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天水社火文化调查(版)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9: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天水社火文化调查

08108124 28 於菟

一、天水概况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

天水古称成纪、秦州,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为甘肃省第二大城市,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居甘肃省之最。现辖秦州、麦积、秦安、甘谷、武山、清水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二区五县。天水历史悠久,有2700年的建城史,古称“成纪”,又称秦州。天水是“羲皇故里”,“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成纪,古帝庖牺氏所生之地。(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天水东抱陇坻,西倚洮泯,南控巴蜀,北指金城,为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塞、交通枢纽。天水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兼有北雄南秀两大特点,素有陇上“小江南”的美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8月13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天水时题词“羲皇故里”。

天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华始祖伏羲、女娲、黄帝都诞生在天水,大量的文献和文物古迹,构成了天水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为代表的五大历史文化。伏羲文化肇启中华文明,距今4800—8300年前的大地湾遗址,说明天水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远古时期,天水曾是诸戎、羌人生活繁衍之地。天水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二)民俗民间文化特色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非常重视乐舞对民俗的教化作用,“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吕氏春秋·适音》)”3000年前,起源于东方的秦人来到天水,他们在大量吸纳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西戎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最终统一了中国。丝绸之路开辟以后,天水又成为沿途要邑和这一带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就是抗战时期及解放以后,天水因战争以及工农业建设、国防建设的需要,全国天南海北的人员交流频繁。由于天水地域的特殊性,它融合了北戎、南羌、西域等地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不但是天水地方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整个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口头文学、方言、小曲、道情、歌舞及非常丰富的其它民俗文化遗存,既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又具有兼收并蓄、多方融合的特点。

二、天水社火民俗特征

(一)历史起源悠久,发展传承至今

天水社火,也叫“秧(烟)歌”,它是天水各种民间民俗歌舞形式的总称。天水的社火民俗多姿多彩,堪称历代文化和民俗的博物馆。如与胡笳密切相关的秦州夹板,远古民族巫舞的余韵——武山旋鼓,元杂剧的活标本——武山秧歌,富有江南韵味的秦安蜡花舞,雅俗共赏的秦安小曲,以及其它极富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山歌小调、说唱艺术等,如今它们凭借天水社火的形式得以保留下来,前数例还进入国家、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得到传承保护。天水社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远古人类劳动、祭祀、军事等等生活息息相关。

天水社火源于古代祭祀的特色非常鲜明。如天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秦州夹板”和“武山旋鼓”,这两个舞蹈是天水社火流传很久的保留项目。“秦州夹板”的起源,应上溯到唐代的“拍板”,而“拍板”应源于上古时的“击壤”游戏。《旧唐书·音乐志》载:“拍板长阔如手,厚寸余,以韦连之,击以代抃。”其形制与现代秦州的夹板已很接近。民间也有称其为“云阳板”的,宋元时期,夹板舞不仅用于民间喜庆盛典,也用于皇家祭祀的庄严肃穆场合;又如“旋鼓”舞,“旋鼓”又叫“玄鼓”,“玄”通“元”,古人称天为“元”、“玄”,“旋鼓”又称“天鼓”,据考证源于原始部落图腾舞,传说伏羲女娲人头蛇身,故旋鼓舞表演时鼓手行走路线模仿蛇形,号称“禹(蛇形)步”,表演中特有的甩发动作叫“甩莽头”,其彩色发辫实际上就是人首蛇身的扮相。以后鼓面常绘太极、八卦图案,敲鼓娱神,祈求保佑,是当地娱神祭祀的重要形式内容。在天水武山县,人们把社火又叫“灯火道场”,至今延续着古老的与灯火相关的风俗。

在天水,社火又称“秧歌”、“烟歌”,从另一方面反映其起源与人类生活劳作紧密相关。天水社火反映劳动以及日常生活内容、场景、感受的占绝大多数,其内容及所展现的生产力发展进化、生活观念的改变充分体现劳动生活是天水社火起源之一。常常与一定的山野劳作、田间劳动、草场放牧相联系,大体上反映了一定的劳动生活。总之,无论是大地湾出土文物显示的文化民俗信息,还是天水市清水宋墓、麦积宋墓多姿多彩的乐伎画像砖反映的文化民俗故事,都能充分说明在天水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社火文化在这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深叶茂。

(二)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各个方面

天水社火内容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生活,上到国家大事、政治经济军事,下到民俗风情、耕种劳作、婚丧嫁娶、家居琐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1)政治经济:主要有从戏曲演变而来的重大的历史故事及反映现代、当代国家大事新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编短剧、折子戏、小曲段子等。如历史小曲《孟姜女》、《三国曲》、《光绪逃西安》,现代内容的《想红军》、《打日本》等等;反映商业经济生活的对唱《卖货郎》、《卖棉花》、《箍缸》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社火新的表演内容也在紧跟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如秦安现代小曲剧《情系学子》反映的是党和政府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内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打工经商闯未来”,“希望工程播希望,情暖莘莘学子心”,时代气息就非常浓厚。

(2)生产劳动:古代先民生产劳动是社火的主要起源,所以在天水社火表演内容中,反映生产劳动场景及感受心情的内容很多。如《割麦》、《锄草》、《拾菜》、《牧牛》、《务农曲》等比比皆是,符合我国古代主要以农牧业为主的生活特点。

(3)庆典祭祀:每逢节庆,龙灯舞(俗称“耍龙灯”)、狮子舞、烟火等是必须有的节目,其又是春节社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小曲、歌舞中,表示庆祝、祈求幸福的内容也很多。演唱内容中,还有一些是专用于在寺庙中敬神演唱的,诸如《十支香》、《十盏灯》、《刘海撒金钱》等等。

(4)世俗生活:以农村家庭生活题材为多,民间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充分反映,尤以爱情生活内容最为丰富。前者如《擀荞面》、《十月怀胎》、《李三娘研磨》等。《十月怀胎》“一月怀胎在娘身,无踪无影又无身。又如水面浮萍草,对谁不说有身孕。二月怀胎在娘身,头闷眼花路难行。口中不言心在想,孩儿在身谁知情……”表现的是妇女从怀孕、妊娠反应、行动不便到生产的艰辛,一月月唱下来,贴切自然,打动人心;《李三娘研磨》则表现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生活:即将临盆的李三娘还在婆婆的打骂呵斥中挺着大肚子推磨,直到生产,还没有完成婆婆规定的“任务”,令人同情、发人深思;后者如:《下四川》、《送干哥》、《转娘家》等等。《下四川》反映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生活,“干哥哥”带着“干妹子”下四川、到扬州,一边观灯玩景,一边表达互相的爱慕之情。因为社火内容上大多是反映民俗民情的,最贴近基层生活,所以也最能打动人,受到百姓欢迎。

(5)军事战争:主要以古代战场文化为背景,反映涉及战争及英雄人物的故事。群舞如《秦王棍舞》、《轩辕鼓舞》,各类武术表演,《旋鼓舞》也有起源于古代战争之说。表演唱类如《四季行兵》、《十月点兵》、《十二将》、《平贵吃粮》等。

(三)传统时尚交织,多元包容集成

因为天水社火历史悠久,多方融合,包罗万象,吸收了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社火精华,可以说是民间文化艺术的集大成体。

内容上有古有今,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讽今。除前述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传统戏曲的外,还有如《韩湘子度林英》、《赵玄郎送京娘》、《王祥卧冰》等等;反映现、当代内容的,如《政策归心》、《三中全会的好政策》等。

节目规模有大(集体性)有中(小组合)有小(独角或双角),民众参与性强。大型的如以唢喇或锣鼓点伴奏的大型舞蹈《秦州夹板》、《武山旋鼓》、《轩辕鼓》、《大秧歌》(俗称“扭扭队”)、《高腰伞舞》以及有固定曲调伴唱的《蜡花舞》等等,往往有数十人上百人参与演出;中型的类似于现代的表演唱,如《四季行兵》、《踩仙鹤》等等,数人或十数人演出;小型的如独角演唱,一般都有专门的曲调,如《牧牛》、《钉缸》、《擀荞面》等等;小场表演的歌舞小戏,则常用一男一女表演,各有专门的曲调,相互对答。如《下四川》、《花亭会》、《李三娘研磨》等等;也有角色分工较细的小剧或折子戏,如《张连卖布》、《瓜女婿转丈人》、《三堂会审(苏三)》、《小姑贤》、《卖水》等等。

形式风格多种多样,多元包容。小曲小调、山歌、情歌,独唱、对唱、表演唱,小剧、折子戏,舞蹈、武术甚至杂技(如龙舞、狮子舞就颇具杂技风格)等等都可纳入社火表演。内容形式包罗万象,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有的发人深省、富有教育意义,有的诙谐风趣、寓教于乐。民族风情兼备,如群体表演《秦王棍舞》、《旋鼓舞》充分体现北方民族的粗犷彪悍,《蜡花舞》音乐悠扬婉转、舞蹈婀娜多姿;《踩仙鹤》、《跑旱船》的衣着打扮、《秦安小曲》演唱风格就很有南方少数民族的风味。

曲调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天水是中华文明肇启地,中国重要地方剧种“西秦腔”的发源地。天水社火演唱大多用地方小调(曲),各县区都有自己特色的地方小曲。地方小调(曲)是当地地方剧的鼻祖,但这些地方剧又反过来影响地方小调的演唱。天水东邻陇东、陕西,北近定西、兰州,西接甘南、临夏,所以,天水社火小调在自己已经非常丰富的各种唱腔的基础上,又吸收了陕甘秦腔、陇剧的嘛簧、陕西眉户及碗碗腔、临夏甘南的花儿等等各种唱腔的精华,小调唱腔丰富多彩,表演音乐节奏明快,旋律流畅、优美,普及面广,几乎人人能演、人人能唱,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加之道具乐器简单(主要有鼓钹、唢喇、二胡、三弦、鼓板、碰铃),对演出场地要求不高,逢年过节,只要需要,临时拉起一支社火队伍,稍作演练,就可开场演出。

(主持词)社火表演(版)

社火

社火

社火

乡村旅游天水的乡村旅游调查

说方言(天水话版)

通渭社火

春节社火

春节社火

社火致辞

天水社火文化调查(版)
《天水社火文化调查(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