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科研方法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4:24: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节 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历史和发展

现代西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始于美国的摩尔根而成型于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摩尔根是19 世纪与所研究的对象直接接触过的少数人类学家之一。他曾多次访问北美印第安人居留地,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过,19 世纪的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大多都不从事田野调查。他们不是从土著民族中直接收集资料,而主要是依靠传教士、探险家、政府官员和旅行家撰写的关于各地土著民族的资料,致力于重建人类文化的历史,解释各地文化差异的原因。

19 世纪末是现代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萌芽时期。第一位到原始民族中从事田野调查并以此为基础撰写民族志的学者是英国人类学家B·斯潘塞,他曾与F·吉林合作调查研究澳大利亚中部的土著民族。1898 —1899 年,由英国人类学家A·C·哈登率领的考察队,到托雷斯海峡一带的土著民族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其成员有里弗斯、塞利格曼、威尔金等人类学研究者。他们在当地的土著民族中调查了五个多月,通过翻译较为系统地收集了土著民族的社会和文化资料。

与此同时,在美国人类学界,也产生了相似的方法,被誉为美国现代人类学之父的博厄斯是这一方法的创始人和推行者。博厄斯原籍德国,他于1883 —1884 年曾作为德国的地理学家参加了加拿大巴芬岛考察团,并在爱斯基摩人中生活了几个月,从而认识到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性,并转向人类学研究。1886 年,他又到美国西北沿海地区考察印第安人,并于1887 年定居美国。在他的指导下,一大批美国人类学家开始从事关于印第安人的调查研究。

在田野调查方面,马林诺夫斯基是英国学者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他原籍波兰,1910 年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就读,师从塞利格曼和韦斯特马克学习人类学。马林诺夫斯基的调查方法,后来成为西方人类学社区田野作业的范式。根据这种方法,人类学家通常要长期居住在被调查民族的一个小社区中,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这两种方法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熟悉当地居民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及心理特征等,研究其文化全貌。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调查方法和撰写民族志的方法,主要是在调查原始民族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适用于无文字的、尚未分化的简单社会,对于历史悠久的复杂社会则不完全适用。

马林诺夫斯基的一位弟子、曾任美国人类学会主席的著名华裔人类学家许娘光,也没有完全采用马林诺夫斯基的调查研究方法。他的名著《宗族·种姓·俱乐部》一书所收集的资料,并不都是通过小社区的调查方法得来的。许娘光把自己的调查研究方法称为“比较接近法”(comparative approach)。这种方法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它是一种宏观和微观结合的比较研究法,所比较的单位不是某种文化中的某种具体现象,而是整个文化体系。第二,在资料的收集和处理上,采用的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类学方法(即通过参加一个小社区的活动进行观察),也不是完全的社会学方法(即通过抽样调查进行定量分析),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以印度为例,许娘光曾在印度调查过两年,但并不是局限于某一小社区,而是同各阶层人士进行广泛接触,收集印度人的生活史(类似中国的家谱),调查印度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还调查印度教徒生活的某些特殊领域。在资料的处理上,则是把圣典、神话、民间故事、戏剧、小说等与基于田野调查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将前者所反映的东西视为社会的理想,将后者视为实际的情况,从整体上考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各自的意义。第三,开创了不同文明民族比较研究的新方法。传统的人类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原始民族或后进民族,而许娘光研究的则是像美国、中国、印度这样的具有宏大文明的民族。以往,这样的文明民族主要是由历史学、哲学和社会学来研究的,许娘光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这样的复杂文明进行客观的、冷静的分析和比较,开辟了研究文明民族和复杂社会的新途径。

确定调查主题

在进入田野之前要对所要做的工作和田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于田野调查来讲,最主要的准备首先是项目的选择;其次是田野点的选择,之后才到进入田野的各种准备工作。

选择一个题目,就是要明确所要调查的主题是什么,而这个主题要符合自己长期以来的学术经历和兴趣点,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在选择项目是首先要明确自己所做的是一次全面调查,还是一个专题调查,抑或是二者结合的调查。全面调查(Holistic Investigation)是对一个群体或社区所做的全面详细的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群体或社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和风俗等在内的所有内容,最后是以民族志的撰写为目的的。专题调查 2

(Problem-Oriented Investigation)是对一个或者几个群体和社区所做的有专门目标的调查,其目的是为了验证某一理论或者就某一问题进行专题的探讨。本世纪30年代以前,人类学的调查比较流行的是全面调查,研究多以民族志的撰写和描述为主,直到近几十年来才向专门化的研究方向发展。

此外,选题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三点:第一理论意义。这里所说的理论是指在学术上已经有过很多讨论的理论问题,可以根据具体的理论和前人做过的研究,进行进一步的证明或者反驳,分析其逻辑和因果的联系,也可以提出理论的假设来进行验证和说明。第二是所选的项目应该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是指这个题目应该有一定和社会效应,甚至是很大的影响,这种研究注重对某一事件的多点分析。第三是所选项目应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这个实际意义是说,所做的研究将有利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将研究的成果运用于现实的。面临真正的选题时,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人类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有一个很好的知识的储备,掌握正确的田野调查方法,并熟悉某一领域的研究和理论,这样才会得到一个有价值的选题。

当然选题也有一些基本的原则。首先,要注意自己所选的研究课题是否有研究的必要性。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正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选题的意义一样,一个题目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它的必要性。其次,选题要有创新性。所谓创新就是不重复别人的研究,把握学术的潮流和思维,发挥科学的想象力,能就所研究的领域提出新的知识、方法、观点、思想或者是可以填补空白。在进行田野研究时,可以把研究中最核心和最精华的部分作为创新点。再次,就田野调查来讲,所选的题目是否有可行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对于所选择的题目是否具备做田野的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看将做的研究是否违背道德和伦理,是否有潜在的威胁和伤害性,或者是否是一个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还有,我们在选择项目时要注意适当性,看当时的时间、精力、金钱和自身条件是否允许,是不是一个自己可以驾驭的题目等。最后,当然是要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的,这样的选择是比较理想的。

选择调查点

与项目的选择相结合,在调查点的选择上,应以自己的志趣和能力相适应,选择与所选主题相关的,有可进入性的和有一定典型性或者代表性的调查点。

与其他学科相比,人类学田野调查有其特殊性,也是比较复杂的,主要的准备工作有一下几项:第一,了解与调查点相关的地理、历史、现状和前人研究知识。这里包括对当地一些特殊的情况的了解,如有无地方流行病、社会治安和进入后的食宿安排等。要指出的是田野工作之前对上述问题的了解,绝对不能代替进入田野后的详尽调查,我们应该详细和充分地收集一手资料,在仔细的观察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纠正和反思。其二,调查队伍的组成。人类学家通常是深入边缘地区或不熟悉的地区,进行长期的居住观察和体验。早期的人类学调查是以一个人的工作或者夫妻的合作为主,但随着学科分工和知识的专门化发展,人类学家和其他专家组成的群体共同从事某一田野研究的机会日益增多。因此,一个好的调查队伍的原则应该根据调查的专题有这些方面的专家参与,有一个熟悉全面情况的专家为组长,队伍中还包括女性的组织。这样方便做各方面的调查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第三,装备、物品的购置。携带什么样的装备和物品,应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情况和调查时间的长短而定,调查设备除个人衣物、文具、书籍外,还应具备以下物品:地图、生活用品、常用药品、个人证件、摄影器材、录音设备、特殊仪器以及准备好的表格和文卷。最后,还有调查者本身的身体准备。在出发前要看调查者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调查地的天气、气候状况等,所以对于人类学家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进行长期田野调查的基本条件。

阅读相关资料

(一)了解地理和历史的材料

调查以前有必要对所去地区的地理情况,如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山脉、河死、矿藏、动桓物),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雨量、震期或冰期等等),交通情况,物品供应等等有所认识。此外,对当地的历史,如何时有人居住,历代藏置馆况,有什么重要文物古迹.历史上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i人民有什么特殊生活习俗,等等,亦应通过查田地方志书及其他有关资料,作初步了解。这些均为调查前难备工作及熟悉环境所必需。

此外,还应了解当地特殊问藏,如有无死行病、地方病擞行,有无危害健康的昆虫或食物,社会治安情况如何,等等,以便调查者注意个人安全及安排生活.

需要指出的是田野工作之航通过查阅资料对上述问题的了解,绝不能代替自己到达现场后的详尽调查。通过自己长时期的观察和勘查,总能发现一些新的情况,为前人所不知或纠正前人之误失。 (二)掌握前人调查研究成果

一切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若所去地区过去已有同行作过调查,有关的调查报告和论文必须查阅,以便了解前人作过田野调查,取得什么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前人做过助工作和已解决的问题,白不必再里复;调查者参考或利用前人的调查研究成果,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必须在自己的调查报告中详加注明。分明是前人调查研究成果,原封不动或改头换面地据为已有;或分明是参考前人论著中的材料,面不加注明,仿佛是自己新发现。这种恶劣学风在当前中国学术界田为流行,为一切正派学者所不齿。

有些地区迄无人类学家作过调查,但过去地方官吏、使臣、传教士、旅游者或已留下记载。他们虽不是专业的田野工作者,但他们的记载中往往包含珍贵材料,也是调查者必须查问参考的。例如,1909年第一个派往云南独龙族地区的汉族官吏夏瑚蓉《憨锦边境详憎》,便是研究独龙族传统社会文化的重要参考 书,即使今天仍为去独龙河调查的人所必读。

总之,所有前人调查研究成果及有关记载,在调查以前都应充分按集,不厌其多;或摘录要点,或复印全文,供田野工作中随时参考。为此花费一些时间是值得的,对今后调查大有助益。

制定田野调查方案和提纲

课题既定,把你的考虑和打算写下来,这就是调查方案。拟定一个好的调查方案非常必要,这不仅为了申请经费(中外人类学家多属于穷人的行列,一般不可能自橱腰包作调查),而且为了明确自己调查工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今后调查工作中有所遵循。

调查方案中要包括以下内容:调查地点相对象、调查日期和预计的时间长度,调查课题及其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你自己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如何进行调查。这就是西方人拟定计划时常说的五个“w”(where, when,what,why,How)。其中既包括了必要性,也包括了可行性。

假如调查方案获得批准或支持,还要根据你的调查课题,是全面调查抑是定向调查,再拟一份详细的调查提纲。调查提纲中应列举你调查中准备提问明些问题。它主要供你自己看,帮助你全面考虑问题,防止调查中有所遗漏。

前人拟定的调查提纲或问题表可供借鉴。马凌诺斯基《文化表格》(原附费孝通译《文化论》后印行,现又收入《吴文藻文集》)列举了文化三个因素和八 5

种功能,包括经济、政治、教育、法律和秩序、巫术宗教、艺术、民间知识各个方面,可作一次全面调查的调查提纲基础。但它仅列项目,对初学者来说不够具体;且它按功能学循观点安排,若完全照章行事,极易落入该循的理论框架而不能自拔。此外,国内外学者介绍民族志工作方法著作中亦常附有调查提纲或问题表(见本书后所列“参考书目”),亦可参考。值得推荐的仍是上述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人类学的询问和记录》一书,它几乎为调查文化各个方面列出应提问的问题,完全可供田野工作者作随身携带的手册使用。

但前人调查提纲总不会完全适合你自己.只能参考,不能照秒。特别是定向调查当前人类学理论一些热点问题(如民族认同,入类学的应用等等),现成经验不多,要根据课题性质自行设计调查提纲。

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无论考虑得如何周全细致,总不免闭门造车,有脱离实际之处。调查者在田野工作中可随时加以修改和补充。

其他准备工作

1、调查队伍的组成

早期人类学调查是“一个人的工作”。人类学家通洛是只身深入边远地区,长期生活在土若人民之中,调查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夫妇同为人类学家,亦有两人去同一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情况,如M.米德曾和她第二个丈夫一起在海军大将岛调查马努人,费孝通和王同惠一起调查广西瑶族。这些调查当然不存在队伍组成问题。

一个人知识有限,协作调查好处甚多。A.c.海顿领导的托列斯海峡考察团中,就包括原为心理学家利弗斯,音乐学家梅耶(S.S.Meyer),原为病理学家的塞里格曼(C.G.Seligman)和一个摄影师。近几十年,随着科学分工相知识专门化发展,人类学家和其他专家组成一个群体共同从事一次田野工作的情况日益加多。

一个好的调查队的组成原则应该是:(1)根据调查课题性质而有各方面专家参加;(2)由一个有经验的人类学家为领导;(3)调查人员中员好包括有女性,便于调查婚姻或与妇女有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一个调查队,其成员仍是各有研究课题,有自己的调查点,在田野中都是独立工作的。五六十年代中国开展大规模民族调查工作,有时 6

几个人甚至十几人一组,住在同一村寨中,调查同一问题,分工不明,意见不一,彼此牵制,这样调查的效果不问可知。

2、装备、物品的购置

携带什么装备和物品,应根据调查时间长短及调查地区条件而定。除个人衣物及文具、书籍外,下列物件是一般调查者必须置备的:

(])地图:所去地区及其附近地区的较新且较详明的行政区划图、交通图;地形图等。

. (2)摄影设备:一个附有摄远镜头和广角镜头的照相机及足够多的胶卷(或者数码相机记忆卡)是必不可少的。如带两个相机更佳。如有条件,带一个摄像机,对记录活动场面大为方便。

(3)录音设备:假如无特殊的专业格罢,一个小型录音机就足够了,而不必攒带笨重的录音设备。但不要忘记多带录音磁带。

(4)记录表格:根据要调查的问卷设计一系列表格并事先印好,调查中以填表方式来记录材料,将比一般的笔录大大节省时间。除人口调查表、亲属称谓表等常用表格外,还可根据自己调查需要并参考前人调查设计其他表格。

(5)药品:根据调查者身体状况及调查地区有何疾病流行.携带一些药品是必要的(必要时事先作防疫注射)。有了这些药品,还可给予当地人民以简单的医药帮助。预防有害昆虫及净化用水的药物,有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6)个人证件:即旅行或长期居留所必需的身份证明或文件;在中国边疆地区调查,还应履备好边境通行证。

(7)仪器设备:如一切野外工作者常用的海拔表、罗盘、温度计、望远镜,等等。

(8)生活用物:如当地缺乏的生活必需品(包括某些食品),特殊需要的物品,等等。必要时还应自带居住设备(帐篷)和照明用具。

上述物件应在出发前购置齐备。特别去偏僻地区,购物困难,尤其需要预先准备。

资料的收集整理

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得来的原始资料,还只是粗糙的、表面的和零碎的东西,需要经过整理加工,才能进而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调查资料的整理工作是调查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所谓资料整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按调查目的进行审核、汇总与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

一、资料记录 1.田野调查日记的重要性

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过程应该伴随整个田野调查过程。田野中每天的资料整理和分析必须坚持,田野调查日记其中最重要的途径。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作为一个整体与收集资料之间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对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和分析不仅可以对已经收集到的资料获得一个比较系统的把握,而且可以为下一步的资料收集提供方向和聚焦的依据。因此,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时机应该越早越好,不应拖到积累了很多资料以后才进行。永远不要等到自己有了一千页的调查资料之时再想到应对它们。

再实地收集资料的同时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起到如下作用:1)强迫研究者逐步缩小研究的范围,尽早就研究的方向和类型作出决定;2)帮助研究者提出一些可以统揽所有资料内容的观点,发展出一些可供进一步分析的问题;3)使研究从原始资料向理论建构的方向过渡;4)帮助研究者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了解自己还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以便下一步有计划地收集资料。 2.如何撰写田野调查日记

田野调查日记是及时整理和分析田野调查资料的主要手段。日记中的资料整理要严格,通常需要将资料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如访谈中的录音记录必须逐字逐句地整理出来,不仅包括被访者的言语行为,而且包括他们的非言语行为(如叹气、哭、笑、沉默、语气中表现的迟疑等);人类学田野调查之所以要记录下所有资料,是因为所有的事情可能都是资料,有时在整理资料时研究者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可能今后在分析资料时被发现由非常重要的价值,而如果当初不记录下来,可能就永远地被遗漏了。

田野调查日记通常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资料的类型(如访谈、观察、实物等);2)资料提供者的姓名、性别、职业等;3)收集资料的时间、地点和情景;4)研究者的姓名、性别和职业等;5)资料的排列序号,如对某人的第一次访谈等。

二、撰写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不仅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调查报告的形式,根据社会调查的对象、范围、具体内容以及阅读对象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按社会调查的内容划分,有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按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来划分,有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等等。

1、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

综合性调查报告也叫概况调查报告。是指对调出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过程作比较全面、系统、完整、具体反映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一般看重分析社会的基本状况,研究大有共性的问题,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议。

专题性调查报告是指围绕某一特定事物、问题或问题的某些侧面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的特点是内容比较专一,问题比较集中,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依据材料不及综合性调查报告那么广泛,反映问题也不及综合性调查报告普遍,但它能够帮助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

2、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

应用性调查报告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目的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社会情况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是在深入、系统地调查研究社会基本情况后写出来的。其目的主要是认识社会现象、了解社会现状。其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政策研究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服务的。 3)总结经验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是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为目的的。它对于表彰先进、推广先进典型、指导同类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4)揭露问题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目的是揭露现实甚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引起社会的总是,使人们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同时也为有关部分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学术性调查报告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来达到对客观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和说明。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收集资料的同时,注意对资料进行分析,写起来就从容多了。初动笔的时候至少要考虑下述材料:

1.按时间顺序做的观察和访问的田野笔记。 2.在你心目中构成了该文化场景的所有领域。

3.基于你所选择的领域的术语(类别名),把术语按类别划分好。 4.所选择的领域的特质(对其成分的界说)。 5.报告人就研究的类别做的发言。 6.你观察了所研究的类别之后做的描述。

民族志就是把你收集的资料、形成的分析安排成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写下来。 最好先列出提纲。提纲可能包括下列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回答了一些问题:

(一) 前言

1.文章是关于什么的?

2.民族志、文化场景、基本的文化概念等等是如何界定的? 3.文章的内容安排怎么样?

(二) 田野工作方法

1.为什么选择这一文化场景? 2.如何联系报告人?

3.主要报告人的特点是什么? 4.采用了什么田野工作方法? 5.什么因素影响了你对资料的选择? 6.有没有遇到特别的难题?

(三) 背景材料

1.与这一文化场景相关的时空背景和社会情况怎么样? 2.这一文化场景的主要领域是什么?

(四) 文化描述

1.你打算描述什么领域?为什么?

2.报告人使用什么类别划分? 3.他们的类别划分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4.这些类别划分是如何界定的?它们的意义是什么? 5.报告人如何运用这些信息来构建他们的行为?

(五) 结论

1.你能否解释这一文化场景? 2.你对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有何建议?

文化描述的资料安排有多种方式。有的民族志注重文化知识结构,这有如绘制一张详细的地图。作者按报告人的文化的类别划分来安排资料,要谨慎地界定各部分材料,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剖析它们的意义。接着,作者着重介绍在此文化中人们用于达成目标的手段。这要通过材料来说明。最后,他可能将文化及其功能结合起来讲。每一个社会情况对人们的行为都有要求。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社会情况的要求,人们在生活中面对的问题。

后附的文章可称为民族志式的描述。它们谈不上是理论上的分析或跨越文化的比较,应该说是关于文化知识的记录。我们认为这正是民族志研究的开始。 这些文章还有以下的特点。

1.由程度不一的本科生写成。开展田野工作时,有的学生才刚上大学第一 个学期,有的是高年级的学生,有的是人类学专业的学生,有的则不是。

2.这些文章运用了组织和呈现民族志材料的多种方法。有的注重上述提到 的功能,有的注重手段和结构。

3.文章包括了在我们的社会中可做研究的广泛的文化场景。集中研究生活 中人们对付各种情形的学问。大多数文章以民族志语义学为基础,有的文章则强调作者自身的观点多一些。

4.涉及到人类学入门,都市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心理人类学、人类学田 野方法等等。有的文章开头与这些领域有关,最后则写成独立的研究项目。

每一篇文章都与人类学一向关注的问题有关。比方说,每一个社会都有关于珠宝以及其它身体饰物的习俗;美丽和外表的定义是由文化决定的;各个社会都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对老人的关怀等等。但以往的民族志描述以及其它题目都是在非西方社会中做的,而我们收集的文章描述的则是我们自己的社会。

二、选择报告题目

1、确定题目。在调查之初,确定田野调查大纲的时候,研究者实际上对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题已经有所确定。在田野调查之前确定的主题往往只是大体明确了自己想要做哪一方面的问题,自己的调查对象是什么。随着田野调查的深入进行,研究者的调查主题在表述上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变得界定越来越明确。但是有一点必须指明,经常更换自己的主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田野调查之前确定的主题会随着调查的进行而有所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展开调查之前可以不用确定自己的题目。在调查之前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能力。一方面,调查之前的主题越明确,意味着自己的调查越有所准备,收集资料的目的明确,则对今后的资料分析、报告写作都很有好处;另一方面,在研究之前确定一个好题目,是学者们申请研究资助必不可少的一步。

2、题目的组成。题目的组成可以由主标题和副标题组成,也可以由单一的主标题组成。

3、题目的要求:1)标题应该简练,不能太长,一些没有用的词语要删除。 2)标题选择上可以用提起人们兴趣的字眼,也可以选择以报告的关键词和问题意识为题目。3)标题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往往只会通过你的标题来看你的文章。4)标题中应该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如主题、目标、主要方法、研究地域等任何能够吸引人,并体现报告特点的内容。如果主标题太长,可以考虑用副标题加以说明。5)标题中最好不要出现缩写(如世界银行缩写成为世行)和太拗口的词语。

三、摘要写作

1、摘要的重要性:大家一定要记住,大多数的读者只能通过阅读你的文章摘要来了解你的报告内容,并决定他们是否继续深入阅读你的文章。摘要需要通过简短的话语,引起读者对你研究的兴趣。

2、摘要字数:摘要字数一般不能太长。不同的文章对摘要的字数要求不一样,一般的期刊论文只要求200-300字的摘要。学位论文的摘要比较长,与作者的论文长度成正比。

3、摘要的内容:需要涵盖”what, how and why”三个要素。What指的是你文章的基本的目标和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面对文章有多个层次的问题和目标的时 12

候,一定要抓住关键的目标和问题,否则会混淆视听。How指的是你文章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论,你采取了什么行动怎样得出了你的结论。Why关注的是你文章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也即为什么你的研究有价值,要非常明确的在摘要中表明你文章的价值和特殊性。

四、确定关键词

1.关键词的重要性。关键词是文章的眼,关键词更是文章检索的重要工具。在检索中,论文的题目和关键词,共同确定了文章所属的领域和范围。

2、关键词的不能太长简明扼要,一片文章至少需要3个关键词。

3、什么样的词才能够作为关键词?关键词说得更明确些就是文章的眼。选为关键词的词可以是:文章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地域、研究对象、主要理论等等。关键词的选择不能够太生僻,尤其不能够以自己造的词为关键词,这些词都不具检索意义。

五、材料的选择与保密

(一)要大量掌握材料

一本调查报告的质量如何,除去要看它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系统性之外,主要是要看他它所掌握的材料是否丰富,是否已经掌握了一切应当掌握的材料。而所谓一切应当掌握的材料,当然首先是指调查材料而言。应掌握与此题有关的一切调查材料,就是一切档案材料和解放前的调查材料,也应掌握。此外,如历史文献的材料,民族语文的材料,考古学方面的材料和民间文学方面的材料也应予以利用。所以说在编写调查报告之际,除本人的调查资料之外,还应参考一些有关资料,尽可能不要遗漏。纵然有些材料从标题上看,似乎对我们没有关系,但也不要轻易放过。

(二)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材料

仅以调查材料而言,各个点上的调查材料和面上的调查材料,加在一起,字数是很多的。譬如说,一个调查队共有20余人,在一个民族地区内调查两个月,可能写出一二百万字的调查材料,然而一本调查报告不能将一切素材完全包括在内。这就需要有所选择。那么,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这要看这一调查报告

(三)保密性问题

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必须发生个人接触,而且在大多数情 13

况下,彼此的关系有可能变得十分亲密,因此保密原则在这类研究中尤为重要。

在研究开始之前,研究者就应该主动向被研究者许诺保密原则,告诉对方自己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曝露他们的姓名和身份,一切与他们有关的人名、地名和机关都将使用匿名,必要时还应该删除敏感性材料。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也要注意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因为与被研究者关系密切就可以随便向他人提及他们的情况。特别是当研究者不止一个人,而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又彼此相互认识的话,研究者应该特别注意不要在他人中间传播彼此的情况,并且告诫他们不要将彼此的情况告诉其他人。如果被研究者因为与研究者关系密切,暴露了一些自己品尝不会暴露的信息,过后又感到很后悔,研究者应该再一次向对方许诺保密原则,使对方放心。

事实上,研究者要做到完全为被研究者保密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比如在调查报告最后通常都有一个向相关人员致谢的部分,如果作者在这个部分明确列出了被研究者的名字,那么他们制造匿名的奴隶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在撰写这个部分之前,研究者需要与被研究者事先商量好。

在研究报告中使用匿名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许可以隐蔽被研究者的身份,但是有时候也是根本无济于事。比如,有的当事人声名显赫,只要提到有关信息,大家就都会指导这个人是谁。

其实,使用匿名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原则,应该视被研究者的意愿而定。在这里,尊重个人隐私与保密原则应该结合起来考虑。如果被研究者明确表示希望自己的名字被公众所知,那么研究者就不必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六、报告的行文

文体应当用白话文,力求简明通俗,并要有准确性、科学性和说服力。毛泽东同志指出过三个标吃即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所谓准确性就是指科学性和逻辑性而言,不要说空话,也不要说模棱两可的话。生动性,这也是和准确性与鲜明性分不开的。一本调查报告或一篇学术论文,如能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政治思想性,那自然就容易生动。但还有文章的写作技巧问题,属于艺术性方面的问题。例如怎样用字、造句,既要通俗、简练,又要生动活泼。这就需要在读书时,多下功夫,还要勤于写作,功到自然成。

关于标点符号的用法,要用得恰当。否则,会影响文章的准确性。

关于民族语汇、方言、土语或专门术语最好少用。如非用不可时,应加上国际音标的拼字法。还耍加上必要的解释或注释,一定要使读者容易看撞.

在引用旧文献时,要根据最通行的版本,查对原文,注明版本和页数。如果原文的文字难懂,最好译成白话文,然后在文内注明,参见原书集卷、某页,以明来历。在引用经典著作时,要根据最新的译本,也要查对原文,注明版本和页数。如系间接转引,就应注明,不要自炫渊博,欺骗读者。

引用档案材料和末正式出版的内部文件,需要特别慎重,注意保密问题。 在引用材料时候,如发现有些名称或字句,对于少数民族带有污辱性,就要妥善处理。因为一切著作和文件,不论好坏,一切由引者负责。凡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引文全不要引用。总之,这是一个政治水平和能否掌握政策界限的问题,同时也是写作技巧的问题。

最后,关于文体和风格的问题。除去注意每一篇文章的政治性和思想性之外,还要注意在文体和风格方面多多体会,多下功夫,久而久之,自然就有进步.

科研方法

体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

科学研究及其科研方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简答题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目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112

教育科研方法学习心得

科研方法教案
《科研方法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