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运用正确的方法转化沉迷网络的学生

发布时间:2020-03-02 13:51: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运用正确的方法转化沉迷网络的学生

摘要: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 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档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网络 中学生 教育

2014年2月18日晚21时左右,湖南省新化县一网吧发生一起杀父事件。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一名14岁少年因不愿上学,跟前来规劝的父亲发生冲突,少年用匕首当场将父亲刺死。当所有人看到此新闻时无不震惊,网络是现代科技进步发展的产物,并非洪水猛兽,但中学生正处在狂风骤雨的青春期,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弱,极易沉迷网络游戏、网上聊天和浏览黄色网页,对学业和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对此,许多教师和家长束手无策。在此就怎样教育转化沉迷网络的学生我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从整体教育入手,给学生打预防针,使他们认识到上网弊大于利。

许多中学生并不认识网络的危害性,他们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在别人的鼓动下开始上网的。教师应让学生认识网络上许多东西是虚幻的,在虚幻的网络中寻找缥缈的寄托是脱离现实的。许多网页制造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根本不考虑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制造了许多不良网页,中学生若缺乏警惕性,良莠不分,来者不拒,势必陷入迷途难返、不可自拔的境地。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上网弊大于利,我在班会课上组织了一次辩论会。正、副班长主持辩论会,他们以抽签方式定出男生为正方,正方的观点是上网利大于弊;女方为反方,反方的观点是上网弊大于利。正方的发言概括如下:上网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新闻,阅读课外书籍,下载有关学习资料,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网络是新科技产物,虽然它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我们能等到它完善了才上网吗?到我们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才能上网吗?比尔盖茨在中小学时代如果不上网,怎么会成为网络奇才呢?反方的发言概括如下:中学生的好奇心强,自制力弱,一上网就极易沉迷其中。为了上网,有些同学在地下网吧吃、喝、住,几天都不回家,这样下去各科成绩就会大幅度滑坡,身体也会被搞垮。另外,世界上网络犯罪率以40%的速度增加,而破案率还不到10%,我们在上网时一不留神就会误入歧途,甚至堕入犯罪的深渊。正方举了比尔盖茨的例子,但绝大部他中学生没有比尔盖茨的自制力,也没有比尔盖茨那样高水平的父母来引导他们,所以我方认为在读书期间不宜去冒这个风险。我们知道鸦片有药用价值,也有剧毒,但不必去尝一尝是否真的有剧毒。正反双方踊跃发言,有理有据,令人拍案叫绝。正、副班长让全班同学通过举手投票方式定出女方为胜方,男方为负方。最后,我作了总结发言:上网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正反双方各持己见,说理严密,富有说服力,都值得肯定。我同意反方的观点,因为中学生精力有限,在学习期间不宜去上网,更不应沉迷其中,把学习置之脑后。但不宜一棍子把上网打死,如果寒、暑假在家长的指导下适当上网就有利于我们的学习。所以,我希望大家清醒地认识上网,不要视网络为豺狼,也切忌一窝蜂跟着上。通过辩论,学生明确了上网的利与弊,打破了网络的神秘感,以平常心对待网络,不但不会轻易患上网瘾,而且还可以从网络中学到不少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即使不小心患上网瘾,要戒也不难。课后,我请大家围绕“上网的利与弊”这个话题写一篇作文。第二天,梁诚就交了一篇精彩的作文《“网”事如风》,他在文中彻底反省了自己沉迷网络的过错,表达了誓与网瘾告别的决心。后来,在班会课时我表扬了他迷途知返、勇于改错的精神,并结合该文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上网的危害,在学生中引起极大的反响。

二、防微杜渐,把网瘾消灭在萌芽状态。

吸毒往往从吸烟开始,在不自觉中上瘾;网瘾往往从旁观开始,从垂涎三尺到迫不及待,上两三次网就会上瘾。如果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完全可以发现学生上网的苗头,把网瘾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学生悬崖勒马。我班陈小波同学学习较认真,成绩中等,从来没有迟到,打瞌睡现象,但近两天我发现他常迟到,常打瞌睡。我推醒他,他睁着“灯笼眼”(眼球血筋凸现)心神不定地看着我,我问他晚上干什么去了?他吱吱唔唔说不出理由来。我打电话给他的家长了解情况,才知道他为了上网跟家长说在学校住宿。实际上他从不在校住宿,那么夜晚他到哪里去了呢?为了解开这个谜,我把陈小波叫到办公室问个清楚。他知道瞒不住我,就说出了事情的经过:刚开始,陈小波跟几个朋友上网吧,他不会上网,就在旁边观看,看着看着就迷上了网络游戏。为了能够通宵上网,他只好向父母谎称住校。困了就在网吧睡一两小时,第二天再赶回学校上课。但是,人在教室,心在网吧,整天想着“传奇”、“红色警戒”、“星际争霸”等游戏攻略,哪有心思学习呢?在谈心中,我以这样的例子教育陈小波同学:某地一位女中学生沉迷网络,她的母亲常常走街串巷寻找女儿。每次找到女儿,母亲都苦口婆心地规劝她,但女儿都没回心转意。有一次,母亲失魂落魄地骑着自行车到处寻找女儿,一不小心在街角撞上了摩托车。看到母亲受伤住院,女儿拉着母亲的手大哭起来。从此,她改过自新,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一次期未考试中得到班上第十名,得到老师的好评。陈小波听了这个故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他表示今后不再上网,专心学习。我让他的家长加强监督,一发现陈小波迟迟不回家,就打电话给我,如果他不在学校,家长再到附近的几间网吧找。陈小波“旧病”复发几次,让父亲从网吧上拉了回来。我知道后,又反复教育他,并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他学习,他一有进步,我就及时表扬他,使他树立了学习信心,彻底戒掉了网瘾。学生上网,甚至上瘾都是常事,班主任和家长不要看到学生上网就像“狼来了”一样惊慌失措,要冷静对待,耐心说服,使学生明白上网的危害,提高抗诱惑的能力,树立学习信心,消除网瘾。

三、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沉迷网络学生的思想工作,千方百计地把他们从网吧中拉回来。

沉迷网络的学生较自卑,较脆弱,只受哄,不受打骂。教师和家长若操之过急,往往会逼学生走极端,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我班刘子铭同学原来是个好学上进,成绩突出的学生。但在最近一次月考中,我发现他的各科成绩全线崩溃,总分由上个月的前五名退到二十名。上课时,他对着天花板发呆,让他回答问题,他回过神来,却不知问什么。为了了解他成绩大滑坡的原因,我通过一番明查暗访,才了解到他已迷上了网络,并在网上聊天时结识了外地一位女中学生,两人在网上打得火热,网后又忙着通电话、通信,再也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我觉得问题严重,就立刻通知他的家长。他的母亲连夜从广州赶回来,一气之下把电脑扛回自己的房间锁住,并决定留在家中教育转化他。通过与刘子铭的谈话,我进一步了解到,他的父母到广州做生意,家里就只有他一个人。家里购买了电脑,报装了宽带网后,他就学会了上网,一开始他沉迷于网络游戏,后来又迷上了网上聊天,并与外地一位女中学生一起堕进了情网。在谈话中,我指出了网络的虚拟性和中学生早恋的危害,并举了这样的例子教育他:某地读中学的两兄弟都沉迷网络,经常缺课。有一次,哥哥在地下网吧通宵上网,竟因饥饿和过度紧张猝死网吧。弟弟不以为戒,继续沉迷网络。他的母亲怕又失去自己的小儿子,整天在各个网吧中奔波,最后竟气疯了。听了这个故事,刘子铭同学认识到上网的严重后果,他在检讨书中保证断绝与那位女中学生的关系,不再上网。谁知,刘子铭的网恋难断,早恋也难断。有一次,他在家里无法上网,等到夜晚母亲睡着了,再偷偷到网吧上网。他母亲一觉醒来,发现儿子不在家,就到各个网吧找。最后,她在一家偏僻的网吧找到了儿子,发现他正与一位女子搭肩揽腰地坐在一起上网,就当着众人的面打了他一巴掌。第二天,我知道这件事后,就到他家了解情况,对他说:“虽然你母亲的教育方法不当,但她是为你好,希望你体谅母亲,替母亲着想,彻底戒除网瘾,不要再与那位女子藕断丝连了。”后来,他在检讨书中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决心戒除网瘾并与那位女子断绝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教育转化沉迷网络的学生不是一蹴而就的。班主任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耐心细致地做教育说服工作;在他们“旧病”复发时,更要沉住气,反复教育,不要一碰到钉子就放弃,否则,他们会越陷越深,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教育转化沉迷网络学生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开展“一帮一”活动、班级文娱体育活动和参观活动等,这里不一一罗列了。总之,在教育转化沉迷网络学生的过程中,只要讲清危害、防微杜渐、耐心细致,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为什么沉迷网络?

沉迷网络工作总结

预防沉迷网络

沉迷网络总结

预防沉迷网络

沉迷网络总结

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总结

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方案

贯彻落实学生沉迷网络教育总结

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方案

运用正确的方法转化沉迷网络的学生
《运用正确的方法转化沉迷网络的学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