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和谐矿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2 11:30: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往日的“纠纷地”今天的“和谐园”

——水城县鸡场乡攀枝花煤矿和谐矿区建设纪实

攀枝花煤矿建矿于2003年,原为设计量为6万吨的煤矿。具有多年办矿经验和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攀枝花煤矿负责人代华远,凭着自己对煤矿事业的执爱和雄厚的资金及管理技术,一步一步地将攀枝花煤矿细心经营并培育壮大。2007年,由于国家对地方煤矿资源整合,攀枝花煤矿作为整合主体矿井被保留下来,并由原来的攀枝花煤矿和坪地煤矿整合而成,年设计量为45万吨,配套建设90万吨洗煤厂,占地2.5平方公里,计划投资1.7亿元,预计在2011年全面投产。然而,这样一个和谐的煤矿,整合之前也曾因采矿致使地表水下陷,土地塌陷无法耕种等原因引起过群众围堵煤矿、阻止生产、毁坏设施等问题,矿区农户土地成了农民和煤矿的“纠纷地”。如今,作为新投资建矿的攀枝花煤矿,在寻求商机、谋求发展的同时,始终把和谐矿区建设作为办矿的宗旨,树立“注重质量、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理念,力求将往日的“纠纷地”变成“和谐园”。

矿区规划“三个载体”促进矿区和谐

随着新建矿井的全面建设,一些隐性的矛盾纠纷逐渐凸现,这就意味着煤矿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必须要寻求新的办法加以解决。攀枝花煤矿在规划中将矿区划分为矿区生活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区三个区域同时建设,同安排同

部署。

以煤矿生活区建设为载体推动企业内部和谐

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家属楼、公寓式套房、轰隆隆的机器声、一辆接一辆运煤车、新井建设忙碌的工人……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表现着攀枝花煤矿和谐的内部建设和严格的管理,据攀枝花煤矿副矿长张刚介绍:“攀枝花煤矿生活区建设占地8500平方米,内设公寓式套房,生活区建设把新老井口连为一体,老井口现在每天出煤220吨,新井建设已完成150米,工人按三班轮流工作,下班后除了享受美味可口的佳肴之外,工人还可以住进公寓式的套房里休息,月工资均能达到2000元以上,煤矿内部安定团结,管理也很方便……”

以新农村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搭建矿区和谐新平台

2006年,攀枝花煤矿负责人代华远捐助20万元启动鸡场乡坪地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使这个出了名的“烂泥寨”一夜之间变成了“新农村”,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攀枝花煤矿从未停止过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和投入,面对隐形的地质灾害、房屋开列等问题,没有采取回避,而是积极规划地点,设计图纸,集中搬迁安置,2009年集中安置58户,以示范点的形式高标准建设,将矿区移民搬迁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成煤矿与群众交流感情的新平台。

以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寻求划解矛盾新方法

煤矿开采,导致地表水下陷,土地塌陷,水土流失,靠天吃

饭的农民再已无法耕作,更不要说抵御灾害。老百姓生活空间受到破坏,必然要激化矿群矛盾,怎样从根本上治理产生矛盾的根源,攀枝花煤矿作了认真细致的分析。2008年以来,攀枝花煤矿就着手研究矿区农业开发,将农民手中的土地按每亩每年500元的租金流转出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高标准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这样一来,农民既有了土地租金,又能在“自家”土地里打工赚钱,效益出来之后还有10%的股份分红,既增加了收入,又能学到不少技术。所以现在的农民不但不会到煤矿“找茬”,而且还帮助煤矿维护好那拥有10%股份的农业基地。如今,攀枝花煤矿已在矿区建成猕猴桃基地200亩,计划在2009年还建一个集养殖、蔬菜、绿化苗木于一体的200亩示范基地,常年用工在200人左右。

土地流转三方联合拓展就业新机制

长期以来,土地作为农民生活的生产资料,农民依靠土地生存,土里刨食的习惯根深蒂固,流转了土地,就意味着农民要失业,如果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矿区的稳定。

农民:外出打工家中老少无牵挂

土地流转了,老百姓既有了土地租金,老人、妇女又能在自己土地里打工赚钱,再也不用当心家里的土地撂荒和家中老少的生活了。坪地村村民胡志文说:“现在外出打工不会随时想着回家了,可以找相对稳定的工作,工资也比原来高多了……”

煤矿:家边活路让农民赚纯收入

随着新井建设,煤矿上需要的工人也越来越多,在就业问题上,攀枝花煤矿总是首先考虑矿区的农民,就目前而言,每天在攀枝花煤矿上班的农民就达300多人,月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在煤矿上打工的农民岑汝富说:“在攀枝花煤矿上班,不但设备先进,工作安全,而且做的是家边活路,下班就回家吃饭,净赚纯收入……”

农业基地:流转土地农民摇身变工人

土地流转到企业手里,农民不用担心天灾人祸对农作物的影响,既降低了风险,又拓宽了就业渠道。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中,无法外出务工的妇女、老人成了基地开发的主要力量,不但学到了技术,而且每天还有30元左右的固定工资。村民陆明富说:“土地租金每亩有500元,加上在地里做工每亩能赚300元工资,比原来种地能多收600元,合算多了……”

深谋远虑全面构建未来和谐新局面

“矿区和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今天和谐了就永远和谐,要逐步巩固和推进……”攀枝花煤矿副矿长张刚说。煤矿矿区和谐建设伴随着煤矿建设的始终,攀枝花煤矿在新井建设规划中将矿区和谐建设纳入长远的规划,正在加紧实施。

民用煤供运:“必谈必访”暖民心

在民用煤供运中,攀枝花煤矿除了按照相关规定供运之外,从2008年起,在攀枝花煤矿矿区的农民,每逢红、白喜事,都会免费获得两吨煤炭,而且攀枝花煤矿副矿长张刚,只要哪家有事,

他都必须去走访和看望,交心谈心,对矿区生活困难的农户给予慰问和帮助,此项工作在张刚心里已经成为了个不成文的规定,并一直延续,他认为:“只要矿区人民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矿群关系好了,矿区就和谐了……”

人畜安全饮水:民心工程保民生

煤炭开采,地表水下沉,自然要影响人民生产生活。攀枝花煤矿在建矿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保护性资源开发,建设性生态保护”为指针,规划在2012年之前投资50万元解决煤矿矿区500余户农户的安全饮水,设计管道10公里,管引与水窖相结合,争取在2012年之前让2000多矿区农民饮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

新型燃气:瓦斯推动矿区城镇化建设

在新矿建设中,攀枝花煤矿规划了日产1万立方米的瓦斯抽放系统,用来解决矿区农户的燃料问题,总投资1千万元左右,整个系统将在2015年全面投入使用。到那时,攀枝花煤矿将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矿区农民将家家户户用上清洁的燃气,矿区城镇化水平将不断提高,矿区人民将因攀枝花煤矿的存在变得更加安定团结和繁荣富强。

和谐矿区建设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矿区

建设和谐矿区的工作总结

和谐矿区建设调研报告

建设和谐矿区助推和谐中原

和谐矿区建设汇报材料

立足和谐矿区建设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建设和谐矿区的几点思考

关于印发和谐矿区建设通知

加快煤矿建设,构建和谐矿区

和谐矿区建设
《和谐矿区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