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论述

发布时间:2020-03-02 16:37: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论述

从1993 年中开始的紧缩过程至1996 年出现了转折,即货币政策事实上日益明显地采取了扩张的取向。但“适度从紧”的提法还继续了一段时间。1998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有了“适当的货币政策”提法,然后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再后是“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等提法。无论怎样的提法,所表达的货币政策走向是扩张,或者说,是要求积极而又审慎的扩张.自1996 年5 月至1999 年6 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宣布7 次降息.但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突出。2002 年2 月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再一次宜布降息。经过连续8 次降息,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例,它已经从19 %年开始下调前的10 .98 %下降到1 .98 % ,下调幅度达8 既以上。不仅是利率,在直接用资金支持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方面,中央银行的政策取向同样是很积极的。但显然可见的是,连续数年实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扭转经济疲软的状态中所起的作用并非强而有力。

一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效果是不明显的,或者说是微效的。这不仅因为货币供应量的不可测、不可控性因素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制约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牵涉到经济金融体制、市场发育程度、微观主题行为及相关经济政策的配合等等方面。货币当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力,一般依赖于经济系统中私人部门对基础货币的需求以及货币当局对市场上短期利率的持续调控能力,因此历史上利率和货币适度从紧的概念见诸文献是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 之中。文件的提法是:在“九五”期间要以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中国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操作实践

供应量通常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主要对象.20 世纪70 年代以前,受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影响,西方国家一般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70 年代经济滞胀以后,这些国家的货币当局普遍感到,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论和利率政策治理滞胀收效甚微,因而在以Friedman ( 1960 )等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理论指引下,开始转向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80 年代西方国家涌起了金融自由化浪潮。随着金融业放松管制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出现了大幅波动,这种波动又冲击着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的稳定关系,加之不同层次的货币日益难以界定和识别,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操作工具、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都迅速下降,因此,各国货币当局又不得不放弃该中介目标,重构盯住利率、汇率的体制,以及盯住通胀率或物价水平的体制。美联储于1987 年宣布不再设M .目标,德国和瑞士央行是工业化国家中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时间最长的,瑞士央行最终也于2000 年初放弃了该目标,德国央行随着加入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也在淡化货币供应量的中介目标地位.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体制,下一章从不

同的层面分析我国在现行体制下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打下基础。

三中国货币政策微效的成因分析

我国目前所实施的基本上仍是以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为最终目标,盯住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体制。1993年人民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这表明在经历了90 年代初金融失控局面的冲击后,人民银行意识到利用信贷规模和现金投放作为政策工具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缺陷,开始逐步转向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人民银行采用狭义货币M ,和广义货币M :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1 998 年取消信贷规模控制代之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从而进一步确立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地位。我国的货币政策通过不断增加全社会的购买能力,增加即期需求,扩大内需,减少企业利息支出降低成本,鼓励企业直接融资,取得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从几年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实践来看,不仅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无法实现,而且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物价、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趋势也出现了不一致。

我国名义上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因“管制有余而浮动不足”, 实质可以看作是一种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众所周知,固定汇率制度本身是一种货币政策操作规则,当中央银行选择了除浮动汇率外的其他任何汇率制度时,就在事实上为货币政策规定了一个必须实现的名义目标。换言之,如果一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不论其名义上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什么,都首先要保证汇率目标得到实现.这给货币供应量目标造成了很大困难,因为它直接影晌到基础货币的一定投放,我国的经验已经明白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从1994 年汇率并轨至今,我国先是遇到外汇占款急剧增加的局面,被迫采取大量收回再贷款以控制基础货币增长的冲销措施;在1 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反过来又出现大量逃套汇的情况,使扩张基础货币的努力成效放慢,其根源正是由于我国本质上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机制,使货币当局无法按货币供应量目标投放基础货币。

结合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论述货币政策

对现行货币政策的分析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

浅谈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

我国货币政策的未来

论述我国金融体系

论述我国风险投资

我国现行的分税制

论述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效果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是什么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论述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论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