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职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02:05: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经过近一个月的网络学习,使我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新任务与新趋向以及当前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些新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下面就我的学习情况写下一些心得体会。

一、当前职业教育的新任务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并把“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教育上的奋斗目标。它赋予了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

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1.多途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就我国实际情况看,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是中等职业教育,并要顺应国际职业教育的改革趋势,积极发展高职教育。

2.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职业教育高移化,发展高职教育是目前国际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培养高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我国高职教育要立足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学习借鉴国外经验

3.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无论是对于人的发展,还是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具有同样的价值。

二、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趋向

当前,国际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出社会化、终身化、综合化、法制化和高移化等新趋势。

(一)职业教育社会化

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中,职业教育更要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以充分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化,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正如《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指出的那样:“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

(二)职业教育终身化

职业教育终身化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一生中都要接受职业教育。它是全员的教育,要求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为其发展所必需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具有终身性,职业教育终身化,这是终身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职业教育终身化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三)职业教育高移化

职业教育高移化是指职业教育由中等向高等发展的趋势。在当前,高职教育不仅担负着培养高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而且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策略。

(四)职业教育综合化

(五)职业教育法制化

三、职业教育政策的新视角与新走向

(一)、职业教育政策解读的新视角

1.计划经济时期:初步形成职教体系

2.拨乱反正时期:体制恢复数量增长

3.改革开放初期:探索职教发展模式

4.深化改革时期:构建现代职教体制

(二)职业教育政策演变的特征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演变的过程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

1.政策具体目标的转变

职业教育政策的目标由单纯的教育内部发展问题逐步过渡到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2.政策内容变化的轨迹

政策内容由教育目标、管理体制建立、结构合理完善向综合解决体制、结构、质量、效益、就业等综合目标,向自我发展、形成特色方向发展。

3.政策调整频率的节奏

政策调整频率加快。由过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转变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适时调整职业教育政策。

(三)、职业教育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1.巨大的就业压力

2.社会对职业教育公平的强烈诉求

3.轻视职业教育的意识仍占主流

4.职教就业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5.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6.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历史任务

(四)、国外职业教育政策新趋势

1.职业教育与培训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基础

2.以完善的法律保障政策的实施

3.提高职业教育政策的适应性

4.摆脱职业教育终结性色彩

5.职业教育与培训面向社会所有成员

6.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主

7.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互衔接与沟通

8.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

(五)、职业教育政策调整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一)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二)招生政策需要调整

(三)衔接政策不完善

(四)劳动准入制度执行不严格

(五)职业教育政策理念落后

(六)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薄弱

四、职业教育法制建设的新目标与新思路

(一)职业教育的体系

职业教育体系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总称,它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受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并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调整。主要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

(二)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

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是指管理职业教育的一种组织模式,实质上是解决职业教育如何运转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六条、第十一条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作了具体的规定。其中对各级人民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事业组织、教育部、有关部门在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的职责作了明确分工:

1.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

2.教育部和有关部门

教育部负责全国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有关部门按职责分

工负责有关的职业教育工作。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

(三)职业教育的师资

当前,专业师资不足,高水平师资较少,是影响职业教育质量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因此,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职业教师资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等担任职业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的具体要求作出了明文规定。主要有:

1.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

2.聘请专、兼职教师

3.改善教师待遇与稳定教师队伍

(四)职业教育的经费

充分保证职业教育经费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物质基础。

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这些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各级政府财政拨款

2.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经费

3.开征教育附加费

4.适当收取学费

此外,还可以利用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贷款、校办企业和社会服务的收入、接受的捐款和资助等,增加职业教育的经费。

(五)、国外职业教育法制建设的新特点

从国外职业教育总体情况看,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必定有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更有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证职业教育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职业教育立法体系完备、各项法律法规执行顺畅、法制监督健全等职业教育法制化的模式,进而规范和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六)、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新思路

加强教育法治建设是现代社会和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说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内在要求,加强教育法治建设正是为了依法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现代社会民主法治建设在教育领域中的必然要求。

五、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的省思与前瞻

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表现在学校数量、办学层次、学生质量等许多方面,其中专业和课程是核心问题。合理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关系到能否发挥职业教育功能,以及学校的建设方向和投资效益。专业设置是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它影响着学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人才师资的配置、教学设备及其他教学条件的准备。专业和课程是发挥学校功能的关键因素,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兴衰、发展和声誉1。

六、职业教育教学新趋向

职业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

(一)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现状之省思

我国职业教育处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因此,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及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状况有更高度的认识。

1.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薄弱

2005年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很多职业学校开始在校企合作方面探索新途径。但长期以来仍然存在一边是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难,一边是众多企业用人荒。校企之间人才培养脱节的“两张皮”仍然是一个难题。

2.学科体系的教学范式:藩篱

职业教育体系与行业企业高速发展不相匹配。职业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错位;学校输出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要求没有真正对接。结果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职

业教育特色没有得到充分显现。

3.教师主体的教学模式:制约

4.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5.实践教学状况:尴尬

6.双师型教师力量:缺乏

7.知识本位的评价导向:偏离

二、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新思想

(一)设计导向的教学思想

该思想由德国职业教育家劳耐尔提出,因为其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同时又顺应教育民主化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大趋势,于是在1990年成为联邦德国政府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并逐渐成为“工作过程系统化”和“职业科学”理论。

(二)职业能力开发的教学理念

(三)行动导向教学理念

(四)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

七、教师的发展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路径依赖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中国职业教育也将面临巨大冲击与变革。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于优化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就业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将仍然是中等职业教育。要实现这个计划和规划,除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外,关键

在于建设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中职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继续教育学校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培训心得体会

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中职类

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