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向度

发布时间:2020-03-04 00:20: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向度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长期积淀、创造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鲜明的导向性、内在的凝聚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发展的创新性等特征,对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陈章龙教授等潜心研究的著作《大学生精神彼岸的探寻》是一部既有学术性又有现实操作性的力作,对高校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

建设,颇具实际应用价值。

正如陈章龙在前言中所说:“文化处在人的精神中,活在人的精神中;人的精神处在文化中,活在文化中。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结构,它并不是信念和行动的所有在物质上可能,在功能上有效的模式杂乱无章的搜集,而是一种有相互依存性的系统,是一个社会或民族的精神气质,这一切影响人们在做什么,他们说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想要做什么,他们说他们应该做什么。”如何最大限度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该书以五大机制的构建为整体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即理论共识机制、心理认同机制、舆论强化机制、实践强化机制和合力共建机制,其中理论共识是前提和首要环节,心理认同机制是核心,校园舆论强化机制是保障,实践强化机制是中介,合力共建机制是最佳路径。最后一章试图借鉴他国教育的运作机制来构

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读毕,我认为与同类著作相比,该书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值得品味。一是理论与实践兼顾。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又创新理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实践者和理论家相互启发并分享他们各自见解的领域。该书以江苏省某省属高校为案例,分别对教师和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经验分析揭示出理论共识机制中需要关注的四大误区,即主导性与差异性、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全球性与民族性以及道德境界与道德境遇的误区,接着从心理认同机制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理想信念认同和行为认同加以分析和建构;从舆论导向机制与文化建设的相关性分析强调发挥正确舆论导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从实践强化机制强调如何通过有效的路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校园文化既是“人化”也“化人”,是社会大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高校肩负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的艰巨使命。作者指出,校园文化应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教学与专业课教师教学、教师教书育人与管理者管理育人、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以及校园物质文化、活动文化、社团文化等交互作用的结果,只有确保他们的方向保持一致,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的任务方可得以实现,这就需要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影响校园文化的合力共建机制,从而形成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作者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清晰地呈现于书中,论证有理有据,是一本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二是问题意识与破解思路并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交往不断密切,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交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呈现出多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并存与交锋的景观;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将世界变成“地球村”,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信息传递不再是历时传递、分层传递和垂直传递,从而弱化了教育者在教育中具有的教育信息优先权和垄断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一个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问题,又不能忽视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能够引起全局性社会情绪的利益问题,因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作者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为出发点,指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育者应关注“客观事实”与“主观存在”这两种现象。客观事实,是人可以观察到的事实,或者是可以收集到的人的物质性活动结果的事实。在当前,教育者要学会运用这一事实让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性认识,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去调查,运用数量化加以说明,要善于从先进的典型事例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最直接、最生动、最有力的教材,从而让大学生从内化到外化;对于主观存在,教育者是难以中立的,它只能够由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通过对话、交往进而达成理解、推论与诠释。论证

思路清晰,入情入理,有血有肉,是一本情理交融的“对话录”。

三是超越与现实齐观。如何能把自发的和混沌的现实问题转化为清晰的学理问题,并加以分析与研究;如何重视精神的超越性,既注重审视现实,又关照彼岸世界,给人以终极关怀,正是该书的主旨之所在。面对当前我国处于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价值阵痛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介入校园文化构建的各个环节,在这个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校园文化中的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和规避不稳定因素,正本清源,奠定创建校园文化的思想保证。陈章龙指出,我们的时代无疑需要更多的物质生产者,但是对于精神,特别是一所大学文化和精神的生产,似乎也正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责任,为他们找寻一方可以栖归的精神彼岸,也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纠结”和“风险”。虽然书中的一些观点有的可商榷,有的可展论,但瑕不掩玉,仍可谓是一部上乘之作。正如陈章龙所言,这本书所做的是追踪式的、持续的、不倦怠

的工作,必然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和过滤。

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讲话稿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试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法官队伍建设的精神向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向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向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