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二语文测试卷

发布时间:2020-03-02 20:58: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三百”和“孔子删诗”是《诗经》学史上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关键词。“诗三百”一般被认为指《诗经》共有诗歌约三百篇,这一词语涉及《诗经》名称。“孔子删诗”则为汉代以来《诗经》学史的一个重要公案,涉及孔子与《诗经》文本形成过程的关系。

先说“诗三百”。《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刊登的《“诗三百”正义》指出:先秦文献中“三百”联言,往往并非实指,而是极言其多的—种修辞手段。这在《诗经》中不乏用例,如“三百维群”(《小雅·无羊》)、“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魏风·伐檀》)等。“三百”一语尚见于《礼记》《左传》《周易》等文献,出土文献中也有所见。由“诗三百”之本意审视孔子之言,可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当释为:诗有许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其余所释亦当类此。孔子所言“诗三百”一语,既不能证明当时存在数目为三百篇的《诗经》文本,据此否定‘孔子删诗”之说自然就失去了合理性。

从对历史事实考证的角度来说,“诗三百”词语内涵的阐释只关乎“孔子删诗”可信性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术史的追溯。“孔子删诗”本源于《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申述殷周之盛……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至于孔子何时开始“删诗”,华锺彦先生判定为鲁定公五年,即孔子四十七岁之时。华先生此说本于《史记·孔子世家》:“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世家》以下续记鲁定公八年孔子事迹,说明孔子系于盛年收徒立教,授《诗》《书》《礼》《乐》。故其删订《诗经》必不晚于是年。

下面对“孔子删诗”的具体工作流程试作描述,司马迁《孔子世家》叙述孔子删诗时,“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何谓“去其重”?从清华大学所藏竹简《周公之琴舞》来看,“去其重”首先就是选取某组诗篇中有代表性的篇章,而将其他部分视作意义重复而不取。因为教学读本,篇幅必有所限制。“去其重”的第二层意义是,从同一诗篇的诸多变体中择优挑选。清华简《耆夜》篇载周公所作之《蟋蟀》,与今本既有诸多相似,又有明显相异之处。今本《蟋蟀》当为孔子所选取,而清华简本仍流传于世。刘向自述,其“所雠校《孙卿书》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复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这一编选原则与结果,都与孔子删诗相类似,显示了文献传承的内在规律。

(摘编自李颖《诗三百与孔子删诗》,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百”用以“极言其多”,可谓古已有之,而与此类似的还有很多,如李白“天台四万八千丈”的“四万八千”表示数量多。

B.根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在盛年收徒立教,授《诗》《书》《礼》《乐》,作者认为其删订《诗经》必不晚于鲁定公五年。

C.孔子删诗“去其重”的原则有两层含义:从某组诗篇中去除缺乏代表性的篇章,从同一诗篇的诸多变体中去除不太优秀的篇章。

D.本文作者从对历史事实考证的角度,旁征博引,条分缕析,从说“诗三百”开始,来逐步论证“孔子删诗”之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在《诗经》学史上,“诗三百”和“孔子删诗”关系密切,它们和《诗经》名称、《诗经》成书过程等内容紧密关联。 B.由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中“诗三百”词语内涵的正确阐释,我们可以确切得出孔子删诗的可信性。

C.孔子把古时三千余篇诗删订成三百零五篇,让它们合于《韶》《武》《雅》《颂》之类音乐,礼乐从此有了条理可以讲述。

D.孔子回鲁国后不满“陪臣执国政”的状况,不愿出仕,“退而修诗书礼乐”,教授弟子《诗》《书》《礼》《乐》等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将自己编订的诗歌集定名为“诗”,此诗集在先秦时期的另一名称是“诗三百”,但与孔子所说“诗三百”的意思迥异。

B.有些学者根据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一句话就否定“孔子删诗”之说,是曲解原意,主观臆断。

C.虽然有些诗歌亡逸于《诗经》之外,但其中有些至今仍流传于世,而且在论证《诗》成书过程方面同样具有研究价值。

D.孔子删诗所遵循的编选原则,符合后世之人在文献编选方面的内在规律,文献编选能一脉相承,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修鞋摊 左岸

五十二岁的于守桥临近下班的时候,手机铃声响了。是小枣来的电话,说有急事找他。

小枣是来自乡下的小姑娘,长得像一瓶未开封的纯净水,表情简单,语言金贵,在这个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的一个角落,摆了一个三平米大小的修鞋摊。

老于是个好善施乐的人。他了解到小枣上面有三个哥姐出生不久都先后天折,她娘怀她的时候,爹又患病离世;剩下孤女寡母,家境越加贫寒,促使年纪轻轻的小枣一狠心撇下娘,一跺脚来了很远的这里。了解小枣的不幸遭遇,老于义不容辞经常帮助小枣这个那个的就成了他业余爱好的一部分,小枣感激不尽,但嘴笨,只会说“大叔歇歇,喝口水咧”。

别瞧小枣一个女娃家,能吃苦耐劳,鞋修得好,远近闻名,男女老少异口同声公认,小枣服务态度绝对够上四星级标准,甚至有的老客户搬走后还特意坐公交来她这里修鞋。

孩子出啥事了?于守桥一边寻思一边急冲冲往小枣的鞋摊赶。到了跟前一看小枣独自坐在修鞋用的马扎子上,泥胎似的,低头愣愣地发呆。

“小枣,谁惹你生气啦?”老于迫不及待地问。小枣抬头,见老于像遇到救星,止不住豆大的泪珠往下掉。“快说,你急死人了。”老于越加狐疑。“俺娘病重了,爬不起炕。”“家里再没别的亲戚了吗?”“没。俺只有回家。”小枣狠狠咬了一下自己的嘴唇。

“那,你走后,这个鞋摊怎么办?”

“我就为这个,找你来出个主意。”

老于明白,这个不起眼儿的小摊摊宝地,谁见谁眼红。她一走,铁定就有人占。 “大叔,俺想好了,你帮俺看个把月,等俺娘病见强了,俺还会回来。”

说着小枣冲老于扑通一声跪下。

老于见此景一把将小枣扶起:“这事包在我身上。事发突然,我也没准备,呐,这是随身带的三百元钱,你拿去急用吧。”

事不宜迟,小枣收下老于的钱,擦擦眼泪,千恩万谢,一步一回头地从老于的视线里消失了。 第二天一大早,老于向单位领导申请了半个月的休假。

老于来到修鞋摊开始上班了。修鞋是个又脏又累的手艺活,他老于虽说钳工出身,可毕竟隔行如隔山,最初艰难的日子可想而知,给人家修坏了不少鞋,有时一天下来,累得头痛眼花,不但没挣到钱,反而还得包赔损失。这期间老于间或给小枣打过电话。告诉小枣鞋摊一切都好,叫她放心,还问了小枣娘病情.

一个月眨眼过去了,小枣来电话告诉老于说她娘的病越加重,回不来,叫他再替她看着摊。

时光荏苒,转眼三个月过去了。小枣仍然没回来。老于再也没有向单位请假的借口了,他辞掉了工作。老于老伴和刚参加工作的儿子,前者发现老于脸晒得黢黑黢黑,后者瞅着老于的手粗糙不堪,都禁不住问老于怎么搞的,老于支支吾吾说最近单位搞土建整的,没事。

事情早晚是要露马脚的。一天,单位的科长给老于家里打电话,老于老婆接的电话,叫老于抽空到单位领取辞职后的相关补助费。老婆听罢顿时炸了锅,立即给老于挂了电话,叫他立马回家,说个清楚。

老于是个老实巴交的人,面对老婆把自己如何认识小枣,帮助小枣看摊修鞋辞职的事情一五一十交代出来。老婆听完立即气得背了气,老于见状又是掐人中又是捶背,老半天,老婆缓过神来,骂他老不要脸的准是叫那只小狐狸精给迷住了,转而一把鼻涕一把泪,说老于得精神病了,正常人哪有无故砸了自己金饭碗的呢。

一星期后,老婆与老于办理了离婚手续。

打那以后,老于更加专注这个鞋摊。这期间,已老长时间打不通小枣的电话,他认为小枣的手机停机是因为没钱续了,他甚至后悔当初怎么就没有留下小枣家的地址,好给她寄些钱去。

不知不觉,三年时光在老于叮叮当当的鞋锤声里溜掉了。小枣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老于对于这个,似乎习以为常。有些迟钝的他,常常把烟卷燃火的那头误放自己的嘴里,烫得他傻笑不已。

一天,一辆银灰色的桑塔纳轿车在老于鞋摊不远处停下,从后车座里走出一位着装时尚的少妇,嘴里咬着一根女士香烟。

“维娜,那双鞋有必要修理吗?我再给你买一双不就得了。你也不怕麻烦。”老公显然对少妇的举动有奉承的成分。

叫维娜的少妇没有理会,扭着腰肢朝鞋摊走来,把一只高跟鞋递到了正在埋头钉鞋的老于的脚下。

老于仰起脸,用他那粗大的手指使劲地揉着眼睛,打眼细瞅,不由惊呆了:“你是小枣?”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描写小枣狠咬嘴唇、扑通跪下等的动作和“你帮俺看个把月……俺还会回来”之语,寥寥几笔活画了小枣善于演戏、装可怜的虚伪形象。

B.“老于明白,这个不起眼儿的小摊摊宝地,谁见谁眼红。她一走,铁定就有人占”,这句话是情节转折的关键,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C.“常常把烟卷燃火的那头误放自己的嘴里,烫得他傻笑不已”,说明老于长期吸烟导致神经系统反应迟钝,也能表现他忘我修鞋的习以为常与专注。

D.小说中写到修鞋摊易主,老于一直坚守修鞋摊,终偶遇旧主小枣,两人境况前后迥异,深化了作者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及小说诚信的主题。

5.小说以“修鞋摊”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结尾戛然而止,令人回味不尽。有人认为小枣会装作不认识老于;也有人认为,小枣会良心发现,向老于道歉、解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故宫画医单嘉玖

每天早晨不到7点出门,下午5点下班,从鼓楼的家里走到故宫,不疾不缓,正好50分钟。这条路,故宫书画修复师单嘉玖一晃就走了快40年。

古人把书画修复形容为“病笃延医”。所谓“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甚至提出“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主张。书画时间久了如同人老了生病了,难免出现断裂、破碎、糟朽、霉烂等问题,修复一次,至少可以使其生命延长上百年。这样,良好的画医就成为稀世珍宝。

故宫古书画修复对象为两大类:一是以传世文物为主的宫廷收藏,包括书法、绘画、碑帖拓片、帝后画像等,如《五牛图》《清明上河图》;另一类是宫廷史迹,包括宫殿中的匾额、台阶、石碑等。这些古董如果没有修复技术的保护不可能流传到今天。

“1978年冬,刚刚结束插队回到北京,正好故宫博物院招收文物修复人员,我就这样成为了故宫人,一干就近四十年。”那时,单嘉玖对书画装裱修复一窍不通。第一天上班,师傅孙承枝把一沓纸往桌上一搁,让单嘉玖把纸上的草棍、煤渣刮掉,还得保持纸张的完整和光洁,这一刮就是3个月。“一开始觉得枯燥,但慢慢的,你能感觉到那个鬃刷划过不同纸面的阻力,甚至能感受到宣纸的膨胀与收缩,修复书画所需要的那种定力也慢慢地培养出来了。”单嘉玖回忆说,“3年的工夫,自然而然地就知道了各个朝代用纸特点和选纸方法,那些一开始觉得拗口的专业术语也变成了自己的口头禅。”

“书画修复,既不能不管不顾乱逞能,也不能缩手缩脚,真就需要胆大心细。”单嘉玖对明代《双鹤群禽图》的修复依然记忆犹新。这幅我国流失海外的遗珠,现存德国柏林博物馆东方艺术博物馆。当单嘉玖清洗这幅画作时,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出现了——画作局部出现鼓胀,致使画中形象严重变形。单嘉玖停下来寻找原因。原来,这幅画曾经过日本修复师之手。根据多年经验,单嘉玖怀疑是日本使用的“和纸”的膨胀系数与原作画绢不一致所致。后来的结果证明了她的这一判断,通过不断地闷润画心并及时控制与调整水分等方法,问题才迎刃而解,最后足足用了四五个月的时间才完工。

“我们之所以被称为‘画医’,是因为真的很像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人病了,吃什么药、打什么针,取决于病体和病情。书画病了,怎么抢救、如何修复,则取决于作品的受损状态,而不是文物等级的高低。”

单嘉玖有个习惯,每修复一次具有挑战性的书画作品后,她就将修复过程与心得撰写成文,让大家分享它的修复过程。如今已经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

“故宫的书画修复基本上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这样可以保证修复风格的一致性,这就像病人得有主治医生一样,你得对自己要修复的这张画负责,全盘考虑,如果不同的人做不同的程序,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推诿,而且你自己用足够的耐心赋予一幅画新的生命,也特别有成就感。”

有一次,一起采访的同行问单老师,“你修过的最有名的最有价值的书画是哪幅?”单老师慢条斯理地说,“对修复师来说,每幅书画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可比性。一些并不那么有名的画,也都是经历了岁月的侵蚀、战争的流离,还有各种不可避免的损坏,才有缘与我们相识,它们也反映着画家的精神世界和当时的艺术追求,承载着过去的重要信息,在我们眼里也都是宝贝。就像医生最重要的是要把病人的病治好,哪有挑病人的道理。”

外面的世界变化很快,而对修复室里的他们来说,时间停留在每一个不急不躁、修复书画的细节上。

(节选自《光明日报》记者:杨雪梅)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单嘉玖从一开始对装裱修复一窍不通,到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故宫画医,说明坚持不懈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B.单嘉玖认为他们与要修复的书画的关系就如同医患之间的关系,修复的方法取决于书画的受损情况而不是作品的等级高低。

C.单嘉玖认为书画修复需要足够的耐心,也要胆大心细,既不能胡乱逞能,也不能缩手缩脚。 D.在单嘉玖看来,每幅书画都是一样的,都要用心完成修复,只是最修复有价值的书画能给人特别的成就感。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B.C.D.E.书画修复要求极高,如果没有优秀的工匠,宁可不修而保持原状;但修复工作有时又刻不容缓,因此反复刮去纸上的草棍、煤屑培养了单嘉玖对宣纸特性的感受力和修复书画所需要的定力,这是师傅教在对《双鹤群禽图》的修复过程中,出现了画面局部膨胀、形象严重变形的问题,单嘉玖用自己独特为了保证修复风格的一致,防止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故宫书画的修复都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 单嘉玖有个习惯,她将每一次书画修复过程与心得都撰写成文,至今已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 迫切需要优秀的“画医”。 会她书画修复技艺的第一步。 的技术,挽救了这幅珍贵画卷的生命。

9.故宫画医单嘉玖有哪些可贵的品质?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可贵做法?请结合材料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 参考答案:B张冠李戴“作者认为其删订《诗经》必不晚于鲁定公五年”错,原文说“故其删订《诗经》..必不晚于是年”,这里的“是年”应该指的是“鲁定公八年”。

2.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

参考答案:B以偏概全,原文是“ ‘诗三百’词语内涵的阐释只关乎‘孔子删诗’可信性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术史的追溯”。

3.考点说明:考查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 参考答案:A于文无据,“此诗集在先秦时期的另一名称是‘诗三百’”在原文中并没有依据。

4考点说明: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和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参考答案:A C 5.参考答案:①可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老于和小枣,因“修鞋摊”被联系起来,一个恪守诚信,一个不讲诚信,对比鲜明。②使情节集中,波澜起伏:作者围绕“修鞋摊”来组织情节,修鞋摊易主,两人前后境况迥异,这样使得情节富有波澜,引人入胜。 ③有利于更好地表现主题:用“修鞋摊”连接人物、组织情节,可以很好地突出两人在“信用”方面的不同表现,凸显出老于诚实守信的可贵,进而表现出呼唤诚信的主题。

6.考点说明:考查探究能力,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F级。

(示例一)我认为小枣会装作不认识老于。

①从人物形象方面看,小枣故地重来,主要想看看自己原先的修鞋摊在三年后会是谁守着,鉴于自己的失信,也许会因羞愧而装作不认识老于,不愿相认;②从表达效果方面看,这样安排情节的反转,更容易达到出人意料、震撼人心的效果;③从揭示主题方面看,这样安排,更能表现出小枣的改变,讽刺社会上诚信缺失的现象。

(示例二)我认为小枣会良心发现,向老于道歉、解释。

①从人物形象方面看,小枣虽然境况大大改善,但纯良的本性应不会轻易改变,面对自己的恩人,小枣会因羞愧而良心发现,向老于道歉、解释;②从故事发展方面看,小枣既然来到故地要修鞋,就势必做好了坦诚面对故人的心理准备,会与恩人坦诚相见;这样安排情节,更符合读者的心理期待。③从揭示主颗方面看,老于诚信坚守固然可贵,这样安排更能表现出小枣因感动于老于诚信坚守而展现的美好人性,也为揭示出呼唤、赞美诚信的主题而形成了合力。

7.8.9.D(错在“只是最修复有价值的书画能给人特别的成就感。”) AB(C“用自己独特的技术”于文无据,D过于绝对,E改变范围,)

可贵品质:(1)敬业、负责、做故宫画师近40年,仍孜孜不倦。(2)胆大心细有耐心有定力。

可贵做法:(1)迎难而上,善于探索修复方法。(2)实践与研究并重,修文物,写论文。

下高二语文期中测试卷(A)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测试卷省重点高中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_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测试卷

高二哲学综合测试卷

高二英语阶段性测试卷

南通西藏民族中学高二 语文测试卷教师版

高二《文化生活》模块综合测试卷

高二语文测试卷
《高二语文测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