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赏识孩子.9德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1 17:59: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赏识孩子

——读《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有感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暑假中,我阅读了周弘老师的《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这本书。读着此书,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我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一个父亲,一个老三届毕业曾是工厂普通工人的父亲。一个女儿,一个刚生下不久就双耳全聋的女儿。二十年来两个普通的生命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系列不平凡的奇迹:女儿小学学习跳了两级;八岁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字倒背如流;十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并光荣地受到江总书记的接见;十六岁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二十岁至今在美国最著名的聋人大学——盖劳德特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年,荣膺首届海内外中国妇女十大人物(排行第六)。

周弘老师把培养女儿成才的方法进行总结,创立了“赏识教育法”。周弘老师的理想是:竭尽毕生精力,游学神州大地,让赏识教育走进中国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每一所幼儿园和每一个社区。让所有的父母和老师都掌握赏识教育的方法,争做最杰出的父母和老师,培养最优秀的孩子和学生。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赏识教育应该从下面五个方面着手:

一、创造机会,体验成功。

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看你会不会运用“赏识教育”这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教学实践表明,许多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开展活动时都非常投入且充满自信,好胜心特别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地举办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书法美术比赛、作文比赛等,让所有学生都能有展示各种能力的机会与舞台,让他们能在集体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感受集体的温暖,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自身的潜能。

二、尊重学生,学会倾听。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面对学生的诉说,教师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学生的心理需求。千万不要以为学生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学生的话敷衍几句甩手而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想接近你的愿望,也可能从此他就会远离你,远离你所教的学科。

三、宽容学生,允许失误。

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这无疑是对宽容最为生动的诠释。而我要说:教师宽容每一位学生,不论其优劣,故教育无比崇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学生的缺点、错误的表现,若是优秀生,教师很容易对他宽容、谅解,给他机会,但对待“后进生”,教师未必能做到宽容。有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缺乏宽容的气度,而无法与学生沟通,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其实,“后进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各方面表现比较差,受到的批评自然也比较多。父母的训斥,同学的讥笑,教师的挖苦,这些在他们看来已是家常便饭,教师没有技巧的批评,只会让他们更加逆反,更加封闭自己。相反,如果我们能对他们出现的错误有足够的耐心,能以宽容的态度处理问题,尊重他们的人格,换取他们的信任,学生自会放下心理包袱,向我们打开心扉。

我有过这样一个体验:有一次公开课,教室后面坐满了听课的领导与教师,而这时一位平时上课经常睡觉的学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我看着他,只是平淡地说了句:“虽然你迟到了,但看你的样子一定是被什么事情耽误了又急忙赶过来的,快去上课吧。”没想到这节课他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尔后,他经常主动找我谈心,说他的苦恼,谈他的快乐,而在他面前,我常常只是一个积极的倾听者,让他知道老师在乎他说的话,重视他的感受。明显地,他自信多了,也开朗了不少,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错误,是我们成功沟通的金钥匙。

四、提醒学生,大胆批评。

赏识教育提倡正面肯定,以表扬为主,但对学生的错误是否意味着不能批评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仅要批评,还要大胆地批评,但应该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像“你真是无可救药”,“你完蛋了”……这样挖苦、讽刺的批评只会适得其反。批评的原则应该是对事不对人,这是大胆批评的奥秘。我曾教过一位女学生,成绩不错,性格有些内向。有一次,学生向我反映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她在小卖部偷东西被抓到。当我把她找来,她就哭了,一个劲地求我不要告诉她家人,说知道错了。我说:“你知道这多伤老师的心吗?像你这样的学生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你难道不知道你是老师心中的骄傲吗?你给老师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其实她每看到想要的东西,心里就特别想得到,但是又没有钱,控制不住自己就会干出这样的事,过后也非常后悔、羞愧,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我给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12岁的美国少年,在院子里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玻璃价值12美元。孩子的父亲说,既然是你踢碎的,你就赔,你没有钱,我借你,一年后还。在一年时间里,这个孩子利用课余时间擦皮鞋、送报纸等,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说:“正是这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我对于她的交待给予了肯定,说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进步,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以行动来改正。针对她的情况,我建议她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一段时间下来,她没再犯类似的错误。她还偷偷地对我说,用自己劳动所得的钱去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一

件快乐的事,她也从以前小偷小摸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误,而赏识教育的批评要给学生这样的感觉:你犯了错误不要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改正,你还是好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有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才能健康成长。

五、赏识增强集体凝聚力。

有些班主任上班会课时,喜欢指出班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而对于班中存在的好现象却轻描淡写或者只字不提。他们认为:对学生要求越严格,学生的行为就会越完善。我却认为:只有集体有了凝聚力,学生热爱集体,能为集体着想,其行为才会规范.

每周班会课时,我都对那些做了好事、为班争得荣誉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做能给学生一种感觉: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集体凝聚力。另外,我非常注意在集体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如上次的《弟子规》诵读比赛,我在赛前便鼓励学生们,我们相对于其他班级存在着种种优势,使全班对赢得这场比赛充满信心。果然,参加诵读的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动作协调一致。我们班还别出心裁地表演了《游子吟》,由能歌善舞的刘桐菲同学领唱,其他同学诵读作为背景音乐,终于夺得了年级第一名。我为这次获胜特意举行了庆祝活动,表扬同学们为集体荣誉而战的精神.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教育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让我们永远记住周弘老师的一句话:“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赏 识 孩 子

——读《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有感

辛集学区第二小学高凤

赏 识 孩

《生命如水,子 有感——读哪一段不美》

德育论文9

赏识孩子

学会赏识每个孩子

教你如何赏识孩子

民情日记赏识孩子

用真心赏识孩子

学会赏识孩子读后感

赏识你的孩子

赏识您的孩子

赏识你的孩子

赏识孩子.9德育论文
《赏识孩子.9德育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