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探讨医院陪护管理模式

发布时间:2020-03-02 08:31: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探讨医院陪护管理模式——

引进公司管理

让陪护不再是患者“心病”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老年患者在医院如何得到妥善照料也成为了很多家庭面临的一大“难题”,“职业陪护”这一群体因此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这些陪护大多是自行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寻找“东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多年来一直处于散乱无序的状态。

2008年开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率先引进了专业的陪护管理公司,对医院里的“散户”进行收编。公司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对陪护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然后分派到各科室,病人付钱给公司,公司再给陪护发工资。这一模式的引进,让陪护的护理质量以及病人的安全等都得到了保障,也为医院的管理减轻了一定负担。

然而,关于医院护理模式的探讨并未就此止步。今年3月,省人民医院作为全国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对护士提出了新的操作要求,其中就包括要做过去陪护做的给病人洗澡、搓背、翻身等。随后,个别市级医院也在部分科室对护理人员提出了类似要求。但是,新的护理模式目前还只是处于试点期,庞大的陪护队伍仍是承担着病人基础护理的“主力军”,陪护与病人、与医院之间的种种话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子女工作忙 老年患者照顾需求增大

40岁的杨女士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主管,今年8月底,杨女士的父亲因不慎摔跤而导致脑出血,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已脱离了生命危险,各项生命体征也渐渐恢复正常,但由于父亲年事已高,术后多天都没有苏醒过来。“父亲的病情已基本稳定了,但就是醒不过来。”杨女士一家感到很是苦恼,父亲每天需要擦洗、翻身、吸痰、喂食、输液等,身边不能没人照顾,但家人的工作都非常忙,实在是分身乏术,“父亲只有我和妹妹两个女儿,妹妹在外地,而我和丈夫的工作都非常忙,单位那边不能长期请假,要是有专门的人在医院照顾父亲就好了。”后来,在熟人的介绍下,杨女士找到了一名原本是做保姆的陈大姐到医院照顾父亲,然而,杨女士的心却还是没有彻底放下,“陈大姐虽然以前是当保姆的,但照顾病人毕竟跟一般的家政服务不同,不知道她能不能照顾好父亲。”

记者调查后发现,类似杨女士这样的情况已经越来越普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患者增多,但子女大多忙于工作无法长期照顾,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老人生病后的照料问题更是成为了不少家庭的“难题”,职业陪护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如何找到好的陪护?如何处理好陪护与病人的关系,让陪护不成为患者的“心病”?不少病人和家属都表示,形成统

一、规范的陪护管理模式,是医院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无序无管理 发生纠纷病人难维权

或许不少患者家属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医院的入院登记处刚站下,就有人上前询问需不需要请陪护,并称自己已干了很多年,经验丰富,价格合理。但是当问到他们是否经过了体检,有无健康证时,大多数人都拿不出相关的证明资料,甚至有的人连有效的身份证明都拿不出来。

实际上,这也是以往在医院里找陪护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患有心脏病,近年来多次住院,为了照顾好父亲,她专门找了职业陪护,然而,请来的陪护却都不称心。“第一个陪护特别‘油滑’,我们在的时候,她就干点活,我们不在,她就坐在一边睡觉。第二个陪护虽然老实,但是不够细心、专业,有时扶老人起床,把老人拽得直喊痛。有的陪护还会漫天要价。”还有一次,与王女士父亲同病房的陪护竟然趁着病人睡着时,将病人的手机和现金席卷一空,“后来发现那个陪护的身份证都是假的,跑了之后人都找不到,病人和家属只能吃哑巴亏。”对此,不少医院的相关负责人都表示,对于病人与陪护间的矛盾与纠纷,医院也很无奈,陪护是病人自己请的,不属于医院的编制人员,院方对他们很难有约束力。

服务外包 引进陪护公司统一规范管理

“陪护在医院内无序竞争、拉帮结派的状态是不正常的,引入公司管理模式进行规范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川大华西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多数陪护人员都来自农村,很多人做陪护一段时间,就把自己的亲戚朋友纷纷带进医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帮派,为了争抢病人帮派之间发生了不少冲突,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管理秩序。并且,这些陪护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也无法出具相应的健康证明,给医院管理和病人安全带来了一些隐患。”

为此,华西医院一直在思考如何对陪护人员进行专业化管理。2008年上半年,华西医院引进了一家专业的陪护管理公司,在医院成立了众安康陪护管理处,对陪护人员进行收编纳入统一管理,并采取多种措施对已有的陪护队伍进行规范。

统一体检和培训 合格后才能上岗

“我在华西医院做陪护已经20多年了,最近两年是我干得最轻松愉快的两年。”在华西医院骨科病房,47岁的杨大姐告诉记者,“刚来时我们都是自己去找‘活路’,有就做,没有就在医院打点杂。”杨大姐说,以前的陪护基本都没有经过培训,全凭经验在做,病人也不太放心。记者从众安康陪护管理处了解到,在公司的管理和监督下,每个公司招聘进来的陪护都要经过体检,办理健康证,培训后才能上岗。由于陪护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每周公司都要组织两次培训,让陪护掌握一定的基础护理知识。

“两年前,医院找来了陪护公司对我们进行招聘和管理,刚开始我也有顾虑,担心做了事情拿不到钱。”杨大姐笑了起来,后来,公司对他们实行周薪制,一周就可以领一次工资,没干满一周的,就按天数结算,她这才放了心,“并且,如果跟病人之间有了纠纷,有公司出面协调解决,我自己的压力就小了很多,以前我总是精神紧张,睡眠很不好,现在晚上都可以睡踏实了。”

安全有保障 病人医院都放心

在华西医院骨科的一间病房里,陪护何大姐正在照顾病床上的熊女士。5天前做了腰椎手术的熊女士不能行走和坐立,吃饭、喝水、洗脸、上厕所都要由何大姐来帮忙,对于何大姐的细心和专业,熊女士和丈夫非常满意。“自从照顾我以来,她在夜里都没有睡过好觉。”熊女士告诉记者,“我们是通过众安康陪护管理处找的陪护,在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和要求后,他们就推荐了何大姐,我们感到很满意。”

对于专业机构对陪护人员进行规范管理这种方式,熊女士表示很赞同,“有公司在中间起担保作用,我们不仅可以选到称心满意的陪护,而且即使有了纠纷也有地方解决,让病人的心里感到更踏实。”

“有了公司对陪护进行统一管理,我们的工作也轻松了很多。”华西医院骨科护士长朱虹告诉记者,公司对于新进的陪护人员都会进行身份确认,组织体检和培训,这样对病人来说比较安全,也减轻了医院的管理负担,让护理人员能更专心地做好护理工作。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医院陪护制度

医院陪护合同

医院陪护合同

医院陪护合同

医院探视陪护管理制度

医院临时陪护人员管理制度

某医院住院患者陪护制度

家政服务——医院陪护服务质量规范

医院后勤经营管理模式

陪护协议

探讨医院陪护管理模式
《探讨医院陪护管理模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