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伤仲永》教案 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2020-03-02 13:54: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3.伤 仲 永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4.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1.导入: 1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3 伤仲永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俗话说“先天不足后天补”,也就是说在后天的教育中得到弥补。如果先天条件好,天资聪慧,后天得不到正确的教育,那结果又是怎样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

2.解题:伤:哀伤,叹惜。为仲永的遭遇而感伤、惋惜。王安石为什么要对方仲永哀伤、叹惜呢?同学们认真学习了课文自然就会明白。

3.初读课文,思考,方仲永才能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年做诗的非凡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 “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原因: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二、文言知识积累 1.掌握读音。

隶: 谒: 谒: 扳: 称:

2.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① 之

1

忽啼求之: 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 他,指仲永,代词。 2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3 伤仲永

余闻之也久: 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 语气助词,不译。 ② 于

环谒于邑人: 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 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 比,介词。 受于人者不至: 从,介词。

3.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 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② 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 利其然: 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 伤仲永: 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段,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段,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练、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① 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 3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3 伤仲永 4 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 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述,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二、拓展学习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附板书:

伤仲永 王安石

神童(指物作诗立就)→普通人(泯然众人)(不使学 ) ↓

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新人教版

第5课 《伤仲永》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伤仲永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设计 原创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伤仲永》

5课伤仲永 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 23 《伤仲永》二则 人教版教案

伤仲永教案

《伤仲永》教案

伤仲永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伤仲永》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伤仲永》教案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