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当前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2 01:52: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当前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冯晓虎

为认真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我们开展了农村精神文明调研工作。通过调研,我们感到,近年来,我市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得到大幅提高,农村面貌有很大改观,但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1、部分乡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当前农村事务多、矛盾多,乡村基层干部的主要精力用于征地征迁、处理矛盾纠纷、发展经济上,部分乡村基层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经济效益,是软任务,无关大局,存在着应付抓、被动抓的现象,个别村镇负责人甚至不避讳地讲,对此项工作不感兴趣。在当前农村大量纷繁的行政事务、经济发展、矛盾调解等任务中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被边缘化的趋向。

2、文化体育设施缺乏,农民文体生活单调。据调查,在全市273个行政村中,虽然大多数有活动场地,但缺乏活动器材。同时许多村文化活动中心年久失修,长期不开展活动,有的是“一间房子,多块牌子”。所以,目前 1 农村文体活动设施存在着数量少,条件差,活动缺乏的问题,与广大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同时,因为活动少、条件差,农村文化人才已出现后继乏人的断层现象。

3、陈规陋习一定程度存在。由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相对薄弱,一些农民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产生错位。特别是个别青年农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勤劳致富思想和体现真善美的做人准则比上一辈有所弱化。同时,现有的农村文化阵地在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中作用不充分,健康积极的文化生活缺乏,一些封建的落后观念在农村有一定市场,个别乡村占卜算命、烧香拜佛、赌博等不良习惯影响一些农民。农闲时节,有的村民时常聚在一起玩麻将、赌博,个别农民沉迷其中,造成对时政不闻不问,对生产生活得过且过。一些低俗的演出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对广大农民群众产生一定的精神毒害。

4、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近几年来,农民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但农村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农村的生活垃圾管理不到位,生活垃圾随处乱倒现象还比较普遍,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环境,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注重新农村建设的硬件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2 村镇面貌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要做到村容村貌整洁,首先要抓紧实施农村村庄规划,统一规划乡村布局,按照适度集中的原则,积极抓好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其次是构筑城乡一体的垃圾集运机制。

(一)是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镇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负总责,各行政村负责村范围的垃圾清扫保洁。

(二)是分级承担经费,搞好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各镇要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各村要普遍建有垃圾池,实行村保洁收集,镇中转,市集中处理的工作机制。村镇环卫设施的建设实行分级负责。镇垃圾中转站建设费用,以乡镇办筹集为主,村垃圾池建设及人员、清运经费,以村筹集为主,各乡镇财政也要安排专项经费予以保障。

(三)是鼓励各种经济成份投入城乡环卫市场,推动城乡环卫工作的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

(四)是由环卫部门尽快制定《乡村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做到有章可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实现村容整洁,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工作,必须从早谋划,从现在做起,加大力度,逐步推进,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市的村庄建设有一个根本的改善。

2、要突出乡风文明建设。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培育新农村、树立新风尚,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迫 3 切需要。乡风文明的培育也是一个长期过程,各乡镇、村要注意从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入手,通过约定俗成,农民用普遍认同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来规范行为形成乡风。各乡镇、各村要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风尚出发,制定出得到普遍认可的乡规民约,使农民在乡规民约的约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形成自身的文明乡风。

3、建设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和文体设施。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对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求知、求乐、求健、求美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但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迫切需要以思想文化阵地为依托,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完善文体设施。一是要加快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目前,通过电视、电脑求知、求乐是农村精神生活的一个主渠道。目前农村有线电视,还不能适应农民对政策掌握、信息了解、文化娱乐、精神生活的需求。要进一步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为农民提供更多致富信息。二是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要通过“政府和社会化投入”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加强农村文体设施建设,下功夫建设好包括广播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篮球场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把思想宣传工作、文体活动向农村延伸,向农民渗透,把教育农民的工作做实。三是突出特色,开展文化活动, 4 农民对传统特色文化有深厚的感情,对本地文化喜爱有加,基层乡村干部感叹以前经常开展的群众歌咏比赛、体育活动、广场电影活动已很难见到。更为严重的是农村文化人才已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市文化部门要继续深化送文化下乡工程,重视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中心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取得寓教于乐的作用。另外,要加大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增强发掘培养农村文化特长户的工作力度,培育出一批农村文化带头人,组建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占领农村文化市场,抵制低俗的演出进入农村文化市场。

4、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一是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开拓致富门路,提高致富本领,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着眼点放到引导广大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激发农民创业热情上,通过求发展、闯市场,开拓思路,树立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二是抓住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这一根本,广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以“三三富民”工程为抓手,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为着力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落实到道德建设实践,加大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等工作力度,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思想、文明意识、道德修养,提高抵制和反对封建迷信和低俗文化的侵袭能力。三是通过倡导 5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开展告别陋习系列宣传活动。特别要通过改水、改厕、改善生活环境的“三改”活动,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提高。不断改善农村的饮水、卫生、医疗条件。四是加大以城带乡的力度。目前城乡差别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也存在较大差别,除了各级财政要按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大财政投入,政策支持外,各单位,特别是各级文明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城乡共建的力度。组织城市的文明单位与农村结对共建,帮助共建农村思想教育阵地和文化活动场所,培养文化骨干和队伍,组织科技、文化、卫生、法律下乡进村,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四是完善机制,增强工作实效,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认识、在领导。要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制定具体细则,参照经济工作的考核办法,确定农村文明建设活动开展、阵地建设、群众参与度等指标,通过量化的工作指标,明确要求,切实改变精神文明建设讲起来重要,落实起来次要的局面,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当前农村社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群众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市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优秀]

当前农村村委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