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年级学画山水画

发布时间:2020-03-03 02:49: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型,让学生了解在中国画中,以描绘山水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称为山水画。我国山水画的历史悠久,隋唐时代,山水画已经成熟。宋元以后,山水画成为中国画中主要的画科。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2.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

3.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表现方法之后,启发他们运用水墨形式,根据自己的想象,富有创意地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中国画作品,提高对中国画的认识,通过用毛笔,墨汁,宣纸作山水画的技巧练习,初步了解并且掌握中国画的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 如何用笔用墨,如何控制好水和墨表现不同的浓淡干湿的墨色以及掌握山水画的独特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说到山水画,或许大家会有些陌生或者觉得太难了。其实不然,每个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都是天生的,而山水画则是表达这个美好景象的优秀绘画形式。今天就让我来带大家走进意境优美,犹如人间仙境的山水画世界里。 A、什么是山水画? (中国画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山水画是中国画之中的一种题材,山水画就是以大自然中的山水风光为题材的绘画,相当于外国绘画中的风景画) B、山石有一种独特的表现技法——皴

(披麻皴,斧劈皴,雨点皴,卷云皴,牛毛皴,解索皴,荷叶皴,点苔)

三、讲授新课

1.山和水,代表着“江山”,这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是祖国的象征。中国的山水画早在隋朝就已经独立成科,到元代达到了高峰。隋朝的展子虔的,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这幅画的诞生标志中国山水画独立成科.这幅作品在透视关系的处理上,已开始注意物体的远近,大小,高低,历来被评论家视为”开青绿山水之源”的作品,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奠基意义。

山水画从元代以后长期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它的艺术成就超过了其他许多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上闪光的珍宝。中国的山水画之所以很发达,也正是因为它同西方绘画中的油画风景有很大的差别,我们需要了解的。 2.欣赏中国画山水作品和西方油画风景画作品,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 ①中画用的是毛笔和墨汁以及水来作画。

油画用排笔和颜料及松节油,调色油来作画.不能用水。 ②国画经常用线条,油画线条不显著。 ③国画不注重透视法,油画注重透视法。 ④国画不重视背景, 油画很重背景。

⑤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油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由此可知中国画趣味高远,西洋画趣味平易。在艺术研究上西洋画不及中国画的精深。为民众欣赏,中国画不及西洋画的普通。国画注重意境,古代文人士大夫寄托感情于山水,抒发性灵.中国画注重画外音,注重表现.而油画注重再现客观世界.

3、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 树法和石法

讲解示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1)披麻皴: (2)斧劈皴: (3)点苔: 另外还有画云法和勾水法

4、画山石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边讲解边示范: (1)勾。用墨勾出山石的外形和主要轮廓。 (2)皴。刚才已经介绍,这里略

(3)染:或称\"渲染\"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或前后层次,加强艺术效果。用墨皴出山石的脉络纹理。 (4)点。最后着色点苔。

点: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破笔\"或\"介\"字、\"个\"字等形状的点子,来表现山石、地坡、枝干上和树根旁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在山水画中应用较广。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学生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

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五、作业展评

学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六、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板书设计】

学画山水画

中国画: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三远法:平远 高远 深远

皴法:披麻皴 斧劈皴 雨点皴 卷云皴 荷叶皴 点苔 中西绘画区别: 中国画 油画

毛笔 墨汁 排笔 松节油 注重用线条 基本看不到线条 散点透视 焦点透视 不重视背景 重视背景

崇尚自然(天人合一) 注重画人物

【教后反思】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九课《学画山水画》这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在这堂课上我严格地遵循《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点,针对五年级学生特点,采取让学生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通过欣赏来提高审美水平,提高欣赏水平。在这堂课上,我通过提问导入新课,问学生到过的自然风光最美丽的地方在哪里,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告知老师,他们到过庐山、黄山、九寨沟、桃花潭等等自然风光旖旎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回忆自然界美丽的山水风光,让学生产生乐于游山玩水,乐于欣赏大自然山水的愿望,从而导出新课,山水之美是我们非常喜爱并且憧憬的。接着,我问学生们想不想把自己心目中美丽的山水自然风光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出来给爸爸妈妈欣赏,显然学生们特别渴望表现出一幅幅美丽的记忆中的风景画,然后导出山水画这一主题.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对山水画的浓厚兴趣,从而揭示课题——学画山水画。接着我讲授了山水画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山水画是在隋朝独立成科,当时山水画的开山始祖是展子虔,学生了解了中国画之中的山水画这一领域的发展脉络,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中国的国粹——中国画有个初步的认识。通过介绍隋朝著名山水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这一幅青绿山水画,讲解了山水画的一些表现形式,介绍了山水画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它同西方的油画风景有很大区别,为此我精心绘制了一副仿清代画家王原祁的《云山图》,并用油画描绘了一幅山村风景。通过对比这两幅画,让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以及油画风景,使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到了中国画与油画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的认识,了解中国画之中的山水画的特点,即意境高远,博大精深,注重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接着指出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接着我又现场示范山水画之中的石头的技法,讲述了画山石所要用到的各种皴法,但是在讲皴法的时候,我只是用专业的术语来界定披麻皴、斧劈皴、卷云皴,而学生对这些皴法可能不很容易真正的掌握,在下一次的《学画山水画》这一课上,我就会告诉学生披麻皴主要描绘的是江南一带的山,因为江南比较湿润,所以山上的泥土质地比较柔软,所以用披麻皴能表现山石柔软的质地,而北方比较干旱,山石多高大的岩石组成,所以质地比较坚硬,多用大斧劈皴来描绘,这样不仅仅能够更明确、更生动形象的描述出披麻皴和斧劈皴的不同用法,还能使学生们了解到一些中国的地理知识,这样就能体现出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这堂课上,我在时间的控制上没有做到完美,在导入的时候时间没有把握好,讲授新课的第一个环节,即描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以及中国画的魅力的时候花了过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时间紧迫了,在拿出国画和油画两幅作品让学生们欣赏比较的时间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这在下一次一定要改进,在接下来的教师当堂示范山水画中的石头的画法的时候,时间就显得有点紧了,以至于没能够一边仔细的示范,一边讲解,而是用很快的速度就把石头画完了,导致学生们在下面跟着练习画山石就显得有点找不着北了,这是由于前面在时间上的一个延误造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将会在美术课堂教学上逐步改进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不断地提高自身美术教学能力,争取高质量的美术课堂教学,充分地发挥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力的培养。

五年级美术第十册第九课《 学画山水画 》

时间:2012-03-13 10:39 来源: 作者:廖艳冰 点击:

39 次

课题:第九课 学画山水画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2、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

3、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教具学具:中国画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 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2、揭题:学画山水画

3、新授

山水画是中国画科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简称\"山水\"。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刘朝,逐渐发展。但仍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创作;五代、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主要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画面,思考:

A造型特点 B技巧运用 C表现手法 D感受 E 如何表现 F 绘画步骤

4、山水画作品欣赏。 《游春图》展子虔

这幅画是我国现存著名画作中最古老的一件山水画卷。这幅作品在透视关系的处理上,已开始注意客观物体之间远近、高低、大小的一般关系和深度层次,把山水画发展成较为合乎比例关系的新格局,历来被评论家视为\"开青山绿水之源\"的重要作品,在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5、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6、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

A 皴法B 披麻皴 C 斧劈皴 D点苔。

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其他绘画形式表现山水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干、湿、浓、淡的水墨,粗细、方圆、转折、长短的线条,表现不同山水的质地、纹理和空间感。皴法是中国笔墨技巧高度发展的体现。

(1)披麻皴:分长、短披麻皴,中锋或中锋略带一点侧锋,大胆落笔,连勾带皴,一气呵成。皴笔长短相间,错错落落,或干、或湿、或浓、或淡,上轻下重,上疏下密,皴出阴阳,最忌平头齐尾,毫无变化。短披麻皴,皴笔上松下紧,笔锋按至笔肚,皴、擦并用,下笔不可迟疑。皴笔上紧下松、枯、湿、浓、淡作一笔呵成。先皴、擦,再勾山石轮廓、皴笔要沉着痛快。这是表现土山外观的主要方法,多用来画我国南方的山水。

(2)斧劈皴:斧劈皴分为大斧劈皴和小斧劈皴两种。其特点是侧锋落笔,头重尾轻。画大斧劈,一般连勾带皴,一气呵成,不可迟疑,用笔要沉着、痛快。小斧劈,一般先勾山石轮廓,再加皴擦,画出阴阳。画大斧劈,用笔尖按至毛笔腹部,小斧劈小按用锋。表现火成岩山岩崩溃的部分与突出的部分的主要方法,往往和披麻皴一起使用。

(3)点苔:中国画技法名。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介\"字、\"个\"字,或\"梅花\"、\"鼠足\",或\"破笔\"等形状的点,有浓淡变化的墨或颜色,疏密相宜,以表现山石、地坡、树干和树根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点法也用于线条之纠结处,借以明显界限,或墨光不显、阴凹不深处,即以点苔法补之。传统山水、花鸟画中,点苔用笔宜轻,忌杂乱板滞。

7、画山石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1)勾。用墨勾出山石的外形和主要轮廓。 (2)皴。用墨皴出山石的脉络纹理。 (3)染。用淡膜一次或多次染出石形的凹凸。 (4)点。最后着色点苔。

点: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破笔\"或\"介\"字、\"个\"字等形状的点子,来表现山石、地坡、枝干上和树根旁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在身水画中应用较广。

染:或称\"渲染\"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或前后层次,加强艺术效果。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四、作业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五、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板书设计:

学画山水画(教案)

学画山水画教案

《学画山水画》教案

学画山水画(优秀)

《学画山水画》教案

学画山水画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设计《学画山水画》

小学美术优秀试讲稿:《学画山水画》

五年级美术下册《画山水画》教材解析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山水画》教学设计

五年级学画山水画
《五年级学画山水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学画山水画 山水画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