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七一班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班级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4 01:19: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七一班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班级总结

2008—200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半期已过,现就这次期中考试的班级情况和两个月以来班级管理、班级状况总结一下。

一、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我班目前有59位学生,其中女生26位,男生33位。两个月下来之后,我们班学生整体表现不错,基本上能做到上课发言积极,课后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在这次期中考试中七科总分排名年级第一。

进入年级前四十名的同学有11人:张祖雯(3名)马雨(15名)田理想(22名)张宇(23名)申晓(28名)黄莹(27名)陈诗梦(31名)张海超(32名)薛娟(34名)蔺楚彬(35名)虎丛(36名)。

比较优秀的学生:1.张祖雯(年级第3名)2.马雨(年级第15名)3.田理想 (年级第22名)4.张宇(年级第23名)

5.申晓 (年级第28名) 5.黄莹 (年级第27名) 7.陈诗梦(年级第31名)8.张海超 (年级第32名)9.薛娟(年级第34名)

10.蔺楚彬(年级第35名)

10.虎丛(年级第36名)12.朱明慧(年级第39名)13.郭坤鹏(年级第42名)14.朱亚南(年级第47名)15.朱留慧(年级第48名)

进步之星:张祖雯(进步9名) 田理想(进步17名)张宇(进步23名)黄莹(进步16名)张海超 (进步11名) 王世坤(进步11名)

张田乐 (进步16名)程伟科(进步10名) 孙天罡 (进步15名)李广辉(进步12名)

这次考试从学科来看,三大主课语文第

一、数学第

二、英语第

三、和月考语文第

一、数学第

一、英语第一对比有所退步;四门小课头政治第

一、历史第

二、生物第

一、地理第

一、还算不错;年级前十名我班占一个,年级前五十名我班占15个。

从以上述来看,班上整体成绩位于年级前列,但尖子生不突出,在年级中没有一席之地,培优转差要加大力度。

二、班级管理

七年级是初中的起始年级,是增强学生的初中生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的最佳时期。在班级管理中,我紧紧围绕这三方面作以下工作。

1 以制度约束人,以考核激励人。

开学不久,组建班委会,在班委会的组织学生学习了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班级实际制定了班规,规范了自习纪律、课堂纪律、课间纪律和作业要求,制定值日生职责。每天的值日班干部作详实记载,作为考核每位学生行为的依据,一星期一汇总,评比出行为标兵,大力进行表彰,对于记录次数过多的学生要书面检讨。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的规范学生的行为,课间疯狂打闹基本杜绝,课堂纪律越来越好,仔细能够安静下来自觉完成作业。

2 开好“两会”,以活动为载体,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班会是师生、生生互相交流的了解的好机会,每次班会我不是一言堂,而是围绕主题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结合学校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家长会是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学生互相交流的了解的好机会。在九月份,根据学校安排,召开了第一次家长会,向学生家长介绍七年级特点和现阶段学生的思想状况,对于如何与老师、孩子进行沟通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如何监督学生的家庭作业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这次家长会,使学生的家庭作业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良好的班风的形成。这次家长开后,很多家长主动与老师联系,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情况,有的家长每次都在孩子的作业本签字。

班会和家长会只是一个载体,通过举办这些形式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对学生起着潜默移化作用,比一味训斥、说教更有说服力。

3 及时与学科老师沟通,协调各学科之间的平衡发展。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经常征求任课老师意见,主动与任课老师沟通。任课老师也主动对班级管理提出宝贵的意见。吕淑娥老师对班级管理很有经验,给班级管理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对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应准备一个与家长的沟通的联系簿,将学生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汇报。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作业质量不好时,及时建议召开家长会。刘丽老师当发现早自习让学生打扫卫生对自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及时建议将打扫卫生的时间移到早读后;当发现课堂上有几个学生喜欢凑在一起讲话时,及时建议将这几个学生调开。当然,在班级的管理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的不足,比如跟班不太及时,班级的卫生区的

打扫督促不力,与学生交心不多等,这些都是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改进的地方。

三、班级学生现状与对策

由于每次月考取得成绩不错,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加上在这次期中考试班级也取得好成绩,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自豪感,所以就目前来看,班风、学风是很好的。但这种势头是否持续多久,是值得思考的和努力的。同时,这种良好的局面背后也隐藏一些隐患。

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智力水平、学习水平可分为四类:

1 学习基础很好又具有一定的资质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进取精神,而这些学学生是以后所谓“特优生”,也就是说这些学生有特优生的潜质,而无特优生的素质。她们是;:张祖雯 马雨关志清 蔺楚彬 郭坤鹏 等。对这些学生要严格要求、施加压力、确定高目标。

2 学习基础较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进取精神,但潜质不很优秀的学生有陈诗梦 刘慧 黄莹 朱明慧 靳可等,对于这些学生重在能力的培养,由于这些学生往往自觉性较强,但有畏难心理,所以要求他们多做些难题,养成主动问问题的习惯。

3 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目前学习成绩不很突出,这些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还有就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她们是:肖迪 王顺 罗家乐 高琼 薛娟等。这类学生要教以学法,多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重在督促、检查,施加压力,限时限量完成学习任务。

4 这一类学生就是所谓的“学困生”和“双差生”。其中“学困生”有:孙天罡 刘世启 李银川闫琪等,对他们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讽刺、多督促、多辅导,决不能放弃不管。“双差生”有:刘超 张鹏 长宝龙等,对他们,经常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教育。

虽然这次期中考试取得好的成绩,但成绩的取得主要是靠老师督导得力,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并不是很强。这样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很累。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所以在这目前好的势头下,要因势利导,号召学生发扬“团结友爱、奋力拼搏、不怕吃苦、勇夺第一”的精神,让全班共同进步。具体措施如下:

让学生自愿结成“一帮一”对子,组成互助学习小组,让优生带动差生学习,共同取得进步。

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自己对课堂、课间、作业、值日提出具体的要求。

举行一次学法交流会,促成每个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学习方法。

四 对任课教师的建议

1 由于七年级是起始年级,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后续学习前提条件,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就会给以后的教学带很大的隐患,缩小差生面,杜绝出现低分。2 共同关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3 鉴于本班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小课头的老师在课堂要加大管理力度和督促力度,不能迁就。

4 双休的作业必须有家长签字,请督导检查。

期中质量调研班级情况的分析

我班语文成绩平均89.31分,数学平均88.85分,英语81.77分。跟同年级比,语文与年级组平均分比高3.01分,数学与年级组平均分比高1.08分,英语与年级组平均高2.7分。

从这次期中测试,班上的学习情况看:

1、优生不多。语文优秀率还可以,达到了74.36%,数学达到了53.85%,也是不行,只达到了一半。英语优秀率只有14人,我认为所谓的优生就是指考试成绩三门功课均达到90分以上,可我们班三门功课达到90分的只有11人,看得出这十一名同学,都比较不错,但部分同学偏科严重,还有同学到目前阶段,努力还是不够,上升势头不明显,或者停滞不前。

2、中等生多,缺乏学习攀比精神。我班本次期中考试中等生达到了50%,数目多,向上发展机会大。但部分中等学生安于现状,学习上自我满足感较强,把作业做完就认为自己已经按照老师的标准去学习了。这种错误的思想不但使他们成绩上不去,而且容易造成学习上的误区,长此以往,学生会被“懒”字所害,造成知识结构不清晰,基础不牢固,容易在考试中失分。

3、后进生数量不少,问题突出。后进生不是差生,班上一些后进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上课听讲容易走神,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家庭作业每人辅导,又不会自查,导致成绩越来越错。

今后的措施:

1、应细心、重点地培养学生审题、听题的能力。多培养学生做题方面的素质,养成好习惯。

2、要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多积累,多训练基础题。抓住难、重点多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要吸取工作中的教训,与其他任课老师共同协作,共抓差生,利用家校,家访多与家长沟通,老师和家庭共同努力,提高学生每门功课的学习成绩。

4、良好的班风决定班级各方面的成绩,多与任课老师交流,了解学生上课表现,多督促学生完成当天各科作业。

希望通过我与各科老师的共同努力,可以使二(4)班的成绩不断地提高,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七一班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班级总结

七10班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班级总结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班级总结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班级总结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班级总结

七年级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班级总结

七年级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班级总结

247班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班级总结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七一班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班级总结
《七一班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班级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