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职实验改革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4:35: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职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化学分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强化了教学团队的合作,提高了教学质量,并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化学分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Abstract:A series of reforms and studies on the teaching contents, methods and the aement System of Chemistry Analysis Technology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re carried out.The teaching team cooperation was strengthened,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quality was improved.A tentative plan of further improve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Chemistry Analysis Techn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ation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多样化,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成为社会对人才的主流需求[1]。高职教育顺应历史潮流,锐意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主流渠道,逐步从高等教育的边缘迈向中心[2]。实践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3]。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高职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是我院获得中央财政立项建设的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等各方面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科学的“量”概念[4]。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能够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化验室中的实际问题。

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改进,实验教学课时逐步增加,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但是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1.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教学人员配备不足,实验教师兼任实验员导致权责不清,教学内容僵化,不能紧贴企业化验室生产实际,教学质量不高。

学院为了节约办学成本,不设置专职的实验员,由实验老师兼任,造成教师没有精力和时间充分备课和上课,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实验,又要准备试剂、仪器,检修设备,忙得晕头转向,根本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企业化验室的技术革新,导致教学与企业实践脱节。教学与企业实践脱节使得学生就业时不能很快的溶入新的岗位。

1.2 “照方抓药”现象普遍,对化学基本理论掌握不深。

高职学生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学习能力和积极性不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够,主要表现为:纪律涣散,实验准备不足,实验时不认真观察现象,不去动脑筋思考问题。

多数学生不按照老师的要求预习实验,相互抄袭预习报告,甚至上课忘记带教材、笔和笔记本,上课前不知道要做什么。做实验就是按照教材上详尽的实验步骤“照方抓药”进行,不动脑筋,不观察现象,胡乱记录数据,逐渐养成对教材的依赖性。实验中遇到问题即报告教师,自己不动脑筋思考问题[5]。

1.3 成绩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有实验成绩评价方式不科学。期末考试时一个考场内有15个学生同时进行考核,一些学生照着别人做,也能获得好成绩,容易使学生产生“平时不努力,考试侥幸过”的想法。平时成绩主要按照实验报告来给,更加容易出现抄袭现象,造成学生实验不认真,课后抄袭的高分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打压。不合理的评价方式对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起到了明显的制约作用,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化学分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初探化学分析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2.1 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配置,分清权责,定期派遣实验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化验室参观学习。

配备专职的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试剂准备,仪器检修等工作。实验教师专门负责实验课的设计和执行教学工作。专职的实验课教师能够充分备课,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教学质量。实验教学可以整个化学类教学团队的配合与帮助,对于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可以试行集体教学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

严格执行实验教师定期到企业化验室参观学习制度,掌握化验室化验室最新的实验操作技巧。回校后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就业方向,调整化学分析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一线生产实际,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加接近一线化验员。

例如某工厂化验室采用的新操作“甩瓶”、“真空取液”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把教材中的标准操作与工厂中的高效率操作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既掌握教材中的规范操作,又掌握工厂实际应用的操作,学生在就业时在技术上就已经占得先机。

2.2改革预习检查制度,确保学生充分预习。

要杜绝学生“照方抓药”现象,做好预习是最有效的途径。实验课预习任务要提前一周布置,要求学生写出规范的实验预习报告。上课之前对预习情况抽检式的提问,要求学生脱稿回答问题。例如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实验中,结合实验提出:“为什么选择氧化锌作为基准试剂?”、“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僵化现象?”。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同学们的疑问进行解答,详细讲解并在实验过程中重点关注。遇到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2.4完善成绩评价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加强实验课成绩的考核,既能即时反馈实验教学状况,又能真正反映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综合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6]。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化整为零,重在平时,全面考核”的原则,将实验课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占50%)和期末考核(50%)两个方面。平时成绩一是通过实验报告之类的书面材料去考核;二是在学生做实验时进行现场观察和考核。期末考核包括理论笔试和指定实验考核。期末考试实验部分由整个化学类教学团队共同完成,保证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对实验数据记录进行严格管理,杜绝修改数据的情况发生。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改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显著的提高,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继全,盘永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中国科技信息[J].2008,(1):190~191 [2] 丁芳林.高职院校化学“模块课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3] 滕英岩.关于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5,7(2):106~107.[4] 田志茗,张文治,陈国良,等.工科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03,23(3):88~90.[5] 吴江丽,方晖,孙敏,等.高职环境类化学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教育创新.2008,15(2):226~230.[6] 吴赛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5,19 (2):88~91.

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改革的探索

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论文

高职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高职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教学的课程改革论文

高职教育的管理生态环境改革论文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论文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改革与实践论文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改革论文

高职实验改革论文
《高职实验改革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