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江苏省宿迁市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苏教版

发布时间:2020-03-03 05:46: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江苏省宿迁市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3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给自己一点时间,身披满天星光,在空旷的大地上徘徊,你会觉得温xīn(▲)而惬(▲)意;给自己一点时间,在书籍和音乐中静静地品味生活,享受孤独,恬(▲)淡却也juàn(▲)永。快乐真的不需要什么理由,寂寞也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尽管为高考“减负”的声音一波三折,但只要中国高等教育资源一天仍然紧缺,中国学生天真的笑脸一天就难以真切展露。

B.放学后,小明要往北去,小东要往南去,于是他们就在学校门口分道扬镳了。

C.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来临之际,记者再次来到了四川灾区,耳濡目染了许多平凡而动人的故事。

D.姜昆、李文华合作的相声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内容和格调都让观众耳目一新。

3.默写古诗文。(10分)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⑵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⑶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⑷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⑸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⑺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⑻皮之不存,

(《左传•僖公十四年》)⑼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4.下面文段中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在下面横线上修改。(3分)

①随着省教育厅 “五严规定”的出台,使应试教育彻底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②然而,由于一些传统习惯和固有机制的影响,加班加点现象在少数学校依然经常时有发生。③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句①修改:

; 句②修改:

; 句③修改:

5.语文综合学习、名著阅读。(10分)

学习了“气象物候 ”“广告多棱镜”两个专题和名著《格列佛游记》,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1) 实验中学将开展“实施‘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的主题活动。为了营造浓郁的氛围,激发同学们主宰课堂的热情和信心,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并对其进行点评。(3分)

宣传标语:

点评:

(2)专题《气象物候》给我们介绍了不少关于气象物候的谚语、俗语、成语。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句有关气象物候的谚语、俗语或两个成语。(2分)

(3)下图是一则获奖公益广告,请谈谈它的创意。(2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4)英国作家 ▲ 的讽刺杰作《格列佛游记》的情节虽然荒诞离奇,但是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宫廷游戏》中选拔官员的方法是 ▲

,小说讽刺了

。(3分)

第二部分

(60分)

二、诗歌赏析。(4分)

6.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⑴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一句写得很成功,也有人认为是败笔:既然是“月黑”,就不可能看见飞雁。请阐述你的观点。(2分)

⑵古人写诗 非常讲究炼字,不少诗词都因一字传神而流传千古。请分析“大雪满弓刀”中“满”字的妙处。(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谋攻》)

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公将鼓之

鼓:

(2)既克,公问其故

克:

(3)再而衰

再:

(4)知胜之道也

道: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9.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这一举动表现曹刿什么性格特点?(4 分)

10.长勺之战的胜利印证了【乙】文中的一些说法,请选出下列选项中判断不准确的一项。( ▲ )(3分)

A.鲁庄公立即准备迎战,可谓“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

B.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

C.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D.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

四、阅读《故乡》(节选),完成11——14题。(13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 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等。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批注①: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磨难使闰土变得呆滞、麻木。]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 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批注②:

]

11.上文通过

▲、▲、▲ 等描写,刻画出闰土

的形象。(4分)

12.选文中对中年闰土的语言描写使用了许多省略号,刻画出他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神情态。请选出对这一描写分析确切的一项(

) 。(3分)

A.天生口吃,说不出 话。

B.处境艰难,有口难言。

C.心里害怕,不敢说话。

D.生活平淡,无话可说。

13.给文章加批注,是读书的好方法,请结合你对语段的理解,仿照文中[批注①],在[批注②]处也加上恰当的批注。(2分)

[批注②]:

14.文中“可悲的厚障壁”具体指什么?造成“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的原因是什么?(4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五、阅读《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完成15——19题。(14分)

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

①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

②在一些人的意识里,反省,似乎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实反省对于任何年龄的人都是必要的,而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走过的路短,很容易出现失误和差错;后面的路长,反省就更有必要,更有价值。

③反省首先是对自身所作所为进 行的思考和总结。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谐之音、不练达之举、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够得到真切、深刻而细致的收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不但要勇于面对自己、正视自己,而且要及时进行、反复进行。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过一些本该及时反省的事情,进而导致自己犯错。

④反省也是对别人的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个人的经验教训虽然来得更直接更真切,但其广度和深度毕竟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加广博而深刻的经验,还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础上,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

⑤反省,主要是对挫折和失败的思考和总结。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正确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聪慧,错误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经验大多相似,失败的原因却千差万别,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往往要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多,而且更为深刻。

⑥反省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要善于将反省后的认识付诸实践。记得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恩师给我的寄语是:“望你孜孜以求,绘就人生‘前有碧绿、后有金黄’的美好画卷。”现在看来,要使自己“碧绿的青春”得到“金黄的收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辛勤耕耘。善于反省,并将反省后的认识付诸 新的耕耘,这样才有可能使过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成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

⑦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经验证明,进步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我们希望年轻人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克服自身经验的局限,进而从更广阔、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经验的营养,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6.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7.作者认为年轻人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反省”?(3分)

18.第③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9.下列名句中最适合用作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阅读《马缨花》,完成20——23题。(14分)

季羡林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

②院子都是方砖铺地,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荫匝地,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从梁柱的粗细来看,依稀还可以看出当年的富贵气象。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个院子里,就仿佛进入了古墓。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里的时候,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斗争意志和生命活力里,还可以吸取一些力量和快乐。但是,一到晚上,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寂寞像毒蛇似的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③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花了。我站在树下,仰头观望,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了一团团的红雾。香气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

④花开有香气是常有的事。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有花香慰我寂寥,我甚至有一些近乎感激的心情了。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⑤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个院子,同那些可爱的马缨花告别了。

⑥时间也过得真快,才一转眼的工夫,已经过去了十三年。这十三年里,我看了、学习了很多新东西,走了很多新地方,当然也看了很多美妙动人的奇花异草。然而使我深深地怀念的却仍然是那些平凡的马缨花。我是多么想见到它们呀!

⑦最近几年来,北京的马缨花似乎多起来了。公园里,马路旁边,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给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我十分高兴。仿佛是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却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马缨花同我记忆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们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

⑧我最初确实是有些困惑。后来,我扩大了我回忆的范围,把当时所有同我有关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样喜欢院子里那些马缨花,回忆的范围一扩大,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就是夜雨,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爱的马缨花上面从来没见到哪怕是一点点阳光。

⑨然而,今天的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朗日之下。即使是在深夜里,我看到马缨花也仿佛总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同我回忆里的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

⑩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 花。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

(《文苑》2009年第19期)

20.本文写的是马缨花,为什么开头写“我”的经历?(2分)

21.文章第⑦节说“它们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请你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4分)

22.本文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3.第⑩节划线句子富有深意,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第三部分

(60分)

七、作文(60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24.拥有一片爱的天空,人生才会幸福;拥有一片理想的天空,人生才会有目标;拥有一片奋斗的天空,人生才会有意义……请以“拥有一片

的天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或短语,使题目完整;②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③写出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30分)

一、(30分)

1.馨

qiè

tián

隽(每个1分,共4分)

2.D (3分。“一波三折”比喻事情进程中波折很多,而句中意思是高考减负的声音很多;“分道扬镳”比喻因志趣爱好不同而各奔各的目标或各干各的事情,而句中意思是分别;“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而故事只能听到。)

3.①老骥伏枥②春江水暖鸭先知③千树万树梨花开④春风不度玉门关⑤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⑥醉翁之意 不在酒⑦地利不如人和⑧毛将焉附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0分,每句1分,错一字则该句不得分)

4.①去掉“使”或“随着” ②删除 “经常”或“时有”③在句末加“的认识”(每句1分,共3分)

5.(1)示例:享受高效课堂,看我青春飞扬; 人生由我主宰,课堂因我精彩(其它符合要求亦可,1分)。

点评酌情给分(2分)。(2)谚语或俗语示例: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b.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c.东虹轰隆西虹雨。成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秋风扫落叶;一叶知秋;春华秋实(其它符合要求亦可,每个1分,共2分)(3)示例A:巧妙引用古诗,上下句分别与“今天”“明天”组合,突出环保主题;示例B:运用对偶、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将今天鸟儿的灭绝和明天人类的灭绝紧密联系起来 ,让人震惊。从而呼唤人们爱护鸟类,保护环境。(只要答出环保主题即可得2分)(4)斯威夫特;绳技;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和高官们的阿谀奉承(每空1分,共3分)

第二部分(60分)

二、(4分)

6.①示例:我认为很成功。夜黑虽然看不到,但是未必听不到,这句话有力烘托了单于夜间逃跑的狼狈。(言之成理即 可,2分)②示例A:显示了气候严寒、征战艰苦和将士们昂扬的斗志;示例B: “满”是形容词用作动词,生动描写出雪满刀弓的景象和兵士们列队出战的场面。(写出两点即可得2分)

三、(15分)

7.(1)击鼓(2)战胜(3)第二次(4)方法(每小题1分,共4分)

8.(1)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分,意思基本正确,且关键词“靡”“逐”翻译正确可得满分。关键词翻译不正确各扣1分,扣完为止。)(2)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2分,意思基本正确,且关键词“殆”翻译正确可得满分,“殆”翻译错误扣1分 。)

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2分)

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10.A(3分。鲁庄公匆忙迎战,其实并不知可不可以战)

四、(13分)

11.语言、外貌、神态

精神麻木,受封建等级观念影响很深。(每空1分,共4分)

12.B(3分)

13.示例:揭示了闰土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批注恰当得2分,批注基本恰当得1分,批注不

用心

爱心

专心 恰当不得分。)

14.人与人之间的隔膜。(2分)

封建等级观念。(2分)

五、(14分)

15.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

(2分)

16.①强调反省的重要

②引出论题(答“引出论点”也可) ③作为论据论证论点

④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每点1分,答出三点可得3分)

17.①自身所作所为

②别人的经验教训

③挫折和失败

(每点1分。共3分)

18.引用论证,作用:有力论证了年轻人更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共3分)

1 9.A (3分)

六、(14分)

20.因为我的经历正是产生对马缨花的感激深爱的原因(1分),为下文做铺垫(1分)。

21.处境不同,一个是处在黑暗之中,一个是 处在光明之中(1分)。给人的感受不同,一个是凄苦迷离的,一个是生机勃勃的(1分)。

这些与我当时的心情有关,与时代和境遇有关(2分)。

22.对比(1分)。

通过对比(欲扬先抑)表现了自己观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2分)。进一步揭示文章主题(1分)。[来

23.这句话呼应文题,揭示主题(2分),表达了作者对马樱花的喜爱和对马樱花命运的关怀以及对新生活的赞美(2分)。

第三部分(60分)

三、作文(60分)

24.(60分,其中书写占5分)

作文评分标准供参考

内容(55分)

一类(55-47分) 二类(46-37分) 三类(36-33分) 四类(33分以下)

切合题意

符合文体要求

中心突出

结构严谨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 符合题意

符合文体要求

中心明确

结构严谨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

偶有语病 基本切合题意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中心基本明确

结构基本完整

内容不充实

感情基本真实

用心

爱心

专心

有少量语病 偏离题意

不合文体要求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结构混乱

内容空泛

感情虚假

语病较多

语言不通顺

书写(5分)

5分 (4-3)分 2分 (1-0)分

卷面整洁,无涂改,

书写工整、美观 卷面较整洁,涂改较少(不超过2处),书写工整 卷面不够整洁,涂改较多(3-5处),书写不工整 卷面不整洁,大量涂改,书写潦草

注意事项:

1.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另加3-5分(不累计加分),直至满分:①深刻透彻;②生动形象;③有文采;④有创新。

3.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字数不足,文章完篇的,每少50字扣1分;字数不足,文章未完篇的,按四类卷批。语病指明显的语法、修辞或逻辑上的错误,“少量语病”指不超过3个。

4.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在四类卷之内评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8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

江苏省大丰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历史试题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事政治

宝山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思想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

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工作总结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江苏省宿迁市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苏教版
《江苏省宿迁市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苏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