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和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21:02: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和调研报告

写好领导讲话稿,要打好“两个基础”,做到“三个突出”,坚持“四个结合”,把握“五个技巧”。“两个基础”是指文字基础和理论基础。“三个突出”是指:一是突出领导的意图,二是突出讲话的主题,三是突出讲话的风格。“四个结合”是指:一是结合讲话对象写,二是结合会议要求写,三是结合上情下情写,四是结合领导语气写。“五个技巧”是:第一,标题要对称;第二,文字要优美;第三,观点要创新;第四,语言要朴实;第五,修改要反复。

(一)关于打好“两个基础”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写文章、写领导讲话稿莫不是如此。

一是要打好文字基础。打好文字基础,要把握住两点:就是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病句。这两点是最基本的要求!举个例:“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农村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这个句子对吗?肯定是错的!只能是加快速度,哪能加快规模呢?还比如:“近年来,我县巩固提高了普九成果。”大家想想?普九成果能提高吗?只能讲,巩固了普九成果,提高了普九水平!所以讲,锤炼语言文字马虎不得!

二是要打好理论基础。至少要具备两种理论:一个是政治理论,学习政治理论,就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点讲,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政治是方向,走错不得。毕竟你处在社会主义的国度里,长在红旗下,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写文章,尤其是写领导讲话稿,绝不能偏离政治方向。否则,你的文字再优美,也会失去存在的基础。

(二)关于做到“三个突出”的问题

一是突出领导的意图。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关键是,要准确地领会和表达领导意图。讲话稿是讲话人意图的文字表现,构思起草领导讲话稿必须以领导意图为依据,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充实和发挥。偏离或违反了领导意图,就写不出有质量的讲话稿。同时,只有准确地领会领导意图,才能适应新时期领导者更高更严的要求。怎么去领会领导意图呢?首先,要抓住领导工作的重点。领导工作的重点即领导在一定时期内注意力最集中、最为关注和重视的工作。抓住了这有点,就等于抓住了领导意图的核心,起草领导讲话稿就有了可靠的基础。其次,要大胆进行角色模拟。“横看成岭侧成峰”,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要准确地把握领导意图,就必须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不在领导其位,要谋领导其政”的责任感、使命感,进行换位思考。即我们平常开玩笑的,写领导讲话稿是把自己关起门来当领导。同时,要对领导意图进行扩展和完善,使领导的意图得到丰满和升华。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理解领导意图时出现片面性和局限性,从而更准确地把领导意图体现到讲话稿中去。其三,要当面征询领导意见。在领导布置你写讲话稿后,最好尽快拟出个讲话框架,也就是讲话提纲,并当面听取领导的意见,以便修改完善写作提纲,不至于走弯路,写出符合领导意图、质量较高的讲话稿,提高领导对讲话稿的满意度。

二是突出讲话的主题。主题就是统观全体,把与讲话有关的纷繁杂乱的事项统摄在一个普遍的概念下面,得到一个精确的定义,使领导要讲的事情一目了然。任何一次讲话都必须有个主题。没有主题,就等于人没有灵魂,军队没有统帅,别人听了讲话后,就不知所云。如何确定好主题?我觉得,要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主题要正确。观点和态度不同,对事情的主张和看法就不同。积极的、进步的主题,对工作就能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正确的主题源于正确的思想。要具备正确的思想,就必须认真地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只有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问题,才能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最终才能选定正确的主题。第二,主题要新颖。站在听众的角度听报告,他们需要获取新思想、新科学、新知识、新方法,没有人喜欢“老生常谈”。所以,一篇质量高的领导讲话稿,必然有新思想的探索,有新的观点,也一定能起到启迪群众、引导群众、激励群众的作用。第三,主题要鲜明。“鲜明”二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听后让人马上知道你讲的主题是什么,二是听众一听就知道你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态度要明朗,不能吞吞吐吐、模棱两可,让人听了不痛不痒,甚至不得要领。第四,

主题要集中。古人讲:“意多文乱”。意多,就是主题多,就会造成文思杂乱,听众不知道你要讲什么。意多,也必然面面俱到、浮光掠影,哪一点也讲不透彻。第五,主题要深刻。衡量一篇讲话稿或文章的主题是否深刻,关键是看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了没有。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主题就会有鲜明的共性;抓住了事物的特征,主题就会有鲜明的个性。一篇集共性和个性为一体讲话稿,一般都能成为质量高的讲话稿!

三是突出讲话的风格。领导讲话,最忌千篇1律地发表意见,平淡无奇。讲话要有自己的风格,才能吸引听众、打动听众。写领导讲话稿时,在把握好领导者的思维、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要发挥创造性,使领导的讲话讲出风格来。每个领导者都有自己的风格,这是客观实际所决定的。传达上级指示,安排部署工作,每个领导者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写领导讲话稿,如果整篇都是照搬文件,照抄报纸,或按照上级的领导讲话稿以葫芦画瓢,那么,听众的感觉便始终地处于麻木的、未触动的状态,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讲话不应有固定的章法,应随讲话的内容和场合适时变化,不仅要做到逻辑严明、思路清晰,而且要做到生动活泼、文采飞扬。文采对形成风格有很大的关系,可使讲话富有生气,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当然,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要按照领导人的性格、职务特点和语言习惯来写。有的领导性格温和,你写出激扬的句子,他念起来会感到别扭;有的领导性格豪放,你写的句字死气沉沉的,他念起来同样不习惯。

(三)关于坚持“四个结合”的问题

一是结合讲话对象写。从听众对象的角度来划分,领导讲话稿分为下行、平行、上行三类。下行讲话即指对下级的讲话;平行讲话即指那些礼仪性的讲话,向兄弟单位介绍情况和经验的讲话,在邀请会、协作会上的讲话等;上行讲话即某一级领导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的发言,这对于上级来说显然不能算领导讲话,但对于本级办公室人员来讲,则是需要自己帮助起草和整理的“领导讲话稿”,准确地讲,应算汇报材料。讲话看对象、看场合,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也是写领导讲话稿最起码的要求。但是,在平时,有的人写领导讲话稿没有把握好这一点,弄巧成拙。比如,听众如果是文化层次较低的老百姓,你在台上讲出文滔滔的句子,老百姓会骂你轻狂、卖弄,也拉开了领导者与群众的距离。如果听众大多数是学者、专家,你讲的是地方俗语和土话,就有不太严肃的感觉,这就是不看场合讲话。

二是结合会议要求写。起草领导讲话稿,要了解召开会议的目的、要求,通过召开会议,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因为会议的成功与否,主要看领导讲话稿质量的高低。比如,要召开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你起草领导的主题报告。你就要把握两点:首先要认真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并客观地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再详细地部署下一年的工作。年度工作会议,报告的侧重点在哪里?应该在第二部分,就是部署工作的那部分。你如果洋洋万言写总结,寥寥数语写部署,那么,这篇报告是不成功的!因为,我们总结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工作,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同时,你给某位领导写讲话稿,要结合会议给那位领导安排的讲话时间多少来定。写长了、写短了,都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是结合上情下情写。这是应该很好把握住的地方。一篇领导讲话稿,背离了上级政策,是违反原则的问题;脱离了下面实情,又指导不了工作,失去了讲话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领导的讲话,必须坚持大的方针政策,不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为上级的政策都是经过专家和领导研究论证过的,适用于更广的范围,带有强制性,你不执行也得执行。何况是领导者,他们大多具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洞察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里,大家知道,任何与上级作对的领导,都得不到好的结果的。这是国情所致。既要民主、又要集中。这是政治体制的问题,我不多谈了。再说下情,写领导讲话稿,了解下情很重要。不熟悉下情的领导,是很难被下级接受和认可的。比如,目前农村学校教师住房十分困难,你说,这么多年都一直过来了,再克服克服。这行吗?肯定得不到大家拥护的!所以,明智的领导都注重于深入基层调研,掌握好下情,并尽最大可能予以解决。当然,领导事务繁忙,这就需要我们的参谋助手,也就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为百姓鼓与呼。

四是结合领导语气写。这个问题不好界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我经常从电视上收听、从报纸上阅读、从会议中了解,一般中央和省以上的领导,他们对讲话稿基本上是原原本本地照念,很少发挥。因为他们讲的话带有方向性和政策性,他们的讲话稿也是集体研究、集体执笔写的,一般是不能发表个人意见的!市州的领导,多少发挥一点,主要还是用讲话稿。县里的领导,他们大多爱发挥些个人意见,有时不一定按照你写的讲话稿念。还有,比较正式的大型的会议,明智的领导是不会脱离讲话稿的。小型的、非正式场合的会议,领导脱离讲话稿讲点东西,有时效果比照念原文要好!所以讲,这就有个把握讲话语气的问题了。我在县教育局工作的时候,给领导写讲话稿,局长要求我必须按照他的语气写,因此,我把他平常说的话包括他的语气,大多记录在本子上,一旦用时,顺手拣来,那时,我写的东西他是很满意的。可到州教育局工作来后,我习惯了他的讲话风格,初次给领导写讲话稿时,当时的欧阳科长笑我,文章虽然通顺,怎么写那么多口水话?哈哈,这就是我没有把握好语气的缘故了。比如,现在我们秦局长的要求又不同,他提出,写讲话稿时,多突出集体意见,不要突出个人!什么“我认为,我觉得”等词语不要用上去。看,这就是领导的风格不同。所以讲,领导讲话稿一定要结合领导本人的讲话语气写。他喜欢书面语言,你就用书面语写;他喜欢来点个人的语气,你就按他的要求写。保证没错!

四)关于把握“五个技巧”的问题

第一,标题要对称。我这里说的标题,是指文章内容中的小标题。这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要求,是我自己的体会。一篇文章,一篇讲话稿,如果要让听众好记、让读者好记,那么,用对称的小标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怎样去对称?这就需要提炼。同时,把文章内容中的小标题提炼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先拟好小标题,再去组合文字,这是我一直用的写作方法。自己感觉这个方法还比较好!你把段落章节前的标题拟好了,填充文字几下就完成了!这样写作起来速度就快多了。小标题对称了,句子确实易记些,也具有雄浑美和力度美。我记得,杜崇烟州长在龙山任县委书记时,他在一次全县三级干部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稿,据他秘书说是他自己写的,在安排全县工作时,他文章中的标题是这样写的:“要坚持四个牢牢抓住,做到四个千方百计”。具体内容我就不说了,反正很对称、很有气势,也比较好记。对称时还要注意,基本要按照词性去对称,你把前一个标题的名词对应下一个标题的动词,读起来会很别扭的,虽然字数一样多,可这不叫对称了,是为了对称而刻意组合文字。拟好文章内容的标题,专业点讲,就是谋篇布局,就是谋划讲话稿的篇章结构。就像搞建筑,首先要精心设计,画出略图、详图,再去照图施工,方能盖起高楼大厦。

第二,文字要优美。要做到文字优美,可从四个方面去把握。

1、整齐美。这是符合人们传统审美习惯的一种美,它包括语言排列和句式的整齐一致,语句的对称、均衡、和谐等等。如毛泽东1937年写的《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中,总标题下有三个小标题:两种方针;两套办法;两个前途。很典型地表现了整齐美。又如,今年我们秦局长在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州教育工作时,这样写道:“坚持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化;坚持依法发展,促进教育规范化;坚持超前发展,促进教育现代化;坚持统筹发展,促进教育平民化。”这样写给人以整齐、配套、浑然一体的感觉,能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参差美。整齐是一种美。参差不齐,有时也是一种美。在讲话中,长词短词、长句短句相互结合、相互照应、错落有致,同样能够给人以美感。相反,如果都是不长不短的句子不紧不慢地排下去,就显得平淡无味了。

3、雄浑美。即语言雄浑有力,气势磅礴,鼓舞人心。如毛泽东1954 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结尾几段(《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第 554 页):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全中国六万万人民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事业努力奋斗!我们的伟大的祖国万岁!这样的讲话气势确实很雄浑。

4、连贯美。即连贯地重复用某一个词语,频频敲击人们的视觉,使人听着“过瘾”,记得牢固。又以毛主席的几个句子为例: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要打好仗,不光要干部齐心,还要战士齐心。这样连贯起来的句子确实

美多了。

第三,观点要创新。“触目纵横千万朵,赏心只有二三枝”。要创新观点,确实不是一件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捕捉领导思想的闪光点,使之成为点睛之笔。比如,上半年,我和秦局长下县检查工作的途中,我们闲谈如何发展农村教育时,他说:“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我们州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不放松!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一想,可否提出个教育“三农”观点。局长表示赞同。尔后,秦局长的教育“三农”论述在中央、省、州多家媒体发表,得到了省长的赞许!如何解决好教育“三农”问题?结合湘西自治州的实际,要在“十一五”期间或今后十年内,着力建设功能设施完备的农村学校,使之达到“布局合理,校容整洁,管理规范,校风良好”的标准;大力培训适应教育发展的农村教师,使之达到“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德才兼备,安心从教”的标准;努力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农村学生,使之达到“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标准。目前,你只要在互联网上的地址栏里打个“教育三农问题”一搜索,秦局长的教育“三农”论述就会覆盖几个网页,其影响之大不由分说。所以,观点的创新,是一个认真思考、发散思考、借鉴思考的过程。要创新一个观点,首先要找到理论注脚,然后再结合本地实情去提炼和升华。

第四,语言要朴实。语言要做到朴实,简要地说,应注重“两通”、“一短”。什么是“两通”?一是通俗。讲话往往是靠人的听觉接受的,所以,要使人听清楚、听明白,语言就要通俗易懂。不要用那些生僻怪异、晦涩难懂的词语和术语。引用古语典故要注意听讲对象和语言环境,要使人能够理解。二是通顺。要做到文从字顺,语言通达,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不要用那些字面上虽能讲得通,但读起来拗口、听起来别扭的语言。“一短”:就是句子要短。这也是从人的听觉习惯考虑的。不是说一律要用短句,但长句一定要少用,尤其不要用那种一口气读不完的长句。句子长了,作为书面材料还可以,念起来却连不上、听不清,容易产生误解,还会使听众厌烦。第五,修改要反复。有人说:“一成文章半成改”,有的甚至说“文章是改出来的”,可见修改工作的重要性。修改的重点在四个方面:就是深化主题、调整结构、润色语言、校正错误。修改的方法也有四个方面:读改法、冷处理、集体会诊、求助高手。要乐于别人修改自己的文章,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别人的意见,有时会给你带来惊喜的效果。一句话,文章修改要反复、要反复修改,这样才使文章完美!

总之,写好领导讲话稿,需要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和积累。

二、关于调研报告的写作

由于时间关系,这部分我想略讲。再则,写文章,只是体例不同,其实,各类文章大多是相通的。我想,你如果能写好领导讲话稿,写调研报告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所谓调研报告,就是以研究为目的,对某一事件、某一情况、某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出的书面报告。它与一般调查报告的主要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它侧重于研究及其结果,以调查为前提,以研究为落脚点。调查是基础,是优先进行的程序,研究处在主导的、能动的地位。调研报告是调查与研究的辩证统一,若无调查,研究无所依托;若无研究成果,调查则没有意义。其成果必须是带研究性质的调研报告。

从前的写作教科书一般只谈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成为应用写作的专门体裁和热门话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其实,它早就存在。我国革命史上,毛泽东写的《兴国调查》、陈云写的《青浦调查》就是著名的调研报告。新中国建立不久,天津市委对处理张子善、刘青山的问题写过有名的调研报告,曾经引起全国反响。

调研报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直接为研究工作服务。写作者必须清醒自觉地以研究为目的。一般人往往容易盲目、被动地适应环境,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等)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我强调的是,写作者应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根据工作的需要,从明确的追求出发,不断地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研究、

解决问题的目的愈明确,写出的调研报告就愈有意义和指导作用。

二是特别注重用事实说话。这种文体的材料性很强,一切分析研究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所用材料不夸大、不缩小,更不能掺假和虚构。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生命和价值所在。诸如事件的经过、背景介绍、人物言行、时间地点、史实数字、资料引用,必须真实准确。只有用事实说明真理,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及方法,研究才有意义。历史上极“左”年代的浮夸风、多种变态的政治狂热,那教训是惨痛的。调研报告,实质上属于社科研究范畴,如果事实不真,材料不足,势必失去科研价值与科学价值。是否有说服力、能否用事实说话,关系到调研报告的观点、结论是否成立,乃至整个报告的成败。

三是通过分析事实引出带规律性的认识。调查和在文章中摆出事实不是目的,目的是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分析、判断、抽象、归纳、综合、提炼,找出带规律性的认识。要将感性认识随时上升为理性认识,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向导。调研报告常常是夹叙夹议的,只有在“研”字上下功夫,才能有点睛式的高质量议论。好的议论正是好的理论的概括,常常包含着带规律性的认识。四是语言简洁明快。从语言的角度讲,调研报告是充足的材料加少量议论的文章,不要求细腻的描述,不要强烈的渲染,只需以简明朴素的笔调报告客观情况。也可适当地求生动,引用来自经典或生活的生动语言,但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其实,所有调查报告或多或少合有某种研究性质,从广义上讲都是调研报告。而狭义的调研报告,不包括反映特定情况、介绍工作经验、揭露特殊问题的专题报告,但它又应该包含这几种类型的内容。因此,我们无须再按内容对它进行分类。那么,从操作角度看,如何掌握它的写法呢?

根据已经存在的现象来归纳,可分成两大类予以把握:

一、硬性调研。奉命对具体事件写出报告,比如就某校乱收费问题给领导机关写报告,则要求深入到现场进行调研然后写作。写这种调研报告,首先要掌握教育的有关方针政策,如: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等。从写作上讲,应当注意4点:一是对事实的来龙去脉要查清写明。收了哪些费?收了多少费?中间有些什么环节?二是言之有据,所写每句话,每件事都有根据,不是编故事,不是推测和估计。三是定性清楚。到底是正常收费?还是属于乱收费?是教师个人收的,还是学校集体行为?四是对处理提出建议。你做了调查,虽不能决定给什么处分,但要提出建议。若免于处分,不予追究,应果断地提出就此了结。若问题严重,应提出治理教育乱收费处罚的意见。但不要搞想象,不搞形象思维,不用感情代替法纪。在弄准写清的前提下,紧扣事实总结一些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话不在多,对人要有启示作用。

二、软性调研。没有具体事件(案件、灾情、事故等)作对象,而是对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党风问题、形势问题、老百姓反映的问题、看法等等作宏观了解。比如师德师风等进行调研并写出报告,为领导机关掌握当前情况、作出决策提供参考。有的是领导出题,指定调研某个方面。有时执行某项工作,事先并无题目,遇到什么抓什么,不拘一格,有感而发,写出调研报告。无论硬性调研还是软性调研,都要强调敢于说真话,不看被调查者的脸色行事,不求表面热闹。但也要明确这是调研报告,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力求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和指导性。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应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调研往往只是局部,但要看到全体,要看到未来。要善于解剖麻雀,从一滴水看太阳,见微而知著。一份好的调研报告,起码要管个三年五载,不能回头一看马上就发现错了,就没有意义了。现实生活中,假的东西太多,敢不敢在调研报告中讲真话、讲真理、讲真诚、讲真实,是对我们的人格、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写作上的严格要求。

调研报告的写作,除了做好调查、尽可能占有材料以外,重点是分析研究问题和围绕题目进行构思,力求提出深刻新颖的观点。分析的步骤一般是:先拟定提纲,明确分析目的。搜集与调查材料相关的其他补充材料和文献资料。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动笔后即为表现方法),如典型分析、统计分析、比较分析、趋势分析、构成分析、系统分析、综合分析等。然后找出规律,利用分析研究的结果提出解体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具体的分析一般应围绕质与量、点与面、因与果等方面进行,要洞察全局,善于比较。通过上述过程,首先弄明反映主体事件的材料所蕴含的基本意义,提出调研者的基本观点和评价,由此明确提出总观点——调研报告的中心论点,也就是整个调研报告的主题。它是从调研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认识和判断。接下来,思考如何以典型材料、对比材料、统计数字等为依据,系统论证并作综合概括。

调研报告的写作,除上述具体要求外,还要加强对总的理论与工作要求的学习掌握。如写一份涉及反腐倡廉的调研报告,作者就必须联系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思考: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惩治腐败、打击犯罪决不能手软,党风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端正党风、反对腐败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中国共产党依靠自己和人民的支持一定能够逐步克服腐败现象等,还可联系领袖的言论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有资料条件的还可联系国际国内大事、历史事件,将它们与调查的材料结合起来思考,在某一点上有所悟,就可能写出有分量的调研报告。至于调研报告的具体结构,仍由标题、导言、正文、结尾四部分组成,跟一般调查报告基本一样,这里就不罗嗦了。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秘书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之二)

谈谈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谈谈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和汇报材料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和调研报告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和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