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

发布时间:2020-03-04 02:44: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古代诗学论

1、《春秋战国》是我国诗歌理论的发轫时期。

2、《尚书·尧典》在论乐时提出了“诗言志,歌咏言”的论断。

3、诗言志是我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

4、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是针对诗歌功能做出的全面的概括。

5、孟子对解读诗歌的方法提出了以意逆志说和知人论世说。

6、汉代的诗歌理论著作以《诗大序》为代表。

7、因为郑玄给毛诗作笺,毛诗独传于后。

8、《乐记》中认为诗歌情感产生的根源是政治。

9、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也是一篇值得注意的诗论专文。

10、评论五言诗的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是《诗品》。

11、唐代的诗歌理论可以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12、初唐的诗歌理论家以陈子昂为代表。

13、盛唐的诗歌理论家以杜甫为代表。

14、白居易的诗歌理论集中发表在《与元九书》一文中。

15、南宋的诗歌理论家代表是严羽。

16、元代前期诗歌理论家的代表是方回。

18、杨维桢是元代后期诗歌理论家的代表。

19、晚明诗歌理论家的代表是袁宏道。

20、王士祯的诗论著作是《带经堂诗话》。

21、沈德潜是乾隆时期的诗坛领袖。

22、叶燮认为诗人最重要的是具备才识胆力四要素。

23、龚自珍大力倡扬浪漫主义的风格。

24、叶燮认为诗歌内容应具备理事情三要素。

25、李贽认为六经等儒家经典著作是造成假文,假人之渊薮。

中国古代诗歌体裁论

26、《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其中夹有杂言。

27、《诗经》是四言诗的典范。

28、从诗经开始的二字一顿,二顿一句的句式成为一种运用最广泛的语言结构形式。

29、四言体比二言体增加了语言容量,可使大量的重叠词、双声词、叠韵词得以入诗,因而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30、“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所用的句式是感叹式。

31、“起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所用的句式是问答式。

3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用的句式是主谓分列式。

3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用的句式是并列式。

3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臻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所用的句式是排比式。

35、“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所用的句式是设问式。

36、《诗经》中杂言句的运用,使诗歌形式复杂多样,节奏错综变化,表达灵活自由,由此可以看出四言诗形式的变化。

37、《诗经》的重章复沓有单纯复沓式和递进复沓式两种。

38、单纯复沓式几章的内容基本上是重复的,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层层深入的。

39、有人从民歌角度把《诗经》每章重复的几句叫做副歌,不重复的部分叫做正歌。

40、隔句用韵是《诗经》中最常见的押韵方式,也是自古以来诗歌用韵的基本方式,直到后世的近体诗依然如此。

41、隔句用韵又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首句入韵,第三句以后的奇句都不入韵。

42、交叉用韵即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两韵交叉。

43、诗歌一般总把韵押在诗歌的末一个字上,所以叫做“韵脚”。

44、《诗经》里有很多诗句以语气词结尾,韵一般用在语气词前面有实意的字上。

45、《诗经》是我国古代四言体诗的代表,它标志着四言体诗形式的完善和成熟。

46、“楚辞体”诗以屈原的作品《离骚》为代表,故又称作“骚体”诗。

47、和《诗经》大体整齐的四言体相比,《楚辞》在句法上最大的特点是参差变化,灵活多样。

48、《楚辞》出现的大量七言句及其随之出现的三字节奏,这是诗歌句式的一个大变化。

49、楚辞体诗的句式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多用“兮”字。

50、楚辞中的“兮”字的使用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用在单句末尾,一种是用在双句末尾,一种是用在句子中间。

51、楚辞中的对偶不仅有言对,而且有事对。

52、宋玉《九辩》体现了楚辞语言散文化的倾向的特点。

53、《楚辞》的章法不像《诗经》那样分章,而是分节,每节一般都是四句。

54、楚辞中某些作品末尾有乱辞,如《离骚》是由小节和乱辞部分组成。

55、从音乐节奏来说,“乱”是乐曲的结尾部分,也是乐曲的高潮部分。

56、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从汉代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57、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是一部收集最全最完备的乐府诗歌总集。

58、《乐府诗集》的相和歌词除已亡佚的,现尚存相和曲、平调曲、瑟调曲等七类,这是汉代乐府的精华。

59、新乐府辞都是唐人作的不入乐的乐府诗,其中包括沿用新题的乐府诗和旧题的乐府诗。

60、汉乐府的句式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其中以五言和杂言最为有特色。

61、五言是汉乐府的创新,如《饮马长城窟行》、《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都是完美的五言诗。

62、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自由灵活,充分体现了杂言的特长和优越性。

63、乐府诗在配乐歌唱时要受到乐章和曲调的限制,形式上也有一定的要求。

64、按照乐章的要求,乐府诗每首要分若干“解”,它如同《诗经》的章,就是诗的段落。

65、乐府曲调有的除了正曲之外,还有所谓的“艳”、“趋”、“乱”等部分。“艳”一般放在正曲之前,,有乐有舞,可能没有歌词。“趋”一般放在正曲之后,音乐节奏突然加快,达到高潮,结束全曲。“乱”是由楚辞体流传下来的,是音乐的结尾部分。

66、所谓“篇无定句,句无定字”,就是说乐府诗篇幅可长可短,字数多少不限。

67、有人把乐府中的五七杂言诗称作歌行,于是便有乐府歌行一体,后世颇为盛行。

68、汉乐府诗的叙事性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善于铺叙,二是善用对话,还有用第一人称向读者直接倾诉的独白形式。 6

9、南朝乐府民歌以《清商曲词》中的“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今存近500首。

70、北朝乐府民歌体制方面与南朝乐府民歌基本相同,大都是五言四句的小诗,不同的是有七言四句和长短句的长篇。

71、南朝乐府民歌形式短小,多为五言四句,亦有五言三句,五言五句,五言六句和杂言体。

72、《月节折杨柳歌》包括《正月歌》、《二月歌》……和《闰月歌》共十三首,蝉联一体,可算是我国组诗之首。

7

3、文人拟作五言诗从东汉初开始,如班固的《咏史》。到汉末建安时期出现了一个《五言腾涌》的局面,自此以后,五言一体遂取《诗经》的四言,楚辞的骚体而代之,一直成为我国诗史上一种重要的传统形式。

74、北朝的《隔谷歌》、《捉搦歌》等创造了七言四句的形式,这对七言绝句的产生不无影响。

75、鲍照的《拟行路难》,尤其是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等歌行都是集杂言体之奇观,莫不导源于汉乐府。

76、近体诗也叫“词”,古体诗也叫“古风”、“古诗”。所谓“近”、“今”“古”的时间观念,是从唐代人的眼光看的。

77、近体诗和古体诗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产生的时代不同,而主要在于他们题材特点的不同。 7

8、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长律。

79、律诗两句一联,共四联,分别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80、律诗每联的上句叫做出句,下句叫做对句。

81、长律又叫排律,是十行以上合乎律诗规则的近体诗。

82、近体诗一般限定押平声韵。

83、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也不能邻韵通押。

84、符合近体诗规则的句型,无论七言还是五言,都只有四种基本句型。

85、律诗中的粘对,所谓“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平仄相对;所谓“粘”是指后联的出句和后联的对句平仄一致。

86、律诗中违反“对”的规则叫“失对”;违反了“粘”规则的叫“失粘”。

87、一句诗的末尾出现三个平声字叫做三平调。

88、符合近体诗平仄格式的句子叫律句,凡平仄不按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89、诗中出现了拗句,一般都用“救”的办法,这叫做“拗救”。拗救的办法有本句自救和对句自救两种。

90、律诗对账的常规是中间两联对仗。

91、律诗首联、颈联对仗,颔联不对仗的人称“偷春格”。 9

2、绝句首联用对仗的叫前对,尾联用对仗的叫做后对,全首用对仗的叫做全对。

93、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

94、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是东汉张衡的《四愁诗》,但第一句夹有“兮”字;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七言诗,它奠定了七言诗的基础。

95、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

96、押韵方面古体诗有大量押仄声韵的诗,这是和近体诗不同的。

97、“七古”变化很多,最近于古的是“柏梁体”,句句都用韵,且用平声韵,如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98、古体诗平仄比较随便,多用拗句,不拘粘对是其特点。

99、古体诗常用隔句对仗,即“扇面对”。

100、白居易、元稹等人提倡的“元和体”实际是律化的七古。

10

1、词大约是初盛唐产生的,中唐后流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10

2、词调是词的乐调,它是从音乐的角度来讲的;词牌是表示词的固定格式,它是从文字的角度来讲的。

10

3、词的别名有曲子词、长短句、乐府。诗余等。

10

4、大多数的词与词牌都没有什么联系,所以有的词又在词牌下又加词题和词序。 10

5、词题多表明词的中心和主旨,词序多介绍词的背景和写作缘由。

10

6、《念奴娇》词牌取苏轼词中几字,又名《大江东去》和《酹江月》。

10

7、《凤栖梧》是《蝶恋花》的别名,《相见欢》又名《乌夜啼》。

10

8、词按段落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之分。

109双调词有的上下两阙字数、格式完全相同,这是标准双调;两阙字数,格式不完全相同的叫变式双调。

110、双调词上下阙开头字数和平仄的不同”换头“或“过变”。

1

11、三叠的词有两种:一种是前两段字句、格式相同,叫“双拽头”或“叠头曲”;另一种是“非双拽头”,两段字句、格式不同。

1

12、四叠的词只有《莺啼序》和《胜州令》两个词调。

1

13、清代毛先舒认为58字以内的词叫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叫长调。

1

14、“摊破”“转调”“促拍”是在原调的基础上增加字句;“偷声”“减字”是在原调的基础上减少字句。

1

15、词在句式上的基本特点是长短句,整首词都是齐言的很少。

1

16、三字句多用在词的首句或换头处,有时一句独用,有时几句连用。

1

17、词中有些五言句规定用拗句,如《菩萨蛮》上下两阙的结句。 1

18、某些词在习惯上用入声韵,如《忆秦娥》、《念奴娇》、《雨霖铃》。

1

19、《西江月》、《曲玉管》、《戚氏》在押韵上是平仄通押,《清平乐》、《菩萨蛮》在押韵上是中间换韵。

120、律诗的平仄对仗必须相对,词的对仗却有同声相对。

1

21、每一个词调都有固定的格式,把这种格式用文字或符号表示出来就是词谱。

1

22、人们按照词谱所标的格式写词叫做填词。

1

23、明代张燕《诗馀图谱》把各种词调汇集在一起,标明格式,成为一种供词调格式和填词规则的工具书。

1

24、著名的词谱书有清代万树的《词律》和王奕清等编的《钦定词谱》。

1

25、散曲是一种继词而起的能够合乐歌唱的诗体。

1

26、我们呢通常所说的元曲,实际上包括杂剧和散曲两大类作品。

1

27、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两种。

1

28、散曲的小令分为一般小令、重头、带过曲、集曲四种。

1

29、带过曲是以两支或三支不同曲调的曲子组成一曲,他们之间的音律必须衔接。

130、重头就是用同一曲调,重复作两首或两首以上的曲词。 1

31、集曲就是把几支甚至几十支不同的曲调,在每一曲调中截取一句或数句,组成一个新的曲调,另取一个新的调名。

1

32、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两支以上的小令连缀组成的一个有头有尾的整套曲子。

1

33、每一个曲牌在音乐上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因此,散曲无论是小令还是散套,除了表明它的曲牌名称,还要表明它属于那一个宫调。

1

34、【正宫·端正好】中的“正宫”是曲子的宫调,“端正好”是曲牌。

1

35、元末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一书,是一部影响很大的曲韵韵书。

1

36、散曲的平仄规则与唐诗宋词中的平声阴阳、仄声不分上去、平上不可通押的规则是完全不同的。

1

37、“泣丹枫,泪滴在香腮上;拔金钗,划娟在雕栏上”属于对仗中的隔句对(或扇面对)。

1

38、“半世疏狂,一笔龙蛇,千古文章“属于对仗中的鼎足对。

1

39、”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属于对仗中的连璧对。

140、衬字是在规定的字数之外添的字。

中国古代诗歌题材论 1

41、朱自清的《诗言志辨》将”比体诗“分为咏史、游仙、艳情、咏物四类。

1

42、一般而言,中国古代诗歌题材主要包括爱情诗、山水田园诗、游仙诗、咏物诗和咏史诗。

1

43、骑士文学是欧洲文学出现的”第一性爱“,我国爱情诗歌最早出现在《诗经》。

1

44、根据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爱情诗、弃妇诗、闺怨诗、宫怨诗和悼亡诗。

1

45、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1

46、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

47、恋郎思郎非一朝,好似并州花剪刀。一股在南一股北,几时裁得合欢袍。

1

48、别无相赠言,沉吟背灯立。半晌不抬头,罗衣泪沾湿。

1

49、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50、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

5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1

52、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

53、剪刀未动心先碎,针线才缝泪已多。长短只依原式样,不知肥瘦近如何?

1

54、郎心为纸鸢,断线随风去。愿得上林枝,为妾萦留住。 1

55、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1

56、自君上河梁,蓬首卧兰房。安得一尊酒,慰妾九回肠。

1

57、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

58、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1

59、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60、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6

1、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16

2、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6

3、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16

4、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独吊遗踪一泫然。

16

5、盛唐时期两位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是王维和孟浩然。

16

6、中国古代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唐宋以前的山水田园诗、唐宋田园诗和元明清田园诗三个阶段。

16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6

8、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16

9、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170、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17

1、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17

2、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17

3、苏轼评陶渊明的诗歌风格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17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17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7

6、苏轼评王维的艺术风格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17

7、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17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7

9、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8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8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8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8

3、唐代以前是边塞诗兴起和发展阶段,唐代是边塞诗的繁荣阶段,自宋代开始边塞诗的创作则逐渐减少。

18

4、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8

5、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18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8

7、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8

8、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18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90、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优秀)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关于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知识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