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广校调研夏主任发言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19:54: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富蕴县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基本情况

各位领导:

下面就我县农牧民基本情况和我校近年来的农民教育培训

工作做简要阐述汇报:

富蕴县地处阿勒泰地区东部,行政区域面积3.24万平方公里,全县辖六乡三镇68个行政村,总面积为33699.60平方千米,总人口9万人,共有24个少数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76%以上。全县农村总人口65054人,其中农村劳动力总数29095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11962人,从事二产劳动力人数1760人,三产2757人,农村富余劳动力12621人,我县农民人均收入为5221元。农业人口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占70%,初中以上占30%。

我县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政府惠民行动、民生工程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职责明确、分级负责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实施管理机制,确保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我县相关涉农部门的衔接协调密切,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农民教育培训组织管理和培训机构体系建设基本完善。

2006年9月农广校与培训中心、县农机校资源整合,是阿勒泰地区县市唯一一所集培训、鉴定、发证、就业为一体的以狂野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教育基地。总投资2500余万元,占地面积12600平方米,拥有教室、实操间、宿舍、学术报告厅餐厅等功能室102间,可同时容纳1200人学习,1600人就餐,是阿勒

1泰地区“农牧民能力建设”培训基地。

一、基本情况

2011年去冬今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4场次,培训人数4687

人次;其中,农村实用培训3860人次,烹饪、计算机、电焊工、

电工等为主要的技能培训777人次,党员能力建设工程培训50

人次,成人中专招生21人。三进村培训9次,发放图书、资料

3500册(份)。2011年上半年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460人次,农

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47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200人次,技能

培训134。

二、农民教育培训的经验和做法

(一)强化领导形成联动机制

针对我县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开展工作。今春我县

冬春季农牧民大培训工作放到首位,着重加强了农牧民培训工

作。加强领导,形成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培训规划,确定各阶

段的目标、任务、和培训方案,按照培训步骤组织实施培训,把

培训任务落到实处,形成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相互协作的培训

工作机制,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选派本校教师并积极外聘专家技术人员到各乡镇进行实用技术

培训。结合培训要求和培训重点,本着“农民有用、农民能用、

用了见效、的原则,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分配培训任务,开展培

训和现场施教。流动办班,下乡培训”的模式,广泛开展多形式、

多层次的实用技术培训、引导性培训、技能性培训,采取联合办

班、委托办班、现场办班等培训形式,在培训上坚持“四个结合”:

即,坚持培训与农民实际需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在实施培训活动中,尽可能的做到“一高”、“二新”、“三服

从”,保证“四个必须”。“一高”:聘用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

伍;“二新”:培训手段新,培训技术新;“三服从”:内容服从需

求,时间服从质量,形式服从实效。“四个必须”:必须讲授农民需

要的培训内容,必须使用农民听得懂的培训语言,必须采用农民

喜闻乐见的培训形式,必须选择农民感到方便的培训地点,通过

采取上述措施和办法,使培训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分层培训,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对科技户、专业户和掌握一定农业科技、有一技之长的农民

进行高层次技术培训;对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民开展常规农业技术

培训;对富余劳动力联合中心力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结合我县

“万民农牧民党员能力建设工程”,对农村干部、党员进行针对

性培训,着重抓好农村党员的实用技术培训和村干部及后备干部

的学历教育工作,提高其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使其发挥“双带”

能力,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四)利用远教优势,推进教育培训工作。

现代教育,远教优势不可忽视,我们利用农牧民特点为其宣

传和选择远教学习知识及课题,为卫星小站和农牧民搭建一个互

动的平台,在09年新资源整合的情况下联合借助县远程办、村级文化组织阵地的力量将远程教育优势充分发挥,抽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做好纪录和档案,并及时收回反馈意见,根据意见建议更好的开展各类培训工作。

(五)依托矿业发展优势,开展劳动转移技能培训

我们利用冬期长的优势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当地农牧民劳动素质为基础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将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转出作为重点,呈现出了一村一特,一乡一技的培训格局。我校与培训中心共同组织实施,将培训教师送至基层,送至乡(镇)、社区、村开展了一系列的技能培训班,培训结束后,由地区劳动局组织进行鉴定考核,每班合格率可达95%,合格学员均取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转移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自我创新意识不够,市场意识不强,协调能力和横向联系不够,自主培训意识不强,有依赖性。

二是社会竞争力不强,办学机制不够灵活,办学层次较低,招生专业面窄,师资力量薄弱,缺少专职教师,缺乏自身培训项目拓展。

三是培训观念不够新,培训过程有些形式化,有计划、有实施,但缺乏主动生动性,农民培训内容不能完全因地制宜,缺少切入点、针对性和特色。

四、几点建议

一是要搞好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完善稳定专兼职教师聘用队伍及农民土专家教师队伍、逐步培养一批知识结构完整、操作性强、能吃苦、有经验的农业师资队伍。

二是要尽快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新形势相适应,同农业产业化结构相结合,扬长避短、发挥本地农业片区大面积种植优势,同时也大力吸收本地社会力量的支持,开展“一地一特色”“一地一课题”的规模性培训。

三是要将实用技术、引导性培训、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紧密结合,利用我县资源整合的优势,使他们初步掌握在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必需的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要坚持培训与市场挂钩,与我县各企业对接,通过订单、定点和定向的形式,对拟转移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先培训后输出。

四是要把传统培训教育方式与现代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注意长短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普及性培训与系统性培训结合、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要大力推进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积极引进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实现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相互衔接和配合使用,建立集教育培训、推广服务、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多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平台,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基础支撑。

总之,搞好新时期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我们的任务还和艰巨,我们在努力,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并给予大力支持,谢谢,我的汇报完毕。

富蕴县农广校夏逢明2010年6月12日

农广校发言材料

农广校规章制度

农广校职责

农广校工作总结

农广校工作总结

农广校工作总结

农广校论文

农广校工作总结

农广校工作总结

农广校环境卫生工作总结

农广校调研夏主任发言材料
《农广校调研夏主任发言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