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国演义

发布时间:2020-03-02 15:39: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三国演义》是怎样塑造刘备形象的

我在《刘备传》一书中,以比较大的篇幅系统地论述了刘备坎坷崎岖、充满危机的人生历程,着力分析了他那种折而不挠、败不气馁的战斗精神。同时,对其功业、某些思想主张,以及为人、平庸的一面做出适当的分析和研究。明显的结论是:第一,刘备“折而不挠”,终得一方天下,他的坚韧精神值得赞许;第二,刘备参与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但也为结束这种局面,为国家的渐趋统一,做出了一定贡献;第三,刘备是一个两面性突出的人物,一位平庸君主(或客气地称其为未及有所作为的皇帝);第四,刘备重义、爱民甚得历史好评,但同封建时代一切谋立大业的历史人物一样,他并没有将信义作为目的而信守不易;第五,刘备不喜欢读书,没有真才实学,一门心思“打天下,坐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对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没有多少贡献,难与曹操同日而语;第六,刘备同曹操一样,可谓是鞍马劳顿,倥偬军旅数十年,但他不是一个善于用兵的人,指挥的战争败多胜少,甚乏军事才略;第七,刘备不具备大政治家的素质,不善分析形势、把握时局,易被感情左右,导致盲动、被动,最终失败;第八,刘备用人不如曹操,更不如孙权,既信之又疑之,喜欢搞小圈子,不重视人材的罗致和培养,贻误国家,导致蜀无名臣谋将;第九,三国鼎立,蜀汉先魏、吴而亡,刘备和诸葛亮 都应承担一定责任。

无疑,这样的结论同人们心目中景仰的传统的刘备形象是大相径庭的。通常觉得,刘备是一个正人君子,重义尚贤,恤民疾苦,为民所爱;一个心存汉室、不惜身家性命,为挽汉室于既倒的大忠臣;一个力挽狂澜、历经磨难的真命天子;一个同奸邪势力冰炭不容、战斗终生的典范;一个中国历史帝王传承中的正统皇 帝。

殊不知,这是基于“帝蜀寇魏”的指导思想,从“尊刘抑曹”出发,着力于刻画曹操的奸诈一面,不切实际地褒扬刘备的作为,隐其诡诈之行,并且有形或无形地给刘备以极大同情、给曹操以极大鄙视,使之最终形成忠与奸、美与丑、好与坏的尖锐对比,从而成功地完成了两个人物的艺术创造。这不是历史上的真正的曹操和刘备。这样的形象是在文艺创作中逐渐演绎,并由 《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著作最后完成的。

这里,笔者试图以正史与《三国演义》相比照,探讨一下后者(有些内容,自然包括它的源头《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剧等)是怎样塑造刘备形象的。

一、续家谱,说天命,“刘皇叔”当有天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群雄”争霸,名显当世、功垂后代和遗臭千古者都不少。然而,《三国演义》开篇却置当时诸多显赫人物于一边,首先将后起的、出身孤寒、名不见经传的刘备作为第一位“英雄”推向读者,以期收到先入为主之效。渲染他的出身,描绘他的异形怪貌,凸显他的远大志向,预示他必将获得成功而贵为天子,进而不断完善他的形象,提高他的身世,从而使读者自始至终都有一种期盼刘备获得成功 的欲望,把同情寄到了刘备一边。

提高身世

所有正史和有影响的历史著作,对于刘备的身世,大都寥寥数语。根据对《史记》、《汉书》和《三国志》等书有关记载的分析,刘备虽属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刘贞的后代,但自公元前112年刘贞因“坐酎金失侯”,至公元161年刘备出生,二百七十余年,他们这一支再无一人封侯,早已是平民百姓了。《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惜虚构事实,千方百计地提 高刘备的身价。 第一,编造宗族世谱。《三国演义》第二十回编造了一个自汉景帝至刘备共十九代(若从汉高祖算起,共二十二代)的直系传承世系,其中在刘贞失侯以后至刘备的曾祖“济川侯刘惠”,仍有十三人封侯。虽然祖父、父亲未及封侯,但刘备出身于皇族的“世爵之家”,却是非 常明确的。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第二,让皇帝认刘备为皇叔。《三国演义》说,“帝(刘协)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自此人皆称为刘皇叔。”这是非常滑稽、荒唐的记叙。汉献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十七代孙,既然他按照世谱确定刘备是刘邦的二十二代孙,辈分 比自己小得多,怎么会认做皇叔呢?

第三,通过别人之口,宣示刘备的“高贵”身世,以期灌输到读者的头脑中去。刘备得蜀之前,在《三国演 义》中有两个尊称,一是见于史传的“刘豫州”(或作“刘使君”)。这是因为在曹操的荐举下,刘备曾被皇帝正式授予豫州牧的官职;一是“刘皇叔”。这是《三国演义》和话本、戏剧等艺术作品中给刘备戴上的艺术桂冠。这后一个称呼,在重视封建继统的社会里,自然更容易获得人格上的敬仰。所以作者不断加以宣示,让朝野上下人 等皆肃然称之,肃然敬之。

第四,让刘备经常自报家门。比如三顾茅庐见诸葛,叩门自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 备,特来拜见先生”之类。

天贵、天助、天成

《三国演义》成功地利用了历史记载中一切有利于刘备的材料,生动地贯彻了一种“天生贵人”必有“天 助”,而最终获得“天成”的宿命思想。

刘备乃天生贵人,本是《三国志·先主传》已有的荒唐记述,《三国演义》加以改造,更加突出了“风水”效应。刘备“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长相怪异,被吕布骂为“大耳贼”。这种异形怪体,本来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但在《三国演义》中被改写成了“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陡然便成了 福态贵相的美男子。

封建时代的皇帝,不管是有德者,还是无赖泼皮,都视自己为天子。夺得权力的手段,不管多么恶劣,都被他自己及其从属演绎成“天命所归”。对于刘备,《三国演义》则将大臣们不多的劝进内容和谶语、瑞兆录于书中,突出其逊让之德和迫于“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的心情,完成了一个当 之无愧的“真命天子”形象。

另外,《三国演义》还常常通过百姓之口传述谣言,不断散布和确认刘备的非凡身份。

二、多其义德之行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残忍谲诈和刘备的仁义好德形象都被典型化了。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义贯始终 《三国演义》以“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开篇,以“雪弟恨”兴兵伐吴、为义而死结束刘备的一生,真可谓是义 贯始终。

历史上的刘备确有重义的一面。这是刘备取得一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而让他获得某些历史好评亦属自然。但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的高大“义人”形象,除某些事实外,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艺术加 工出来的。手法有三: 第一,升华故事。《三国志》中有关刘、关、张的初期关系非常简单。《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与二子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张飞传》说,张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 年长数岁,飞兄事之”。仅有的这些记载,反映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表明了他们之间的尊卑关系,但并没有涉及三人结拜的事。《三国演义》据此大加渲染,设计出了生动的桃园结义的场面,将“恩若兄弟”变成了“结拜兄弟”,并写出了影响后世数百年的结拜誓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开篇伊始,一个艺 术化、理性化的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便深入人心了。

第二,变假为真。刘备的诸多假仁假义,常被演绎成真仁真义。

比如,刘表“托国”,对刘备说:“吾今年老多病,不能理事,贤弟可来助我。我死之后,弟便为荆州之主也。”裴松之指出,刘表舍嫡立庶,情计久定,无缘临终举荆州以授备,此乃不然之言。其实,当时刘表周围有蒯越、傅巽、王粲等为代表的一股很强的亲曹势力和以其次子刘琮为首的实权派,他们不仅竭力抵制刘琦,而且经常酝酿除掉刘备。刘备自然明白其中情理,“不敢当此重任”,所以诡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三国演义》加上了诸葛亮大赞刘 备的话,刘备乘机表白说:“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

另如,刘备入川的目的,就是要夺得刘璋的益州而自为其主。这是他同诸葛亮的既定方针。但《三国演义》却尽力回避刘备的真实意图,好像一切都是庞统、法正等人的计谋,将他陷入不义,使他不得已夺取以诚相待 的“兄弟”刘璋的地盘。

第三,围绕“义”字讲故事。《三国演义》特意着力于用一个“义”字贯穿于刘备的事业之中,诸多行事都成 了为义而举。

例一,陶谦面临曹操的威胁,深知自己的两个儿子无能,不足以承当大任,临死让刘备接任徐州牧。刘备鉴于当时的局势,北有曹操、袁绍,南有袁术,不敢贸然答应。《三国演义》则写成刘备面临大利而不忘大义,并 批评关羽、张飞说,“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

例二,吕布被曹操打败,投奔徐州,《三国演义》说刘备明知吕布反复无常,不可信赖,又得曹操密书“教杀吕布”,而且关羽、张飞也都认为“吕布本无义之人”, 刘备却说:“他势穷而来投我,我若杀之,亦是不义。”

例三,官渡之战本是袁绍、曹操为争夺和加强最终权力而不可避免的战争,深刻地影响了东汉末年的形势。就当时的形势言,无所谓“正义”和“非正义”。《三国演义》把它同刘备联系起来,刘备向袁绍晓之以大义:“曹操欺君之贼,明公若不讨之,恐失大义于天下。”袁 绍说:“玄德之言甚善。”遂兴兵。

例四,《三国演义》特写了一场不曾存在的军师徐庶帮助刘备计袭樊城的战争,打败曹仁、李典。曹操为了得到徐庶,设计将徐庶的母亲抓去,刘备闻此消息后,大哭说:“子母乃天性之亲”,便忍痛让徐庶去归投曹操。谋士孙乾密劝刘备“切勿放去”,刘备大不为然, 说:“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 事。”大家听了都很感动。

例五,作者写刘备“携民渡江”,兵败当阳,虽以不少文字描述战争过程,但自始至终都是用“仁、德、义、情、勇”这条线贯穿起来。

德及黎庶

刘备很懂“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所以,为政在宽,史无苛敛记载。不少作为,应该肯定。

《三国演义》作者笔下的刘备,则完全“德君”化了。他考虑问题,总是以“以德及人”为出发点。

刘备得到“的卢”马一匹,伊籍对他说:“此马不可骑,乘则伤主”;单福(徐庶)对他说,“的卢”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如“意中有仇怨之人,可将此马赐之,待妨过了此人,然后乘之,自然无事”。刘备闻言变色说:“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单福说:“向闻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试耳”,“吾自颍上来此,闻新野之人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可见使君之仁德及人 也。”

刘琮降操后,荆州许多人归投刘备,“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诸葛亮等劝刘备弃众而“速行保江陵”,刘备不忍,说:“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撇开战略上的失算不谈,这的确算得上是刘备的义德之举。由此受到后人赞扬,实属应当。但《三国演义》为了更加拔高刘备的形象,说刘备望见百姓“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便 痛不欲生,“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之”,实属外加之笔。

渴得人才

刘备和曹操、孙权都很爱才。但《三国演义》对于曹操、孙权爱才用人的思想和行动,并没有做到应有的充分反映。相反,刘备爱才、求才、用才的一些作为和思想,虽然不及曹操和孙权,但却通过典型事例被夸张 了。

例一,“伐树望徐”。徐庶是第一个投到刘备麾下的比较有文才武略的人物,非常受到刘备的重视。但历史上并没有记录下徐庶的业绩。《三国演义》虚拟的樊城大战,让徐庶大展鸿图,大出风头。徐庶别去,刘备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如此描写,全是为了表现刘备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望人才的来归,以与曹操“用权术相 驭”的用人指导思想相区别。

例二,“三顾茅庐”。刘备通过与徐庶、司马徽的接触,知道了诸葛亮、庞统以及客居荆州的颍川石韬(广元)、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建(公威)等。这都是一些待机而出的人物,但他们中的多数,并不看重刘备,而是倾向于北去,到曹操那里做官。诸葛亮认为中原人才济 济,难以出人头地,所以暂时待机于家。史称刘备见诸葛亮,“凡三往,乃见”。《三国演义》正是根据这一模糊记载,艺术地加工出了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艰辛、曲折和关羽、张飞的不理解。但作者只字未提有关诸葛亮可能曾经主动求见刘备的记载。困难说得大、阻力讲得多、避开诸葛亮可能主动求见的情节,这样,便将刘备 求才的急迫心情更加突出而生动化了。

例三,“礼遇张松”。张松背叛刘璋,是将刘备引入益州的关键人物。他本想投靠曹操,但曹操以貌取人,看不起他。张松志不得酬,受到侮辱,因此痛恨曹操,劝刘璋绝操而与刘备相结,为刘备入蜀提供了有利机会。但刘备并没有直接见过张松。《三国演义》却在讲述了曹操不礼张松之非后,长篇虚构了本不存在的刘备礼遇张松的行动,张松见刘备“如此宽仁爱士”,很受感动,便即“披肝沥胆”劝刘备入川取蜀,并献上了蜀中地 图。

例四,“不责”刘巴和黄权。刘备久知刘巴名,欲致之而不得,“深以为恨”。刘璋准备迎刘备入蜀,刘巴、黄权等人竭力谏阻。刘璋不听,巴闭门称疾。刘备攻成都,下令军中说:“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三国演义》将此令之效,扩及黄权。历史确有刘巴主动“辞谢罪负”而刘备“不责”的记录。但《三国演义》夸大了刘备对刘巴和黄权的信任和任用,说刘备授刘巴为左将军,黄权为右将军。为了展示刘备对人才的重视,连事实也不顾了。当时,刘备的武衔不过是“左将军”,诸葛亮不过是“左将军军师”,怎么可能授二人为左右将军呢。实际上是,刘备给黄权的头衔是“假偏将军”;刘巴在诸葛亮数荐其能的情况下,才被授为左将军西曹掾。其实,刘巴的惶惧之心,始终未曾平静,“自以归附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严格说来,刘 巴、黄权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

三、夸其勇谋,战功杰出

刘备倥偬军旅数十年,终得一方天下,因有其可称之处,断非“草包”。所以曹操、孙权以及他们的谋士、将领都很重视刘备,称其为“英雄”、“人杰”。但他一生,败仗打得多,胜仗打得少,勇不及吕布,谋不如曹操,也是 不争的事实。

大其战功 《三国演义》中,刘备参与或指挥过的战争,大都是确实存在的,但也有一些是查无实据的,或被夸张了的。数其著者:

(1)大挫黄巾。刘备以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史称“从校尉邹靖讨黄巾有功”,被授安喜尉;在下邳“遇贼”,力战有功,被授下密丞。但历史并没有记载刘备参加过什么样的具体战斗。这样便给艺术家们的创作留出了驰 骋的天地。

《三国演义》说,刘备投军“不数日”,即受命与邹靖“统兵五百”去与进犯涿郡的“黄巾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战斗。

《三国演义》专题讲述“刘皇叔北海救孔融”,说刘备接到太史慈来报,即刻同关羽、张飞点精兵三千,往北海郡进发。黄巾首领管亥望见救军来到,亲自引兵迎敌。云长直取管亥,劈管亥于马下。太史慈、张飞两骑齐出,双枪并举,杀入贼阵,玄德驱兵掩杀,大败群贼。其实,历史的真相完全不是这个样子,而是黄巾军闻有救兵来到,随即“解围散走”。两军既然未曾交手,《三国演 义》所说刘备救孔融的情节也自然是被夸大了的。

更为滑稽的是《三国演义》还写了刘备亲战黄巾首领张角、张宝的场面。这都是不可能的。若有此等事情,史籍不可能不涉及。

(2)三英战吕布。历史上没有可靠证据证明刘备参加了曹操首义后发起的藩镇联合讨伐董卓的大会。不仅关羽“酒尚温时斩华雄”、“威镇乾坤第一功”纯属张冠李戴,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雄壮场面也是不存在的。

(3)赤壁破曹。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打败曹操。历史的记载很清楚,刘备的主要作用在陆战方面。如果说赵云、张飞先后同曹操的军队有过接触,不无可能。但说曹操在华容道又遭遇关羽,关羽念操旧情,把他放走了,纯属子虚乌有。真实情况是,刘备在华容行动迟缓,没有赶上曹操,只是放了一把火而已。《三国演义》竭力渲染刘备军队在追击曹操中的作用,意图全在扩大刘备的战果,美化关羽的人格,深化诸葛亮的智谋,丑化曹操的嘴脸。

(4)南取四郡。曹操败归之后,刘备乘周瑜、曹仁相持江北之际,南征江南荆州辖地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因为四郡都是已故荆州牧刘表和时为荆州牧刘琦的属地,所以基本上没有遇到很大抵抗,四郡太守皆降。《三国演义》艺术化地夸大了战况,铺叙了诸葛亮智得零陵、赵云计取桂阳、张飞勇夺武陵、关羽大战长沙的精彩的战争场面。从而说明刘备之有荆州绝非“苟得”,而是经过艰苦战斗得来的,为刘备对付孙权“索 还”荆州,准备了更为充足的理由。

虚构战役

刘备一生,打仗的时候,败多胜少,史有定评。但《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了。作者充分反映了刘备的一些成功战例,同时,为了塑造刘备的 智勇形象,也虚构了若干战役。

刘备代陶谦为徐州牧后,袁术曾几次进攻刘备。刘备抗拒袁术屡屡失败,以至被吕布端了老窝。后来袁术再次攻打刘备,吕布为了自身的利益,“辕门射戟”,平息了战斗。这些,《三国演义》都做了接近事实的铺叙。但《三国演义》有意将袁术的彻底失败记到刘备的功劳簿上,便虚构了刘备对袁术的最后一战。《三国志·先主传》说:“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至,术病死。”意思很明白,刘备与袁术没有正式接战。《三国演义》则说刘备兵至徐州,“乃引关、张、朱灵、路招五万军出,正迎着先锋纪灵至。张飞更不打话,直取纪灵。斗无十合,张飞大喝一声,刺纪灵于马下,败军奔走。袁术自引军来斗。玄德让左右两路军杀出。杀得术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兵卒逃亡,不可胜计。”这样说来,铲除袁术这股军阀势力,便是刘备的功劳了。其实,真正打得袁术走投无路的是当时受到曹 操支持的吕布。

刘备投靠刘表,刘表待以上宾之礼。《三国演义》特意安排了一次刘备为刘表“平叛”的战斗,以做进见之礼。“一日正相聚饮酒,忽报降将张武、陈孙在江夏掳掠人民,共谋造反”。刘表闻报大惊,刘备便对刘表说:“不须兄长忧虑,备请往讨之。”刘表大喜,即点三万军给刘备。刘备领命即行,平复江夏诸县,班师而回。表出郭迎 接入城,设宴庆功。 刘备在新野,曾拒夏侯惇、于禁、李典等于博望,设伏兵,将其打败。刘备用诱敌深入的计策打赢了这一仗,取得小胜,但未敢主动扩大战果。这是他一生中少有的胜仗之一。《三国演义》将刘备指挥的这次小规模战役放在“三顾茅庐”之后,移植为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后指挥的第一次漂亮的战争——博望坡军师初用兵。这对刘备是不公平的。因此,作者为了显示刘备的智勇,特意于此前另外加写了一场樊城大战,让刘备和 徐庶都大出风头。

孙权想将刘备挤出荆州,声称欲与刘备共取蜀,刘备自然不同意。孙权派遣奋威将军周瑜率水军进住夏口,蓄势待发。周瑜自京(今镇江)急还江陵,部署进兵。刘备迅疾调整并加强了阻抗孙权的布防,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居南郡,自己守孱陵,构成了数百里防线。孙权知道刘备、诸葛亮已洞悉其用意,只好命令周瑜撤军;周瑜“道于巴丘病卒”。可见,双方并未直接战斗。《三国演义》勾画了周瑜“假途灭虢”和诸葛亮气死周瑜的场面。这是大长刘备志气,大灭周瑜的威 风的生动描绘。但它与历史的真实却是相距甚远的。

刘备征吴,惨败而归,忧死白帝。《三国演义》无法篡改这一历史大局。很显然,这样的结局,不仅难慰关、张地下之灵,而且也让读者徒增悲伤,因此作者另外虚 构了一些小的“战斗”和生动场面。

其一,让关兴、张苞大展乃父雄风,说关兴、张苞互相配合,大战东吴名将孙桓、韩当和周泰,杀入吴军,刀 劈李异、周平,枪挑谢旌、夏恂,生擒谭雄、崔禹。

其二,黄忠宝刀不老,勇战潘璋。

其三,沙摩柯射死东吴名将甘宁。

其四,枭首仇人,血冤得报:一曰关公显圣,帮助儿子关兴杀死潘璋。二曰关兴刀剐糜芳、傅士仁。三曰张 苞手刃范强和张达。

其五,赵云救主,枪刺东吴名将朱然于马下。

其六,孔明预设“八阵图”,迫使已经取得胜利的陆逊狼狈而归。

以上诸多情节,勿须逐一斟误,只要知道了以下诸点,便可知其全非。

第一,关兴、张苞二人没有参与战争。《三国志·关羽传》说,关兴“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这说明,关兴曾经受到诸葛亮的重用,并被授官,但夷陵猇亭战时,关兴年少,未预战事。《三国志·张飞传》说,“(飞)长子苞,早夭。次子绍嗣”。这说明,张苞死在张飞被杀之前,所以不得“嗣爵”,而由他的弟弟张绍继承。既已“早夭”,如何能够参加战争。因此,战争中凡与关兴、张苞有关的情节,都是 不存在的。

第二,黄忠死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夷陵猇亭之战发生在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 至章武三年。人既已死,怎么能去勇战潘璋呢?

第三,战前吴国名将甘宁已故,所以《三国志·陆逊传》载,“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 之。”名单中没有甘宁的名字。既如此,自然不会阵前被杀。

第四,《三国志·潘璋传》记载,“刘备出夷陵,璋与陆逊并力拒之,璋部下斩备护军冯习等,所杀伤甚众,拜平北将军、襄阳太守。„„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卒。”潘璋既然死在夷陵战争十年以后,又怎么可能被 关兴“取心沥血,就关公神像前祭祀”呢?

第五,《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吴黄武二年(蜀后主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六月,“(孙)权令将军贺齐督糜芳、刘邵等袭蕲春,邵等生虏(魏蕲春太守)晋宗”。糜芳既然两年后还活着,那么也就不可能存在两年前糜芳、傅士仁回到刘备那里去自找其死的事了。

第六,《三国志·朱然传》说,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刘备举兵攻宜都,(朱)然督五千人与陆逊并力拒(刘)备。然别攻破备前锋,断其后道,备遂破走”。又说,“自创业功臣疾病,(孙)权意之所锺,吕蒙、凌统最重,(朱)然其次矣。(朱然)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公元249年)卒。”二十多年后才死的人,作者让他二十八年前就 被赵云枪挑了,实在是太过分了。

第七,关于诸葛亮布石为“八阵图”,后人的确有些记载。诸葛亮所到之处,喜欢用石布阵,实属演练阵法的示意图,不知其详者走进去,有似迷宫,不易找到出口走出来。但摆在地上的石阵本身,是个“图”,并不具备实时的战斗作用,什么“杀气冲天而起”、“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盖地”、“怪石嵯峨,槎枒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云云,纯属臆断妄说。实际上,这是作者特加的抚慰读者之笔,刘备虽然失败了,但诸葛亮的预谋却让陆逊狼狈而回。自然,也是为了表达对刘备的同情和神化诸葛亮。

虽败犹荣

刘备常打败仗。有趣的是即使打仗失败了,《三国演义》也常抹上些光彩,使之虽败犹荣。

董承衣带诏事暴露,曹操杀董承及王服、种辑等,夷其三族,并彻底知道了刘备参与其谋,因此更想将其除掉。官渡之战前,决定亲征。曹操打了刘备一个措手不及。“备初谓公与大敌连,不得东,而候骑卒至,言曹公自来。备大惊,然犹未信。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曹操尽收其众,虏备妻子,进拔下邳,擒关羽,又击破昌豨。对于刘备“望风而逃”、置妻子于不顾、关羽被俘、但场面并不激烈的这次战争,《三国演义》特写了刘备、张飞劫寨失利和关羽死守下邳、力保刘备妻小、大战曹操名将夏侯惇、徐晃、许褚的场面,保全了刘备、关羽的面子,使刘备虽败犹荣,让关羽虽降 而义。

建安五年,袁绍为了牵制曹操曾派刘备率领本部兵马两至汝南。第一次,“绍遣刘备徇濦强诸县”。据说,“自许以南,吏民不安”。曹操“以为忧”,遂使曹仁南征。曹仁打败刘备,“尽收诸叛县而还”;刘备不敌,又跑回袁绍那里去。第二次,刘备到汝南后,即与黄巾龚都等部联合,有众数千人,击斩叶县守将蔡扬。不久,官渡之战结束,曹操“自南击先主”,备闻公自行,走奔刘表,(龚)都等皆散。刘备逃依刘表时,曹操没有追击他。《三国演义》却描绘出一场不存在的、有声有色的、虽败犹荣的、曹操与刘备的面对面的战争,玄德阵前大骂:“汝托名汉相,实为国贼!”关、张、赵三处一齐掩杀。曹军远来疲困,不能抵挡,大败而走。玄德得胜回营。只是后来中了曹操的计,力战不胜,不得已才杀出重围,投奔了 刘表。这样,刘备的形象,又大大提高了。

刘备兵败当阳。《三国演义》虽然讲述了其惨败的情况,但同时加写了若干局部的胜利,以迎合读者不愿刘备失败和憎恶曹操猖狂的心理。例如,刘备使张飞率领二十骑兵断后,张飞“据水断桥”,被形容成曹军闻之,尽皆股栗,“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曹操“冠簪 尽落,披发奔逃”。

另外,有些刘备参与或指挥的战争,暴露了刘备的怯懦、乏谋,导致了失利或失败。《三国演义》为了顾全刘备的面子,特意将这些战争场面隐去了。比如,刘备参加过平定张纯反叛的战争,但进军中,他突与叛军遭遇,受伤后装死,才免于难。《三国演义》隐去了不光彩 的这一情节。

再如,刘备错误地低估了曹操军队的力量,派遣陈式等十余营兵力去切断马鸣阁栈道。结果被曹将徐晃打得大败,蜀兵“自投山谷,多死者”。本来处于进攻势头的刘备军队反而为敌反包围,失掉主动权,吃 了败仗。

四、掩盖其诡诈和失误

《三国演义》《白门楼吕布殒命》一节,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曹操和刘备的心态,适量据史直书了刘备的诡诈。《曹操煮酒论英雄》一节,据史演绎了刘备善于谎对紧急事态和为防曹操加害而伪作后园种菜的故事。但是,刘备的更多的阴暗心理和作为被掩盖了,有些事实 被颠倒了。

移花接木,掩盖事实真相

史载,吕布、袁术被消灭,刘备追随曹操到了许昌,曹操即以车胄为徐州刺史。不久,刘备、朱灵受命截击袁术,袁术南走而死,朱灵等还许,刘备遂据下邳。刘备为了彻底摆脱曹操,以求在徐淮地区发展,乘机杀死曹操所置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暂摄徐州刺史事),自还小沛(表明自己是名正言顺的豫州牧)。从此,刘备不再听从曹操的号令。所以,史称:“备到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反。”但《三国演义》却故意颠倒事情原委,说车胄接曹操钧旨教杀刘备。车胄伏兵瓮城边,欲待刘备到来,关、张假扮曹军,夜叫城门,杀死车胄及其全家。一场谋夺地盘、叛离曹操的行动变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自卫反 击,并将杀人责任推到了张飞、关羽身上。

刘备鞭打督邮,史有明记。《三国志·先主传》说,“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三国演义》为了塑造刘备的宽宏仁慈形象,竟移花接木,把刘备亲手做的这件事改作“张翼德怒鞭督邮”,事实篡改了,目无“王法”的面目被“偷梁换柱”了,一个宽厚仁慈的刘备和一 个胸怀坦荡、正义而莽撞的张飞,同时被加工出来。

不写有损刘备形象的内容

《三国演义》的写作倾向很明确,对曹操“显其诈”,对刘备“隐其恶”。所以刘备酷虐的一面和一些诡诈伪 行,大都被隐去了。

《三国演义》渲染的赵云“截江夺阿斗”,吴将被杀,孙夫人只身回吴情景,考诸事实,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这个生动的情景,掩盖了刘备入蜀以后在法正的建议 下主动“出妇”的作为。

刘备克蜀之后,施行峻刑苛法,“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三国演义》基本没有反映这方面的事实。例如,刘备根据自己的好恶律外妄杀治中从事彭羕;为报宿恨,挟嫌杀死后部司马张裕;为了避免死后亲生儿子的皇位受到威胁,以刘封“侵陵(孟)达”、“不救(关)羽”为 由,赐养子刘封死。

刘备对于阻碍自己谋王称帝的人,或抑之,或除之,从不手软。益州前部司马费诗劝刘备不要急于称帝,“由是忤旨”,被降了职;尚书令刘巴和主簿雍茂,劝刘备缓称帝,刘备便找了一个别的理由把雍茂杀了,刘巴惶恐万状,“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 不言”。

最为难以让人理解的是,像赵云那样的战功累累的忠臣、宿将,只是因为克蜀之后某些政见和军事见解不同,便受到了压抑。《三国演义》关于关、张、赵、马、黄 “五虎将”的排列,完全没有事实根据。事实是,刘备称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不得入列,而为翊军将军。翊军将军是次于前后左右将军的一种名号将军,或谓杂号将军、列将军。刘备称帝,关羽、黄忠已死,右将军张飞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并由新亭侯进爵为西乡侯;左将军马超升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由前都亭侯进封斄乡侯。而赵云仍为翊军将军,而刘备生前始终不给赵 云封侯。

以上仅是几个典型的例子。此类情事,如果发生在曹操身上,那就不同了。《三国演义》对于曹操的酷虐变诈的一些事例,不仅大都书录在案,而且更加典型化、艺术化了,所以使得人们过目不忘。

五、渲染危难,突出其坎坷人生

刘备一生,坎坷多难,史不讳言。这些,在《三国演义》中,有的因为不利于刘备的美好形象,被隐去了;有的则不仅做了反映,而且更加渲染,使其更加形象化。 下面是一些突出的例子。

在许昌,刘备被董承拉进了除曹阴谋的活动,因而惶惶不可终日。曹操《煮酒论英雄》一番话,吓得他“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故事本来已很精彩,《三国演义》作者又加写了关羽、张飞突入曹操后园,“见玄德与操对坐饮酒。二人按剑而立。操问二人何来。云长曰:‘听知丞相和兄饮酒,特来舞剑,以助一笑。’”把气 氛渲染到极致。 在荆州,刘表的老婆蔡夫人和部属蒯越、蔡瑁等几次想把刘备除掉。《三国演义》根据几条简单的记载,演绎出《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大篇文 字。九死一生的场景,非常动人。

在东吴,《三国演义》说,早在赤壁之战发动以前,周瑜就想把诸葛亮、刘备干掉。事实是,大敌当前,孙权已经决定同刘备联合抗曹。刘备得知周瑜带兵来,“单舸往见”。会见中,周瑜的确有点盛气凌人,但并没有借 机杀死刘备的打算。

孙权嫁妹与刘备,意在“固好”。最多也不过像周瑜、吕范等人所想的那样,“徙(刘)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瓦解他的斗志。《三国演义》不讲此间孙、刘两家“绸缪恩纪”,关系暂有缓和的事实,而是大讲孙权、周瑜、吕范等设计欲害刘备的 情节,自然都是小说家言。

另外,《三国演义》给刘备另加了一个特别的性格,即善哭。哭的原因和形式各有不同,但作者的立意很明确,不是丑化他,而是表现其“大志”、“大义”、“大德”和“善谋”、“多情”,以及“能屈能伸”之能,以显现其坎坷多难的人生,以博得更多的同情和理解。

摘自:《新华文摘》2004年19期 作者:张作耀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三国演义推荐 演义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