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7:08: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法学院“三下”活动实践报告

专 业: 姓 名:

法学院

陆超

班 级: 学 号:

2008级6班

200802650531

山东省龙家圈镇后马荒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离乡进城打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超过了230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因此,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留守儿童的问题,我跟随我们镇委的工作人员,深入到村民中,真实地了解当前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就此问题我对临沂市沂水县龙家圈镇后马荒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一次专题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影响着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这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数量急剧增加,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良策。为了进一步了解后马荒村留守儿童当前生活、学习状况,当前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方法

在调查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对后马荒村留守儿童现状做了详细、客观的了解和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村民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后马荒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走访了龙家圈镇政府的相关部门了解了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进程。通过查阅期刊和报纸了解了一些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三、调研内容

(一)后马荒村留守儿童的的基本情况

后马荒村是一个经济落后,交通相对便利(有一条连接县城与村的主干道),以外出打工,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较为贫困的农村。该村有1200人左右,外出务工人员占百分之六十,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七。农民土地较少(每人约7分地),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出外谋生,因而当地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普遍。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该地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绵薄之力。

(二)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发现在调查中的留守儿童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无人看管,缺乏监护;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远离父母,缺少关爱 1.生活方面

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

2.心理方面

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3.教育方面

在我们走访中得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不能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因此而有些下降。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甚至有的监护人放任自流这些孩子,最终使这些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农村孩子中留守儿童的小学阶段入学率相对高一点,初中阶段则呈下降趋势。更有孩子产生只想读完初中的想法。

4.道德方面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该地留守儿童比例达百分之五十七,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制度,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

2.父母与子女长时间分离,导致他们之间产生交流障碍,这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原因。

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这必然对他们的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过钱、物等大量的物质满足来补偿对孩子的精神关爱,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极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一)社会方面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弱化直至取消与户籍相关的城乡隔离的一些制度,给进城农民工以公平的待遇,把农民工子女就学纳入到城市教育体系,建立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减少直至消除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2.建立关心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才能使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如可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委托制度”和开办“家长学校”,重视和加强对监护人的管理和教育培训,提高其管理、教育孩子的能力。 3.整合与利用地方闲散的教育资源

鼓励有条件的退休人员尤其是教育系统内退的教师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成立“关爱留守儿童爱心服务队”,组织离退休的干部、教师承担留守儿童的部分课外教育工作,协助监护人共同教育管理好留守儿童;相关部门多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

4.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

利用各种传播媒介的传载功能,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宣传教育活动,宣传保护留守儿童的各项法规及政策;相关部门加大对网吧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二)学校方面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每学期初实行留守学生普查登记,建立留守学生联系卡。要提高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把对留守儿童的帮扶纳入德育导师制,扎实做好结对帮扶工作;要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情感的缺失。 2.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社会、思想政治教师的特殊作用,创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途径,切实增强留守儿童学法、守法意识,提高自律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

3.开展“手拉手”、“心交心”活动

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少先队和学生会等组织的优势,通过开展“手拉手”、“心交心”等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独、思念父母之情,改变内向、自卑、暴躁、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不良性格。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学校应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娱活动,通过才艺展示建立自信心,通过活动参与感受集体的温暖。同时,还可成立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各种兴趣活动,让留守儿童自主选择参加一种或几种课外兴趣小组,使留守儿童的心有所寄托。

(三)家庭方面

专家认为,在人的一生所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外出务工的父母要转变观念,切实重视子女的问题,改进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有条件的父母,应当将孩子接到身边接受教育,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家庭条件。暂时还不具备条件的父母,也应该慎重选择托管的临时监护人,并定期与孩子、监护人、老师进行联系,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努力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五、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下了沂水县龙家圈镇后马荒村留守儿童问题落实的不到位,一些留守儿童所受的教育和所在的生活环境并不理想,而且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之间的积极配合。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工作,更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隐患。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由自发、自觉到有组织地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期待着怒放的那一天。

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实践报告简述 报告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