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矛盾论》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3:33: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毛主席的《矛盾论》,是在一九三七年八月继《实践论》之后写的,曾在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做过讲演。在这两本哲学著作中,毛主席总结了中国革命斗争的丰富历史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矛盾论》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它的研究角度就是先看矛盾本身,再看矛盾的各方面。就全文讲,前面大半部分讲矛盾本身,后面讲矛盾的两个方面。 矛盾本身,首先继承了辩证法的内含,也即文章第一节的两种宇宙观,然后讲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于特殊性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方法论。由于写这篇文章的历史目的是为了克服党内的教条主义,所以这部分着重讲的是矛盾的特殊性,包括矛盾运动形式的特殊性——此矛盾与彼矛盾间的特殊;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矛盾此方面与彼方面间的特殊;矛盾运动运动不同过程与阶段的特殊性——矛盾此时与彼时间的特殊。然后作者在第四节讲了矛盾特殊性中的两个特殊: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而矛盾的普遍性则是就矛盾的存在而言的:万事万物存在矛盾;自始至终存在矛盾。 矛盾的诸方面则在文章的第五节重点论述。其中包括矛盾两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两个问题。讲同一性,其内涵包括矛盾两方面的相互依存、依赖和矛盾两方面的相互转化。对后者则强调转化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最后,在第六节中,文章又重点提及斗争性中的特殊形式:对抗。《矛盾论》阐明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这说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的各方面,各有其特点,它们因一定的条件共居一体而又互相转化,这说的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要了解矛盾的发展变化的情形,就要注意研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两个方面,以及它们互相转化的条件,要解决矛盾,就要注意研究矛盾的不同性质、矛盾性质的转化和解决矛盾的不同的形式。”的道理。

读过《矛盾论》后我的基本认识如下:

一、对形而上学的理解

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形而上学。就形而上学的第一条意思——历史上的意思,或在西方哲学体系中的意思——更接近于该词中文的字面意义:有关形之上的学问。尽管他有本体论的思想本质,即把存在本身同存在的现象划割开来、对立开来,认为经验观察到的现象并非存在本身,存在的本身是那种隐藏在经验现象背后的超经验的存在。就这点来看,纯粹的本体论实际上是一种客观唯心论,必然导致机械的认识论,应当被历史扬弃。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它的精神根源是合理的:人类总是悬设某种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理性目标,否定自己的现实存在,把现实变成更加理想的现实。所以对本体的追求,能使人类在自己的全部活动中保持生机勃勃的求真意识、向善意识和审美意识,永远敞开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空间。由此看来,广义的形而上学拥有永恒的价值。

二、对矛盾的理解

哲学的一个特征就是反思性。《矛盾论》一文中体现出唯物辩证法的自我解析,即用矛盾的观点看矛盾。比如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矛盾,矛盾两方面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矛盾。矛盾的分析方法用于分析世间一切的矛盾体,而作者又运用这个办法来分析矛盾本身。矛盾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矛盾体,矛盾论即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的绝对性,这和其他的矛盾体不一样。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假设是矛盾是绝对的。而这一论断是由认识而得到的,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马克思主义的推论。

三、对对抗的理解

作者论述了矛盾斗争采取的形式,指出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

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采取对抗的形式,由和平向战争的转化,最后要用革命来解决。因此,革命和战争的发生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避免的。

矛盾性质的不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也有所不同。矛盾着的事物表面上虽然千差万别,但究其本质而言,可以分为两种:对抗性的和非对抗性的。在社会生活中,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则是非对抗性的。对抗性的矛盾,必须要用革命方法来解决,非对抗性的矛盾,则要采用民主的方法来处理。我们当前生活的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这种阶级斗争,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内都存在。被我们打到的阶级敌人是不甘心死亡的,他们总是企图复辟。这种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对抗性的矛盾。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阶级斗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但是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进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会随之改变。

四、《矛盾论》在市场经济中的实践意义

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动机。这种动机表现在交换领域,交换双方都是以个人的自我利益为中心,而自我利益与社会利益并不兼容,这就诱发了以损害社会利益、他人利益来实现自我利益的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欲望和行为得以最大限度的扩张,容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存在着差异,竞争压力的存在使人首先竭力保护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和自己的利益,从而容易排斥竞争对手和忽视整体利益。从经济学上看,人们总是从自己利益出发,引发出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从哲学上看,这种外部不经济就是代价转移或替代的问题,从企业内部看是有利的,从企业外部或从社会整体利

益看是有害的。如环境污染,企业为节约自己的成本,将废水、废气、废渣排放于本企业之外,使人的生活空间质量下降,社会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却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外部不经济的另一种情况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的开采和浪费。此外,市场经济还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由此容易形成一种只重视自己而轻视公益事业和公共责任的倾向。还有市场经济对社会分工的深化,一方面使人在类的层次上使个性和社会交往日益全面和丰富,另一方面却将引起人类个体能力的单向度发展,造成个人的片面性。市场固有的竞争机制使人们在竞争中放弃与市场需求无关的能力培养,而对主体进行片面塑造。由于人的发展对物质的依赖性和在生产中生产者处在由产品交换构成的整个社会关系之中,受这种关系支配,而把获取物质生活条件或物质财富当作目的,所以往往使人注重对物质的需求,而忽视对自己本身能力的开发、个性的展示和创造性的发展。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物质财富相对短缺,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和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境况,如果不能创造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就不能自由地生存。而个人因自身生活条件和能力的局限性,必须先借助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发展自身,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牺牲个人发展的需要。这就是说,在当前的市场经济阶段,社会财富的积累是生产的首要目的,并且个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生产的手段,所以个人的片面发展在所难免。

毛泽东的《矛盾论》给予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有了正确、强大的理论指导,我们从中受益匪浅。因此我们不能搞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原样照搬照抄,而是要以《矛盾论》为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也一样,要在《矛盾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得更好;除此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活学活用《矛盾论》中的理论知识,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矛盾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办法。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