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在区委全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0-03-01 19:48: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区委全会上的讲话

李 秋 葆

2010年12月17日

同志们:

今天会议内容十分重要,主要是总结今年以来全区的工作,研究谋划今后五年的发展。会上要审议通过区委《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讨论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经区委常委会集体研究,这里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

今年来,区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步。预计今年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9.1亿元,同比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同比增长5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2.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800元,同比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35元,同比增长10.8%。具体来说,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1、工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引进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9个,总投资46.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同比增长15.4%;规模工业增加值27.5亿元,同比增长33%;工业税收超过4亿元,同比增长33%。下半年,中联重科又在灌溪征了1700亩土地,准备再投23个亿,再造一座中联新城,两年以后产值可再增100个亿。

2、城市经营进入了新时期。主要体现在江南新城建设正式启动。上半年,清华大学主导的江南新城规划全面完成,设计蓝图正式确定。10月19日,投资8亿元的善卷垸水利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开工,一期工程明年3月底可以完工,投资6亿元的善卷文化公园即将启动建设,这标志着江南新城建设真正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全年实施城市建设项目78个,总投资49.5亿元;完成城市经营收益3亿元,同比增长50%。

3、新农村建设突出了新主题。主要是突出了“关注发展死角”这个鲜明主题。投入1000万元,实施韩公渡乌黄垸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垸内1.6万人“行路难、饮水难、排灌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投入2.2亿元,着力解决全区的“三难”问题。其中,投入1.06亿元,狠抓国省道改造、通乡通村公路和桥梁建设,硬化农村公路 230公里;投入1.2亿元,整修山塘2500口,疏通渠道近1000公里,机埠维修319处,累计解决了 2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4、社会事业取得了新进步。计划生育创国优顺利通过验收;投资8000万元的善卷中学、投资1.2亿元的善卷医院启动了建设;社会保障实行了江南江北一体化;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城乡低保提标扩面,新增6900多人;常德丝弦在首届中国巴黎曲艺节上演等等。全区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新气象。

5、安全稳定有了新局面。狠抓“五大安全”,安全事故同比下降18.5%,实现了食品安全、

环保安全事故零发生,各项指标控制处于全市前列。针对17个涉稳群体,组成17个工作网络,600名干部常年抓社会矛盾的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稳定工作进入省市先进行列,赴省进京集访人数和批次分别下降26%和28.7%,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亲自前来视察,并给予高度肯定。

总的来说,2010年,我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发展效果全面显现。之所以有这个好局面,除了有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之外,关键在于我们坚持了三大发展理念:

一是坚持以党的建设总揽发展全局。我们“把党员当人看、把党员当亲人看、把党员当党员看、把先进党员当榜样看、把违纪党员当反面教材看、把基层支部当堡垒建”,坚持关心党员、尊重党员、教育党员、激励党员,真正使四万名共产党员成为了推动鼎城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广大基层党组织成为了工作前沿的战斗堡垒。全区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创先争优活动中领导点评的做法得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的专题批示,并在全省创先争优工作会上介绍经验;在坚持以人为本抓党建、用组织温暖凝聚党员队伍,解决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落实难等问题上所作的探索,得到省委、市委充分肯定,全市基层党建暨创先争优述职测评中,我区得分全市第一。

二是坚持以改善民生凝聚发展力量。我们坚持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关心弱势群体、关注发展死角。坚持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坚持决策公开、党务公开,搭建与群众交流沟通的良好机制,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得到了最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坚持以作风建设增强发展保障。始终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大胆创新、敢于担当、扎实干事、亲民爱民、清正廉洁”的良好风气。今年以来,全区干部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作风优良的好典型。逆江坪乡党委书记陈宏,扎根山区16年,从不向组织叫苦叫累提要求,而是一心为民办实事,带领一班人多方筹资修好了总长17公里的逆峰公路。工作中,他坚持用党建化解矛盾,逆江坪基本实现了矛盾不出村。区水利局局长王成猛,用党建总揽水利工作全局、用党建化解水利工作矛盾、用党建推进水利工作落实,今年全区参与水利秋冬修的党员人数史无前例。尤其是在善卷大堤修建上,他坚持24小时工作在大堤,把全区水利专家集中在大堤抓质量监督,显示了超常的吃苦精神和驾驭困难工作的能力。区委办副主任陈友志,长期以来抓控违拆违,工作中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负责,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依然没有逃避退缩;原交通局局长邵立群,退职不褪色,不计得失,牵头搞好水产市场的调研工作,积极为鼎城发展建言献策,始终保持了党员的先进本色。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好干部,我们才有了这样一个好局面。另一方面,严肃“五条禁令”,强化作风监督。今年我们在“五条禁令”上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在“小金库”治理上面,审计局功不可没。我们通过倡导“五种作风”、严肃“五条禁令”全面提升了工作效率、凝聚了工作合力,增强了各项工作的推行力。

当然,我们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与挑战。主要是:群众增收难,虽然财政高速增长,但群众收入水平不高、增收幅度不大,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弱势群体保障难,虽然狠抓了改善民生,但受发展水平和可支配财力制约,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维护稳定难,虽然在稳定工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仍有一批群众关心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干部在维护稳定上压力较大,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狠抓发展来逐步解决。

二、明确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区委对今后五年的发展进行了认真谋划,拿出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在这个规划纲要里,我们确定了一系列的目标,最核心的战略目标是:力争到“十二五”末,我区经济总量翻一番,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十强。针对县市区综合实力排名的8项指标,我们进行了认真测算,与现有的十强县市区进行了认真对比,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

综合实力增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发展快、财政强、保障优、稳定好。

1、发展快。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照现在的速度测算,到2015年可分别排全省第7位和第8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2亿元,排全省第4位;这五年,项目投资要达到813亿元,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达到161亿元,排全省第9位;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城市化率达到45%,分别可以排全省第9位。这五年,要全力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使我区成为常德市的第一个全省十强区县。

2、财政强。到2015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我们要力争达到10亿元,排到全省第7位。要通过财政持续、高质量增长,为投资提供保障,为改善民生提供保障。

3、保障优。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用于改善民生,保障各级干部待遇,让广大干部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到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进入全省前十位。

4、稳定好。针对各类不稳定群体,狠抓矛盾化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员作用,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营造团结和谐的发展环境。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十强的目标,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体来说,要突出“四个转变”:

1、站在文化的高度经营好城市,由片面追求开发收益向打造以文化为灵魂的城市经济转变。这五年,要力争城市建设投入350亿元以上,也就是平均每年70个亿的投入,使我们的江南新城真正成为一百年不落后的文化名城。一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更加深入地开展好善卷文化探源和申遗工作,并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扩大善卷文化影响。二要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建设好善德文化十大标志工程,即:善卷文化墙、善卷文化主题公园、善卷文化外滩、善卷中学、善卷医院、善德大酒店、善卷大道、善卷社区、善卷广场、善卷商业城,努力让善德文化融入城市的每一处景观,成为市民文化的核心内容,把江南城区打造成为“中华道德文化第一城”。 三要全面发展城市产业。以文化建设为动力,打造优良的城市人文环境,推动文化娱乐、旅游休闲、商贸物流、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活跃城市经济。

2、用大项目带动工业升级改造,由小打小闹、低水平发展向集约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这五年,要力争工业发展投入350亿元以上,使我们鼎城成为由一批上市公司支

撑的湘西北工业重镇。一要全心全意服务战略企业、重大项目。把人力、财力、物力集中到为中联等大企业的服务上来,3年内要投入5亿元,抓好鼎城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联工业航母。二要注重发展新兴产业。注重发展那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能耗低、污染少的新兴产业。目前的重点是依托辰州矿业,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力争5年内产值达到30亿元。三要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工业园区城市化,把工业园区作为城市副中心、产业功能区来打造。在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房产、餐饮、娱乐休闲等产业,打造栓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3、以上市公司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由低价出卖原始农产品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高效现代农业转变。这五年,要力争农村基础设施投入100亿元以上,让鼎城农村成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幸福乡村。一要大力培育农业产业的上市企业。支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在棉纺、食品加工领域支持企业扩大规模、升级改造。力争有一至两家企业在创业板块上市。二要多渠道引进上市公司。瞄准国内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认真分析其发展布局和投资意向,采取多种方式主动衔接,力争引进一到两家知名企业到我区开设生产基地。本月初,我们与隆平高科就投资6亿元的隆平米业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项目一期投资9000万元,计划于2011年8月建成投产。整体投产后,每年带动农民增收总计可以超过1亿元。三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力争到“十二五”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00家,其中省级示范社10家以上。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增加收入。

4、突出改善民生,由片面追求财力增长向地方财力与群众收入同步增长转变。一要强化社会保障。到2015年,要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普通家庭都看得起病,子女都上得起学,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二要推进全民创业。全民创业要尽快走上正轨,迅速拉开网络、强化措施、培植典型,区、乡、村三级都要成立专门组织,采取有力措施,为创业者创造良好环境,并提供小额贷款、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扶持。三要关注弱势群体。以2000万元为基数,“十二五”期间,解困资金投入要实现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要建立帮扶长效机制,及时解决群众的特殊困难。四要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干部职工收入水平,让老百姓过上更加殷实的生活。全面加强公共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增加公共事业投入,优化公共服务,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让老百姓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坚持依法行政,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老百姓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四、坚持三大发展理念

为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三大发展理念:

1、以党的建设总揽发展全局。要坚持深入抓好基层党建,凝聚合力、激发动力、增强工作执行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用创新精神、创业干劲推进各项事业。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使四万名共产党员成为推进鼎城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基层党组织成为工作前沿的战斗堡垒。

2、以改善民生凝聚发展力量。要全力关注弱势群体,加大对军烈属、五保户、特困户、失业人员,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乡镇站所人员等8大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

3、以作风建设增强发展保障。继续在全区倡导大胆创新、敢于担当、扎实干事、亲民爱民、

清正廉洁的五种作风;继续严明五条禁令,狠抓作风监督。让真抓实干,对事业忠诚、对岗位忠诚成为鼎城干部的崭新风貌,推动鼎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同志们,鼎城快速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思路已经明确,机遇已经来临,能不能实现预期目标,关键看干部,关键看党员。让我们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不断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全面开创我区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区委书记在区委全会上的讲话

区委书记在区委全会上的讲话

在区委五届十次全会上的讲话

在区委五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

在区委五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

在区委五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

在区委五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

在区委十四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区委书记在区委七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

区委副书记在区政协全会上的讲话

在区委全会上的讲话
《在区委全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