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三四年级作文教学改革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6:58: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方案

一、设计背景

1、对学生习作现状的思考:语言平淡无味,内容空洞。“作文就像建房子”有的同学建了主体,可没有装饰。

2、对当今课堂作文教学的思考:当今课堂作文教学成了固定不变的“可有可无”的形式。学生是凭着感觉走,教师也是凭着感觉走,课堂的指导对学生帮助不大。

3、对单元作文要求的思考:大部分单元习作较自由,写什么都可,可写人,可写事,没有多大约束。教者不好操作。

为了打破这局面,让指导成为有效的行为,让生确实有收获,思考出自己的一套作文教学思路。

二、设计结构

一篇作文=自由作文+规范作文(写作技巧)

三、设计理念(涵盖了“怎样教”)

1、阶梯性:段------篇

易-------难

形象----抽象

理论-----实际

2、可操作性:有方法介绍,有实例对比分析,还有实践操作,如仿写,改写,扩写,现场边观察边指导写等。

我们的孩子生活积累少,作文来源于生活,就该回归于生活,应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写,让学生有材料写,有写的依据。

3、连续性:训练不要“走马观花”,要围绕一个训练点重复训练,多次训练。当换训练点时,前面的训练点不能丢。

4、可选择性:根据单元课文重点训练点,灵活选用,不能完全摒弃单元习作。

5、学科整合性:课内阅读课文的教学+课外阅读积累

三年级(重点:片段训练,细节描写)

一、肖像描写

1、作用:能生动形象地展示人物的外部形象,也可以以形传神,反映人物的内心和性格。给人以鲜明逼真的形象。

2、内容:容貌,衣着,声音,外表

3、技巧+实例:

(1) 有顺序。上-------下,整体--------部分,表-------里,静---------动

(2) 抓特征。不能面面俱到,要体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如《金色的鱼钩》《我的弟弟》

(3) 动静结合。把外貌神态的变化与事物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

如《少年润土》:静态: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动态:一个使十一二岁的少年,颈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二、人物语言

1、作用:“言为心声”,要想准确表现人物的特点,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才能达到“闻其声,如见其人”。

2、内容:人物对话,人物讲话,自言自语。

3、技巧+实例::

(1) 符合人物身份。老人有老人的语言,小孩有小孩的语言,不同身份的人说话的口气不一样。

(2) 符合人物特点。人物特点不同,说话的风格也不同。“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人说什么话”

比如,读一段话,能猜出是什么人说的话吗?

“今天中午你洗碗好吗?今天晚上我一定洗。”“一定?”“谁说谎是小狗。”“好,拉钩。”

(3) 语言要精练典型,避免啰唆。

(4) 方法:提供一个语言环境,想象不同身份的人会怎样说。 ---------------地说(想象不同性心情的人会怎样说,用四字词语)

三、人物行动

1、作用:将人物的一系列动作写具体了,使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2、内容:即将一个大动作分解成一系列小动作。

3、技巧+实例::

(1) 行动体现品质。由表及里地反映人物品质。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的“站,托,顶,拉”反映了他勇于献身的精神。

(2) 行动符合实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职业、习惯不同,行动就不同。

(3) 用词的多样,灵活。(同一动作可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看:瞅,盯,注视,望等

走:行,踱,跨,步

(4) 用词的准确,传神。

4、方法:可写活动,写游戏。现场边游乐边指导,边观察,边描写。

四、心理描写

1、作用:心理描写是无声的语言,可以直接揭示人的精神面貌,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充实。

2、内容:人物想什么,怎样想。可出示以人物心理变化为线索的文章。

3、技巧+实例::

(1) 直接描写。由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作直接的交代或说明。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2)内心独白:即自言自语。

(3)转述猜测:借助揣测他人怎样想,展示人物的心理。

如:有位同学写自己不小心摔破鱼缸,却将责任推给小猫时,这样写到:“小猫一定在想:„哼,明明是你不小心,却让我背黑锅,你不是个诚实的孩子。\'”

(4)写出感觉:以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精神状态来表现内心。如:“听了老师的表扬,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5) 梦境幻觉:《凡卡》“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爷爷……”

四年级(片段+技巧+实例:)

一、开头:我们常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故事情节:前几天,我去姑姑家玩,认识了一位五岁的“大学生”小玲。她胖胖的,头发剪得很短,一双活泼的大眼睛,喜欢歪着头看人。为什么叫她“大学生”呢?因为她能看几百页的“大书”,接受能力强。她一旦认识你,就要你教 根据这个故事情节,可以设计好几种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法

一开始就扣题,不拐弯抹脚,要干什么使人一目了然。如:我的表妹小玲,她胖胖的,外号“大学生”,比我小七岁,她非常喜欢学习。

2、描写人物开头法

先描写人物的外貌,让读者对人物有个第一印象,为下文表现其特点打下基础。如: 她胖胖的,头发剪得很短,一双活泼的大眼睛,喜欢歪着头看人。她就是我姑妈家的“五岁的大学生” 小玲。

3、叙事开头法

如:姑妈家的桌上放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有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她就是本文的主角-------小玲。

4、设问法

在开头设置悬念,用下文作回答,既吸引读者注意,又引人思考。如:你见过“五岁的大学生”吗?你一定会摇头。可是,这一次我去姑妈家,的确见到了一个“五岁的大学生”,她就是小玲。

5、比喻手法

如:知识好比聚宝盆,有的人空,有的人满。“五岁的大学生”小玲的聚宝盆里装进的知识可真不少呢!

6、抒情开头法

开头直接抒发自己感情,感染读者,使读者的心迅速与作者的心在一起。 如:百灵鸟的歌最动听,红牡丹开的花最艳丽,“五岁的大学生”小玲最聪明。

7、倒叙开头法

开头先说事情结果,再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读者一看,就会急不可待地接着往下看。如:晚上,我睡在床上,“五岁的大学生”小玲的身影总在我脑海里晃动着。我又记起前几天去姑妈家的情景来。

二、结尾:

豹尾:“豹尾一扫,威力不小”。象征着力量,象征着果断,干脆。因此,结尾要干脆有力,不拖泥带水。

作用:

1、归结全文,加强印象。

2、启发读者,引起思考。

3、号召读者,见诸行动。

方法:

1、自然法:随着叙述事情的结束,文章也自然而然地结束。

《飞夺泸定桥》: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前线。

2、点题法:结尾点名文章的中心思想,点名题目。

《我家门前的柿子树〉》:我家门前那棵老的柿子树,给我幸福的童年生活 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我想,将来我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也忘不了它。

3、抒情法:在文章结尾,用深含感情的语言结尾,突出主题。

《一夜的工作》: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象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4、总结法:文章的最后几句或一段,把文章的内容加以概括总结,使读者得到一个总印象。

《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5、引用法:在文章结尾引用与文章主题有关的谚语,诗词,歌曲,名言等,以深化主题。

《桂林山水》:这样的山倒映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围绕着这样的山,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三、审题:审题是写好命题作文的首要一环。否则,就会“跑题”。

那么,应从哪些方面来审题呢?

1、文体。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应用文。

2、写作对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

3、写作中心是什么。是赞扬某人,某种精神,还是揭露,批评某种不良现象,是要说明某种道理,表达某种感受。

4、写作重点是什么。所写的人,事,景,物。

5、采用什么写作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

如:《大家都夸他》这个题目应怎样审?

四、立意。

(一) 中心思想

“意”即中心思想。一篇文章没有鲜明的中心思想,就不能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和教育。因此,习作立意不仅要求正确,还要鲜明夺目。

怎样才能使文章立意鲜明突出呢?

1、只有一个中心。如:画家画“岁寒三友”。有的同学写作文,这也想写,那也想写,结果犯了中心思想不明确的毛病。一篇文章宜表现一个中心,多中心就等于无中心。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文章的重点就突出,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要学会点题。点题就是在文间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题意,揭示中心思想。题点在哪儿,用什么方法点题,得根据作文的内容和写作的需要,要点得恰到好处。

(1) 设问点题。吸引读者读下去。

《海底世界》: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2) 比喻手法点题。揭示中心。

《美丽的小兴安岭》: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大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花园

(3) 叙述点题。从而引出下文。

《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4) 议论方式点题。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思想。

《心愿》:“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5) 抒情点题。

《在祖国的蓝天上》:“我们的目光透过车窗射向天空,祖国的蓝天多么美丽啊!我们的心啊,留祖国的蓝天上。”

(二) 有新意。

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桃一篓”。立意时,要讲究创意。也就是要将自己新鲜感受见闻,表达自己独到见解。

要立意新颖,要做到:

一是从小处着笔,向大处发掘,在细小平凡的形象和事情里精雕细刻。二是要会选择新的角度。(

1、多角度思考。

2、从相反角度思考。

如:《车上让座》无创新:青年,少年为老人让座。 有创新:老人,孩子为青年让座。(从相反角度)

五、打开思路找材料。

1、从人物方面想

2、从思想感情方面想

3、从相似方面想

4、从相反方面想

5、从中心思想方面想

6、分类比较找材料。

7、按时间,空间推移去想。

小学三四年级作文写作技巧

作文教学改革方案

三四年级作文

作文教学改革方案[版]

三四年级作文试题

三四年级作文指导

三四年级小学生作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方案

小学三四年级心理

小学改革方案

小学三四年级作文教学改革方案
《小学三四年级作文教学改革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