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中国古代诗歌

发布时间:2020-03-03 23:16: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中国古代诗歌

分类: (一)写景咏物诗:咏物诗一般表面写物,而实际上往往在这一表面的形象下寄托了诗人的情怀或思想。

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翼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二)咏史怀古诗:叙古事,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与评论。有时则是借古讽今,感时伤事,曲折地反映自己对现实的关注。 刘禹锡、杜牧、韦庄

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 闺怨宫怨诗,思妇思夫,哀怨缠绵

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四)羁旅行役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五)山水诗:主要通过景物的描绘,给读者展现出一种自然美,表达作者对山水的热爱(谢朓、谢灵运、李白、王维)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田园诗:田园诗主要描写田园风光或劳动场景。 清新、自然、质朴,富有生活情调。田园诗主要描写田园风光或劳动场景,大都反映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朴素的思想感情或表达诗人隐逸闲适的心情,对独立不羁、淡泊高洁人格的坚守。(陶渊明、孟浩然)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六)边塞征战诗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寂寞艰苦的军旅生活,凄楚的对月思亲 。传统题材是写思妇征人的忧怨,或者渲染边塞苦寒的处境,或者状写兵士的艰苦生活,或者抒发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卢纶)(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情景交融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王昌龄) (冷月照边关,景象苍凉,诗人希望有良将,早日平息战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王翰)写征戍战士饮酒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 ,略带悲凉之意 。

出塞曲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八)谈禅说理诗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观书偶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九)悼亡游仙诗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语言特色:

平淡或称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返朴归真。

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开仓见人亦不走。健儿少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绚丽(工丽)。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工整的对仗。

李商隐的诗歌《无题》

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自然。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李白的诗《静夜思》《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秋浦歌》《赠汪伦》等 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四景,有动,有静,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辛弃疾的《西江月》和《清平乐》,语言清新明丽动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雄奇奔放 李白、苏轼、辛弃疾、悲慨沉郁 杜甫、陆游、辛弃疾

古诗语言特色有:

清新自然、平淡朴素、委婉含蓄、缠绵哀怨、准确洗练、简洁生动、绚丽明快、深沉隽永、悲慨沉郁、奔放雄奇、清幽恬淡、生动形象、辞藻华丽、通俗易懂、节奏感强、富有韵律、准确传神、绘声绘色、词藻优美、平字见奇、色彩丰富 诗歌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保家卫国的决心: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山河沦丧的痛苦: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羁旅愁思 :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亲念友: 王维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边关思乡: 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依依惜别的深情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盛今衰的感慨: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

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

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诗歌的个人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清新幽雅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冷峻峭拔)、辛弃疾的雄阔豪壮、苏轼的雄奇奔放 诗歌的形象

人物形象

思想、品质、性格、节操及情感(诗中人物包括作者自己)

意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意境

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意象

(1)芳草——多比喻凄婉离恨或生生不息。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即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生生不息或离别的愁绪。

(2)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3)梧桐——表示凄苦、寂寞、惆怅或孤高、正直、坚强。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王安石《孤 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4)梅花——象征高洁、坚忍、超尘脱俗、不屈不挠的品格。 《卜算子》(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5)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劲。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凋也。”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6)菊花——高洁、坚贞、隐逸、脱俗

桃花——美女的容颜

牡丹——高贵、富贵

莲花——爱情、高洁

竹子——坚贞、高雅、气节/敬老爱幼、世代相传

杨花柳絮——飘零、离散。 柳树——分别

丁香——愁思情结

红豆——爱情或相思

长亭短亭——离情

精卫鸟——意志

喜鹊 ——报喜、喜讯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

刘禹锡《赏牡丹 》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薛涛《柳絮咏》 二月扬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苏轼《绿竹筠》: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

代赠二首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摊破浣溪沙 李璟

青鸟不传云 外信

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7)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说。在古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或忠贞。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8)乌鸦——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 (杜甫《孤雁》)。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柳有暮鸦。 (9)猿啼——表现凄厉、哀伤。

白居易: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郦道元: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10)鸿雁、青鸟(鱼) :传书的信使,常用来表达相思。

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 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孤雁(孤鸿、断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闻雁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1)燕子——春天的象征,表欢快、生机。 杜甫: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12)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寒蝉——凄凉伤感的氛围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3)鹧鸪——鸣声悲婉凄切,喜雌雄对鸣 。含离别,悲情,爱情,相思之意。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选取了意象尽锦衣的战士、如花的宫女、宫殿、鹧鸪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或“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

辛弃疾: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14)羌笛、胡笳、琵琶:古代西部的乐器,所发出的是凄切或悲壮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5)浮云—— 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 )

(16)月——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明月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象征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它周而复始,又是永恒的象征。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17)水——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 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8)砧声、捣衣——征人 离妇、远别家乡的惆怅伤感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行香子 李清照 天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意境 寥廓、雄奇、悲壮、旷达、开阔、悲凉、凄冷、孤寂、恬静、闲适、恬淡、缠绵、清新、明丽、秀美

语言特色

平淡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返朴归真,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

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开仓见人亦不走。健儿少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绚丽(工丽)。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工整的对仗。 杜甫的一些诗歌 李商隐的诗歌《无题》

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

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自然。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李白的诗《静夜思》《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秋浦歌》《赠汪伦》等 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四景,有动,有静,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辛弃疾的《西江月》和《清平乐》,语言清新明丽动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清平乐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雄奇奔放 李白、苏轼、辛弃疾、

悲慨沉郁 杜甫、陆游、辛弃疾

古诗语言特色有:

清新自然、平淡朴素、委婉含蓄、缠绵哀怨、准确洗练、简洁生动、绚丽明快、深沉隽永、悲慨沉郁、奔放雄奇、清幽恬淡、生动形象、辞藻华丽、通俗易懂、节奏感强、富有韵律、准确传神、绘声绘色、词藻优美、平字见奇、色彩丰富

诗歌艺术技巧

(一)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议论、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

清江引

咏梅 贯云石 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

白描勾勒、工笔细描

苏轼的《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 (1)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李白 赠汪伦

梦游天姥吟留别

(2)间接抒情:

①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②情随景生(即景抒情) ③托物言志: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④用典抒情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二) 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喻、双关、衬托(反衬)、用典、借代等。

比喻: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对比: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双关: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衬托:

1、以景衬情(衬托):诗人在描摹细微婉曲、隐秘难言的情感或浓情密意时,往往通过景物来渲染衬托。

清江引 秋 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从而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2、乐景哀情(衬托):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3、明暗相衬: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以动衬静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动静相衬 凉州词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情感深沉内敛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辛弃疾的词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象征)、用典抒情、借古讽今、联想想象、虚实相生、烘托渲染、欲扬先抑、意象连缀、对面落笔等。

以物喻人(象征、托物言志):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 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联想和想像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虚实相生: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

意象连缀:一系列连续的意象组成

鲜明的画面,渲染了当时的氛围。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对面落笔:不写自己,而从对方落笔。曲折含蓄地表达内心深沉的情思。

杜甫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欲扬先抑: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以景结情:

从军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古诗鉴赏常用术语类举

1、语言风格: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2、思想内容: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即事 感怀、怀古咏史、羁旅生活、惜春伤春、闺怨诗、爱国诗、乡愁诗等。

3、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4、意境:寥廓、雄奇、悲壮、旷达、开阔、悲凉、凄冷、孤寂、恬静、闲适、恬淡、缠绵、清新、明丽、秀美 等。

5、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比、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6、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7、表现手法:赋、比、兴;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托物言志等。

8、篇章结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伏笔、层层渲染、重章叠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欲扬先抑等。

9、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优秀)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知识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

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欣赏

关于中国古代诗歌
《关于中国古代诗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