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正宁婚俗概况

发布时间:2020-03-02 04:45: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正宁婚俗概况

[内容摘要] 婚姻问题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各地殊异的风俗习惯,本文旨在探讨陇东地区正宁县的婚俗状况,意在向人们揭示小区域内当今婚俗仪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地区性民俗,丰富人们的民俗文化生活,扩大视野。

[关键词] 正宁

婚姻

风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古之常理。人们把婚姻问题一直看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也看做是家族兴衰的一件大事,因此在婚姻问题上,人们普遍非常认真,慎重从事,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整套风俗习惯,规范人们的婚姻生活。

正宁县属陇东地区,自秦汉建置以来有两千年的历史,据《正宁县志》(清、折遇木兰)记载;“婚姻:择门当户对者结姻,聘礼以白金十两至十五两为率(规格、标准)。女四岁即聘人。临娶,纳币(男家送聘礼),卜吉(男家择定婚期,并在形式上请女家同意),倩(请被人带自己做事)幼妇(送新娘的女宾客),备彩(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舆往迎。母家亦倩幼妇,送归。又有女家贫不能待婚期者,送女至姑家(婆家),谓之童养,及长完婚。”由此可见,古时正宁婚姻礼俗基本沿袭汉族传统的“六礼”婚姻程序。“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如今,正宁婚姻风俗在继承传统婚俗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变化。

一、礼仪 (一) 婚前礼

正宁人在结婚前一般要经过说媒、成事、追节、拜问、下帖等婚前筹备环节,各个环节都有具体的礼仪方式。

1、说媒

在正宁境内,谈婚论嫁一般要通过媒人说媒。所谓说媒,就是经过媒人说合,促使男女双方认识、交往,直至订婚、结婚的过程。媒人先和双方父母 接头议事,男女直接见面的机会很少。男方看中某家女子,需请媒人试探,以免事不成丢了面子;女方看中某家男子,也需请媒人打问,以免事不成被旁人笑话“女子嫁不出去”,坚持“男不求亲,女不亲许”的风俗。在完婚过程中,男女双方的条件要求、财礼多少,都不好当面争论,也要媒人从中说合协调。俗话说:“遇官司说散,遇亲事说成”。凡是被请作媒人的人一般都比较热心。现在我们提倡婚姻自由,订婚不需媒人说合,但 1 在订婚、结婚时,还需要媒人证婚,坚持原有风俗习惯。

2、成事

男女双方经媒人说合,举行简单仪式,(在家族上)确立婚姻关系,谓之成事,也叫订婚、成亲,成事后双方的夫妻关系正式确立。由说媒到成事这一环节有许多繁杂琐碎的事要办,而且要有先后顺序,不能乱了次序,否则就会招来非议。

第一、合“八字”、看“大相”。所谓“八字”即“生辰八字”。我国古代以天干纪年、纪时。每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由匹组干支指代,共有八个字,这就是“生辰八字”,“八字”不合男女就不能结婚。所谓看“大相”就是按十二生肖,看男女的属相是否相冲相克,当地流传着《大相歌》:“鼠羊一旦休,白马犯青牛,虎蛇如刀绞,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兔,猪猴不到头”。人们认为“大相”相合相宜才是合婚的基础,所以在成事之前必须通过媒人、亲戚及熟人搞清这些,如果相合相宜方可选定日子成事。

第二、看过活,即看家庭情况。通过媒人往来传话,男女双方家长及个人如果没有异议,女方父母或家长在媒人陪同下,带女儿去男方家“看过活”,全面接触男方家庭成员,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同时,男方备饭热情招待,并邀请亲戚、乡邻作陪。俗话说:“择妻只看一人,择婿要看全家”,男女双方及家长通过在男方的这顿饭就可以对对方及家人有一个大概了解,这次印象的好坏对以后能否顺利成亲至关重要。饭毕临行,由男方父母或家长给女方馈赠钱或礼物,一般都是当场收下,双方是否同意结亲,后由媒人传话,互通意愿。如果男方不同意,送的礼物或钱是不退还的,如果女方不同意,却必须如数退还男方送的礼物。

第三、说礼,正宁婚俗中娶妻送礼,嫁女收彩礼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成事前,双方家长要和媒人把“彩礼”商量好,不能为了钱财而伤了两家的和气,实在说不到一块的,也就是两家失和,亲事拉倒。

第四、成事送礼。经过说媒、看大相、看过活、说礼,诸事议妥之后,接下来就是“成事送礼”,这是完婚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事也要选择吉日,相当于古时“六礼”中的“纳征”。成事当天,一般是男方设宴招待,女方在家人及同族人和舅家人的陪同下前往男方家中,男方邀请亲属赴宴作陪。在订婚宴席上,由管事人主持,把“彩礼”用红纸封包,放在盘子里,呈于女方家长面前,让其收礼,这叫献礼。收礼之后,两亲家斟酒交换而饮。接着,男女双方互换一身衣服,也用盘子呈上以让大家 2 见证。男方这里还要向女方父母或家人磕头,叫“认亲”,女方家人或父母要给磕头钱,叫“见面礼”。最后,订婚男女为所有来宾逐人敬酒,边敬酒便有人介绍,但男方所有被敬酒的亲属成员要给女方见面礼(一般是纸币),尤其是男方父母要比其他人礼重。另外,在成事这天,双方家长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要请阴阳(风水先生)“看日子”(即选定结婚吉日),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也有事后由男方选定日子,请媒人告知女方的。

3、追节、拜问

“追节”就是婚期定后男方给女方送些衣料,一般是鞋面、各色丝线、零用钱等。男方送来这些东西意在让女方及早准备嫁妆,还表示婆家快迎娶了。“拜问”也叫“送花布”。结婚前几天,男方家长协同媒人到女方商量事。去时,男方要为女方捉一对鸡(公、母鸡各一只),“鸡”者谐音“吉”也,表示男婚女嫁,双方大吉,还必须给女方送花布,即衣服两身,其中有一身棉衣料(包括里、面和棉花等)。当天,女家备饭,男女两家主事人坐在一起,边吃边喝。

4、下帖 婚期将近时,男女两家都要下帖“请客”。以前通讯不便,一般亲友都是托人

捎口信,现在打电话方便多了,但是婚嫁者父亲的舅家、母亲的娘家,俗称“老小外家”都必须带一点礼物亲自登门敬请,有长辈的还要磕头,向他们告知婚嫁日期、地点,请他们届时光临。这体现了民俗的稳固性特点。

5、婚前筹备 婚前筹备就是男女双方准备好结婚时用的各种物品。俗话说,“十里乡俗不同”。正宁县由西北和东南两条大塬组成,各塬上待客讲究很多,历时时间也不等,有一两天的,也有两三天的,各有各的礼仪,各有各的说法。如今,大都改成一天了。

(二)婚礼

在正宁,婚礼包括发轿、上轿、迎花、拜天地、入洞房、进门、拜大小、耍房等八个环节。

1、发轿:到了完婚吉期这一天,打发花轿去迎亲,谓之发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娶亲的花轿就是木制的轿子,五六十年代改为骑马,后来以自行车代之,八九十年代开始乘坐汽车。一般来说,新娘坐的车都要选红颜色,车身用各色纸花装饰,所有的车辆都要贴“喜喜”字,车前面挂红绸缎被面,男方去的车从女方家返回时,女 3 方必须给所有娶送的车辆挂被面,男方也一样,另外还有酬谢司机的烟酒,一并用盘子呈上来,俗谓之“端花红”。 轿临发前,新郎要坐上走一段路再下来,表示新郎迎亲,轿内还放一只大公鸡,当地人叫“押轿鸡”,也表示新郎迎亲。新郎还要到自家祖坟上烧纸,祭奠并吿慰“先人”(祖辈已故之人)自己已经长大要娶妻成家了,请先人保佑。娶亲时还要提一个“红布包袱”,里面除了包盖头,还包有“新娘”字样的胸花外,还要包上少量的肉、盐、葱、白馍等,象征“天赐良缘”,还要包双刺梳子一双、头花一对,洗脸用品等都必须是一对,俗称“成双成对”。更重要的是迎衣包袱里一定要包上《娶妆》(在一对红纸上写上似对子的吉利话)。在正宁人看来,提“迎衣包袱”不是一件小事,一定要样样都包上,迎娶时女方一看缺东西,不但丢了男方的人,还会受到女方的刁难。

2、上轿:出嫁这一天,新娘也要烧纸祭祖,吿慰祖宗自己要出嫁了。梳妆打扮后,由娶女中的一名女客用梳子在新娘头上梳几下,表示新娘已经收拾好,准备上轿去婆家,然后才能顶上盖头。以前,新娘要一人背着离开娘家门,足不沾地,表示不带走娘家的好运。新娘迈出家门时扔一把筷子在门内,表示从此不再是娘家的成员了,接着由一名上了年纪且大福大贵的老年妇女搀到轿前,且在轿内烧表(黄纸)打轿,意在趋凶除邪。上轿前,男方来的娶亲的要给“上轿钱”,新娘才能上轿。然后脱去脚上的旧鞋,换上新鞋。从离开家门的那一刻起,新娘要放声大哭,正宁人叫“哭嫁”表示女离娘家,骨肉分离,前路茫茫,祸福不测。其实,大都做做样子,继承乡俗罢了。

3、迎花:就是娶亲花轿返回后的迎接礼仪。远远望见花轿回来就放花炮,鼓乐齐鸣,看轿的男女老少你推我挤,好不热闹!待轿停下后,由新郎兄弟中已婚男子领新郎绕轿顺、逆各转三圈,向轿门做揖后,“由压轿人”(由新郎家兄弟或叔叔)从新娘手中接过一朵小花,转交给新郎,新郎拿回去后压在被褥下面,新娘由搀媳妇的扶下轿。当新娘和新郎并肩走向院子中央的花堂时,来宾中的亲朋好友将纸花、喷彩齐放,乐队齐鸣,这一过程类似于西方婚礼中的新郎新娘携手走过红地毯,正宁人以前也给新娘脚下铺毡,不过现在这种习俗已很少见了。

4、拜天地:当地叫拜堂。过去花堂的设置很有讲究,现在只在院子正中墙壁上挂一条帷布,上贴“喜喜”字,桌上摆列香表贡品。新郎新娘先磕两个头再跪下,由新郎烧香烧表,以告慰各路神灵:我们今天结婚了,然后再共同磕一个头。在当地人看 4 来,拜过天地就正式成为夫妻了。

5、入洞房:拜完天地后进入洞房。一般都是男的先进去,俗称“先入为主”新郎站在门槛里面,手端着有钱币、大枣、核桃、谷物等的盘子,待新娘进入时向其头顶撒去,表示一生“衣食无忧”然后新郎往出走,新娘往进走,看谁先迈过门槛,俗称“争门”,认为先迈过的那个人就是一家之主,新娘进入洞房后要坐到炕的角落里,不能随便下地走动。新郎很快点燃“长命灯”,也就是在新房里彻夜亮一盏油灯,不能吹灭,象征“长命富贵”。等门外的小孩把糊在新房窗外的红纸撕掉后,其他人就可以入内跟新娘要吃喜糖了,当地人认为吃了新娘的喜糖牙不疼,实质也是图热闹。还有“岁数钱”,有的地方叫“压柜钱”,即新娘娘家陪嫁和自己私有的钱财。新娘向伴娘报出“岁数钱”数目,然后由男家添补,习惯上是添多不添少,添双不添单,正宁人把这一习俗叫“添岁数钱”。这些钱一般归新娘自己支配使用.

6、进门:这里的门指厨房门,正宁人把娶媳妇叫做“人家女子进门”.进门时,门框上吊个馒头(当地人俗称蒸馍),要求新娘用嘴把它咬下来,然后和“迎衣”包袱中拿来的馍一起扔进水瓮(缸),婆婆赶紧捞出来,当地人根据馍底朝上或朝下断定会生儿生女.接着新郎新娘双双在灶前烧香磕头拜灶神,磕头起来时新娘把早已仍在地上的筷子拾一双插在筷篓里,表示正式成为家中一员.拜完灶,新娘要揭碗,以此预卜前途命运.案板上的三个碗分别扣有盐﹑钱、肉,如果揭开的是盐,预示夫妻有缘,会和睦相爱;揭开的是钱,预示着新娘今生不缺钱花;揭开的是肉,预示新娘是馋嘴懒婆娘。最多只能揭开两碗,不能全揭开。对三种东西所表示的含义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人说揭开“盐”表示新娘家法“严”。“揭碗”之后新娘要做“试刀面”。姑娘妯娌、大人小孩围的水泄不通,都想看看新娘的手艺,这其中给新娘捣鬼的法子很多。新娘和面时多加水的、多放面的,擀面时,在面上撒盐的。总之,要狠狠得刁难新娘。待面煮熟后,要给在场的每人盛一碗,特别是老人,说吃了新娘的“试刀面”能“增福增寿”。新郎新娘共同盛一碗各吃一半,俗称“吃和气面”。另外,新娘在切面的过程中不能停下来,认为这样婚姻才能持久。

7、拜大小:在原来拜天地的花堂前供奉祖宗的灵位,俗称牌位。新郎新娘先拜祖宗,再拜父母,然后是夫妻对拜。接下来就是向家中其他长辈、亲朋邻居磕头。有一人手里端着盘子,按辈分远近、关系亲疏,有先后的喝礼:“给某某磕头”。给谁磕头,谁就要在盘子里给新郎新娘放些钱或衣物。

8、耍房即闹洞房:是为新郎新娘举行的一次融合感情的娱乐活动。耍房的人一般是同辈的表兄弟、姐妹,也有祖孙辈的男女,这里忌讳新郎的哥哥、叔叔去耍房,但有些年轻人好戏,也混进来一块耍房却不被人笑话,俗认为“结婚三天没大小”。耍房的形式很多,过去是绕口令或猜谜语,现在多是做游戏。做游戏要求新郎新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某种动作。新娘如果害臊不做,人们便对新郎“用刑”好让新娘依从。抽烟的人去耍房要让新娘装旱烟或递纸烟,并要亲手点火,俗以为新娘装的烟抽了牙不疼。耍房过程中也有人乱开玩笑,在众人面前讲脏话,不过现在耍房的语言、行为和方式都比过去文明多了。

到此时,结婚当天的所有仪式全部举行完毕,接下来就是结婚的一些礼节。

(三) 婚后礼

1、端“岁数钱”:结婚后第二天吃早饭时,新娘要把“岁数钱”中的一部分端给公婆,以备家用,也表现出新娘的顾大局、识大体,公婆有时接受,有时拒绝,视各家情况而定。

2、回门:也叫“遨头回”结婚后第一次回娘家,也就是古人说的“归宁”。当地回门新郎不去,新娘由家人接送,婆家备饭招待,什么时候回门,在婆、娘家住几天,都是婚礼当天婆家和娘家双方共同商定的,一般在婆、娘家各住三天。

3、躲忙:当地头一年的新媳妇,不参加婆家夏收劳动,收割麦子时就回娘家,媳妇住在娘家主要是给婆家做针线活,一直住到新麦归仓才返回。有的地方新媳妇返回这一天娘家还要去送。

4、送年节:女儿出嫁后,头一年春节之前,娘家人要备衣料、核桃、枣、糖果、零用钱之类,前去婆家探望女儿,主要是表达爱女之心。

正宁人在结婚前后一般要遵循上述礼仪,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认识的进步,有些礼仪就淡漠了,婚礼从简,旅游结婚等成为一种时尚,最终都以追求幸福,白头偕老为目的。

二、服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结婚,新郎大多穿长袍马褂,戴礼帽,新娘穿裙子,绣花鞋。随着新文化的渗入,新郎穿中山装,新娘穿红上衣、红裤子、红鞋,如今一般是新郎穿深蓝西装,打领带,新娘穿红色套裙和红高跟鞋,新娘也有穿婚纱的,但人数很少。随着经济的发展,正宁人在结婚穿衣方面有自家独特的讲究,新郎除了外面的西装和 6 衬衫不是红色,一般要求和新娘一样,上下内衣全是红色,结婚当天的衣服必须是全新的,这所谓新人新衣,图个喜庆吉祥。

三、禁忌

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结婚礼仪,而且忌讳很多,目的是希望这样吉庆的喜事能大吉大利。虽然近年来许多禁忌被废止,但有些在婚嫁时仍然忌讳。大概有:

1、新娘足不挨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新娘从离开娘家出门上轿到婆家下轿进门都足不挨地,由同辈男性背上背下。如今是新娘自己走,只不过上轿后换新鞋,下轿时,有些地方图热闹由新郎抱新娘下轿进门。

2、避“青龙白虎”:正宁把石磨称白虎,碌碡称青龙。人们认为青龙白虎影响婚姻美满。所以,结婚新娘上下轿时,都得用红布把所有石器全部遮掩,不能让新人看见,以图吉利。

3、妨生肖:在十二生肖中,正宁人认为每年都有几个不吉利的生肖。结婚的新人上下轿和抬箱物时,不吉利生肖的人要回避,否则对己不利。一般戒规是申子辰年蛇鸡牛,巳酉丑年虎马狗,寅午戍年猪兔羊,亥卯未年龙鼠猴。

4、洞房禁忌:新婚洞房三日内,怀孕妇女,寡妇,丧服期内的人均不能进入,如果进去,就叫“冲婚”,是不吉利的,新娘新郎不能同时离开洞房,任何人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5、下轿方位:正宁人认为方位上也有神灵,俗称“喜神”。新娘下轿,轿头的方位不能乱停,一般按轿来时定方位。

正宁人结婚除了礼仪、服饰、禁忌这些方面的不同习俗,还有其独特的饮食习惯、待客之道等,正是这些共同构成了特有的婚姻民俗文化。

当然,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正宁婚姻风俗可能有许多不被人理解或不被人接受的方面,但作为民俗,它不像政治制度的更迭那样断然,千百年来规范着人们的婚姻生活,表现出约定俗成性、稳定性、延伸性等特点。人们总是按照这种相对既定的婚姻方式即婚俗来生活,组成家庭,繁衍子嗣。

随着科学的日新月异,人类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婚俗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许多被认为是繁文缛节的东西会逐渐被摒弃,但作为一种风俗习惯,它将会长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发挥一定的作用。只要我们适时引导,移风易俗,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这一生活现象,以积极的方式影响这一生活现象,人们的生活会更加 7 丰富多彩,更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清折遇兰编撰,王立明点注《正宁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王长生《正宁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婚俗

婚俗

婚俗

婚俗

婚俗

婚俗

婚俗

婚俗

婚俗

婚俗

正宁婚俗概况
《正宁婚俗概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青海藏族婚俗 正宁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