰富发展的产物。

二、休闲旅游的主要特征

• 修身养性

让身心放松是度假旅游的基本要求。休闲就是要在一种“无所事事”的境界中达到积极的休息。

泡温泉休闲旅游

因此,在紧张工作后到心仪的度假地度假,或游泳、或阅读、或徜徉于海滨、或踯躅于森林草原、或置身于温煦的光下,使身心完全放松。这种放松,完全有别于常的工作节奏,是一个身心的调整。

• 目的地重复

度假旅游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游客对其认同的度假地具有持久的兴趣和稳定的忠诚度,甚至对一家自己喜欢的度假酒店也有非常稳定的忠诚度。有的游客一生中的度假地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地方,一个度假地一生中可能去很多次,因为度假客对度假目的地带来的熟悉感、亲切感非常在意,很关注外出度假感觉和在家里生活感觉的内在联系。因此,度假目的地就会拥有一批稳定的回头客群体,这一群体越庞大,度假地服务的针对性就越强,针对该群体提供服务的人性化程度就越高。重复地到达同一目的地这一特点意味着度假目的地在经营方面须培育和保护游客的忠诚度,努力争取每一个“头回客”,使其变为“回头客”,促进游客对该度假区的品牌忠诚度,成为该度假区的终生客人。

• 消费能级高

从世界旅游发展规律来看,当人们在拥有满足生存需要的收入和足够的闲暇时间后,就会考虑旅游消费,观光旅游便应运而生。随着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文化品味提升,休闲度假旅游在一些发达地区一些高收入人群中逐渐兴起,这种情形决定了休闲度假旅游者的消费能级的增高,且相对于观光旅游而言,在目的地停留的时间比较长,而且会产生重复消费,是很值得开发的市场。

• 一地停留时间长

度假旅游与观光旅游的重要区别,在于度假旅游对目的地的指向

比较集中。与观光旅游所追求的“多走多看”的价值心态不同,休闲度假者则往往在一个地方停留较长的时间,而且消费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目前国内虽然仍以观光旅游为市场主体,但观光向休闲度假过渡的现象已经出现,休闲游的市场开始逐步形成。例如以前游客到海南岛,主要是观赏椰风、海韵景观,现在逐步转变为投身于椰风、海韵的情境中,并获得放松身心的享受。

• 要求交通便捷

与观光游更加关注经济成本相对比,休闲度假游更加关心时间成本

休闲旅游交通,即追求从客源地到目的地交通上的低时间成本和快捷性。因为度假旅游并不主要关心旅游交通过程中的观赏效应,更关心尽快进入休闲状态,提高度假的质量。因此度假目的地与客源地的距离不应太遥远,一般追求“点对点”的直接交通方式。如西班牙之所以成为欧洲首选的度假地,除了阳光、沙滩营销出色以外,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自助、半自助方式

和观光旅游的组团出行不同,休闲度假游更偏好于自助式旅游或半自助式旅游(仅通过旅行社安排机票、酒店)。在出游单位上,家庭朋友出游的比例明显增高。散客与家庭式的旅游在国际上是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目前在中国也逐步成为一个重要方式,这就对现有旅游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层次丰富

度假游客群体的产生是在观光客群体中逐渐成熟转变的,度假游客旅游消费的进一步成熟会产生更高的文化需求,这是因为游客的体验已经不

仅是到森林度假区呼吸新鲜空气,或者去温泉度假区洗温泉浴,而是更加追求度假地的文化氛围和内涵。因此,如果度假地经营能够在文化层次上满足游客的多方要求,度假地的度假文化就会逐步成熟,就会成为巩固度假客对目的地忠诚度的驱动力。

三、休闲旅游业的关键

休闲旅游的根本在于满足人们消除忧郁、放松心情的心理需求,追求的是内在精神的抚恤。

1、激发

2、吸引力

3、资源的利用

五、休闲旅游的类型之一

以已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根据市场需求,为了丰富产品结构,对其它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其中主题公园类较为典型。

主题公园

水世界主题公园

集拥有喷泉捉鱼区、云雾捉鱼区、沼泽捉鱼区、水帘洞捉鱼区、冲浪捉鱼区五大系列的梦幻捉鱼水城,游泳、冲浪、滑梯、水上拓展等数十种水上游乐项目于一体的欢乐水世界让你乐而忘返。

农家乐主题公园

包括奇趣无穷、花样百出、令人捧腹大笑的农家六绝表演(小猪跳水、赛猪、赛鸭、斗鸡、斗羊、大笨猪花式高台跳水);可以亲身体验农耕乐趣的农家菜园、禾田;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的上百亩梯田式百花园、百果园、百草园;酒香四溢的农家酿酒坊;有2000多年历史的北方民间艺术西洋景、皮影戏;另外还有蘑菇房、陶艺坊、豆腐坊、攀爬、户外拓展等让您尽享农家乐趣。动物主题公园

包括汇集多个美丽童话故事构造的童话动物世界和海陆空动物表演馆两部分。童话动物世界集“雄、奇、幽、野、秀”为一体,是“缩小的仙境”,里面的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已的小庄园,它们在自已的小庄园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终于有一天,原本奇妙的森林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各种动物为了争夺地盘和食物,经常互相争斗,你争我夺,森林里到处都可见刀光剑影。具有好生之德的上帝不忍动物相互打杀而丢去生命,于是召集森林里的飞鸟禽兽进行商讨和平共处大计,选出大象旺旺作为百兽之首,并传授每种动物一项谋生本领,让它在海陆空动物表演馆为游客表演。

六、休闲旅游产业

1、乡村旅游业:城乡和谐发展的动力(1)国外:高档度假、形态多样,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最初的萌芽阶段到观光、度假和体验阶段。与中国所不同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是一种高档次的旅游度假活动。整体来看,国外乡村旅游有3种主要表现形式,第一种是以爱尔兰和新西兰为代表的休闲式乡村度假;第二种是以日本和美国为代表参与式农庄旅游;第三种是与文化、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型乡村旅游。(2)国内:政府主导、多方推进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先后经历了自发经营的萌芽期、初具规模的发展期及纵深发展的蓬勃期3个阶段。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定为“乡村旅游年”,将2007年定位“中国和谐城乡游”;同时“十一五”规划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为重要内容,标志着乡村旅游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阶段。

2、森林旅游业:林业与旅游业的嫁接(1)国外:公众生活、绿色经济,世界上发展森林旅游较早的是拉丁美洲,其森林旅游已占到整个旅游收入的90%;美国92%以上的林地(包括公有林地和私有林地)都允许公众进入,进行户外游憩。每年森林旅游者超过3亿人次,年消费高达3000亿美元。有专家预测,在21世纪的最初20年里,森林旅游人数将以两位数百分比增长,全球旅游总人数中,有一半以上的旅游者要走入森林。由此可见,森林旅游对都市人有着挡不住的诱惑。(2)国内:快速增长、蓄势待发国内森林旅游业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急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其发展轨迹具有时间分布上的加速现象、空间分布上的位移现象、游客量与游客收入上的耦合现象以及在全国旅游业地位上的提升现象。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森林公园总数达2067处,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初步形成了多样化的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建设体系。

3、滨海旅游业: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1)国外:源远流长、分布广泛欧美人历来有到滨海地区进行休闲娱乐的传统和爱好。世界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集中在地中海、比斯开湾沿岸地带的“黄金海岸”,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转移到加勒比海沿岸,进入90年代,亚太地区的夏威夷美、巴厘印尼、槟榔屿马来西亚、普吉泰国成为世界上最受旅游者欢迎的四大滨水旅游胜地。气候温暖的中纬度地区,是目前最重要的旅游场所。(2)国内:前景广阔、投资热点.滨海旅游在我国正方兴未艾,沿海各省市都提出了发展滨海旅游的口号。我国有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6500多个大小岛屿,滨海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资料统计表明,我国沿海及海岛地区近年来接待的游客人次以每年高达20%至30%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国沿海省、市、自治区修缮开放了近400个滨水旅游景点。滨海旅游成为外商竞相投资开发的热点,一大批投资额达数亿元、几十亿的与外商合资、独资旅游开发项目先后开工兴建。这些都标志着我国正迎来全方位、大规模开发滨海旅游的新阶段。

4、医疗旅游业:新型旅游保健方式(1)国外:寓闲于养、生养结合,如今的国际医疗旅游,是以发达国家的人到发展中国家寻求收费低廉、质量上乘的医疗服务为主的反向就医。欧美等发达国家是国际医疗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则成为国际医疗旅游的主要目的地。2006年,仅美国就有约50万人进行境外医疗旅游。印度和新加坡已经成为美国人进行“康复旅游”的首选地。

现状与特征

作为一种产业形态,休闲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增长点。国内目前已有多个城市确定了以发展休闲经济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如成都、杭州等著名旅游城市将未来发展定位为“休闲之都”,甚至提出“休闲也是生产力”的论断。目前我国休闲产业有如下的一些特征:

发展势头迅猛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第一大国。

旅游休闲度假产业中的生力军

中国人通过消费享受休闲的时代正在到来,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尽管中国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在旅游消费构成上,休闲度假占整个旅游的比重仅为20%左右,远低于旅游发达国家50%左右的比重,尚未进入真正的“休闲时代”,但休闲经济已具备了相当规模,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尤其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背景下,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会呈现更快的趋势。

发展面临瓶颈制约

不可否认,我国现在发展休闲旅游还存在着很多制约。例如,集中性的节假制度,对旅游能级的提高起到严重阻碍作用。由于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及由此派生的旅游产品的不可储存性,决定了缓解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时间矛盾冲突的弹性非常有限。旅游消费需求具有很大的弹性和多变性,但节假时间过度集中,使旅游消费需求在同一时间集中释放,导致旅游客流过分集中,交通运输、旅游接待设施、旅游景区景点承载过量,服务质量下降,游客满意程度也随即下降,旅游消费需求转移,削弱了旅游消费能级的提升。因此,目前的休假制度只适应浅层次的观光旅游,却制约和阻碍了高层次休闲度假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文化认同也是我国休闲旅游发展的另一制约因素。目前的大众旅游市场的消费指向基本还是“多景点+低团费”模式的产品,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多数居民尚处于富裕与非富裕之间,另一方面对“无所事事”境界的休闲度假方式还不能完全认同。

市场尚需培育

休闲度假市场还需要多方共同培育。从宏观管理角度而言,要促进休闲产业的发展,就要在全社会倡导选择健康、积极的休闲消费和生活方式,制订适合休闲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制度法规。从游客受教育程度讲,休闲方式的选择与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来倡导健康的休闲文化和休闲消费,同样是促进发展休闲产业的重要途径。当然企业的积极参与更是休闲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

休闲旅游产品规划

有关休闲旅游的研究是现代旅游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通过实践经验我们提出了休闲旅游规划的几点要求:

舒适感要求:即从人本主义精神指导下的人体工程学出发,旅游项目规划应该符合人类舒适感的要求,包括尺度、色彩、比例、韵律等等。安全性要求:是游客在景区驻留与深度参与项目的必然要求。如自然灾害、疾病、社会性灾害等都会对游客安全构成威胁。

快乐感要求:既包括通过旅游项目带来的感官快乐,也包括通过休闲旅游创造的精神快乐。

香港迪士尼乐园

可参与性要求:是休闲旅游项目与观光旅游项目的最显著区别。

个性化要求:休闲旅游项目无论是项目策划设计还是景观打造,都应凸显特色,让项目更具吸引力。

亲近自然的要求: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自然将成为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了我们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方向,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其发展态势。

第二组心得体会

第二组教案

第二组习作教案

第二组答辩评语

第二组讨论汇报

第二组案例汇报

政治组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第二片组工作总结

第二组教材分析

第二组单元分析

第二组
《第二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第二组组名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