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教师的角色适应

发布时间:2020-03-04 01:35: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教师的角色适应

1.必须明确自己的上岗态势

古希腊人曾把“能认识自己”看成是人的最高智慧。

作为一名新教师,应懂得“人贵有自知之明”,做到既不目空一切、也不自惭形秽,理智的给自己一个客观评价,以增强自己的上岗自信心。

(1)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头上已经失去了那耀眼的光环,有的甚至连找工作都感到困难。如果新教师不能客观面对现实,甚至还认为自己是大材小用或英雄无用武之地,那可能一上岗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心理障碍。因此,新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期望值,不能眼高手低。

(2)要知道自己的比较优势。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新教师可能是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富有者,而老教师则可能是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匮乏者。所以新教师要相信自己几年磨一剑的功夫,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中老年教师,要通过直接自我评价和间接自我评价,对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准、专业特长等进行全面评判。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相对优势,以增强自己做好工作的信心。

(3)要正视自己的相对弱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新教师相对老教师而言,难免存在缺乏教学经验,不熟悉教学方法,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不强等弱点。面对自己的暂时弱势,新教师不要气馁,要坦然的正视它,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工作潜能和发展空间,学会盯着这些不足去跨越障哎,以最大限度的缩短自己的岗位适应期。

2.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意识

从“我为人生”向“我为人师”转变,树立师表意识。有道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新教师要想自己在别的教师面前像个“教师样”,除了要学会有“只管读好书”向“如何教好书”转变、由“只管考虑自己”向“要考虑学生”转变外,还要尽快改变自己过去当学生时的一些不良习惯与爱好,以一个称职教师的高标准来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时时、处处、事事在学生面前做好表率作用。

(1)从“别人教我”向“我教别人”转变,树立责任意识。

教师的天职和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要搞好教书育人,单凭工作热情不够,还要掌握一些技能。这就要求新教师学会由“别人想自己提问题”向“自己向别人提问题”转变,由“知识人”转变为“创意人”。一方面,要立足学生教学生,即以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接受能力为依据来搞好教书和育人;另一方面,要跳出学生教学生,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形成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培养好学习习惯,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他们人人都会学、人人都爱学、都能学好。

(2)从“学业有成”向“事业有成”转变,树立成材意识。

有人说:“求生—求学—求道,是人生的三步曲。”新教师都是刚从高、中等学校毕业的学业有成者,要实现学业有成向事业有成跨越,就要尽早进行人生规划和设计,学会在事业中拾级而上,学会在工作中进行有序竞争和合作,学会和同事、学生一起共同进步,学会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各种理论假设与错误,通过教学相长、教研相长,尽快使自己由一名教学新手,逐渐成长为一名教学熟手、教学能手、教学高手。

3.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1)要与时俱进弘扬专业精神。

专家型校长吕型伟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不只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事业。职业可以讲代价,而事业只能讲意义、讲献身。”这就要求新教师发扬老教师那种“不要扬鞭自奋蹄”、“无人喝彩自钟情”的敬业精神,注重从师德、师能两个方面去提升自己,以特有的职业境界、专业境界和事业境界,来对待教师这一神圣职业。

(2)要与时俱进更新专业知识。

新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贵在自觉、重在支持、巧在结合的抓好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力使自己的知识结构能达到专与博、广与深的有机结合,具有较强的知识后发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要与时俱进提高转移技能。

新教师在教学上要“先上路、再跑步”,“先入格、再出格”,先从常规的、基本的东西入手,然后再从技巧性、艺术性的方面着力;

要注意虚心向老教师、名教师学习,多请他们指导和点拨;

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改进教与学的方法;

要按照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掌握和运用好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

要通过“模仿性教学——独立性教学——创造性教学——风格性教学”四个台阶去攀登教学高峰,力使自己在“站上讲台”的同时,尽快找到各种“站稳讲台”、“站好讲台”的感觉,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新教师如何发展专业

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对新环境有一种新鲜感、对新的挑战有一种兴奋感,但也有一部分新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并不喜爱,对教育的责任并不明确,对新课改的要求知之甚少。如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如何与同事、学生和睦相处?如何成为领导肯定、学生喜欢的好教师?是新教师关注的问题。

这些问题说到底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涉及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

那么,对新教师而言,应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如何实现自己专业化的发展呢?

1.角色转变是前提。

新教师初上讲台,表明自己从学生的角色已经变成了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行为具有模仿性,而教师的行为具有教育性。

因此,要明确自己主要的任务不是学习,而是承当教书育人的责任,不要忘记“教师的行为就是教育的行为”,在学生时代,只要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就行了,而现在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损于教师的形象。学会适应从表面上看是适应工作环境的问题,而本质上是教师角色转变问题,而师德问题是学会适应的核心问题。

2.多种学习相结合。

对教师而言,学习的途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做到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相结合,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目前的教师在学生时代是以知识学习、书本学习、接受学习为主导的,做了教师也把这种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保留了下来。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教师是有个性的创新性活动,它需要大量的实践知识、技能知识,它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实践需要来探究学习。因此,转变教师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是教师成长的必然要求。

3.带着问题去培训。

为了促使新教师的发展,教委、教研室、学校要组织新教师培训,这为新教师发展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对于培训,新教师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要把培训当成任务,而要把它当成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自己学习的有利时机。积极参加培训就意味着带着问题参加培训,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新教师有一个通病,从客观上讲,新教师对任教的教材并不熟悉,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把握往往不到位,而主观上又认为知识讲得越深越好、知识越新越好。因此,新教师往往会在上课时讲解一些自己大学里刚学好的知识。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什么是以学定教?如何做到以学定教?这些问题是培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学会听课。

新教师的最薄弱的方面是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虽然,新教师学过教育学与心理学,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由于教学的基本技能实践性强,并非看书就能学到的,要把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转变为教育技能也并非几个月的教学实习能完成的。提高新教师教学技能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向老教师学习,而向老教师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听老教师的课。教师的听课与学生的听课有很大区别,学生听课主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教师听课主要学习教的方法,比如,教材的处理技巧、课堂的导入、结束、提问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板书的设计、讨论的组织、课件的制作,以及审题、解题技能等。

都是听课时要当堂记录并要在课后深入反思的,另外,还要与老教师互相交流,了解对方的备课思路,学习对方的备课技能。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新教师确实在某些方面胜于老教师,比如信息技术、理论新知识,为此,就自我感觉很好,不愿意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这是成长的大忌。因为,教学中更重要的不是信息技术与大学中的新理论知识,它更需要实践中的教育技能、教育智慧、教学案例、教学素材,而这些新教师是非常欠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学习是个人成长的必备要素。

5.关注比赛的过程。

学校为了强化新教师的发展成果,往往采用比赛的方式。比如:新教师板书比赛、说课比赛、教案比赛、论文比赛等。另外,市教委也会组织教坛新秀评比活动,除此之外,有关媒体还有一些论文大奖赛。不管是那一级别的比赛,也不管是比的内容是什么。

如何对待比赛,也是新教师面临的问题,比赛是新教师表现的机会、横向比较、学习的机会,新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积极参与比赛,把比赛当作自己成长的动力。不要太关注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尽心尽力地参与比赛,对每一次比赛都要进行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找到自己的短处,找到了短处就找到了自己的成长点。比赛时采用的是补短策略,而比赛后必须采用补短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快速成长。

6.在实践中成长

学习、反思、实践是教师成长的三个动因。

而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的根本动力。教师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来确定,不像学生时代那样是有固定的科目学习计划,教师的反思也是针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脱离实践的反思是没能生命力的,也是没有任何实践价值的。

任何教师都离不开教学实践,这实践不仅仅是教师谋生的手段,也是教师展现个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活动,因此,我们应该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只有热爱这一职业,才会自觉地去学习这一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与方法,主动地去反思自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了自觉的学习、主动的反思就会有充满活力的实践活动,实践—学习—反思,再实践—再学习—再反思,……就这样能不断地把教师从一个台阶走向新的一个台阶。

7、学会自我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或回头看),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个方面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

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反思行为,校本研究才有基础,才得以真正的落实。

〈1〉反思的进程和阶段。

按教学的进程,教师的自我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前的反思是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为调整性的预测,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

教学中的反思,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这种反思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具有敏感性。

教学后的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如上完一节课,或上完一个单元的课等等)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

〈2〉自我反思的内容和作用。

教师的自我反思在内容上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

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通过反思、通过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提升教学水平。

〈3〉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发展专业的过程

1)分析教学现状,发现问题

教师要自觉地全面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如通过写反思日记、自传等方法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理念等做出评价,界定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存在的教学问题,了解问题为何事(what)、为何(why)以及如何(how)。并通过集体的讨论,明确问题。这一过程,可以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帮助教师善于从无问题处发现问题。

2)从各种角度审视问题

问题明确后,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根据美国学者布鲁克菲乐德的观点,教师可以从四个视角去透视这些问题:

(1)自传反思所提供的视角。包括回忆教师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教学的体会以及当教师后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教训;

(2)自己学生所提供的视角。请学生对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

(3)同事所提供的视角。请同事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发表一些中肯的意见;

(4)教育文献所提供的视角。阅读一些教育文献,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此外,教师还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总体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这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分析和把握问题,向问题的本质靠拢。

3)进行目的——手段分析

教师以问题为中心,收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明确通过问题的解决要达到的目的。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问,从已有的知识、其他教师、各种文献中去收集相关的信息,找出能解决问题的各种手段,然后对各种能实现目的的手段进行评估,从中择优选取最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一过程有助于教师充分调动自己各方面的潜能,掌握并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施行动

选取行动方案后,反思性教学进入实施阶段。要把各项措施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实施的时候还要不断观察和反思实施效果,并随时对行动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

5)总结评估

反思性教学计划实施一个周期或阶段之后,教师要对实施的效果进行一个专业判断并得出一个暂时性的结论。其中着重要对反思性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体会进行总结,并做出相应的评估。这次的总结和评估,是前一段行动的终结,也是新一轮反思性教学的前奏。

以上五个步骤的划分是相对的,不能截然分开。

浅析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

高中生物新教师如何快速适应角色

新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新教师新角色

浅谈社区民警角色适应

适应社会、转变角色教案

新教师如何适应教学环境

新护士长如何尽快适应角色

教师如何转变角色适应教学改革

新教师职业适应新培训总结

新教师的角色适应
《新教师的角色适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