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转变”促“三送”

发布时间:2020-03-02 18:54: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三转变”促“三送”

自“三送”工作在全市开展以来,全市“三送”干部真心为民解疑惑、热心为民排困难、倾心为民办实事,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三送”工作作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部分“三送”干部存在观念不到位、作风不踏实、方法不灵活的问题,导致部分干群关系出现了异常“声音”。笔者作为“三送”干部,结合所驻村的一些做法,从三个方面对这些现象进行阐述。

一、转变观念释民惑——不要居高临下,要把架子放下。

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让群众成为法律和政策的“明白人”,重点宣讲党的惠民政策,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其配套文件是“三送”工作的一个重点。而一些“三送”干部在宣传政策时,喜欢照本宣科,上面文件怎么讲,就怎么说给群众听,完全不考虑群众的语言习惯和知识水平;有时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宣传政策,缺乏亲和力,让群众很是反感。要将政策在群众心里生根,就得把架子放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政策宣讲到位。

一是与民沟通要“心怀敬畏,出言有矩。”“三送”干部要广泛深入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就必须加强与群众的心灵沟通。在与群众沟通交流时,“三送”干部要对人民群众要有敬畏之心,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决不能在群众面前摆出一副“官员”的架子。在实际生活中,群众最不欢迎那些“官职不大,架子不小”的“三送”干部,要么敬而远之,要么恨而避之。俗话说,

言不顺则事不成,语言是“三送”干部与群众交流思想、传递感情的必要途径,是释民惑的重要手段。言有矩就是实话实说、说群众话、态度坦率、有章可循;言无矩则是胡编乱造、满嘴官腔、矫揉造作、无据可依。有矩之人群众就对你放心满意,无矩之人群众就对你嗤之以鼻。二是政策宣传要“不厌其烦、落地生根。”党和政府出台的许多政策文件,常常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比较抽象,全面、准确地理解政策精神,需要具备一定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让文化水平高低有别的广大群众深刻领会政策要领,就需要尽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政策精髓在润物无声中融入群众生活中。宣传政策要多说“群众话”,尽可能用群众语言给群众讲道理,把政策讲得通俗易懂。宣传政策还要不厌其烦。一遍两遍群众听不懂、理解不了,还可以第三遍直至理解为止。其实,让惠民政策落地并不难,关键是要对群众有感情。经常与群众聊天、谈心,同群众打成一片,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把政策文件“翻译”成群众乐于接受的“群众话”。靠这些掏心窝子的“群众话”宣传政策、开展工作,自然能赢得民心。如工作队在向群众宣讲“中国梦”时就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延伸到“丰塘梦”,这样,群众就很容易听懂了!

二、转变作风聚民心——既要怦然心动,更要毅然行动。

按理说干群是“鱼水”关系,而有地“三送”干部吃住在村,却“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群众少与干部来往,干部少知群众实情。干部知道群众的疾苦,也没有一丝行动,只是敷衍了事;群众心中有诉求,不想说,不敢说。久而久之就会失信于民。要实现作风的根本

转变,最终要体现在深入群众掌握民情、取信于民凝心聚力上。

一是掌握民情要“勇登高山,敢临深渊。”“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要想知道天有多高,只有登上高山才会有切身的体验;要想知道地有多厚,只有亲身潜入深渊才会有可靠的认识。全面掌握村情民意是“三送”工作的一件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一件繁琐的工作,只有深入到群众家中,才能获取群众的第一手民情。特别要多到边远地方、困难群众的“死角”处去走走,“触景”才能“生情”,看到群众生活“糟糕”的一面,才会有干好事业的紧迫感。绝不能怕群众家的脏和乱会玷污你的鞋袜,就不踏进他家的门;更不能怕群众家的穷与苦会影响你的形象,就不认识他家的人。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当你踏入群众的家门那一刻,他已经把你当成了一家人。掌握民情、收集诉求就成了自家人拉家常,有什么真心话、内心话都会向你倾吐。丰塘村岗背小组失亲儿童刘志聪与刘美清兄妹。刘志聪之父患精神病早亡,其母也患有精神病(无劳动能力),与其祖父相依为命,生活拮据。平时刘志聪的祖父忙于田间劳作,连刘志聪兄妹的日常起居都要靠自己打理。沟通又少,导致刘志聪兄妹少言寡语、内心封闭、行为孤僻。经过“三送”工作队的走访及了解,在后续工作中对他们进行关爱,带他们理发、为他们捐衣物。二是为民办事要“言出必行,行之必果。”“纸上谈兵”是解决不了群众的问题的,开展“三送”为民办实事、为民送温暖,除了要给群众出主意、想办法,更要下大力气帮群众解“燃眉”之急,既要怦然心动,更要毅然行动,要以实干取信于民。做不到的事情不承

诺、承诺的事情勇担当。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为民办所办实事项目,一经提出确定,就必须言出必行,行之必果,切实解决一批老百姓当下最现实、最迫切的实际困难。教育局就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发挥单位职能优势,整合各类资源,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实施“十项民生工程”,承诺的民生工程都正以既定进度稳步推进,帮助挂点基居解决了一批民生实事,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转变方法解民难——不是轻举妄动,而是灵活机动。

农村工作纷繁复杂、盘根错节,当前,不少“三送”干部在工作中不注意方式方法,不知灵活机动,一味地使用简单野蛮、直截了当的处事方式,导致很多工作在轻举妄动中走向不好的一面。“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是问题有效处理、纠纷成功调解的关键。

一是化解难题要“删繁就简,领异标新。”农村工作中的难题既有矛盾纠纷调解,又有信访维稳问题。可以看到,这些问题往往都是长时间悬而不决的,该想的办法前人已经都想过了,用得上的人都用了,已是“山穷水复疑无路”,要想“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想想点子,难题化解必将重新陷入泥潭。删繁就简,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关键人物,切中要害环节。丰塘村下甲岭下小组钟庆林叔伯兄弟之间的土坯房改造的纠纷中,主要矛盾是三兄弟无法均分两间店铺;关键人物是老三的姐夫,他是老三家的代言人,老三是作不了主的;要害环节是老三既要店面又不愿多出钱。将这些关系理顺之后再来做调解

就有了着力点。领异标新,就是要多角度、逆向思考,思考出比较巧妙的令大家都能接受、又相对公平公正的调解方案。上例的纠纷,最终是跳出原有的设计方案的固定思维,将两间店铺重新设计成可以均分才得以调解。二是调解纠纷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纠纷调解更是个大难题,目标的达成、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心装群众,有为群众排忧解难、纠纷未解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为民意识,就没有调解不了的纠纷。调解时要“听得进、忍得住、拖得起”,在听中劝说,在忍中明理,在拖中化解。教育局“三送”工作队为了调解这起店面之争,“三送”工作队会同村两委前前后后花了半个多月时间,一边找说得上话的“消火”,一边根据争执焦点,设计方案,为了召集他们“谈判”,调解会议经常开至深夜,硬是以锲而不舍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克服困难,知难而上,以理、以德服人,将纠纷成功调解。

要想使“三送”工作见效快、成效高,观念、作风、方法的转变就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只有让观念主动些、作风踏实些、方法灵活些,才能让“三送”工作登上新台阶。

“三送三促”工作汇报

“三送三促总结

三送

县司法局开展“三送三”促活动

“三转变”职称评定

三讲三促

三讲三促

三带三促

三讲三促

三纠三促

“三转变”促“三送”
《“三转变”促“三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三送三促总结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