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校辅导员角色困惑及定位分析0401

发布时间:2020-03-03 14:08: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校辅导员角色困惑及定位分析

买寿清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要:由于历史、现实、认识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辅导员角色定位长期缺失,影响队伍科学发展。文章分析了辅导员角色困惑现状和原因,从社会、学校、辅导员个人角度出发分析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提出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是实现辅导员角色准确定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辅导员;角色困惑;专业化 职业化

The Role Orientation and Challenges of College Counselors

Mai Shouqing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

Abstract: The role orient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has long been the main concern of researchers in China.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college counselors’ role orien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ety, colleges and counselors themselves and suggests that specialization and profeionalism are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the proper orient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Key words: college counselors; improper role orientation; specialization; profeionalism

辅导员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维护高校稳定、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对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时期, 1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给辅导员一个准确的社会角色定位。

一、角色定位概念分析

1.角色。角色一词原为戏剧用语,主要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依据剧本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193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综合詹姆斯、库利等人的研究成果,在其著作《心灵、自我与社会》中率先将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关于社会学中角色的概念,目前,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角色就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2.定位。定位指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位臵,如产品在市场中定位、人物在组织中的定位、物品在某一地理位臵的定位等。定位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过程。

3.角色定位。角色定位指群体成员适应角色要求,接受群体行为规范,符合群体发展需要的过程。通过对某一角色进行定位可以明确的指示出个体在角色中获得成功所必需的能力、知识和行为,给予个体更多的发展空间;可以使个体更好的适应于组织结构;可以帮助个体改变对其所从事工作的理解,使他们更专注于行业过程而非具体任务。

二、辅导员工作面临的角色困惑分析

纵观我国辅导员的发展历程,辅导员在我国的教育史上走过了“政治指导员”、“政治辅导员”、“辅导员”的演进路径。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越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00年、04年分别出台文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04年出台16号文件,中央明确“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历史、现实、认识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辅导员工作并不完全尽如人意。现在,反观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发展,这一制度的主流 2 无疑是积极的,但由于对辅导员角色定位的长期缺失,导致辅导员工作社会角色混乱,影响到辅导员队伍的科学发展。

(一)辅导员角色混乱表现

1.部分学校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将辅导员的工作重心简单地理解为学生事务工作,把辅导员群体边缘化。与专业课教师相比,不少辅导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工作不被认同,缺少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待遇。

2.部分高校往往将辅导员角色简单定位为管理者,而忽视教育者的角色。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大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乃至家庭等方面,还要承担部分行政、教务管理、教学等任务。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和职能,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地充当了“家政员”、“消防员”的角色,工作做的多,思考的少,难以提高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造成辅导员在组织上无归属感,事业上没有成就感。

3.辅导员职责宽泛不明确,选拔任用非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评价、考核等诸多环节中无章可循。由于没有明确定位,在部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眼中,只有学历较低、专业不适用、教学研究能力较差的人才会去做辅导员,导致辅导员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缺少中长期培养、管理规划和措施,职业发展空间小,实际岗位待遇低,队伍缺乏稳定性。

4.部分辅导员对自身工作定位不清,精力不投入。因辅导员这一队伍的特殊性质,今后面临着向行政管理岗位和教师岗位分流,这样一来,很多辅导员在工作中把自己定位为专业老师或管理人员,将现在的角色与今后可能担当的角色混淆不清,出现了对本职工作不投入,业务知识不钻研等问题,工作被动应付,有些辅导员工作时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二)辅导员角色混乱原因分析

1.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严重不足。我国自建立政治辅导员以来,辅导员角色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从辅导员工作的逻辑起点看,辅导员制度是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而设计出来的,具有明显的外部设计而非内生特点,这就导致其专业化、职业化从产生那一天就先天不足。从客观实践来看,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学生数量的急剧扩大,事无巨细的全能式管理,导致过去的兼职辅导员模式已经不再符合学生工作的要求,专职辅导员队伍必须不断扩大,老的辅导员队伍体制已不能适应专职队伍发展要求,专职辅导员队伍发展受到种种限制。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2.辅导员工作体制缺陷日益突出

其一,从生态文化来看,高教生态环境存在浓厚的功利性倾向:重授业,轻传道;重育业,轻育人;重功课,轻思想;重做事,轻做人。其结果必然是重专业教师,轻非专业教师。

其二,辅导员职责泛化。长期以来,由于对辅导员工作缺乏科学的研究与界定,随着形势的变化发展,辅导员角色与班主任工作时离时合,工作内容的不断拓展,自觉不自觉中被打上了“全能冠军”的烙印,管理是全能式、包办式管理,事无巨细。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就是学生的事就是辅导员的事,学生出现的所有问题往往都归责于辅导员,导致辅导员工作事务繁杂但教育含量较低、方法简单。

3.辅导员队伍建设缺乏长效的政策机制,过多地关注眼前适用性。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虽历经半个多世纪,但基础一直薄弱,现行政策体系中,在辅导员权利与义务之间、在辅导员工作要求与辅导员工作保障之间不对称、不平衡,缺少 4 明确的专业化要求和操作性措施,缺乏统一的长效保障制度,也缺乏系统的整体配套政策。

三、辅导员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分析

面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同时面对辅导员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对辅导员进行科学而准确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作为一名教师,和其它社会个体一样,在不同场合拥有不同的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享受不同的权利,履行不同的义务,发挥不同的作用。就学校教育领域而言,我们可以将其角色理解为:辅导员角色就是指辅导员作为教师所表现出来的,为实现与其身份地位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所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对辅导员期望的态度与行为模式的总和。

(一)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分析。

社会角色定位受社会需要、文化环境、传统习俗、政治、经济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是其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所代表的职能、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因此,社会需要对辅导员角色定位具有决定作用。就辅导员角色而言,在诸多因素中,社会需要对教师的角色定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央十六号文件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十六号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由此可见,辅导员的宏观角色可以定位为:

5 1.辅导员是高校教师;

2.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3.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从学校发展需求出发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分析

学校领导、同事、大学生等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这种影响是直接的、及时的,因此,学校环境对辅导员角色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协调作用。学校是辅导员实现社会角色的主要场所,这一场所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需求。根据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分工要求,结合高校育人目标,辅导员角色可以定位为:

1.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 2.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施者; 3.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指导者。

(三)从辅导员自身需求出发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分析。

一种社会角色能不能被实现,以何种方式实现以及最终实现的程度如何,外部因素上取决于社会需要和社会环境,内部因素上则取决于角色主体的整体素质结构。因此,辅导员自身的素质结构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其对社会期待角色的认同以及对角色的践行水平。辅导员个人的素质结构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对辅导员的角色期望和评价,这种影响反过来进一步作用于辅导员的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在这一层次,结合社会、学校要求和辅导员自身需求,较为认可的辅导员角色定位是:

1.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任课”时间最长、“课程”最多的老师; 2.辅导员是大学生朝夕相处的知心的益友;

6 3.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学术导师、心灵的呵护者、生活的指导者;4.辅导员是大学生心中的一面旗臶。

四、专业化、职业化是实现辅导员社会角色准确定位的有效途径

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逐渐独立、规范,越来越需要专门组织和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管理,过去对辅导员角色的模糊定位已经不能适应这一态势,于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渐渐成为一种必然。

(一)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

所谓专业化,是指某项工作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专门人员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是指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人员,经过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树立专业意识,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专业的继续学习和培训。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

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不仅仅是一般狭义上的专业化,即辅导员要成为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职业的专业型人才,而应当是广义的专业化,即辅导员队伍要向专家学者型方向发展。,

(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内涵。

职业化指将社会中的某项工作固定地作为个人谋生的主要手段,是职业素养的专业化。职业化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从业人员可以以此立足社会,终身从事该行业;从业人员应该体现出一种职业素养,而不是依凭个人兴趣自行其事,应该掌握相当程度的专业技能;有本行业特定的行为规范或行为标准,从业人员做事要符合该行为规范或行为标准的要求。

7 辅导员的职业化,是指高校专职辅导员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和培训,达到辅导员职业执业资格要求,通过严格的考核、晋级、淘汰等完善机制,保持辅导员职业的相对稳定性。

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职业化是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的保障。

(三)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对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意义

辅导员走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道路,可以促使辅导员的社会分工进一步明晰,可以增强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吸引力,增强辅导员工作的事业感、成就感,构建辅导员职业的人生价值实现模式,建立辅导员考核、奖惩、晋升的一系列长效机制,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职业性,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成长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家。

从实践来看,辅导员走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道路,可以逐步建立起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科学的工作规范、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可以增强辅导员的教育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打造一支具有良好敬业精神、较强工作能力、深厚学术素养的职业辅导员队伍,使辅导员的社会分工进一步明确,角色定位进一步明晰,从而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事辅导员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 [3]买寿清.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4]杨铁军.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职能定位演变过程回顾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 (11) [5]谢艳.浅议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J].科学咨询,2009,(4)

[6]杨建勋.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制度安排亮点与政策瑕疵[J].教育与职业,2007, (24)

8 [7]袁志华,张继延,薛健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探析[J].文教资料,2009, (12)

作者简介:买寿清(1963-),男,甘肃张家川人,副研究员。

高校辅导员工作定位

高校辅导员的定位

高校辅导员扮演的角色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转换

辅导员角色

高校辅导员案例分析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班主任角色的定位

高校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角色困惑及定位分析0401
《高校辅导员角色困惑及定位分析040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