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10.10

发布时间:2020-03-03 19:11: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

一、单选题(每题10分)

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 ( D ) A.能极力满足个人的需要 B.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

C.为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极力宜泄自己的情绪 D.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下列哪种心理属于健康心理 ( D ) A.抑郁情绪

B.不愿与人交往

C.经常感觉自己无能

D.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克服困难 3.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 ( C ) A.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 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

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 D.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张的情绪 4.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 ( C ) A.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B.心理活动的稳定性 C.心理康复能力

D.环境适应脂力 5.心理健康表现心理的耐受力方面为 ( C ) A.过去的痛苦的体验经常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但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B.遇到困难,能够忍受

C.把克服困难当成一种乐趣,而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 D.对于同事外人的议论并不在意

6.下列行为哪一项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 ( D ) A.见人都热情相待

B.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C.经常努力工作

D.经常保持乐观的心态

7.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被观察对象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这是以哪种判断观察对象为心理异常 ( C ) A.医学标准

B.统计学标准 C.内省经验标准

D.社会适应标准

8.潜意识与意识或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是心理健康状态破坏的内在机制,这一理论来自 ( A ) A.精神分析学派

B.人本主义学振 C.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9.妄想是指( A ) A.一种在病理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B.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根据。此观念片面而偏激,但逻辑上并不荒谬。

C.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用以解决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D.一种病理性的记忆错误。 10.强迫观念是指 ( D ) A.一种在病理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B.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根据。此观念片面而偏激,但逻辑上并不荒谬。

C.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用以解决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D.某一固定的观念在脑子里反复出现,这些观念是患者不愿意想的,且伴有主观的被迫感觉和痛苦感觉

11.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为 ( B ) A.情绪健康 B.智力正常 C.意志健全 D.人格完整 12.健康的概念是指哪种状态?( D )

A.身体健康

B.生理无残疾 C.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

13.某咨询者表现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缺乏兴趣,但外观上对人的态度变化还不明显,我们称为 ( A ) A.情绪低落

B.情感淡漠

C.心境淡漠

D.情感脆弱 14.以经验为标准来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是 ( C ) A.看患者是否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诊断方法 B.用医学标准进行诊断的方法 C.临床工作者经常采用的方法 D.是以统计学为标准进行诊断的方法 15.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 D )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

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 C.判断者的观察角度不一样

D.以上都是

16.专注而主动地获取信息的过程,属于心理辅导会谈中的( C ) A.反映

B.面质 C.倾听 D.询问 17.心理治疗的方法不包括( D ) A.精神动力学治疗

B.行为治疗 C.认知治疗

D.免疫治疗

18.有的学生希望通过交往与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得到别人接纳,其想要满足的人际需要是(C )。

A.情感的人际需要 B.控制的人际需要

C.包容的人际需要 D.利用的人际需要 19.关于情绪的叙述,正确的是(D )

A.人类的情绪都可后天习得

B.具有两极性

C.体验是情绪得基本特点

D.以上都正确

E.以上都不正确 20.情绪的特点的叙述中哪项是错的?( A )

A.具有两极性

B.具有比情感更强的强度 C.具有不稳定

D.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E.以上都正确 21.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是 (A) A.我爱我

B.我是我

C.我要我

22.心理学的英文名称是(B

A.Psychologist

B.psychology C.psychopath

D.psychiotry 23.由于缺乏准备,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 D )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 24.按照研究问题的性质、内容,心理学属于( C )

A.物理科学

B.生物科学

C.行为科学

D.以上皆不对 25.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 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 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 26.往双方能否成为知己,关键在于各自能否(D )。

A.改善交往情境 B.向对方施以恩惠 C.增加交往频率 D.向对方作自我表露 27.个性心理特征的是(D)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智商 28.咨询的基本原则是 ( C ) A.替来访者做决定 B.有条件的尊重来访者 C.为来访者保密 D.对来访者的行为作道德判断

29.咨询的场所应在 ( C) A.咨询员家中

B.双方商定的茶馆

C.咨询室

D.来访者家中 30.理学的观点,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 ( D ) A.家庭内部

B.社会环境

C.人际关系的处理

D.自身的内部冲突 31.咨询的各种形式中,最主要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 B) A.电话咨询 B.面对面

C.专题咨询

D.互联网咨询 32.师与来访者的咨询关系类似于( D ) A.医生与患者

B.教师与学生

C.上级与下级

C.朋友与朋友 33.师与来访者的咨询关系在行为方式的表现为 ( C ) A.支配——服从

B.独立——依赖

C.平等——平等

D.主动——被动 34.观念指的是( C) A.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B.外部强加于自己的错误观念 C.头脑中反复出现,但又难以摆脱的固定观念 D.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信念 35.学校心理健康咨询电话是( B )

A.05312044 B.66772109 C.62855655 D.66779001 36.自我意识良好的核心,就是做到________ 和 自爱 (A) A、自知

B、自强

C、自信

D、自尊 37.当与同学发生争执,感到愤怒时,我们应当做到:(D) A .回骂、出言警告对方

B.还拳脚相向

C .忍住不发,独生闷气

D.停下来,冷静地分析与思考 38.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是(D) A.健康是没有疾病

B.健康不仅仅在于没有疾病,而且在于肉体方面的正常状况 C.健康不仅仅在于没有疾病,而且在于肉体、精神方面的正常状况

D.健康不仅仅在于没有疾病,而且在于肉体、精神、社会各个方面的正常状况 39.对一个人心理健康描述错误的是(D)

A.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 B.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

C.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的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 D.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对自己无法不久的缺陷,也置之不理 40.对于心理健康人情绪说法正确的是(B)

A.大喜大杯,息怒无常

B.适度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C.有喜无悲

D.有悲五喜 41.人生难免有很多挫折。面对挫折,必须做到(A)

A.重视自己,接纳自己

B.逃避问题

C.暴力解决

D.自暴自弃 42.大学生的心理维护不包括(B)

A.压抑策略

B.释放策略

C.补偿策略

D.升华策略 43.大学生如何度过心理失衡期的方法错误的是(C)

A.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给我自己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扬长避短,发展自己 B.学会与人相处,调整人际关系

C.培养独自学习、生活的能力,不寻求外部支持 D.重新确立在大学的学习、奋斗目标 44.女生在受侵害和自卫时不应(D)

A.不惊慌

B.沉着镇定

C.依法进行,正当防卫

D.私了协商 45.女生摆脱异性的纠缠时做法错误的是(B)

A态度明朗

B、不依靠组织

C.遵守恋爱道德

D.正常相处 46.以下不利于养成一个良好心理的是(B)

A注意自己的仪表仪貌 B.对自己的缺陷念念不忘 C.为人坦诚,实事求是 D.尽量避免处于不利环境

47.人们常说的“化悲痛为力量”是自我维护方面的哪一个策略:(B) A.文饰策略 B.升华策略 C.正视策略 D.转移策略

48.找朋友倾诉自己内心的苦恼属于自我维护方面哪一个策略方法;(D) A.投射策略 B.转移策略 C.补偿策略 D.正视策略 49.下列属于完美心理的是(C)

A.喜欢新鲜事物者 B.喜欢完美漂亮事物者 C.对事物苛求完美无瑕者 D.对世界感到厌恶者

50.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 ( D ) A.能极力满足个人的需要

B.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

C.为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极力宜泄自己的情绪

D.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51.人的心理健康的破坏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习的结果,这一理论来自( C ) A.精神分析学派

B.人本主义学振

C.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52.个体在估计事件后果时总认为负面后果只会出现在其他人身上,自己则不会有事,这种现象是(B) A自我防御机制 B理想化偏见 C自利性归因 D自我效能感 53.下列哪种心理属于健康心理 ( D ) A.抑郁情绪

B.不愿与人交往

C.经常感觉自己无能

D.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克服困难 54.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 ( C ) A.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 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

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

D.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张的情绪 55.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 ( C ) A.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B.心理活动的稳定性

C.心理康复能力

D.环境适应脂力 56.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夜晚工作效率高,这是指 ( A ) A.人的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

B.环境适应力

C.心理自控能力

D.社交能力 57.心理健康表现心理的耐受力方面为 ( C ) A.过去的痛苦的体验经常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但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B.遇到困难,能够忍受

C.把克服困难当成一种乐趣,而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 D.对于同事外人的议论并不在意 58.虚构属于 ( A ) A.记忆障碍

B.注意障碍

C.智能障碍

D.思维障碍 59.强迫观念属于 ( D ) A.记忆障碍

B.注意障碍

C.智能障碍

D.思维障碍 60.妄想属于 ( D ) A.记忆障碍

B.注意障碍

C.智能障碍

D.思维障碍 61.精神发育迟滞属于 ( C ) A.记忆障碍

B.注意障碍

C.智能障碍

D.思维障碍 62.健康的概念是指哪种状态 ( D ) A.身体健康

B.生理无残疾

C.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 63.幻觉属于 ( B ) A.记忆障碍

B.注意障碍

C.智能障碍

D.思维障碍 64.心境是指 ( A ) A.一种较擞弱而持续的情撼状态

B.个体对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反应 C.一段时间内个体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

D.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65.当患者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感兴趣,丧失情感反应,我们称此人有 ( A ) A.情绪低落

B.情感淡漠

C.心境淡漠

D.情感脆弱

66.某咨询者表现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缺乏兴趣,但外观上对人的态度变化还不明显,我们称为 ( A ) A情绪低落

B.情感淡漠

C.心境淡漠

D.情感脆弱 67.下列哪些疾病不属于神经症 ( C ) A.疑病症 B.强迫症 C.孤独症 D.焦虑症 68..以经验为标准来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是 ( C ) A.看患者是否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诊断方法

B.用医学标准进行诊断的方法 C.临床工作者经常采用的方法

D.是以统计学为标准进行诊断的方法

69.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感到惭愧、畏缩甚至灰心,缺乏独立主见。为人孤独,不愿与人交往。 这种表现属于以下( B )

A羞怯心理与恐惧心理

B自卑心理与闭锁心理

C嫉妒心理与敌意心理

D敏感心理与猜忌心理

70.只关心自我的需要、兴趣、利益得失,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固执己见,自夸自大;过分自我欣赏;乐于自我炫耀,将他人置于尴尬的境地;易产生嫉妒感。这种表现属于( A ) A自我中心与自傲心理

B自卑心理与闭锁心理

C嫉妒心理与敌意心理

D敏感心理与猜忌心理

71.以偏概全(全盘肯定或否定)在人际交往中属于下面哪种现象(A

A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B刻板印象和 定势效应

C投射效应

D首因效应或近因效应 72.健康不仅仅是不虚弱和没有疾病,还包括生理、心理和(B )方面的完满状况。 A.身体 B.社会功能 C.心理 D.情感

7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点,其一是,以(B )为主要服务对象。

A.心理略有问题的大学生 B.青年健康群体的大学生 C.重度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 D.心理障碍大学生

74.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C )

A.没有疾病 B.身体壮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75.最具有积极性和建设性意义的防御机制是(D)

A 退行 B 文饰 C移置 D 升华

76.( C)是指当个体受到挫折时,为了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和痛苦,寻找种种理由或者值得原谅的借口替自己辩护。 A 补偿 B投射 C文饰 D抵消

77.(A )是指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将自己的欲望和动机转变为社会赞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A 升华 B 压抑 C认同 D认同

78.( D)是指把某种不容许的冲动、欲念潜意识地转化成强烈的相反形式。

A 升华 B否定 C投射 D 反向形成

79.( A )是指个体将对某人或者某物的负面情绪转移对象以寻求发泄的过程。 A 移置 B幻想 C否定 D升华

80.以下不属于挫折心理防御机制的是(D

A.升华 B.压抑 C.投射 D.偏执

81.每个人都有( A ),都需要表达,也需要释放和宣泄.A.情绪

B.冲动

C.恐惧

D.痛苦

82.( A )的实质不是过度的悲伤感,而是丧失愉快感和对愉快信息的注意.A.抑郁

B.焦虑

C.嫉妒

D.易怒

83.“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反映大学生恋爱的( C ) A.普通性

B.虚拟化

C.轻率化

D.世俗化 84.( C )展示了爱情的道德性一面.A.性爱

B.情爱

C.责任

D.陪伴

85.大学生( A )心理咨询本质上也是一种人际沟通,是将信息,传送给对方,并期望得到对方做出相应反应效果,是一种有意义的互动历程。 A.朋辈

B.学习

C.恋爱

D.情绪

86.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因素不包括 ( D )

A.生理因素

B.遗传因素

C.认知因素

D.人为因素 87.大学生情绪控制与调节方法不包括( C ) A、认识

B、分析

C、分享

D、控制

88.“强扭的瓜不甜”是针对大学生恋爱心理中( A ) 而言 A.单恋

B.失恋

C.多角恋

D.网恋

89.发现问题和主动接触是 ( B )咨询的第一步,也是其能否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A.学习心理

B.朋辈心理

C.恐惧心理

D.焦虑心理 90.下列哪一点,不属于大学生心理特点( D )

A.个人事业心理强

B.应试心理冷化

C.学习态度不稳

D.恐惧心理

91.大学是一个多元化的场所,它不仅承担把学生送入社会,还要培养学生各种技能,其中学生们在大学里最棘手的问题是(D)

A.专业的学习

B.家庭经济

C.恋爱问题

D.人际关系

92.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的现象称为(B) A.心理失衡

B .心理危机

C.心理障碍

D.心理焦虑 93.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电话(C)

A.66772221

B.66882212

C.66772109

D.66552109

一、多选题(每题20分)

1.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考虑(ABDE)。

A.判断时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B.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C.心理健康只是一种状态D.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E.心理健康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2.以下属于抑郁症的表现的是(ABDE)。

A.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B.消极的认识倾向C.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性紧张D.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E.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3.进食障碍包括(ABC)。

A.神经性厌食B.贪食C.异食癖D.节食E.暴饮 4.示范法由于范例的不有(ABCDE)。

A.辅导教师的示范B.角色的示范C.他人提供的示范D.电视、录像的示范E.有关读物的示范

5.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包括(ACD)。

A.学习辅导B.心理救助C.生活辅导D.职业辅导 6.心理健康的判别方法主要有(BCD)

A生理学方法B心理学方法C社会学方法D统计学方法

7.人的心理健康可以分为哪三个等级(BCD) A身体不适B一般常态心理者C轻度失调心理者D严重病态心理者

8.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ABCDE) A智力发展的教育B非智力因素的培养C环境适应教育D人际关系和谐教育E 人格健康教育

9.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有(ABCDE) A自觉性B独立性C果断性D自制力E坚持性

10.交往的心理健康原则主要有(ABCD) A真诚原则B尊重原则C宽容原则D互利原则E利己原则 11.压力反应常表现为(ABCD)几个方面

A心理反应B生理反应C行为反应D情绪反应 12.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ABC) A情绪稳定B情绪愉快C经常开心D喜乐无常 13.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正确的是(ABCD)

A发展性B主动性C整体性D活动性

14.你认为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心理紧张的征兆?(ABD)

A.食欲过盛B.颈背肌肉紧张C.学习力不从心D.注意力难以集中

15.你认为“大一综合征”(即大一学生产生的空虚,焦虑,失眠等症状)产生的主要诱因有哪些?(ABC)

A.理想与现实的落差B.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弱C.优势地位的丧失D.生活过度挥霍而产生罪恶感

16.下列现象属于强迫行为的有(CD)

A.必须按照固定的程序脱、穿衣服B.反复清洗别人坐过的桌椅C.出门时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D.洗手必须洗固定的次数

17.心理健康的判别方法主要有(BCD)

A生理学方法B心理学方法C社会学方法D统计学方法 18.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最主要的形式包括(ABCD)

A个别心理咨询B团体心理咨询C心理健康教学D心理训练活动

19.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ABCD)

A识记材料的数量与性质B学习的程度C学习的时间D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20.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BCD)

A遗传因素B社会文化因素C家庭环境因素D早期童年经验 21.下列哪些特征属于神经衰弱者的表现(ABC)

A容易疲劳B自我压迫C睡眠障碍D缺乏生活兴趣

22.下列哪些陈述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ABC)

A精力旺盛B.感情丰富C.渴望独立D.认识能力高,看问题全面

23.下列哪些陈述可被视为增强挫折承受力的途径:(BCD) A.避免类似情境B.总结经验教训C.调节抱负水平D.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4.你认为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心理紧张的征兆?(ABD)

A食欲过盛B颈背肌肉紧张C学习力不从心D注意力难以集中 25.大学生应当注重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的素质包括(ABCD)

A思想道德素质B文化素质C专业素质D身体心理素质 26.根据世界组织最新定义,健康应包括(AC) A身体健康B生理健康C心理健康D心态健康 27.破坏心理健康的原因(BCD)

A出乎个人意料的事件发生B.外界强大压力C.个体社会支持不良D.超越个体中介系统的应付能力

28.心理健康的标志包括(ABCD)

A.身体、能力、情绪协调B.适应环境C.能估你自己的能力D.有幸福感 29.不恰当的自信可能导致(AB)

A.焦虑B.抑郁C.愤怒D.冲动

二、判断题(每题10分)

1、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 2.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而且更应包括心理健康(√ )

3.心理卫生指的是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情绪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有良好的适应。(√ )

4.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能够充分协调自己的知、情、行,使之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够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

5.酗酒也是一种心理障碍。(√)

6.心理治疗一般都是一对一治疗,小组治疗收效甚微。(×) 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为主。(√)

8.“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人的气质是不可改变的。(√) 9.态度决定行为。(×)

10.对人的第一印象形成后,很难再改变。(×)

11.引导大学生合理的情绪疏泄,就是以建设性的态度关心理解其困境。(√) 12.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坚持“助人自助”。(√)

13.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 14.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治疗(×)

15..心理学意义上的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 16.智商又称EQ,是表示天资,智力程度的。(× ) 17.自言自语是一种精神紧张的表现。(×) 18.智力又可称为智能或智慧.。(√) 19.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现象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与调节,从而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 20.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属于心理适应中的社会适应(√ )

21.消极适应是指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环境的不适应行为,并尽可能改变环境使之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

×)

22.学习既包括继承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也包括不断适应生存的社会(√

23.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学习动机,学习理念,学习目的和学习行为的思想认识和心理体验(

√) 24.良好学习心理是大学生能量传导机制的核心(√ )

25.片面的认知方式和错误的观念,是大学生产生焦虑、忧虑、自卑、恐惧、痛苦等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

26.存在消极情绪,缺乏自我调适能力是大学生情绪常见问题(√

27.巴甫洛夫根据神经类型把人的气质分成三个类型,活泼型、安静型、柔弱型(× ) 28.根据人际交往过程的情感卷入程度和自我表露程度,分为“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29.强迫症的主要表现有:A强迫观念

B强迫动作

C强迫意向

D强迫情绪(√) 30.对心理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包括:A.学校教育 B.遗传 C.社会 D.实践活动( √ ) 31心理冲突的主要形式有: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 ) 32.人格由自我、本我、超我、主我几部分所构成。(×)

33.大学生情绪的影响因素有:A.生理因素

B.遗传因素

C.认识因素

D.环境因素

(√ ) 34.与人交往时非语言技巧有:A.面部表情

B.身体动作

C、语言语调

D、眼神不定

(× ) 35.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是成熟的表现。

(√ ) 36.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改善了原先心理咨询较为被动的工作方式。(√ ) 37.心理健康状态是静止的,固定不变的。(× )

38.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简单的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

39.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 ) 40.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错(× ) 41.心理压力总是有害的.错(× )

42.同样的不幸事件会因为个体的不同所引起的挫折感是不一样的.(√ ) 43.当情境的作用很明显时,我们倾向于把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错 44.社会刻板印象中,既包括否定的反面现象,也包括积极的正面印象.(√ ) 45.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己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 ) 46.酗酒也是一种心理障碍.(√ ) 47.动机水平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

48.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现有的平衡或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个体就会感受到压力.(√ ) 49.健康是指躯体的一种稳定,充满活力的一般状态.错(× )

50.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是相对的概念,二者相比较而存在,其中没有绝对的界线.(√ ) 51.气质和性格都有好坏之分.错(× )

52.心理治疗一般都是一对一的治疗,小组治疗收效甚微.错(×

53.心理咨询师应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任意延长或缩短咨询时间.错(× ) 54.遗传是精神分裂症患病的一大原因.(√ )

55.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而且更应包括心理健康(√

56.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

57.人的人格,智力,心理特质与态度,兴趣一样是随时变化的。错(× ) 58.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上。(√ )

59.对于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常见的不良心理反应有焦虑,孤独,自我拒绝,他人取向等。错(× )

60.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协商,指导过程,帮助求询者达到自助的目的。(√ )

61.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治疗。错(× )

62.心理学意义上的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

63.人格障碍是指某人的人格特征严重偏离在特定文化观念,思想,情感和人际关系中人们普遍的模式.(√

64.心理健康指的是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情绪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有良好的适应.(√

65.判断是否为变态心理,最终应该通过心理测量或医学鉴定来确认.(√

66.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能够充分协调自己的知,情,行,使之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够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

67.人的性格是先天形成的.错(× ) 68.互相之间愈接近的人人际关系就愈好.错(× ) 6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为主(√ ) 70.马斯洛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 ) 71.对人的第一印象形成后,很难再改变.错(× )

72.自我暗示是一种对自己施加某种影响,从而调整心境,情境和加强自我意识的方法.错(× ) 73.情感是情绪的外在表现,情绪是情感的本质内。错(× ) 74.当认知和情感不一致时,一般是认知将决定人的行为.错(× )

75.一个理智强的大学生面对不良的情绪波动时,能主动地寻找引起情绪波动的原因,并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避免情绪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 ) 76.对情绪的调节与控制不能等同于对情绪的抑制或压抑.(√ ) 77.情绪的合理疏泄虽然不是必要的,但有益于身体健康.错(× )

78.引导大学生合理的情绪疏泄,就是以建设性的态度关心理解其困境.(√ ) 79.高尚的幽默是精神的消毒剂,是极有助于个人适应的工具.(√ ) 80.思维定势对问题的解决起障碍作用.错(× ) 81.心理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不可超越的.(√ ) 82.人的心理现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无规律可循。错(× )

8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要有了人脑和客观现实,就会产生人的心理.错(× ) 84.一切条件反射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 85.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 ) 86.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是感觉的数量综合.错(× )

87.大学生对职业和前途的考虑是在毕业时才考虑还来得及。错(× )

88.机械识记是一种靠多种重复进行的识论,也就是人们常讲的死记硬背.错(× ) 89.长期的高焦虑会引起高血压,胃溃疡.(√ )

90.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和指向性.错(× ) 91.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叫做心理发展。错(× ) 92.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只有程度之分,并无严格界限.(√ )

93.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 94.对人类来说,遗忘并不都是有害的.(√ )

95.到大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识记已高度发展了,机械识记几乎不存在了.错(× ) 96.有良好的道德动机,就会表现出适当的道德行为方式.错(× ) 97.心理咨询在任何情况下,对来访者的个人资料都一定要保密.错(× ) 98.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 99.没有疾病就是健康.错(× )

100.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整体上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

101.感觉只是在单个的维度上对复杂事物的简单要素进行分析.(√

102.发现\"无意义音节的学习效果不及有意义的词\"的记忆规律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 103.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错(× ) 104.人的面部表情是个体通过后天模仿,学习而获得的,与先天遗传关系不大.错(× ) 105.信息从长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可以通过复述来实现.(√ ) 106.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言语是交际的过程.(√ )

107.几何图形错觉只要知道了它是错觉,经主观努力就可以消失.错(× ) 108.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可以靠自我压抑,不要找心理咨询老师.错(× ) 109.能了解自我,不过度自卑或自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 110.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坚持\"助人自助\".(√ ) 111.听轻松的音乐,可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放松心情.(√ )

112.经常参加集体活动,户外运动,同学聚会,是增进身心健康的良方.(√ ) 113.多给人以值得的赞美,能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 114.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 115.我国对心理咨询的重视是从80年代开始的.(√ ) 116.我国心理咨询已经职业化.(√ )

117.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是相同的.错(× ) 118.互联网咨询是目前最好,最有效的主要方式.错(× ) 119.有心理障碍的人的人格十分完整.错(× ) 120.心理疾病边缘是心理紊乱的最严重状态.(√ ) 121.有心理问题的人的思维保持着严密的逻辑性.(√ ) 122.培养朋辈心理咨询员是大学心理咨询的常见模式.(√ ) 123.再好的朋友之间也需要适当的保持距离.(√ )

124.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健康不会发生重要的影响.错(× ) 125.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是人类基本的情绪.(√ )

126.梦是一种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应该引起重视.错(× ) 127.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奋斗,不断追求的过程.(√ ) 128.上网成瘾全称是\"互联网成瘾综合症\",是一种心理障碍.(√ ) 129.心理咨询又名心理治疗.错(× )

130.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 ) 131.气质类型不会影响人的健康.错(× )

132.家庭对孩子的评价常常是儿童产生自卑感的根源.(√ ) 133.智力水平越高,心理水平越高.错(× ) 134.反复出现的幻觉也可见于正常。错(× ) 135.人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有节律性.错(× ) 136.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

137.情绪协调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错(×

138.求助者对咨询工作的期望越高越好,因为这有助于增强治疗效果.错(×

139.心理咨询师不应该帮助求助者解决具体的困难,而应该帮助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 ) 140.咨询时,不应该打断求助者的叙述,免得引起对方的反感,哪怕对方叙述的内容并不重要.错(× )

141.心理咨询师也是普通人,咨询时难免也会有各种情绪反应,这是正常的.(√

142.咨询师发现求助者之所以会陷入困扰,是他的价值观与大多数人不同,那么,咨询师有责任改变他的价值观.错(×

143.在咨询过程中,如发现求助者对个人及社会有明显而又急迫的危害时,应该及时向有关人士和部门透露.(√

144.尊重意味着接纳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甚至一些不合理的,愚蠢的思想和行为.(√ ) 145.在遇到不同意求助者的言行情况时,咨询师也不要表明自己的意见.错(× ) 146.所谓\"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地去理解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和情感.(√ )

147.在咨询中保持非评判性态度是为了使求助者无所顾虑,将内心世界完全展示出来.(√ ) 148.精神分析性的咨询与治疗着重在于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并使之意识化.。(√ ) 149.我们的教学,教育,各种纪律训练,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系列的条件反射.(√ ) 150.人的生理需要和动物的生理需要并无本质不同.错(× ) 151.\"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人的气质是不可改变的.错(× ) 152.良好的性格能弥补能力的不足.(√ ) 153.神经衰弱的病人精神易兴奋也易疲劳.(√ )

154.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错(× ) 155.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156.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现象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与调节,从而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 )

157.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己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 ) 158.激情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错(× )

159.对情绪的调节与控制不能等同于对情绪的抑制或压抑。(√ ) 26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为最高需要层次。(√ ) 261.“以人为中心”和人本主义为同一心理学流派。(√ ) 262.人每天都做梦。√(√ ) 263.心理咨询可针对正常人群。(√ ) 264.气质有好坏之分。(× )

265.艾利丝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 ) 266.出现错觉说明此人存在精神疾病。(× ) 267.幼儿的思维特点为具体形象性。(√ ) 268.感觉等同于知觉。(× )

26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性学科,其创始人为冯特。(√ ) 270.心理咨询在任何情况下,对来访者的个人资料都一定要保密。(× ) 271.女性的梦是有色彩的。(√ ) 272.心理咨询就是纯聊天。(× )

273.弗洛依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但没有死的本能。(× ) 274.并非每个人都容易被催眠。(√ )

275.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该两者独立,不相互作用。(× ) 276.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

277.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它的特点是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 ) 278.由于心理、生理特点,大学生容易发怒,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压抑怒气。(× ) 279.手淫是一种思想落后,道德败坏的表现(× )

280.神经症患者有自知力,对于自己的疾病过分关注,有强烈的求治欲望。(√ )266.情绪的三个基本成分是生理反应、表情反应、体验反应(√ ) 281.催眠中人处于睡眠状态。(× )

282.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于1879年建立的,并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283.记忆有四个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 284.在爱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出现在12—20岁(√ ) 285.成人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1+8个信息单位。(× ) 286.感觉和知觉是差不多的概念。(× )

287.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冷漠型、忽视型,其中民主型被认为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抚养方式。(√ )

288.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认为,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有更强的驱使力量。因此,要先满足人的高级需要,再满足人的低级需要。(× )

289.第一位对记忆这种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科学定量研究的心理学家是艾宾浩斯。(√ ) 290.人的智力水平在18-25岁之间到达顶峰,之后就会慢慢下降。(× ) 291.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

292.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其中超我遵循快乐原则。(× ) 293.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需要7~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

294.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经常给来访者提一些建议,以更好地帮助来访者。(× ) 295.咨询师要避免与来访者讨论能使来访者焦虑不安的问题。(× )

296.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心理学各个分支的基础,是心理科学的主干。(√ )

297.心理咨询主要针对的是不正常人。(× )

298.系统脱敏疗法是沃尔普在五十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疗法。(√ ) 299.保密原则是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原则。(√ )

300.“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句话表明了马太效应。(√ )

301.心理学是一门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 302.满贯疗法和系统脱敏都属于一种行为疗法。(√ ) 303.安慰剂效应并不常见。(× )

304.某人到精神科对医生说:“医生,我有精神病,我病得不轻,怎么办呀?”表示他确实病得不轻。(× )

305.某精神病人在接受治疗一段时间后问医生:“我是不是有病啊……”表示治疗见效了。(√ ) 306.精神健康与精神障碍是对立的两极。(× )

307.箱庭疗法是治疗者旁观来访者使用各种小玩具在沙箱中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国内又称其为沙盘疗法或沙箱疗法。(√ )

308.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来巩固疗效。(√ ) 309.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维持健康上起重要的作用。(√ ) 310.不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能使压力的强度增加。(√ ) 311.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是每年的5月25日。(√ )

312.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期心理的发展,一般儿童是指0到18岁。(√ ) 313.儿童在3-5岁时有恋母或恋父情节。(√ )

314.新生儿的头一个月笑或哭是自生情感的流露,是社会性的笑。(× )

315.儿童必须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在次基础上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 316.心理发展可以单纯由遗传决定或由环境决定。(× )

317.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推理受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影响。(√ ) 318.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

319.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较长的情绪状态。(× ) 320.应激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疾病的机制之一。(√ )

321.以前的应激生活事件的数目越多,患抑郁症的危险就越大。(√ )

322.一个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都是中等状态的锻炼计划,与一次性锻炼对减轻焦虑和紧张的效果是一样的。(× )

323.外控型人格认为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

324.能正确认知和评估压力可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 ) 325.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压力。(√ ) 326.祸不单行形容继时性叠加压力。(√ )

327.心理健康与否的概念包括在心理正常的范围之内。(√ ) 328.心理不健康不等于心理有疾病。(√ ) 329.心理不健康是心理疾病的表现。(× )

330.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相对平衡的状态。(√ ) 331.智力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也高。(× )

332.学习动机就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 333.外部动机是指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 ) 334.学习动机的功能主要是激发功能和指向功能。(× ) 335.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

336.内化了的外部动机是指个体自觉地把外在刺激作为激励自己学习的动力。(√ ) 337.力求成功者往往将目标定为获得成功,他们会倾向于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 ) 338.避免失败者会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 339.个人对某一活动是否全力以赴,取决于他的力求成功的需要。(× )

340.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书本知识或别人的意见、身心状况。(√ ) 341.小李在紧张的时候会出现神经性胃痛,这是属于情绪的体验反应。(× ) 342.体验反应不需要依赖于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X(× )

343.当小孩做了一件好事得到表扬,他感到很高兴,以后会更加努力的去做好事,这说明情绪具有组织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 )

344.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

345.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暗适应。(√ )

346.“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晕轮效应。(√ ) 347.短时记忆保持信息的容量是有限:6±2个单位。(× )

348.行为主义学习论强调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忽视个体头脑中的内部过程。(√ ) 349.能力和知识是同步增长的。(× )

350.人长期持续的处于应激状态会击溃机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的免疫机能下降,导致身心疾病。(√ )

351.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叫做首因效应。(√ )

352.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简单的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 ) 353.对情绪的调节与控制不能等同于对情绪的抑制或压抑。(√ ) 354.心理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不可超越的。(√ ) 355.良好的性格能弥补能力的不足。(√ )

356.有心理问题的人的思维保持着严密的逻辑性。(√ )

357.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 ) 358.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

359.我们的教学、教育、各种纪律训练,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系列的条件反射。(√ ) 360.思维定势对问题的解决起障碍作用。(×)

361.有良好的道德动机,就会表现出适当的道德行为方式。(×)

362.求助者对咨询工作的期望越高越好,因为这有助于增强治疗效果。(×) 363.一般把天才儿童智商的最低临界线定为140。(×) 364.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性格的核心。×(×) 365.梦是一种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366.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健康不会发生重要的影响。×(×) 367.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前意识和潜意识为同一概念。×(×) 36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为最高需要层次。(√ ) 369.“以人为中心”和人本主义为同一心理学流派。(√ ) 370.人每天都做梦。(√ )

371.心理咨询针对正常人群。(√ )

372.艾利丝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 ) 373.出现错觉说明此人存在精神疾病。(×) 374.感觉等同于知觉。(×)

375.心理学的诞生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根源,一个是近代哲学的影响,另一个是实验生理学的影响,后者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系列客观的研究方法。(√ ) 376.并非每个人都容易被催眠。(√ )

377.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该两者独立,不相互作用。(√ ) 378.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

379.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它的特点是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 ) 380.神经症患者有自知力,对于自己的疾病过分关注,有强烈的求治欲望。(√ ) 381.情绪的三个基本成分是生理反应、表情反应、体验反应。(√ ) 382.催眠中人处于睡眠状态。(×)

383.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于1879年建立的,并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84.记忆有四个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385.在爱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出现在12—20岁。(√ ) .成人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1+8个信息单位。(×) 386.感觉和知觉是差不多的概念。(×)

38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认为,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有更强的驱使力量。因此,要先满足人的高级需要,再满足人的低级需要。(×)

388.第一位对记忆这种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科学定量研究的心理学家是艾宾浩斯。(√ ) 389.人的智力水平在18-25岁之间到达顶峰,之后就会慢慢下降。(×) 390.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

391.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其中超我遵循快乐原则。(×) 392.咨询师要避免与来访者讨论能使来访者焦虑不安的问题。(×)

393.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心理学各个分支的基础,是心理科学的主干。(√ )

394.心理咨询主要针对的是不正常人。(×)

395.系统脱敏疗法是沃尔普在五十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疗法。(√ ) 396.满贯疗法和系统脱敏都属于一种行为疗法。(√ ) 397.安慰剂效应并不常见。(×)

398.精神健康与精神障碍是对立的两极。(×)

399.不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能使压力的强度增加。(√ )

400.新生儿的头一个月笑或哭是自生情感的流露,是社会性的笑。(×) 401.心理发展可以单纯由遗传决定或由环境决定。(×)

402.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推理受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影响。(√ ) 403.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

404.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较长的情绪状态。(×) 405.应激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疾病的机制之一。(√ )

406.以前的应激生活事件的数目越多,患抑郁症的危险就越大。(√ )

407.一个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都是中等状态的锻炼计划,与一次性锻炼对减轻焦虑和紧张的效果是一样的。(×)

408.外控型人格认为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409.能正确认知和评估压力可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 ) 410.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压力。(√ ) 411.祸不单行形容继时性叠加压力。(√ )

412.心理健康与否的概念包括在心理正常的范围之内。(√ ) 413.心理不健康不等于心理有疾病。(√ ) 414.心理不健康是心理疾病的表现。(×)

415.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相对平衡的状态。(√ ) 416.学习动机就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 417.外部动机是指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 418.学习动机的功能主要是激发功能和指向功能。(×) 419.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

420.内化了的外部动机是指个体自觉地把外在刺激作为激励自己学习的动力。(√ ) 421.力求成功者往往将目标定为获得成功,他们会倾向于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 ) 422.避免失败者会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 423.个人对某一活动是否全力以赴,取决于他的力求成功的需要。错 424.体验反应不需要依赖于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 ) 425.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

426.行为主义学习论强调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忽视个体头脑中的内部过程。(√ ) 427.人长期持续的处于应激状态会击溃机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的免疫机能下降,导致身心疾病。(√ )

428.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 )

429.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现有的平衡或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个体就会感受到压力。(√ ) 430.健康是指躯体的一种稳定、充满活力的一般状态。(×)

431.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是相对的概念,二者相比较而存在,其中没有绝对的界线。(√ ) 432.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

433.的人格、智力、心理特质与态度、兴趣一样是随时变化的。(×)

434.对于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常见的不良心理反应有焦虑、孤独、自我拒绝、他人取向等。(×)

435.心理卫生指的是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情绪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有良好的适应。(√ )

436.心理学意义上的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深入探讨了自我,自我由本我和超我组成。(×) 437.人格障碍是指某人的人格特征严重偏离在特定文化观念、思想、情感和人际关系中人们普遍的模式。(√ )

438.人的性格是先天形成的。(×) 439.马斯洛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 ) 440.自言自语是一种精神紧张的表现。(×)

441.自我暗示是一种对自己施加某种影响,从而调整心境,情境和加强自我意识的方法。(×) 442.有科学实践证明,心理上的某些障碍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且这种障碍具有不可根治的特性。(×)

443.激情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444.情感是情绪的外在表现,情绪是情感的本质内容。(×) 445.当认知和情感不一致时,一般是认知将决定人的行为。(√ )

446.一个理智强的大学生面对不良的情绪波动时,能主动地寻找引起情绪波动的原因,并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避免情绪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 ) 457.对情绪的调节与控制不能等同于对情绪的抑制或压抑。(√ ) 458.情绪的合理疏泄虽然不是必要的,但有益于身体健康。(×)

459.引导大学生合理的情绪疏泄,就是以建设性的态度关心理解其困境。成就的影响,兴趣的作用更大于性格和能力因素,这说法对吗?(√ )

460.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叫做心理发展。(×) 461.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只有程度之分,并无严格界限。(√ )

462.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 463.在回忆过程中的情感情绪状态是决定其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464.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整体上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 )

465.感觉只是在单个的维度上对复杂事物的简单要素进行分析。(√ ) 466.人类的感觉器官很强,能够感觉到十余种感觉。(√ )

467.人的面部表情是个体通过后天模仿,学习而获得的,与先天遗传关系不大。(×) 468.能了解自我,不过度自卑或自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 469.有心理障碍的人的人格十分完整。(×)

470.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是人类基本的情绪。(√ ) 471.气质类型不会影响人的健康。(×) 472.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性格的核心。(×) 473.反复出现的幻觉也可见于正常人。(×)

474.咨询时,不应该打断求助者的叙述,免得引起对方的反感,哪怕对方叙述的内容并不重要。(×)

475.咨询师发现求助者之所以会陷入困扰,是他的价值观与大多数人不同,那么,咨询师有责任改变他的价值观。(×)

476.在咨询中保持非评判性态度是为了使求助者无所顾虑,将内心世界完全展示出来。(√ ) 477.精神分析性的咨询与治疗着重在于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并使之意识化。(√ ) 478.人的生理需要和动物的生理需要并无本质不同。(×) 479.良好的性格能弥补能力的不足。(√ ) 480.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481.精神分裂症与遗传有关,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482.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现象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与调节,从而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 )

483.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484.人的人格、智力、心理特质与态度、兴趣一样是随时变化的。(×) 485.出现错觉是否说明此人存在精神疾病。(×)

486.我们的各种感觉都是独立的,并不是相互作用的。(×) 487.弗洛依德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 488.人际关系的核心成分是情感,即对人的好恶喜厌。(√ ) 489.并非每个人都容易被催眠。(√ )

490.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该两者独立,不相互作用。(×) 491.神经症患者有自知力,对于自己的疾病过分关注,有强烈的求治欲望(√ ) 492.智商在80以下称为智能不足

(×) 493.催眠中人处于睡眠状态(×)

494.不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495.赌博属于强化程序中的变化比率强化程序。(√ ) 496.识忆、保持、再认和再现是记忆的基本过程。(√ )

497.人应该保持心理的平衡,过怒、过悲、过喜等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不利的影响。(√ ) 498.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经常给来访者提一些建议,以更好地帮助来访者。(×) 499.177咨询师要避免与来访者讨论能使来访者焦虑不安的问题。(×)

500.海格力斯效应是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 )

501.恐惧有时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保护机制。(√ ) 502.所有的欲望对人对社会都是有害的。(×)

503.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神经性障碍。(√ )

504.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只有人才有随意注意。(√ )

505.注意不等同于意识。与意识相比,注意更为主动和易于控制。(√ )

506.人本主义认为人是受无意识欲望驱使的,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 507.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先天的遗传因素。(×) 508.个性是稳定的,所以一成不变。(×)

509.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然而,个性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个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个性具有可塑性。个性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同时又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变化。(√ ) 510.认知之间的不一致会产生激起的生理驱力。(√ ) 511.不符合角色的行为,容易用来进行相应的推论。(×)

512.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内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513.挽回面子是影响使用威胁的一个因素。(√ ) 514.心理相容是一种间接的心理关系。(×) 515.自我导向是自我实现的基础。(√ ) 516.需要是影响情绪的重要变量。(×)

517.冲突都是具有破坏性的、也是有建设性的。(√ ) 518.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

519.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较长的情绪状态(×) 520.应激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疾病的机制之一(√ ) 521.激情总是消极的错(√ )

522.伸展体姿能振奋精神,收缩姿势会降低活力(√ ) 523.文化差异不会影响情绪的个体(√ ) 524.理解有助于知觉的选择(√ ) 525.催眠不是意识状态错(√ )

526.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 ) 527.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的功能(√ )

528.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力的影响(√ ) 529.气质一般可分为“黏液质”,“多血质”,“胆汁质”和“抑郁质”(√ ) 530.客观,困难,是意志运动的核心。(√ ) 531.注意的转移不等于分配,等于分心。(×) 532.感觉是知觉的深入(×)

533.需要是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

534.性格是一个人身上不定期、不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535.气质会影响一个人对待生活事物的态度,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 ) 536.知觉是感觉产生或形成的前提。(×)

537.爱好是一个人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心理倾向。(√ )

538.好奇是人们积极探索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动力。(√ ) 538.个性是稳定的,是一成不变的。(×) 539.梦属于有意想象。(×)

540.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 541.精神分析学派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欧洲,其创始人是弗洛伊德。(√) 542.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表现了一个人激情的情绪状态。(√)

543.在认知方式中,学生表现出反应快但准确性差的特点属于冲动型认知风格。(√) 544.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和指向性。(╳) 545.气质类型具有稳定性,它有好坏优劣之分。(╳)

546.神经过程的特征强、平衡、不灵活,其气质类型是胆汁质。(╳)

547.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快和容易。(╳)

548.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549.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550.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551.个性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是需要。(√)

552.交往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 553.心理现象又可以称为心理活动。(√) 554.智力又可称为智能或智慧。(√)

555.“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556.有志者事竟成,这说明,只要有志,没有实现不了的目的(√)

557.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己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 558.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是相对的概念,二者相比较而存在,其8没有绝对的界线。(√) 559.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前意识和潜意识是否为同一概念。(×)

560.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它的特点是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对(√) 561.由于心理、生理特点,大学生容易发怒,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压抑怒气.(×) 562.很多人都有过入睡困难、睡眠不好的经历,这种现在通常称为失眠。(√) 563.被催眠的人实际上是真正地睡着了。(×) 564.催眠技术就是一种使人睡着,然后控制他人的技术(×)

565.催眠,对平时无法控制的潜意识领域很有帮助,五官感觉会变的敏锐,集中力记忆力、学习力也会增加好几倍。(√)

566.人应该保持心理的平衡,过怒、过悲、过喜等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不利的影响。(√) 267.由于在催眠状态下,患者能顺从治疗者的指令,所起的效果要比在意识清晰状态下的暗示更为理想。(√)

三、简答题(每题30分)

1.什么是社交恐怖?

答:主要是指害怕出现在众人面前,回避与别人谈话,特别是对于被人注意更为敏感的一种心理障碍.他们不敢到公共场所,是一种缺乏自信的心态,害怕自己发抖,脸红,出汗或行为笨拙,手足无措,怕跟别人对视, 引起别人的注意。 2.什么是焦虑和学习焦虑?

答:焦虑是一种复杂的身心综合的较为普遍的负面情绪,也是人面对环境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应激状态。学习焦虑是对学习的恐惧、厌恶、逃避等负面情绪。 3.怎样克服挫折感?

答:(1)遇到挫折时要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确立合适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 (3)要善于化压力为动力。

4.新同学进入大学后一般会面临哪些适应方面的烦恼? 答:(1)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烦恼。

(2)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的烦恼。 (3)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的烦恼。 (4)适应新的师生关系的烦恼。 (5)适应独立、集体生活的烦恼。 5.简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答:1.主要特点是心理发展在迅速地趋向成熟,但又未达到真正的成熟。在大学初期对环境的不适应和思想的不稳定。

2.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大,遇到问题不善于理智解决。在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上容易走弯路。 6.“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主要倡导什么?

答:每年的5月25日(谐音“我爱我”)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倡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珍爱自我、追求更高生活质量。 7.心理防御有哪些?

答:(1)否认,对现实的否认或对自己情绪的否认,掩耳盗铃就属于这一类的防御方式。

(2)固执,不论自己的主意是否正确都坚持,也是一种任性的表现。 (3)转移,把情感、欲望或行为从原本有的发展阶段转移到其它事物上

(4)合理化,就是为自己的\"不良\"动机开脱和找借口,或对失败进行可接受的解释 (5)外投射,将自己内心不为外界所接受的想法、欲望、情感归咎于他人.(6)潜抑,就是将不能接受的想法除去。 8.常见的心理学效应有哪些? 答:

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3、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

4、刻板效应

5、从众效应(也称羊群效应)

6、旁观者效应(也称责任分散效应) 9.健康的概念是什么?

答:健康是一种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10.心理问题是见不得人的吗?

答:这是因为心理咨询在我国是新兴学科,人们对它仍有一种神秘感,而实际上,心理问题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经历,或脆弱、消极的一面,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发生,懂得接受与面对了,就会\"见怪不怪\"。 11.怎样克服吝啬心理?

答:领悟法,即从精神上思考、领悟吝啬的错误。人活在世上,需要金钱,但更需要亲情与友谊。小气冷漠、只会使自己成为孤独的人,关心与帮助历来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今天帮人一把,日后自己有难处,也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关心。 12.如何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

(1)适当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2)正确看待挫折 (3)正确认识自己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3.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吗?

答:心理咨询是以聊天为主要形式,但不是普通的聊天,是融合心理咨询专业技术在里面的专业对话。

14.心理咨询可以一次解决问题吗?

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理问题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绝非一两件事诱 15.如何注意用脑卫生?

答:

1、适度用脑

2、保证睡眠,起居有规律

3、注意营养

4、学会科学的休息方法 16.什么是心理学?

答: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指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说它年轻,是指心理学最初包含在哲学中,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尽管年轻,但科学的心理学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当前,心理学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 17.群体可以满足其成员的哪些心理需求?

答:获得安全感、满足归属的需要;满足尊重的需要;增强信心、增强力量感、促进社会化的需要。

18.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冲突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答:(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 (2)理想性与现实性 (3)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冲突 (4)性成熟与性心理的冲突 (5)情绪冲突 19.大学生经常咨询什么样的问题? 答:(1)环境适应问题

(2)学习问题。

(3)人际关系问题。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5)性格与情绪问题。 20.怎样科学制定学习计划?

答:(1)自己的学习计划要与教学计划步调一致,不要抛开教学计划孤立地制定学习计划。

(2)学习计划要依据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应以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目标,而不仅仅停留在对各科知识的理论学习。

(3)学习计划要有内容和时间的安排,休闲的时间也要考虑在内。

(4)计划要有灵活性,不能订得太死。即使有一个小的计划安排没有实现,也不要影响自己的情绪及对整个计划的信心。

21、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什么? 答: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22.心理健康的十要素是什么? 答:

1、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价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不脱离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在符合集体的要求下,积极地发挥个性。 23.如何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 答:(1)适当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2)正确看待挫折

(3)正确认识自己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4.什么是网络综合征?

答:是玩互联网成瘾所致的症候群,初时表现为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以后可发展为躯体依赖,多表现为平时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等. 25.什么是心理健康?

答::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良好的心态,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与外界环境相协调 26.谈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答:

1、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心理关系,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是心理冲突所致

2、而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则是心理相容的结果

3、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最基本的人生课题。 27.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的5种方式? .答: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 28.什么是环境适应不良?

答:环境适应不良主要指大学生由于对大学学习、人际关系、异性交往发、等方面的不适应,而表现出的强烈的失落感、孤独感,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 29.维护人际关系的技巧有哪些? 答:

1、肯定对方

2、真诚热情

3、善用赞扬和批评

4、主动交往

5、帮助别人

30.怎样防止或改变过强的虚荣心? 答:

1、要对其危害性有清楚的认识

2、其次要正确的看待名利,正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

3、第三要树立自信和健康的荣誉心,正确表现自己,不卑不亢,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与他人评价。

31.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吗?

答:心理咨询是以聊天为主要形式,但不是普通的聊天,是融合心理咨询专业技术在里面的专业对话。

32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

答:①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②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③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④ 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⑤ 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33什么是疑病性神经症?

答:疑病性神经症简称疑病症,又名疾病臆想症.这是一种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过分关注,担心或深信自己患了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经常诉说某些不适,反复就医,经多种检查均不能证实疾病存在的心理病理观念.34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是一回事吗?

答:心理问题是心理学范畴,属于咨询与治疗的对象;精神病是医学范畴,必须药物治疗。两个概念有交叉,但精神病更重一些。“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不同的疾病概念,所以来咨询的人不一定是精神病。

35怎样才能发挥自身潜能? 答:1.了解自己2.学会思考 3有创意即付诸行动 4积极争取高峰体验 5不要力求完美 36.什么是网络综合征?

答:是玩互联网成瘾所致的症候群,初时表现为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以后可发展为躯体依赖,多表现为平时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等. 37.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

答:①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②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③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④ 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⑤ 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38.高职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1)具有独立生活能力 (2)具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

(3)理解从人的心理 (4)勇于面对现实,同时又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

(5)人际关系良好 (6)学习方法得当

(7)能应付一定的挫折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1

心理健康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大学生知识竞赛题库

初中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1]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10.10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10.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