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航1

发布时间:2020-03-03 09:25: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航天——我们的骄傲

10191045李圆圆 “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因为独立自由的社会主义中国成立了,1970年中国人民飞起来了,因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飞天了”中国航天航空业的发展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一直是最大的骄傲。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自己的飞天梦,正是在这种对梦想的追求下,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才能如此迅猛发展,在这么短的时间中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令世界瞩目!

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我国在远古时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公元前1700年,我国有“顺风飞车,日行万里”之说,还绘制了飞车腾云驾雾的想像图。如今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是今非昔比,甚至是占据主导地位,实力的背后无疑是强大的经济、军事盾牌。中国航天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的航天事业为我国的经济、军事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以来,中国已经研制成功了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丙(包括长征二号丙改)、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捆、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四号、长征四号乙等10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以及风暴一号运载火箭。目前,长征火箭能够将不同质量、各种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近地轨道的最大运载能力为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最大运载能力达5000千克。截止1998年年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进行了57次发

1射,成功率为89.5%,接近世界名牌火箭同期的先进水平。

从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以来的29年间,中国自行研制并发射成功了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等在内的40颗人造地球卫星,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信卫星的使用使中国的邮电通信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利用通信卫星和地面系统,开辟教育电视节目,使许多边远地区的教师得到了培训;气象卫星的应用使中国的天气预报准确率有了很大提高,从此没有漏报过一次在中国登陆的台风;返回式卫星提供的遥感照片,不仅用于资源勘探,而且还为城市规划、铁路选线等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作用。利用航天技术进行空间育种、卫星减灾和改造国民经济传统产业的航天效益工程,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航天重视扩大航天技术的应用范围,为国民经济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这项工程也已经开始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在发展航天事业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许多航天国家和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逐步成熟,1985年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火箭投放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截止目前,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先后成功地为瑞典、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美国、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射了20多颗卫星,赢得了较好的国际声誉,为和平利用航天技术、造福人类作出了贡献。

邓小平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我国的航天事业又是如何利用科技而又转化为生产力的呢?在科技方面,因为载人航天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和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反映这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和高技术产业水平,如航天航天员、载人飞船、运载火箭、测控通讯、发射场、着陆这七大系统,涉及到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推进能力、环控生保技术、通信、摇感、测试技术等。也体现了这个国家的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这个国家的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水平,如果没有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与发展,想要把人送进太空并安全、健康、高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载人航天的发展能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为地球人类造福。现已知浩瀚的太空是人类巨大的宝库,它含有丰富的资源,而载人航天事业是使人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试想航天员们在太空对地球居高临下,能以各种不同的手段对地球进行观测,它可以比无人的探测和遥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而太空工厂的工艺加工几乎成了“魔术”,它在微重力,真空和无对流的条件下,可以制造出地球上难以完成的合金材料和“灵丹妙药”以及人们

有关的生活产品。太空工厂的产品或半成品送回地面后,也许还会带来“新的工业革命”。可以预料,印有“太空制造”字样的物品将会不断的投放市场。

“发展载人航天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发展战略上都把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是发展高科技,而高科技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载人航天。”当一个国家把自己的航天员送进太空时,它可充分体现其综合国力的强盛,也将增强该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特别是我国航天员一旦进入太空,则能像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核武器和人造地球卫星那样,引起全世界人民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载人航天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因为人类可以通过载人航天的桥梁,转移到其他星体居住和生活,开发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间。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人所共识,航天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众多的益处。如果有了人在太空活动,就可使航天技术如虎添翼,一些航天技术上的难题,我国都已相继攻关。相信未来是人类主宰太空,实现人的发展革命。

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完整配套的科研生产体系,建成了设备先进的发射和测控网络,造就了一支技术水平和思想素质都很高的科研生产队伍,在成功研制运载火箭、应用卫星和战略战术导弹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航天技术的许多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为21世纪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航天技术的若干领域中重点发展,力争有所突破,巩固和发展在世界航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地位,逐步缩小与航天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应该也能够在面向21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环境、资源等问题,推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对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根据国家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在面向21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将努力发展包括通信卫星、资源卫星、气象卫星、减灾卫星在内的卫星及其应用技术,建立以应用卫星为主要平台的天地一体化的天基信息系统,重点解决国家在信息高速公路、电视教育、环境污染、交通导航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一步提高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适应性,逐步实现运载火箭的分系统、零部件的系列化、通用化、模块化,不断提高火箭质量和发射的成功率,为国内外用户提供更加满意的发射服务;努力提高导弹武器的研制水平,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武器装备;扩大航天技术的应用范围,利用航天技术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当今世界的大

问题,为实现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跟踪世界航天高技术发展前沿,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研究,

展望未来,中国航天的前景十分美好,中国将逐步实现航天事业探月、登月、驻月的三大步目标,作为我们大学生,要学习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努力钻研科学知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用高新科技拉动、提升国家生产力。以一枚螺丝钉的精神,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精益求精,为建设和谐文明社会主义中国贡献力量。

国航简介

第七届中国航信杯[优秀]

中国航信入职培训总结

国航人才理念

国航面试问题

国航乘务员手册

国航团队理念

国航安全理念

国航管理理念

调单介绍信国航

中国航1
《中国航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航 国航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