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加强青年民警能力培养 提高青年民警执法水平

发布时间:2020-03-02 01:50: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强青年民警能力培养

提高青年民警执法水平

当前新的形势给劳教工作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我们这支劳教民警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青年是时代的弄潮儿,是国家的希望和栋梁。青年民警是我们劳教事业的接班人和中坚力量。但他们成长于全球经济文化大交融、科技信息大爆炸、我国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文化、家庭、物质环境与前几代民警有显著差异,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群体个性。因此如何针对青年民警的特性加强其能力培养,提高其执法水平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青年民警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青年民警自身情况:

1、理论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但实际操作经验尚浅,应急处置能力较弱。

2、身体素质较好,但工作中吃苦精神较差。

3、思维活跃敏捷,付诸具体行动方面较欠缺。

(二)现实情况:

1、青年民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强烈愿望与培训机会少、种类单调的现实形成矛盾。

2、领导与下级之间、青年民警之间有积极的沟通,但在沟通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还有待加强。

3、现有奖励与青年民警的期望值相去甚远,奖励指标过于单一,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和其成长背景、人生经历容易催生青年民警的优越感。

当代社会物质条件普遍较好,青年民警往往成长环境单一,教育背景单纯,人生历练较少,又经层层选拔参警,容易产生优于常人的优越感。同时其教育背景和目前的选拔机制会造成青年民警应试能力强,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 尤其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的民警大多数文化水平较高,接受能力也较强,但由于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对场所科学管理理论还比较陌生,而在招录时,只求学历,而对专业知识考核不够,造成一部分人进入劳教警察行列后不具备管教劳教人员所必须的知识,而岗前培训的时间和程度又不够,使得他们在管理劳教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欠佳,造成学历与实际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之间的差距和矛盾。

2、劳教工作单调乏味,条件艰苦,尤其一线民警工作压力大,而当前

又缺乏相应的奖励激励机制,青年民警吸收资讯广泛、思维活跃、价值观多样,而在此情况下,难以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劳教人民警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每天面对的是数百个失足的矫治人员,既要管理好三大现场,维持场所安全稳定,又要抓好生产工作和教育工作,管理难度和管理压力较大。而现有的奖励方式和奖励分配的衡量标准过于单一,能够获得奖励的青年民警比例仍然较低,不能满足大多数青年民警对奖励的不同心理期待。在此种矛盾的冲击下,导致导致青年民警工作热情下降。

三、解决的办法

1、通过对青年民警进行业务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工作效

能。

(1)在开展具体的培训活动前需要对青年民警的“充电”需求进行深入

了解。定期、及时了解青年民警对培训的反馈信息,听取青年民警对培训的建议,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2)首先针对民警工作所迫切需求的专业知识技能开展培训,再针对

与青年民警的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综合能力素质开展培训,并将知识培训与岗位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可在青年民警中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分析

培训,帮助青年民警了解矫治人员的心理特征,在工作中打好“心理战”。

(3)进一步整合内部资源,促进青年民警的职业生涯发展。推进这项

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建立青年民警培养档案,有计划地在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民警带领下进行岗位锻炼,提高业务技能和对工作的适应性。②加强与同级和上级团委的联系,相互借鉴先进的培训经验,同时实现系统内的资源共享,加强典型案例、业务骨干培训经验的交流。③团组织需要与基层领导、政工干部相互配合,把对青年民警的思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之中,力求实现通过僵硬的说教所不能实现的效果。一方面,增强青年民警的防腐抗变能力,避免其误入歧途;另一方面,增强青年民警的爱岗敬业意识,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2、根据青年民警在人际交往方面所暴露出的交流简单、忽视交流对象

的差异性等缺陷,有针对性地开展人际沟通技巧的锻炼和培养。上级领导和团组织要加强与青年民警的沟通与交流,掌握其思想动态,积极探索民

警心理服务机制,为青年民警倾吐心声、疏导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创造条件,缓解青年民警的心理压力。同时努力为青年民警提供交流平台和交流机会,鼓励青年民警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宽自己的视野,来促进青年民警的“情商”发展,通过职业之外的话题拓展人际交流的空间。

3、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青年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一是要设立科学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必须从场所自身特点出发,按照工作发展的目标设定。同时,指标的衡量要具可操作性,注重绩效。另外,指标要使民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完成,而不是可望不可及。二是考核手段要合理、公平。场所要根据自身特点,形成多样化的考核手段,构建立体的考核体系,并充分体现公平原则,对民警产生激励效力。三是考核结果的运用要及时。考核结果的及时运用最容易对民警产生激励力,场所须及时将考核结果运用于事关民警切身利益的培训、奖励、晋级等方面,使民警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从而产生成就感。必须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工作强度、不同学历等角度进行衡量,与评先,评优,晋升等劳教人民警察切身利益相结合,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奖励体系,包含一套多元化、差异化的绩效衡量标准,并且向一线岗位适当倾向,从而克服目前奖励体系过于笼统、奖励标准过于单一的弊端,以此监督工作职责的履行和提高工作积极性 。

青年民警演讲稿

如何提高民警执法水平(推荐)

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青年民警

如何提高青年民警的归属感

青年民警职业规划(定稿)

青年民警座谈会发言稿

青年民警个人心得体会

基层青年民警学习心得

青年民警座谈会发言稿

关于监狱对青年民警的培养

加强青年民警能力培养 提高青年民警执法水平
《加强青年民警能力培养 提高青年民警执法水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