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职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20:07: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根据《关于开展2014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通知》,及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黑龙江大学培训站教学组“关于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4年度学员(非中小学教师)学习要求”的规定,我参加了这次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班的学习。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科学素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专业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学用一致、讲究实效,着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科学素质,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了解本专业的科技发展动态,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和技术成果。提高个人素质,增强责任意识,确保我们能够以端正的态度,过硬的能力,良好的状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特参加了此次教师培训。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感到收获颇丰,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将我所学到的知识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专业科目学习内容概要

通过下载培训教材和教师视频讲座等形式完成了48学时专业科目的学习。

第一讲是常国良教授的《当代社会发展下职业教育的价值》,通过本讲学习,重点掌握了:

1、职业教育价值的内涵、特征与类别;

2、当代社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价值;

3、当代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取向。

第二讲是徐建华教授的《中等职业学校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通过本讲学习,我们能够了解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担负着向生产第一线培养和输送源源不断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神圣职责,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柱。然而近些年来,由于高考政策的改变,客观上促进了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扩大,使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初中阶段学习上的中下等生,甚至绝大多数是人们眼中的“差生”。相比较而言,中职学生存在着文化课成绩不高、综合素质偏低、后续发展乏力等问题。为了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改变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实践能力的现状,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到各科教学中,优化配置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性发展,为生产一线培养大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优秀技能人才。

第三讲是张红教授的《培养高技能人才——英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新动向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通过本讲学习,使我们能够了解英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内容是极其丰富而广泛的,其核心是在新形势下强化关键技能的培养,并引入基础学位。它以扩大职业进修中心、强化信息交流技术为突破口,以行业协议、新技能联盟为组织保证,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立体的动态政策体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员工技能的终身发展,即注重关键技能的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英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正是从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出发,以人为本。

第四讲是刘惠林教授的《职业教育制度的变革与途径》,通过本

讲学习,使我们了解我国的相关教育政策法规应与国际通行的服务贸易规则相一致,与教育全球化进程的国际惯例接轨,为国内外不同投资主体营造出一种相对宽松、透明、公平的竞争环境,促使我国职业教育在全球化活动中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为此,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废止和完善应该本着如下原则:首先,要善于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的经验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惯例,体现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其次,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教育政策法规中存在的、与教育全球化不适应的突出问题(比如营利问题、开拓国外市场问题、教育主权维护问题、质量评估与认证问题、职业教育标准制定问题、办学体制问题、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审批权限问题、企业参与问题、职业教育办学功能问题、经费投入机制问题、办学自主权问题、专业及课程设置问题、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国家、市场和职业教育机构的关系问题等)组织专家分类开展专题研究,并制定、修订、废止和完善一系列相关教育政策法规,最终形成一套相对完备的、能适应教育全球化要求的政策法规体系。再次,不仅要依法行政,而且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都要做到公开、透明,采取决策公开、结果公开、建立听证制度、信息查询、咨询和公开发布制度等具体措施。这不仅能增强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透明度,而且其本身也是我国职业教育融入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环节。

第五讲是王晓平教授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本讲学习,使我们熟悉了解职业学校学生知识的学习的

心理学规律和技能的学习心理学规律差别很大,如果以知识学习的规律展开技能教学,学生往往只能知而不能行,透过认知学徒制的模式教学则会纠正以教知识的方法教技能的误区,使学生能够在可视化的环境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循序渐进地掌握认知技能。

二、学习体会

(一)通过学习第一讲常国良教授的《当代社会发展下职业教育的价值》,使我了解到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我国社会,明确职业教育价值不仅对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且对于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职业教育价值的基本特征是其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

一、多元性与层次性的统

一、主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及可评价性与复杂性的统一。在当代社会发展下,学业提高、择业决策、转业培训、创业训练、终身教育是职业教育内在价值;而其外在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公平、社会分层等方面。当代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取向是强调发展性:注重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强调目的性:塑造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强调知识观:注重人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强调新的能力观,使能力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型;强调理论观: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二)通过学习第二讲徐建华教授的《中等职业学校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我们能够了解教育者在进行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时,首要任务就是要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学习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是教学

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主要要素。教育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根据不同课程和不同教学内容,综合分析该节课的知识体系、逻辑层次,了解每个知识点类型,清楚学生应该了解哪些知识、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形成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明确该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准确把握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混合式学习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个体特征,制定出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多层次的学习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和分析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成分的联系,为下一步教学顺序、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安排奠定基础

(三)通过学习第三讲张红教授的《培养高技能人才——英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新动向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我们能够了解教育者在进行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时,首要任务就是要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学习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主要要素。教学目标从类别角度可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时间角度可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层次上可分为课程目标、

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教育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根据不同课程和不同教学内容,综合分析该节课的知识体系、逻辑层次,了解每个知识点类型,清楚学生应该了解哪些知识、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形成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明确该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准确把握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四)通过学习第四讲刘惠林教授的《职业教育制度的变革与途径》,我们了解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对统筹各类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推动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有机结合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和带动了各地职业院校的发展,也满足和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和劳动力的要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由此也可以推断,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发展将会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发展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发展重视不够;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相配套的制度安排没有跟上,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未能形成,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支持缺乏力度;对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在职业教育集团中的地位、角色和作用没有理顺;职业教育集团仍然缺乏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面向市场办学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职业教育集团的内部管理欠规范。所有这些问题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原本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未能得到充分

彰显,导致其对“大职教观”理念的贯彻和落实也不彻底。

(五)通过学习第五讲王晓平教授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我们熟悉了解学校和教师不能忽视结构不良知识领域的教学,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学生高级知识的获得。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应该加强顶层设计,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对于高级学习进行制度上和技术上的支持,不要简单地将这一任务推卸给教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应该配合学校积极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策略的准备并践行新的教学模式。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也都提倡类似随机通达教学的案例教学,但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教学时虽然有较完备理论基础,但却没有贯彻落实,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学习感受

1、对肩负的党的教育事业更觉责任重大了。

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方式培养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思路更开拓、清晰了,增长了知识、理清了思路

过去对学校发展的硬环境,也就是硬件设施的投入有更多的依赖,通过学习,对学校发展的软环境,也就是学校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学校的核心价值,有了更清晰的看法。具体讲从三个方面静下心来有了思索;

①学校发展的规划设计,即学校的定位,有无超前意识,有无开

拓精神,有无创新、创造精神有了思索;

②学校内部的软环境,如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方面有了思索;

③对凝聚力的产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教师专业的成长有了思索。

3、观察问题的视角更全面、多方位了,具体讲:看到了差距,找准了目标

过去对一些问题,只求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不够全面。系统的学习,能使我冷静的看待问题,并有了相对更好的解决办法,对存在的各方面的差距,也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

4、对今后干好工作更有信心了,增强了干劲,提高了自信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以上仅仅是我学习的点滴体会。通过这次继续教育的学习,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养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

我一定要从自身做起,立足本职岗位上尽到自己的职责,牢固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实践和创新。随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一定紧密结合新时期新任务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自身学习,切实履行岗位职责,转变作风,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把本单位的工作推向前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专业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坚持

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讲究实效,提高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科学素质。

总之,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

中职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继续教育学校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培训心得体会

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中职类

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