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2:07: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英汉文化的差异简析英语习语翻译

摘要: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本文从英汉地理环境,风俗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的差异出发,讨论了习语在这各个层次上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提出了习语英汉互译的几种翻译方式。

关键词: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翻译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映像,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容纳了文化的各个方面,反映了文化的所有内容;同是它也受到文化的制约。不同民族的语言,因物质环境和所处地域不同,社会文化的哲学渊源不同,也必然存在各自独特的民族个性,因此人类文化因差异的存在而就有了交流的必要。在语言这一民族文化的魁宝中,习语是其中最夺目的一颗明珠,是语言的精华,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形象生动的、固定的句子和短语,体现了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风俗、思维方式。习语和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历史、地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本文试从英汉文化差异的四个方面来探讨英语习语的翻译。

(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

由于生活空间,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各有不同,英国是一个岛国,畜牧业,航海,渔业都十分发达,而汉族则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生活在土

地上。因此,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习语有很大的影响,如英语中的 spend money like wate,用来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而汉语则是“挥金如土”,英国地处北温带,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因此英国的许多诗人常把夏天与可爱,美好等词语联系起来,在沙翁的一首著名的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而在汉语文化氛围中,夏天常常是与酷暑炎热联系起来,如“骄阳似火”,“赤日炎炎似火烧”等。也由于环境的差异,两民族间对“东风”“西风”的理解也截然不同,中国人喜欢东风,它是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而“西风”则象征着荒凉之意,如“西风凛冽”。但在英国却恰恰相反,“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象征“寒冷”,令人感到不愉快,如“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而西风才是从海洋吹来的温暖湿润的风,所以英国人喜欢“西风”,英语著名浪漫诗人雪莱就曾写过一首佳作《西风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二)民俗文化差异

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生活状况和世情风俗,如汉语习语中的“小菜一碟”用吃小菜来形容一件事情的容易性,而英语习语则用“a piece of cake”用一块蛋糕来表示容易做到的事情;再如对“狗”这个词在英汉文化中也有很大的差异,西方人爱狗,对狗的感情不亚于对人的感

情,说人幸运可以说他是个“Lucky dog”,说人会有出头之日就说“Every dog has his day”,但在汉文化中“狗”多半用于贬义词,如“狗胆包天”,“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等;又如“亚洲四小龙”,英译为“four Asian tigers”,而不能译为“four Asian dragons”,这是因为西方人认为“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是凶残的怪物,是罪恶恐怖的象征,是不详之兆,但在汉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着一种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因此在汉语中就常听到“望子成龙”这个词语。

(三) 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有着重大的影响。英国长期以来深受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来办的,而中国文化则深受佛教,道教的影响,因此宗教信仰上的差异也反映在习语上,在西方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d be with you”(上帝与你同在),“Go to hell”(下地狱去),而在东方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

(四) 价值观念的差异

由于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态,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突出个人,强调个人的奋斗和成就,受个人本位价值观念的影响,英美人士都十分重视个人的隐

私,如年龄,收入,宗教信仰及私人住宅等均属个人隐私范围,如“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而另一方面,从传统上讲,中国人比较推崇集体主义价值观,这是中国文化的主线,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等。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习语的翻译不仅要求忠实的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还要能准确的阐述其原作的文化内涵,因此要求译者应当在充分理解习语所包涵的文化信息基础上,用目的语把这些文化信息表达出来,并能得到目的语读者的认同。

(一) 直译法

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直接反映该国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等各种特色,直译就有它的特殊重要性,这种译法能再现原文的风貌和文化,传达出原文的形式,意义和精神,向读者展示原语文化内涵,英语中的“armed to the teeth”,“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等分别直译为“武装到牙齿”,“滚石不生苔”等,而汉语中的“丢面子”“纸老虎”则分别直译为“lose face”,“paper tiger”。

(二) 意译法

在跨文化交际时,会碰到大量表现出迥异语言文化特征的习语即非对应关系的习语,这类习语就不能互相直译,而应弄清它们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含义,根据上下文适当处理,先达意后传神,

如“eat one’s words”,汉语应译为“收回说过的话,承认前言有失,说错了”。

(三) 直译加意译法

为了更准确,有效地表达原意,译者可以使用直译加意译的方式来翻译习语,这种译法能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同时又能清楚的表达寓意,如“laugh off one’s head”译为“笑掉大牙”,“break the earth”“译为破土动工”,再如“棺材上画老虎---吓死人”,译为“Painting a tiger on a coffin---(lit) to frighten the dead, (pun) to frighten to death”,此例,直译“to frighten to death”和意译“to frighten to death”并用,更清楚地将汉语的这一歇后语介绍给英国读者。

(四) 套译法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原文的形象有时不符合中国习语,如

果直译出来就会颇为难解,这时就可以借用汉语成语来翻译,如:“All shall be well, Jack shall have Jill”译为“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保留原语的形象和风格,而且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简单易懂,可以让读者轻松地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实现跨文化的交流。再如“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译成“半斤八两”,“a bolt from the blue”译成“晴天霹雳”,在使用套译法翻译时,一定要注意成语浓厚的民族地方色彩。

综上所述,在英语学习中,只有更多的了解两种语言的地

理环境,民俗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的差异,才能正确理解习语所包含的文化语义,体现出语篇中的文化内涵,利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再现出原文语词的文化意蕴,从而真正实现英汉文化的沟通。

参考文献:

(1)

(2)

(3)

(4)

(5)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张若兰,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邹秋娟 , 论习语的翻译方法(J)读与写2007 吴瑾瑾 ,实用英汉翻译(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平洪张国扬,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 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复旦大学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要求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提纲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