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教师如何适应教学环境

发布时间:2020-03-02 08:55: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教师如何适应教学环境

潍坊外国语学校 张哲

作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我是个未经职场磨练的新手,在前期成长过程中,有经验教师的认可、家长的青睐、同学的赞许„所获得的荣誉、鲜花和掌声会让我们感觉到前途光明,信心十足。所以,走上教师岗位时,不乏满腔热忱,踌躇满志。但是,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没有坎坷的,心想事成也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当面临的客观现实:如实际社会地位、住宿条件、经济待遇、分配制度等,和自己的想象反差较大时,往往会产生挫折感,进而产生消极性的反应,甚至会因为一点挫折而一蹶不振,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那么像我们这样的新教师如何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呢?经过将近一年的工作,我有了些许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角色转变,从大学生到教书育人,环境改变了,角色也随之变化,刚刚毕业的学生对教师角色知之甚少,体验肤浅。有些新教师把自己的角色仅仅局限于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角色混为一谈,衣着不得体,言语不注意,行为不检点,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地位、缺少威信;有的新教师只扮演纪律的监督执行者,对学生冷酷无情、缺乏关怀,动辄讽刺、挖苦、嘲弄、甚至体罚,造成严重的师生对立情绪。就很容易导致他们在岗位上易失教师风范。所以新教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加强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潜心体会教师角色的长期性、特殊性,复杂性,专业性,逐步把自己塑造成为充满爱心的知识传播者、教学组织者、班级领导者、学校外交官、家长代理人,深刻感受教师角色的自豪与神圣,也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

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如何将课程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用教学实践去验证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这些问题都是现代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学实践也是衡量一个新教师的重要标准,如何适应这个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二、如何应对新的教育形式

1、新课程开发意识。 随着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课程开发能力已成为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课程意识,实现从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到课程研制者的角色转变,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和相关技术,才能使我们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2、科研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育科研能力是当前新课改教育活动中教师教育所必备的能力。现代教师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要成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为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能力,那种“教教材”的“教书匠”的传统做法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素质,迫切地呼吁着教师的创新智慧。所以,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3、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师教育对象是人,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精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同时,教师也是工作群体的一员,要有与同事融洽相处,合作共事的能力。教育是不仅涉及学校,同时还涉及到家庭及社会,所以教师还应具备有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形成教育全面进行有效地工作。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平等、和谐、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教师从三尺讲台走进学生,从传道、授业、解惑的长者身份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交给学生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协助者和促进者;智慧的教师有能力迅速解决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势在必行。科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走入校园为现代教育服务,结合教师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堂课”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5、学习能力

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要求教师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瑞士的查尔斯、赫梅尔曾指出:“终身教育是唯一能够适应现代人,适应生活在转变中的世界和变动社会中的人的教育。这样的人必须使自己能够不断地适应新情况。”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三、正视挫折

从初涉讲坛的新手到游刃有余于课堂教学之中的引领者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新教师的成长经历使得我们对此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其困难和反复估计不足。有的新教师在实习期间,表现优秀,得到实习单位领导的表扬、教师的称道,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教育规律,熟练了教育教学方法,自信到新的岗位很快就会脱颖而出,而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新教师对自己提出高标准要求是好的,但也不要过分不切实际地苛刻自己,要知道教师本来就是个人才济济的群体,加之新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不丰富,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关键是看怎样面对,要给自己一个适应过程,要在无数次失败的体验中积累经验,踏踏实实地走向成熟。 在这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关键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随机地机灵处理不可预测的突发状况和偶然事件,这种随机行为实际上就是教师展示出来的教学智慧,教师的教学智慧能化解窘镜,能解决意外难题,保证了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面对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课堂中教师教学智慧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并不说明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是随机的、是没有规律可循的。相反,教师应该记录且细细体会自己所遭遇过的每一次处理不可预知的教学事件的经历,日积月累,教师一定会从中有所收获的,也就是说,教师平时越注意对教学规律的总结和积累,越能很好地在课堂中体现教学智慧,比如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规律、教学与发展辩正统一规律的掌握。

四、谦虚好学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谦虚”对于我们新教师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注重自身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求教,多听课、加强互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力求“青出于蓝胜于蓝”。切不可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我们作为新老师要放眼世界。科学的迅猛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都要求新教师走上教育岗位后仍要加强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更新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争取尽快胜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五、爱岗敬业

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制定目标,矢志不仪,而要想实现目标必须从点滴做起,学校规定的学科任务不仅要做到,更要力求做好。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远期目标、阶段目标和近期目标,若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要能够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人师表,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厚爱学生,多做实事,少说空话,争取教学科研岗位上早出成果,不断进步。坚信“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

总之,新教师在新的岗位上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育人观,不断提高超越挫折的能力,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各方面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学习中不断适应环境,在适应环境过程中不断提高,在不断提高中逐渐走向成熟,让自己更快、更好的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之中。 (作者:张哲

审核:韩志农

复审:刘学顺

编辑:王建亮)

新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环境迅速适应教学工作

新教师的角色适应

适应新环境

适应新环境

学会适应新环境

如何适应新环境

如何适应企业环境

怎样适应新环境

对环境适应问题

学会适应另一种环境

新教师如何适应教学环境
《新教师如何适应教学环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