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论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15:05: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论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

企业效能监察属于管理范畴,谈到管理,有个典故值得放在心头——话说北大出人才,门卫都有很高的管理造诣,面对造访北大的来客,他们总能完整问出几个问题:你是谁?从哪来?干什么?别小看这几个问题,之间的关系和反映的规律可谓无穷尽,顺着来可以互相成立印证,倒着来还可以互相印证成立。问答之后,怎么干?门卫们就了然于心了。做管理无非就是要得到怎么干才好的路子,企业效能监察要做好,首先就要把你是谁这个定义问题解决了,并在从哪来、干什么的问题里得到成立。

你是谁——企业效能监察是什么?

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从来不缺乏,有写实的、有写意的、有写领导意思的……太多了,恰恰说明研究不成熟,规范管理就谈不上一条绳子扯平了。企业效能监察常见的定义从融合大众智慧的百度词条来看,突出的有两个:

企业效能监察(国资委版)是企业监察机构针对影响企业效能的有关事项,监督检查相关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所辖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职能的情况,纠正行为偏差,发现管理缺陷,促进企业规范和完善管理,提高企业效能的综合性管理监控工作。

企业效能监察(通用版)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加企业效益或实现特定效果为目的,依托企业权力、财力和人力等可控资源,对组织的管理现状及要求、管理行为过程及结果、管理者勤政及能政进行监督考察和优化提高,运用监察手段,克服管理薄弱环节、实现管理目标,并获得适宜管理模式或先进管理经验的一种企业自我监察和提升管理效能的行政监察。

国资委版最古典,当年考核央企效监工作有个打分项就是查处案件多少个,暴露了这个定义的不足——局限于解决管理缺陷和纠错论英雄,导向错了。有个典故说的就是这问题:河东村堤防年年投入,落实运维机制,大洪水来了依然固若金汤,完了洪灾之年这个村没得一分应急拨款也没有抢险表彰会;河西村疏于堤防,洪水来临涌现抢险英雄若干,上级哗啦一下子拨款若干。这是在鼓励管理缺陷呀,这个导向下,年年员工意识不到位、年年制度不健全,年年都在做这些浮于表面的文章,对于机制层面的改善不错个千百回就表现不出来,大有做了猪才知道猪走路的气概。

通用版最全面,我们把里面的“企业”二字替换一下,什么组织都可以用了,太通用的结果就是与企业组织契合较差,没有解决好企业效能监察的管理定位问题。话没说错,文字上罗嗦了,不利于应用。化学水是什么?H2O,接下来什么酸碱性、分子量……一系列都有了基础,该干啥明明白白。企业效能监察是什么?就该是到哪座山唱哪座山的歌。

既然有问题,咱们就来改改。

先谈谈企业效能监察定义的导向性问题——怎样定义才不是鼓励管理缺陷?

企业组织管理效能面临内环境与外环境匹配的问题,内环境可以用条条框框来判断对错,外环境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渠道、技术、产品等市场地位,以及安全、环保、诚信等社会地位,这些不要效能吗?企业的本位是为社会提供产品、为业主创造利润,企业效能监察就应该立足企业本位,解决内外环境改善的机制性问题,而不要仅仅着眼于纠错,要鼓励不犯错,要用机制的进步减少犯错,更要用机制来保障企业本位的实现,这样才能更高层次上促进企业组织的管理效能。

企业效能监察就是对企业适应内外环境的各项工作进行问题查找与机制改进,至于纠错,是这个导向下的结果之一,对吧?

再谈谈企业组织契合的管理定位问题。怎样定位企业效能监察,才恰当呢?

我们结合企业特征,看看“效能监察”的百度词条定义(群众智慧必须尊重)。

效能监察是权利人充分授权下对各级管理者及其领导组织的勤政和能政情况进行考察和整改的行政监察。包含了对管理过程的严谨性、科学性、民主性的管理学及理论应用的行为监察,包含了服务于权利人的对管理效力及利益实现情况的目标监察,是以取得经济、社会、技术、管理进步为目标的能效监察。

这个定义很经典,简炼。

企业权利人是谁?董事会。国企不都是纪委在抓这个事吗?是的,是党组织在企业发挥作用的重要抓手,是在干部管理之外,企业对党组织纪检监察岗位的职责追加——这项工作的最终结果是服从服务于企业利益。有人说国企效能监察工作就是纪委书记主抓,向董事会汇报,这个说法完全正确。

什么是充分授权?那就是尚方宝剑,董事会以下,拿谁都可以,只要法律没说不(民事关系不得拿法律开玩笑)。另一个含义是这个权授给谁都必须是充分的,民企可以不等到成立纪委再搞效能监察,有了这个授权,要做这个事就做吧,记得向董事会或各级企业代表人汇报——效能监察工作在企业系统里全面展开就要把效能管理责任落实给各级企业代表人。

“各级管理者及其领导组织”显然是工作对象的意思,再好的设备和工艺放在那里,没有人或组织去运作它,就不会有效能差异,企业效能监察就是对人和组织的监察,客观上找问题,主观上找责任,落脚点就是要用责任解决主观问题、克服客观问题,这也是效能监察的基本方法。客观上向好了也要找主观责任,岂止是思想有问题,简直是一种夸张的境界,企业效能监察的境界之一就是:没有最好的效能只有更好的效能,企业效能监察就要把这些工作对象抓进来,给他们责任,让他们永远在效能进步的跑道上规矩地奔跑。

“勤政和能政”的难点在于能政,就是专业效能监督,在企业里面融合了各种专业工作,复杂程度令任何一位全才不敢表明身份,这对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提出了一个专业兼容与能效管理的问题。一些企业出现了专业问题来回忽悠监察人员的情况,看在年年都有项目的面子上,监察人员也就忍了被忽悠的直觉。怎么办呢?不建立专业效能责任体系、不建立系统的专业效能评价机制,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就等着各路专业大师的忽悠吧——谁管得了谁呢?不乏为了博眼球将一系列专业词语用得东倒西歪,甚至于创造新的词义和用法,语不惊人誓不休;也不乏为了让外行打出高分而把效监工作汇报搞成若干艺术作品的组合。在专业管理面前一败涂地的结果就是效监变成了八股文,变成了肥皂剧,没有本质效能的效能监察就是变了味的效能监察。

“考察和整改”就不细说了,任何管理定义都得有个动作,我们企业效能监察动作也可以有考察、惩戒与改进,差不多的意思,来个导向性的组合就是“消除弊端、改进机制”,里面包含的动作还能更多些。

“行政监察”对于企业来说,有些人不适应——不是政府机关搞什么行政监察啊?好在人保部给我们撑腰了——在企业没有行政还搞什么政工师啊?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企业开展的行政监察就是对企业各专项、分支工作的监督、预防、调节和反馈。

效能监察的定义结合企业理解完了,管理定位也基本明确了: 1.对董事会或各级企业代表人负责,权力地位必须很高。 2.依靠各级组织和管理人员,监督各级组织和管理人员。 3.依靠专业体系监督专业工作。 4.全面监督。

这个定位也与效能监察的管理特点相吻合:

1.监察对象全面。是指围绕勤政、能政展开多方面的监察工作,与权利人利益相关的生产经营、安全环保、团队建设等等都可列入监察范畴,可以涵盖所有管理工作。

2.对比指标系统。是指监察工作本身的特色,就是说效能监察讲究依据和逻辑,从理性管理角度,形成完善的指标体系,对比评价并分析改进管理工作。

3.行为关系独立。是指效能监察工作是就事论事,以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来取舍,管理行为上并不局限于某个部门或者岗位的职责,可以在一般行政构架外统筹和分配具体的管理资源、调节管理任务和采取风险应对,以实现目标。

4.行政权力充分。是指效能监察工作依托于行政权力的支持,在充分的行政权力支持下,充分调度和发挥人力、财力支持;另一层含义就是监察工作是对权利人负责,代表权利人履行监察职责,不受中层意见干扰。

5.能效目标明确。是指效能监察工作的优劣和取舍是以三效和三力来判断的,效能监察工作必须有明确三效和三力来作为取舍或目标依据。

综上所述,进一步解决好导向问题和定位问题的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是:

企业效能监察就是在企业董事会或各级企业代表人授权下,系统建立效能责任及考评体系,对各级组织和岗位履职效能开展监督检查,消除弊端,改进机制,不断改善企业组织效能的行政监察工作。 你是谁?从哪来?干什么?这九个字信息量太大,就先研究到这里吧。 做好企业效能监察定义,就是将效能监察真正融入企业肌体,不再是负担,开创“事事求效能、人人是监察”的企业全面效能新局面!欢迎大家添砖加瓦。

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

效能监察定义

企业效能监察主要术语与定义

企业效能监察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总结

企业效能监察制度

企业效能监察解读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总结

效能监察与企业效能监察

企业效能监察之我见

浅论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问题
《浅论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